央馆虚拟实验教学应用案例:《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四年级科学)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关于名人的摘抄400字作文 央馆虚拟实验教学应用案例:《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四年级科学)

央馆虚拟实验教学应用案例:《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四年级科学)

#央馆虚拟实验教学应用案例:《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四年级科学)|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1)能观察、比较、描述、记录物体发声和不发声时的不同状态。

(2)能根据观察对物体发声的原因作出假设,并解释自己假设的依据。

3、科学态度

(1)在探究的过程中,积极大胆地阐述自己的发现。

(2)乐于与他人合作,养成仔细观察的习惯和态度。

4、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

了解科学技术随时会影响我们的生活。

教学重点与难点

1、教学重点

能对“声音是怎样产生的”提出自己的观点,知道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

2、教学难点

能尝试通过多种方法和途径收集物体发声振动的证据。

实验资源

1、央馆虚拟实验资源

(1)实拍视频: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2)3D交互课件:使音叉发出声音

实拍视频:声音是怎样产生的

3D交互课件:使音叉发出声音

左右滑动图片查看更多

2、实物资源

钢尺、鼓、橡皮筋、音叉、锣、沙子

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

新课导入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情况下物体会发出声音)

实验探究

(学生通过实物实验、虚拟实验、敲锣比赛探究)

拓展延伸

(探究吹吸管发声、人声带发声的原理)

课堂小结

新课导入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情况下,橡皮筋、钢尺、鼓、音叉能发出声音,并鼓励学生在课堂上说出自己的猜想。

实验探究

将橡皮筋、钢尺、鼓、音叉逐一分发给各学生小组,让学生根据刚刚的猜想进行实验。观察物体发声时的现象,并用手轻轻触摸发声物体,感受物体发声的变化,做好观察记录。

老师巡视课堂,指导学生进行实验操作,鼓励学生大胆探究。

组织学生汇报刚刚的实验结果,请各组派代表上台复现刚刚的实验操作,并投影到大屏。

通过拨皮筋、弹钢尺、敲鼓、敲音叉,学生们初步认识到物体发声和振动有关。

然而,在实验中,橡皮筋、钢尺发声时会明显振动,但鼓和音叉被敲击时变化却不怎么明显,怎么办呢?引导学生思考并提出改进建议。

首先,我们可以将一些沙子放在鼓面上,用鼓锤敲鼓时,听到了“咚咚”的鼓声,同时看到沙子在上下跳动,因此说明鼓面在振动。

接着,组织学生分组打开央馆虚拟实验3D交互课件《使音叉发出声音》,戴上耳机进行拟真探究。学生敲击音叉,发现音叉振动时产生声音,振动消失时声音消失。

央馆虚拟实验资源从根本上杜绝环境音对物体声音的干扰,并能够清晰展示音叉振动的幅度,让学生更好地观察实验现象。

继续播放央馆虚拟实验实拍视频《声音是怎样产生的》部分片段,将刚才学生完成的敲鼓、拨皮筋、弹钢尺实验通过慢镜头高清回放,让学生精准地观察肉眼无法捕捉的瞬间实验现象,巩固所学知识。

最后,再通过一场有趣的“敲锣比赛”,引导学生进一步理解“振动”的含义,并得出实验结论: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拓展延伸

介绍人的发声器官——声带,并通过一段精彩的视频,帮助学生了解声带的发声原理,扩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引导学生探讨生活中的声音是怎么产生的,学以致用。

接着,演示吹吸管小实验,对着吸管吹气,发现有“呼呼”的声音。

吹吸管时是什么产生了声音?

学生1:我想是因为空气振动产生了声音。

学生2:我想是因为吸管振动产生了声音。

现在同学们有不同想法,那我们要怎么证明哪个猜想是正确的呢?

学生1:用手把吸管底下捏住,防止空气进入吸管,然后吹气,如果有声音,就说明是吸管振动导致的。

学生2:用手握住吸管,不让吸管振动,如果还能吹出声音,就证明是空气振动产生声音。

请两位学生上台协助老师按两个实验方案进行探究,最终发现吸管发声是跟空气振动有关。

最后,播放一段酷炫的视频《看得见的声音》,视频中声音的振动转化成了看得见的画面,音乐被具象化地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充分感受声音艺术的魅力。

课堂小结

总结这节课的所学内容,帮助学生梳理知识脉络,巩固知识点。

教学反思

本堂课突破传统教学的思维定势,巧妙处理了实物实验资源和虚拟实验资源的关系。

授课中,肖老师主要运用了2大活动,4个观察实验和3个生活案例。

在实验探究环节,4个观察实验是有序进行的。学生先从比较容易观察的钢尺、橡皮筋入手,再利用沙子辅助观察鼓面振动的情况。

观察音叉时,由于振动现象不明显,学生打开央馆虚拟实验3D交互课件进行虚拟探究,发现音叉振动产生声音,音叉振动消失声音也消失,从而得出声音产生的本质。

随后,肖老师再通过一场“敲锣比赛”,进一步掌握了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内容。

整个教学中,学生经历了“提出问题——作出假设——观察实验——寻找证据——验证假设——得出结论”的科学探究过程,能够灵活利用科学原理,解释、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学以致用。

专家点评

梁斌

广州大学教授

这是一堂非常精彩的科学课。物体由于振动发出声音,这个课题对小学中年级学生来说有一定难度。 学生们往往会把关注点落在是什么动作使物体发出了声音,而不是发声物体的变化,难以深入探究声音现象的本质。

这一难点,肖献华老师就把握得很好,能通过组织学生动手实验、开展虚拟实验以及多个课堂活动,收集发声物体振动的证据,帮助学生理解振动的概念。

动手实验部分是本堂课的核心,也是课堂引入的抓手。肖献华老师在课前进行了充分的准备,引导学生从易到难观察了4个物体的发声现象,观察、记录实验现象,并综合分析实验结论。

在实验汇报环节,肖献华老师又充分利用了智慧课堂的一些功能,让学生们一一在讲台复现实验操作过程,并通过投影仪在大屏展示,这个环节非常好,弥补了分组操作时有些学生没能观察到实验现象的缺失。

同样是在这个环节, 肖献华老师在观察音叉的环节巧妙地引入了央馆虚拟实验资源。音叉发声时振动效果不明显,但学生可以在央馆虚拟实验3D交互课件中敲击音叉,并清晰观察音叉振动幅度的变化。

4个实验观察后,肖献华老师还运用了多种媒体资源,安排了一系列探究活动对课堂主题进行补充和阐释,师生互动积极,学生参与感很强,非常符合小学生的心理特点。

肖献华老师本人这堂课中语言表达清晰、亲和力强,抑扬顿挫,肢体语言形象生动,对整堂课的把控能力很强,使得课程节奏感很好,学生也听得很认真。

但这堂课还有可以优化的地方,例如在动手实验和虚拟实验环节,小学中年级学生毕竟理解和动手能力有限,老师可以给予适当提示,或进行示范演示,让学生更有针对性地做实验,提高学习效率。

打开央馆虚拟实验教学服务系统 , 获取本堂课的教学视频、教学设计、课件等更多内容。欢迎老师们登录体验!如需试用账号,可扫码咨询:

https://vlab.eduyun.cn/

- END -

供稿:央馆虚拟实验工作组

初审:冯吉兵

终审:周新

微信号|一师一课(CN1s1k)

(工作日 8:30-17:00)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