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调查和思考 安徽先锋网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关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实践与思考 关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调查和思考 安徽先锋网

关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调查和思考 安徽先锋网

2022-06-02 00:1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不仅具有经济效益,更具有政治效益,社会效益,对于增强基层党组织的凝聚力,提高村级组织服务群众的能力,促进乡风文明,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尤其是在当下决战决胜脱贫攻坚,推进乡村振兴的关键时期,有着非凡的意义。近期,本人结合古饶镇实际,通过交流探讨、实地走访、发放问卷等方式,对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情况进行了认真的调查研究,总结古饶镇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实践中的有力探索,并客观分析存在的问题,思考科学有效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的途径。

  

  一、基本情况

  

  古饶镇位于淮北市烈山区东南部,面积165平方公里,耕地16.8万亩,辖21个村(社区),10.3万人口,基础较弱,资源禀赋较差,为典型的偏远农业乡镇。2017年及以前,多数村级党组织集体资产底数不清,对集体经济发展思路不明,集体资源利用率低,集体经济年收入5万元以下村占71.4%。2018年,古饶镇坚持“解放思想、摸清底数、扬长避短”,密集性组织业务培训、开展清产核资、规划资源处置等工作,17个村集体经济年收入突破5万元。2019年,开展了一轮较为彻底的集体资源不规范合同清理,制定实施《古饶镇抓党建促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实施方案》,结合实际明确了发展路径,将全镇村集体经济平均线拉升至15.5万元,并有3个村年收入突破30万元,村级集体经济总额同比增长151.4%。2020年,古饶镇总结经验,设计“整镇推动项目”,由镇党委搭建平台,整合资源,探索可全镇复制推广的项目,解决各村“单兵作战”势单力薄的突出问题。

  

QQ截图20210917103021.jpg

  表1  古饶镇近三年各村集体经营性收入统计表

  图片1.jpg

  2017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

图片2.jpg

2018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

  

图片3.jpg

  2019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

  

  图1  古饶镇2017-2019年各村村级集体经济收入区域分布图

  

  从表1及图1中,可以集中反映出古饶镇近三年各村集体经济发展呈三个特点:

  

  一是收入逐年增长,但参差不齐。以镇为单位,2017-2019年村级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逐年递增。以村为单位,2017年5万元以上村6个,仅占全镇的28.6%,2019年这一比例已达100%,5万元以下的村已全部被“消灭”。但从个体来看,呈现出“高低不平”的特点。以2019年为例,赵集社区、平山社区发展较好,集体经济经营性收入较高,已突破50万元门槛,分别为51.8万元、55.4万元,而刁山村、山南村则相对偏低,分别为5.0万元、5.2万元。

  

  二是同比逐年向好,但好中不稳。以镇为单位,2019年村级集体经济同比增长151.4%,较2018年增长了22个百分点。以村为单位,有11个村的2019年村级集体经济同比增长率比2018年同比增长率高,占全镇的52.4%。可见,整体来讲,镇村两级都呈现越来越好的发展态势。但从个体分析,也存在了“不稳当”的问题,如,刁山村2017年集体经济收入为5.2万元,而2018、2019两年均为5.0万元,可以说毫无长进;王店村2018年集体经济收入为7.0万元,但到2019年,反而下降为6.0万元。

  

  三是基础带动明显,但差距加大。村级集体经济基础较好的村,在近两年的发展中势头更足、潜力更大,比如,在2017年集体经营性收入较高的赵集社区、秦楼村,在后续两年的同比增长率也较为领先。再比如,基础较好的平山社区在2018年、2019年两年的集体经济收入增长中均一马领先,分别翻了9倍、10倍。但也呈现出“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的特点,如基础较差的村—山南村,在2017-2019三年村集体经济收入与赵集社区,分别差了3.4、4.1、10.0倍。

  

  二、主要做法

  

  在对古饶镇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进行详细调研了解,并进行充分的案例论证和数据分析后,主要总结如下。

  

图2 南园村村书记苏振勇帮助村民播种粮种.jpg

  图2  南园村村书记苏振勇帮助村民播种粮种

  

  一是组织领导有力。实践证明,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关键是要选好班子。尤其是村党组织书记,要敢担当、能作为、有想法,甚至要有牺牲个人利益的大格局。如南园村“新家园”三农服务专业合作社,集中流转土地1000亩,发展特色农作物种植。在项目推动中,村“两委”以“风险金”形式取信于民,率先个人自筹,即村书记苏振勇出资10万元,其他成员各出资5万元,总计35万元(不计息,合作社没有利润也不退回)用作合作社资金周转。

  

  二是摸清家底给力。宪法赋予的山水土地等农民集体所有资源是村级集体经济组织最大的经济优势。古饶镇直面多年来集体资产底数不清,集体资源利用率低的问题,以清产核资为抓手,发挥出农村山水土地的最大经济效益。以镇为单位,组织21个村对现有集体资产资源全面摸底、清查建账。一轮“清产核资”后,针对性制定集体经济发展“一村一策”,着力提升现有闲置资产利用率。例如,清算后,太山村统一收回并发包闲置集体农用地120亩,仅此一项收入便提升集体经济年收入8.82万元。

  

  三是规范合同发力。充分发挥村“两委”干部和“一组一会”作用,先进行摸排调解,后严格按照司法程序,对全镇涉及村集体资产的合同“过筛子”,明确挤占强占村级集体资产资源、承包租赁方不按合同约定合法经营、合同履行不及时等8类重点合同进行统一整改,对瞒报隐匿、侵占集体资产等违纪违法行为严肃追究问责。以村为主体聘请律师,依法依规修改、完善、规范合同。截止到2019年底,共梳理不规范合同152份,挽回直接经济损失30余万元,有效改变了农村大量闲散资源发包出租不规范,集体资产流失的现状。

图3 草庙村豆腐坊系列照片.jpg

  图3  草庙村豆腐坊系列照片

  

  四是培育产业助力。立足各村经济基础、地理位置、资源条件等实际情况,因地制宜、因村施策,坚持“市场需求什么,就发展什么”,培育特色产业,突出“一村一品”,真正可持续地提升村集体经济收入。如草庙村党总支以该村百年传承的地锅豆腐制作工艺为突破口,建立草庙豆腐坊,将大豆种植、豆制品加工、成品销售形成产业闭环,规模不大但迈出了产业发展的关键一步,该村2019年村级集体经济收入突破了15万元。

  

图4 发包治理后的萧濉新河.jpg

  图4  发包治理后的萧濉新河

  

  五是挖掘资源活力。可以发现,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较好的村均注重在资源上做文章。古饶镇这两年注重引导村党总支“靠山吃山唱山歌,靠海吃海念海经”,秦楼村、赵集村生态资源较好,就注重做好自然景观与旅游相结合的文章,打响生态品牌;张庄村、草庙村产业资源尚好,就注重做好“一村一品”,打响特色品牌;还有几个村资源禀赋不够,则从全局出发,统筹资源,整镇推进,如2018年,古饶镇将治理后的萧濉新河河道进行公开招标拍租,按规定发包用于景观苗圃培育,并与环境整治相结合,配套实施《萧濉新河河边考核方案》,为沿途的6个村发包出河滩地1000余亩,提升集体经济收入30余万元,同时将流经的河边管理责任夯实到村。

  

图5 十里长山影视基地效果图.jpg

  图5  十里长山影视基地效果图

  

  六是招商引资加力。有些村党组织在中秋、春节等特殊时间点,通过召开村民代表大会、邀请本村在外成功人士参观项目等多种途径,大力宣传项目,铆足力气招商。如赵集社区与浙江卓维文化投资有限公司成功签约“十里长山”影视特色小镇项目,总投资1.2亿元,以古街古镇、古代军营、人造自然风光为主题,打造集影视、旅游、休闲观光为一体的特色小镇。项目全面建成运营后年营业额可达3500万元,可提供就业岗位500多个。

  

图6 半峭社区家庭工厂外景.jpg

  图6 半峭社区家庭工厂外景

  

  七是顺应趋势接力。3月份,在疫情防控形势进一步好转的前提下,古饶镇紧抓劳动力闲置在家的机遇,依托人力资源,组织全镇21个村与人力资源服务公司签订合作协议,由村提供劳动力并参与在外务工管理,既解决村民稳定就业问题又通过获取的部分管理费增加了集体经济收入。在此启发下,半峭社区党总支在村庄内投资建立“家庭工厂”,与多家服装公司合作,在破解企业用工难题的同时,保障疫情期间村内剩余劳动力就业。村里赵淑芳老人举着大拇指称赞说“本以为今年全家都没活干,没想到现在在家门口就有活可以干,有钱可以赚”。前期,国家和地方政府发行专项债,以推动疫情期间经济社会发展,古饶又乘此东风,结合省级返乡农民工创业园申建,设计“零散式孵化器”项目,前期已梳理摸排8个村(社区)2—15亩闲置建设用地17处,征集创业园内企业主需求建设标准化厂房等,以村为主体进行出租或入股,集约建设用地资源,促进村民在家门口就业创业,保障专项债有效投资的同时,推动村集体经济提升。

  

  三、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作为一名选调生,从这两年参与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实践当中,确实感受到很多的问题和困难,有一些在发展中已经解决,但还有一些犹如顽疾,没有得到彻底的解决。经过思考,总结如下。  

  

  一是人才队伍“体弱多病”。量不大。相比较烈山区其他两镇,古饶镇村干部人员较少,截至目前,仅有133人,大部分村人口外流现象比较突出,在政策和资金上,很难吸引外出务工人员返乡创业,很难留住刚刚毕业的大学生在家乡创业。在草庙村发展艾草产业上,就多次反映缺少技术人员,致使不得不花费高昂代价请相关人员前来指导。质不优。部分村干部思想保守、观念落后,常规工作任务重、压力大,疲于应付,没有把主要心思和精力放在发展村级集体经济上。截至目前,古饶镇村“两委”干部队伍结构不是很合理,“两老一低”特征十分明显。年龄老,75.0%人员在40岁以上;知识老,84.2%的人员只能参与到项目建设的具体实施阶段;学历低,高中及以上学历人员仅占50.7%。活力不足。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上,以往存在“上热下冷”的问题,随着这几年镇村干部意识的提高,观念的更新,有所好转,但依旧还存在“上热下温”的问题。总的来讲还是镇村干部思想开关还没有紧起来,导致一些集体经济发展工作部署迟迟不能推动落实。少数村书记缺乏长远眼光,缺少担当精神,不敢先行先试,导致有资源条件不会用,有了集体经济不会管。

  

  二是财政支持“两腿无力”。资金扶持力度不大。部分村村级集体经济薄弱,账户上本身资金就不充裕,又缺乏可供支配和利用的资源,有一些好的想法得不到实践、好的项目得不到落实,空有一身本领而没有施展的舞台,陷入到“无钱办事,无力发展”的怪圈,严重影响干部群众投身集体经济发展的热情。在与古饶镇4个中央及省级扶持村村党组织书记进行相关交流时,他们均表示扶持资金“不算少,但也不算多”。政策支持力度不大。在土地使用、资金管理、合作社建立等方面缺乏相应的指导性政策文件,让一些村干部想干事但无从下手。

  

  三是具体实施“步履维艰”。精准施策不够。以古饶镇具体情况来看,集体经济发展渠道相对单一。绝大部分村级集体经济收入来源为集体资产发包以及少量的优势农产品带动,信用村建设、合作社集体经营等正在探索中。对于下一步发展计划,部分村思路不清晰、目标不明确。有的村书记也想到通过土地流转、劳务输出等方式增收,但是对于怎么操作缺少具体思考。项目谋划不足。个别村在扶持资金项目申报上,重视程度不够,没能提前谋划和储存项目,存在随意性和盲目性。扶持资金投入的项目过于单一,为了保障资金安全,个别村选择“一股了之”,或用于建设大棚、厂房等用于租赁。古饶镇2020年7个扶持项目中,1个项目为入股分红,4个项目为建设钢构大棚或厂房用于租赁。群众参与不高。“政府做群众看”的现象依旧存在。在古饶镇村级集体经济发展当中,村民群众的积极性较低,参与度普遍不高。当然,这也和当前基层社会治理现状有关,比如一些学者担心的“无限责任政府”“家长制”“事事必躬亲”等。前段时间一些学者测算的16岁以上国民志愿参加社会服务比例数据,美国是37%,英国是22%,我们国家只有2%,也能从侧面反映出我们在共建共治共享的道路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四、意见建议

  

  针对出现的问题及原因分析,提出些许意见建议。主要总结为:一个核心,两个抓手。即以人才队伍建设为核心,以财政支持和项目建设为抓手。

  

  (一)以人才队伍建设为核心

  

  村级集体经济发展过程中,“人”的重要程度异常明显,就村党组织书记来讲,有责任有担当有能力的村党组织书记,其村的集体经济发展必然不差,相反,一个无想法无担当无能力的村党组织书记,他所领导的村在集体经济发展中,也略显滞后。只有引导村党组织主动发力,村民广泛参与,才具有可持续性。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理想状态,应该是村民人人都在集体组织,集体组织成果又都由村民人人均享。因此,在村集体经济发展中,应以人才队伍建设为核心,充分发挥村党组织和村民的主观能动性。

  

  坚持党建引领。始终把思想政治建设摆在首位,引导村干部学懂弄通做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切实把“两个维护”“四个意识”“四个自信”体现在行动上、落实到工作中。将“三会一课”、组织生活会、党员固定活动日等,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有机结合起来,着力提高村里党员关于村级集体经济发展的认知水平、能力素质。

  

  坚持结构优化。注重把握明年村“两委”换届的契机,仔细摸排研究各村“两委”班子,把选优配强村级领导班子尤其是村党支部书记作为关键之举来抓,注重把靠得住、重实干、能发展村级集体经济的人才选配到班子中来,着力优化村班子队伍结构,使各村有更加坚强的战斗堡垒、更加过硬的带头人。同时,充分发挥贤人、能人作用,利用其人脉资源进行招商引资,争取信息、技术、资金等方面支持。

  

  坚持教育培训。注重提高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力度,以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村党组织领办合作社等为重点内容,有针对性地对村党员干部尤其是村党组织书记开展教育培训,教育引导其主动适应新时代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需要。

  

  坚持共建共享。参考疫情防控和秸秆禁烧的成功经验,引导村“两委”干部将集体经济发展与乡村治理结合起来,发挥“一组一会”作用,主动引导村民讨论村庄发展规划、项目建设等,推动群众参与到集体经济发展中。将集体经济发展与群众的利益紧紧耦合在一起,通过组织开展活动、尝试积分制、评比“好村民”、发放过节福利等方式,让村民在集体经济发展中实实在在地受益,切实让村民在村级集体经济发展中的“当家人”意识增长起来。

  

  (二)以财政支持、项目建设为抓手

  

  加大扶持力度。统筹用好现有各项涉农财政支持政策,创新财政资金使用方式,可采取资金整合、先建后补、以奖代补等方式,支持发展壮大集体经济。设立集体经济发展专项基金,建立项目库,挑选优质项目进行扶持,以项目带动村集体资产资源向资本转化。积极推进党建引领信用村建设,把扶持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作为重点,做好信息采集、申报评定和结果运用等工作,调动更多金融资源向农村集聚,引导金融机构开发信贷新品。

  

  完善政策支持。成立专项小组,起草集体经济发展相关文件,填补镇级在土地使用、资金管理、合作社建立等方面的空白。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试点中形成的挂钩指标,可安排一定比例用于村集体经济发展。鼓励村集体开展土地整理和村庄整治,所产生的补充耕地指标获得的收益直接返还用于村集体经济发展。可按照实际征收村集体土地面积的5%至10%,预留建设用地用于发展村集体经济。

  

  推动项目创新。充分利用农村生态优势、土地优势,通过固链、延链、扩链等,持续拓宽发展路径。加强摸排、筛选和科学论证,进一步完善项目库,科学安排实施项目,探索推进整镇项目,精心盘活农业项目,切实增强造血功能,培育村级持续稳定收入来源。注重结合实际,灵活组合发展路径,发挥最大效用。积极借鉴扶贫工作经验,把“扶志”摆在更加突出位置,引导村集体和村民以自然资源、承包土地、资金等通过股份制或合作制参与发展经济项目,建立“保底收益+按股分红”机制,带动村集体和村民共同增收致富。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