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传统节日·冬至:阳生向暖昼渐长 祭祖感怀盼春来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关于冬至活动主题有哪些 我们的传统节日·冬至:阳生向暖昼渐长 祭祖感怀盼春来

我们的传统节日·冬至:阳生向暖昼渐长 祭祖感怀盼春来

2024-07-17 08:1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陈正正

何为“冬至”

为了解冬至这个传统文化节日,我们先对“冬至”这个词做一个结构分析。很多人认为,“冬至”是主谓结构,“冬至”就是冬天的到来,这个说法是不准确的。“至”,许慎《说文解字》:“鸟飞从高下至地也。从一,一犹地也。象形。”参考“至”的甲骨文形体,这些形体像箭从上坠落到地之形,“到”是它的本义,后引申出极限的意思。《仪礼·聘礼记》:“义之至也。”郑玄注:“至,极也。”《论语·庸也》:“中庸之于德也,其至矣乎?”朱熹《集注》:“至,极也。”这都说明“至”在这里不是我们以往理解的到达、赶到的意思,而是极限之义。

“冬至”应该是一个偏正结构,意思是冬日的极限;而“立冬”才是动宾结构,是冬天的到来。《史记·律书》第三:“气始于冬至,周而复生。”说的就是过了冬至,阴气会盛极而衰,阳气则自此开始旺盛,春天即将回来。古人认为,冬至之日六阴盛极;一阳来复,是阴阳交会之时。阳生则长,则迎;阴生则损,则避。冬至一到,阳气便开始酿动,至立春阳气才腾起。“阳”代“冬至”过后,白昼一天比一天长,冬去春来、万物复苏,代表着欣欣向荣,也意喻着新生命的开始。

历史文献里的“冬至”

现在,我们对冬至的认识,更多的是把它当做一个时令的标记。但在中国传统社会里,冬至,不仅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传统的祭祖节日。在古代,人们是非常重视冬至这个节日的。冬至这一天,民间称之为“冬节”或“冬至节”,与春节、端午(夏节)、中秋(秋节)统称为“四大节”。节日是文化传播和传承的重要载体,承载了厚重的文化内涵与历史的相关记忆。它是中华民族悠久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彰显着中华民族的精神,蕴含了中华民族的悠久文明和伦理、道德。也正因此,作为传统节日的冬至出现在了大量的历史文献记载中,让我们后人感受到其中的历史文化底蕴,传承着过冬之时的文化生活以及习俗。

冬至是“四时八节”(四时指春、夏、秋、冬四季;八节指立春、春分、立夏、夏至、立秋、秋分、立冬、冬至)之一,又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古人非常重视冬至,有“冬至大如年”的民间说法。

由周到秦,以冬至日当作岁首一直不变。在阳气始升的冬至,历史上统治者要率百官礼敬上天,襄助王事。周人在冬至日已经有祭天活动了。《周礼·春官宗伯》大司乐载:“凡六乐者……六变而致象物,及天神……凡乐圜钟为宫,黄钟为角,大蔟为徵,姑冼为羽,雷鼓、雷鼗、孤竹之管,云和之琴瑟,《云门》之舞,冬日至,于地上圜丘奏之,若乐六变,则天神皆降,可得而礼矣。”《史记·封禅书》引《周官》曰:“冬至日,祀天于南郊,迎长日之至;夏至日,祭地祗。”周代冬至祭天在国都南郊圜丘举行,礼仪隆重。《汉书》有云:“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晋书》:“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其仪亚于正旦。”这些都说明,古代冬至的祭祀仪式是多么隆重,又是多么受重视与认可。

到了唐宋年间,冬至的地位更加受到推崇。据宋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记载:“十一月冬至。京师最重此节,虽至贫者,一年之间,积累假借,至此日更易新衣,备办饮食,享祀先祖。官放关扑,庆祝往来,一如年节。”这段话可以看出,宋代的市民社会是非常重视冬至的生活的。这一年喜庆的时候,普通百姓都会更换新衣、置办食物、祭祀先人。即便家庭贫困,也要去专门借钱来庆祝节日。

古人最初过冬至不只是为了庆祝新的一年的到来。古人认为自冬至起,天地阳气开始不断变强,代表下一个循环开始,是大吉之日。因此,后来一般春节期间的祭祖、家庭聚餐等习俗,也往往与冬至密切相关。

古诗词里的“冬至”

不只历史文献中的冬至相关内容颇丰,冬至同样备受文人骚客的青睐,古诗词中对“冬至”吟咏颇多,其中表达了对冬日的难耐、对新春的期盼以及对未来的追求。

不少诗人围绕冬至抒怀,例如,杜甫《小至》:“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这句话的大意是:天时人事,每天变化得很快,转眼又到冬至了,过了冬至白日渐长,天气日渐回暖,春天即将回来了。再如,杜甫《冬至》:“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诗人饱含了对春日的渴望与追求,以及对家人的期盼与团圆的渴求。白居易也写过《冬至夜》:“心灰不及炉中火,鬓雪多于砌下霜。三峡南宾城最远,一年冬至夜偏长。”说出了客子的忧郁和苦闷心情。宋朱淑真《冬至》:“葵影便移长至日,梅花先趁小寒开。”告诉世人,梅花已经开放,春的暖意已经到来,给人带来了新的希望。

冬至的重要内容之一——祭祖,在古诗中也有所体现。例如,陆游《辛酉冬至》:“今日日南至,吾门方寂然。家贫轻过节,身老怯增年。毕祭皆扶拜,分盘独早眠。惟应探春梦,已绕镜湖边。”这是南宋诗人陆游暮年写的一首诗,从诗中我们能读出那种悲伤的氛围。但是从另一个角度,也可以看出古人冬至节气的一个重要习俗:祭祖。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祀祖的日子,皇帝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要向已逝的父母尊长祭拜。

在冬至这个大吉之日,宋朝汴梁词人张抡《西江月·冬至一阳初动》云:“冬至一阳初动,鼎炉光满帘帏。”宋范成大《满江红·冬至》曰:“寒谷春生,熏叶气、玉筒吹谷。新阳后、便占新岁,吉云清穆。休把心情关药裹,但逢节序添诗轴。”冬至第二天早上的太阳升起后,便可候“新岁”,来年肯定是个好年景。不要把心思都放在药里,到冬至这个节日了,应赋新诗。词人逢冬至遣怀,表达对未来新的一年的美好期盼。

美食里的“冬至”

冬至不仅有悠久的节日文化,更有丰富的美食文化。经过几千年的发展,冬至形成了独特的节令饮食文化,因地域不同而风俗各异。吃馄饨是较为普遍的食俗,有“冬至馄饨夏至面”之说。“冬至馄饨”,说的是相传汉朝时,北方匈奴经常骚扰边疆,百姓不得安宁。当时匈奴部落中有浑氏和屯氏两个首领,十分凶残。百姓对其恨之入骨,于是用肉馅包成角儿,取“浑”与“屯”之音,呼作“馄饨”。恨以食之,并求平息战乱,能过上太平日子。因最初制成馄饨是在冬至这一天,在冬至这天家家户户吃馄饨,也就形成了“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说法。

还有一种说法:冬至之日,京师各大道观有盛大法会。道士奉经、上表,庆贺元始天尊诞辰。道教认为,元始天尊象征混沌未分、道气未显的第一大世纪。故民间有吃馄饨的习俗。清代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云:“冬至郊天令节,百官呈递贺表。民间不为节,惟食馄饨而已。与夏至之食面同。故京师谚曰:‘冬至馄饨夏至面。’”又“夫馄饨之形有如鸡卵,颇似天地混沌之象,故于冬至日食之”。“馄饨”与“混沌”谐音,故民间将吃馄饨引伸为打破混沌、开辟天地。后世不再探寻相关意义,只流传所谓“冬至馄饨夏至面”的谚语,把它单纯看成是节令饮食而已。吃“捏冻耳朵”则是河南人冬至吃饺子的俗称,传说吃了冬至的饺子就不会挨冻。

现在中国北方普遍有冬至吃饺子的风俗。俗话说:“冬至到,吃水饺。”而南方则是吃汤圆。当然也有例外,如在山东滕州等地冬至习惯叫做数九,流行过数九当天喝羊肉汤的习俗,寓意驱除寒冷之意。杭州有一些地方吃年糕。年糕更多的讲究是步步高升之意,因此年糕这个食物和冬至的寓意非常相配。在古代的姑苏地区,有些人会在冬至喝冬酿酒。这种米酒,加入了桂花,既有酒的驱寒效果,又带有淡淡的香气。所以,这种食物在冬至吃的时候饱含着一种对未来的期待。

冬至作为我国传统文化节日,现在已经不像过往那么受重视,甚至许多人不知道冬至是传统节日,以为只是个节气时令。但是冬至的到来,还是给我们的生活增添了仪式感,可以让我们在繁忙的工作中稍作闲暇,在紧张的追求中略作调节,尝一尝美食、聚一聚朋友、陪一陪家人。这满满的仪式感,饱含着我们中国人的文化追求,蕴含着我们中华民族的坚韧品质以及对美好未来的渴求,让我们感受到心向阳光的暖意。

【作者简介】陈正正,河南大学黄河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研究中心博士后。

策划:郭召华执行:凌小月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