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缅怀哀思中凝聚奋进的力量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关于南京大屠杀历史资料有哪些 在缅怀哀思中凝聚奋进的力量

在缅怀哀思中凝聚奋进的力量

2024-07-17 12:4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在缅怀哀思中凝聚奋进的力量

——写在第十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到来之际

□ 南仲平

(一)

“让白骨可以入睡,让冤魂能够安眠,把屠刀化铸警钟,把逝名刻作史鉴,让孩童不再惊恐,让母亲不再泣叹,让战争远离人类,让和平洒满人间。”

蘸满血与泪的文字,刻在墙上、印在心底,宣告于世、付之于行。

这里,是南京。

1937年12月13日,侵华日军野蛮侵入这座城市,在长达40多天惨绝人寰的大屠杀中,30万同胞惨遭杀戮,人类文明史上留下最黑暗的一页。

这里,是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仪式举办地。

2014年2月27日,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七次会议通过决定,以立法形式将12月13日设立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

一年一度,国家公祭;警报长鸣,全民哀悼。

每一次庄严的纪念,都是一次对屈辱与苦难的回溯,写照出一个民族不忘过去、珍爱和平的姿态,更凝聚着开创未来的责任与使命。

今年,是南京大屠杀惨案发生86周年。

今天,我们举行第十次国家公祭仪式。

白花怒放、白鸽飞翔,越高山、涉重洋;记忆不灭、时间向前,钟声响、风浩荡。

铭记苦难历史,砥砺奋进力量;和平之声激越昂扬,复兴之路步履铿锵!

(二)

“国行公祭,法立典章。铸兹宝鼎,祀我国殇。永矢弗谖,祈愿和平。中华圆梦,民族复兴。”

刻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鼎上的这几句铭文,以国家和法律的名义,宣告了中国人民铭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圆梦中华的坚强意志和决心。

古之以鼎记事,今之铸鼎铭史。

2014年12月13日,习近平总书记亲自出席首个国家公祭仪式,发表重要讲话,并为国家公祭鼎揭幕。这是1937年以来对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的最高级别凭吊。

此后,一年一度。当凄厉的警报声响起,五星红旗半降,从东海之滨到雪域高原,从北国边陲到南疆海岛,从繁华都市到偏僻乡村,人们在各个场合肃立默哀。以国之名,悼城之殇。

这一天,南京城的色调是黑白的。从敬献花圈、诵读《和平宣言》,到撞响和平大钟、和平鸽振翅高飞……一系列简洁、庄重、肃穆的仪式,形成了向遇难者凭吊的庄严礼制。我们通过这样的仪式,构建对历史的记忆,链接个体与集体的情感,使民畅其意、国聚其力。

昭昭前事,惕惕后人。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历史告诉我们,和平是需要争取的,和平是需要维护的。只有人人都珍惜和平、维护和平,只有人人都记取战争的惨痛教训,和平才是有希望的。”

我们以国家之名公祭,既是从国家层面对死难者的哀悼,从精神层面对死难者遗属的慰藉,也是从法律角度对那段历史的再次固化,从未来角度对永久和平的真诚祈愿。

我们告慰逝者,更警醒世人: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只有以史为鉴、面向未来,人类所共愿的和平与发展方能行稳致远。

年复一年,悼念未尝间断,共识不断凝聚。

2018年12月13日,第五个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日,首部国家公祭地方性法规《南京市国家公祭保障条例》正式实施。

这是一部极具地方特色的法律,对国家公祭活动保障、国家公祭设施保护和管理、行为规范、宣传教育、法律责任等进行了全方位法律规范。它不仅在促进国家公祭活动保障工作规范化、法治化方面填补了立法空白,同时也对伤害民族感情和民族尊严的恶劣行为划出法律红线。

至此,从中央到地方,有关国家公祭的立法已基本健全,国家公祭全面进入有法可依时代。在南京,对《条例》进行宣传普及,也成为国家公祭日前后的重要活动之一。

十年倏忽。从一日到一年,从一城到全国,从中国到世界,南京以国家公祭为统揽,以制度化、规范化、系统化的方式,传承家国回忆,点亮精神火炬,坚守和平愿景。经过多年宣传普及,社会公众的知晓度和公祭意识、公祭礼仪与行为规范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等方面,都有了长足进步。

固化历史,就是在固化人们的记忆;捍卫历史,就是在捍卫人类的尊严。

那些血泪凝结的文字,铭刻在鼎上,也永远镌刻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不曾忘,不敢忘,不能忘。

(三)

在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内的“万人坑”遗址前方,有一面“南京大屠杀遇难者名单墙”,它又被民间称为“哭墙”。这面“哭墙”,是遇难同胞共同的墓碑;一行行姓名,写成了永难磨灭的碑文。

《遇难同胞名录》的主要编纂者、南京大学教授姜良芹团队克服了重重困难,一次次追寻往事记忆、打捞历史碎片,让模糊的面容得以清晰,让沉默的真相得以昭彰。

“哭墙”建成时,镌刻了近3000个遇难者姓名;如今,这面墙上已有了10665个名字。这些沉默的名字背后,是一个个猝然遭受屠戮的人;对遇难者名单的一次次增刻、描新,体现的是对个体生命的珍视和尊重,也是唤醒和构筑民族的共同记忆。

人类如果没有直面真正的黑暗,就无法解释光明从何而来。很多人提起南京大屠杀,第一印象就是“30万”的死难者数字。然而,历史不仅仅是数字的积累,更是沉埋在人们心中的记忆,需要通过档案、文献、日记、影像、亲历者口述等各种资料,让更多历史真相“浮出水面”,让这段惨痛历史为越来越多的人知晓。

这些年,对于南京大屠杀史实的研究与认识日益深入。

从官方研究机构到民间志愿人士,从资深学者到青年学人,研究队伍接力传承、研究成果日渐丰富。2015年,《南京大屠杀档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正式列入《世界记忆名录》,成为我国第十个被列入其中的世界记忆遗产。

入选《世界记忆名录》的11组档案,均为南京大屠杀第一手史料。从南京市民罗瑾冒死保存下来的16张侵华日军自拍照片,到美国牧师约翰·马吉的16毫米摄影机及其胶片母片;从南京军事法庭审判日本战犯谷寿夫判决书的正本,到美国人贝德士和幸存者李秀英的证词,以及亲历南京大屠杀人士的日记等。这些史料,已经成为中华民族苦难和人类创伤记忆的重要载体。

一方面发现、挖掘更多史料,另一方面固化已有人证、物证,这是一场与时间的艰苦赛跑。十年前,登记在册的在世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尚有百余位;到了今天,南京大屠杀幸存者仅有38人。“时间的证人”逐渐凋零。所幸,在方方面面的努力下,南京大屠杀幸存者的记忆得到及时抢救,一批口述史和珍贵影像资料得以保全。

目前,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已完成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建构者、海外友人三大系列口述史。相关文字记载和影像资料、档案等,已形成涵盖受害与加害、串联中国与世界、跨越个人与国家的完整记忆链。

史料研究与普及传播,如“车之两轮”“鸟之双翼”。

这些年,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推出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史实展、“三个必胜”主题展、“二战中的性奴隶——日军‘慰安妇’制度及其罪行展”等三个基本陈列,共展出近4000幅照片、9992件各类文物、262部影像资料。如今,纪念馆已成为来宁游客的必去“打卡地”。

这些年,“南京大屠杀史实展”先后走进美国洛杉矶、俄罗斯莫斯科、意大利佛罗伦萨、菲律宾马尼拉、法国冈城、白俄罗斯明斯克、捷克布拉格、丹麦奥胡斯、西班牙马德里和匈牙利布达佩斯等城市,观者如云、摩肩接踵,南京大屠杀史的国际知名度与日俱增。

“我们记得!”有中国记者在纽约街采,提问是否记得南京大屠杀惨案,许多外国人给出了肯定回答。

南京大屠杀惨案,不仅成为个人、家族、城市以及国家的永久记忆,也在更深切地进入各国人民的精神世界,上升为全人类的共同记忆。

(四)

“今天,我来看你们了……”2023年12月3日,在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家庭祭告活动中,94岁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夏淑琴,带着女儿、外孙女、外曾孙,将一捧菊花轻轻地摆放在遇难者名单墙前。 

光阴流逝,在世的南京大屠杀幸存者愈来愈少。他们的后代,对战争创伤体验更有“切肤之痛”,在传承历史记忆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自2022年8月15日起,已有23位南京大屠杀幸存者后人接过“南京大屠杀历史记忆传承人”证书,肩负起接续传承的重任。

传承,是为了不忘历史、守护记忆。南京大屠杀是侵华日军犯下的滔天罪行,是中华民族心灵上永远的创伤。也正因此,我们要守护不能忘却的记忆、捍卫不容否认的真相;对于一切罔顾侵略战争历史的态度、一切美化侵略战争性质的言论,我们必须高度警惕、坚决反对。

传承,是为了珍惜和平、维护和平。近代以后的100多年时间里,中国人民无数次经历了战争磨难,更加懂得和平的珍贵。我们每个人都有守卫和平的时代责任,必须用一代一代的传承,为历史正义撑腰,让和平长驻永存。

在历史的探寻中,凝聚共识、勠力同心;在传承的行动中,春风化雨、铸魂育人。

2014年12月1日,《南京大屠杀死难者国家公祭读本》高中版在南京市金陵中学首发。此后,每年国家公祭日前后,南京市中小学都会开展相关教学、实践活动。

“巍巍金陵,滔滔大江;钟山花雨,千秋芬芳。一九三七,祸从天降;一二一三,古城沦丧……”自2014年起,每一年的国家公祭仪式上,南京市中学生代表都会以铿锵有力的声音,接力朗诵《和平宣言》。“希望年轻人,把《和平宣言》作为钟声传递下去,作为火炬传递下去,做有肝胆的人!”《和平宣言》作者冯亦同在生前如是说。

于南京的青少年而言,传承历史记忆、坚守和平夙愿,是人生成长的“必修课”。

这堂“必修课”形式多样、特色鲜明:通过一次次“云班会”、公开课,牢记“勿忘国耻、圆梦中华”的使命担当;上好“行前一课”,对准留学生们殷殷寄语,无论走到哪里,永远做一个爱国者。

传承,是一场没有终点的接力长跑。一代接着一代,后浪拥着前浪,生生不息、薪火相传。

十年前,“紫金草行动”启动。紫金草即二月兰,又被称为“和平之花”。十年来,已有来自14个国家的20多万名网友和市民加入这一行动,小小“紫金草”,植遍天涯与海角。

从2017年开始,“不可忘却的记忆——南京大屠杀史实”阅读寻访行动连续七年举办。七年来,共计开展线下寻访活动19场,线下参与寻访人数超过2600人,线上寻访人数逾6953.5万。

传承,是南京这座城市的使命。从历史记忆传承人的携手奔跑到全社会的积极参与,从白发苍苍的老者到意气风发的青年群体,传承历史记忆的队伍逐渐壮大,维护和平的力量日益汇聚。

“勿忘国耻、圆梦中华”——在接力传承中,若洪钟巨响,激荡天地、催人奋进;在接力传承中,让战争远离人类,让和平的阳光普照大地。

(五)

自古以来,和平就是人类最持久的夙愿。

“我们为南京大屠杀死难者举行公祭仪式,是要唤起每一个善良的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和坚守,而不是要延续仇恨。”习近平总书记高屋建瓴、语重心长。

2017年8月31日,南京成为全球第169个、中国首个国际和平城市。经历了战争与杀戮的伤痛,南京对和平有着最深刻的理解;和平的种子在每一个人的心底发芽、生长,绿荫铺展、遮盖原野。

“和平、和平、和平,一定要和平!”每次来到纪念馆,夏淑琴老人面对媒体都会这样强调,“这是我这辈子最大的心愿。”

纪念馆将2019年至2021年间积累下的221939条纸质留言进行了电子化和数据分析,这22万多条留言中,表达“铭记历史、珍爱和平”的留言高达6.7万多条,“和平”一词出现频率远高于“仇恨”。

在每个开馆日的清晨,江东门的和平大钟都会准时敲响。深沉悠远的钟声,响彻云霄,激荡起对和平最真诚的祈愿。

南京有能力也有责任把和平之音传向世界。

这些年,南京始终怀揣捍卫历史真相、守护世界和平的坚定信念,在国内外举办一系列和平主题活动,向世人传播历史真相、弘扬和平理念。

从深化南京大屠杀史实国际传播,到连续三年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共同主办南京和平论坛及有关活动,再到聘请50位“南京城市国际化紫金友好使者”……近年来,南京用好和平特色资源,深化文明交流互鉴,不断提升国际传播能力,连续两届入选十大“中国国际传播综合影响力先锋城市”,相关工作三次被中国外文局评为对外传播十大优秀案例,“发现南京”境外社交媒体两次被《人民日报》评为中国机构海外传播杰出案例海帆奖。

这座城市用血泪浇灌出和平的希望之花,又把和平的种子像蒲公英一样播撒到世界各地。

一枚小小的紫金草徽章,是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紫金草志愿者的象征。这支以“和平之花”命名的志愿服务队,目前注册总人数已达2.5万多人,来自41个不同的国家。

和平始终是人类社会的普遍期待与殷切向往。和平而不是战争,合作而不是对抗,才是人类社会进步的永恒主题。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才是人间正道。“大道不孤,众行致远。”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世界各国人民前途所在,需要我们携手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促进全球共同发展、增进全人类福祉。

“泱泱华夏,赫赫文明。仁风远播,大化周行。”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中华民族热爱和平,中国人民深知和平之可贵,中国坚定不移走和平发展道路,永远是世界和平的建设者、全球发展的贡献者、国际秩序的维护者。

作为国际和平城市,未来,南京将继续通过这扇“窗口”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增强中华文明传播力影响力,为建设一个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世界而贡献力量!

永矢弗谖,祈愿和平。

(六)

国家公祭,既是国家意志的表达,也是对历史记忆的构建;既是民族的纪念,更是向世界的呼吁。

——牢记历史、不忘过去,珍爱和平、开创未来。

十年来,我们一次次擦拭历史记忆、砥砺人类道义、检阅民族精神。

十年来,和平种子长成大树,和平之声奔腾澎湃,和平发展的时代乐章訇然奏响。

和平与发展,是潮流所往、人心所向。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最伟大的梦想。今日之中国,正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大江奔流,折射出中国式现代化的万千气象;关山飞渡,在砥砺前行中铺展新时代的壮丽篇章。

南京这座城市,见证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从沉沦中奋起的苦难与辉煌,锻造出英雄之城、博爱之都的风骨精神、气节品格,成为中华文明自立自强、无畏进取的生动写照。

勿忘昨日的苦难辉煌,方能扛起今天的使命担当!

让我们在悼念中记取历史的启示、集结和平的力量,坚定信心和决心,一起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

(执笔:薛巍 刘大山 吴云青 孙君文 祝东秀 魏赛男)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