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的概念及部分历史实况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关于中医的介绍 中医的概念及部分历史实况

中医的概念及部分历史实况

#中医的概念及部分历史实况|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要想认识和了解中医,应该从中医理论的发生学并且结合历史和古籍、文献进行研究和认识

1.中医是什么?

2.中医的历史渊源

————————————————————

一、中医是什么?

中医相对现代医学而言是我国传统的汉族医学。是中国传统的自然医学,其根本属性是医学属性。

二、中医的历史渊源

1.中医解剖史:

在内经时期,古人对于人体的认识都是从解剖上进行认识,在内经原文中有大量的解剖术语。在汉朝王莽的时候,王莽命令士兵解剖俘虏,把数据记录下来,以供医用。但是嘲讽的是中医没有吸取这部分的解剖知识,反而促进了法医领域,给仵作使用。

中医原先也是按照解剖的路子认识人体,但是为什么偏离了呢?因为汉武帝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虽然没有直接打击医学方面,但是在时代背景下到晚清,中国一直处于儒家思想的统治,身体肤发,受之父母,不得有所损毁。正是在这种历史背景下,中医只保留有内经时期的解剖知识,走上了重思辨的道路。

医家王清任察觉了解剖上的匮乏,于是大量研究处死的死刑犯,但由于死后身体的改变以及当时技术条件限制,王清任的医林改错也没有促进中医解剖学的发展,被戏谑的称为医林改错,越改越错。

总结:解剖学的缺失是由于社会历史背景,社会技术水平所局限,在缺乏放大镜、显微镜、电子显微镜的基础上,中医只能对人体进行一个大体解剖学,即使是有医家想要进步,无奈工具的局限也很难有成果。但是,秦汉时期,中医对人体的大体解剖就已经接近现代医学的解剖学数据,关于各器官的描述也较为准确,为中医学留下了一个还算过得去的解剖知识。但也促使了中医以五脏为核心,重思辨而轻形体特点的形成。

2.中医思维和方法论史

说到方法论,不得不把思维、医学原理,文化影响等几个概念引出来。

说出来可能很多人不信,中医是坚持以逻辑思维为主体,坚持中医学改造后的方法论,以文化为修饰,得到一定科学化程度的医学原理,最后把重点落实在应用技术上。

中医的阴阳学说、五行学说,实际上是二分法和五分法,当然深入进去还有更丰富的内容,但是最本质上就是一个分类法,从思维上这是中医运用比较和分类的逻辑思维。

中医理论的架构是取象比类,以类相从,揆度奇恒,法式检押。取象比类,以类相从其实是不完全归纳和类比。揆度奇恒是研究正常和异常现象,本质也是比较法。法式检押出自于内经“圣人之为道者,上合于天,下合于地,中合于人事,必有明法,以起度数,法式检押,乃后可传焉。”很多人错误的解读往辩证上或者经络学说上走,其实这是古人推演、思辨、归纳、总结等方法得出理论之后再应用到临床进行验证,这个想法理论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才能被保留下来。所以才有乃后可传焉这么一说。

中医的方法论起源于哲学和文化,但是经过中医学进行实用性的改造。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试问青和蓝是一个东西吗?本身已经有了质的区别。同理,哲学范畴的阴阳学说和五行学说,和中医学方法论使用的部分,也不完全一致,有本质上的区别。但是因为起源,所以二者有很深的渊源和高度的相似性。

口说无凭,举个例子:精气一元论。

精气一元论源于老子的有物混成,先天地生。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再加上管子的凡物之精,比则为生。总结出来就是认为世界有一个最本源的物质,这个物质出现在天地之前,具有化生万物的属性,管子叫它精,别的人叫它气、元气、元真。即古代朴素唯物主义,认为世界是物质的,本源物质叫精也叫气,但是精强调化生万物,气强调运动与改变。

中医学中改造的精气一元论构成了以精为本源的物质基础体系和以精为本的形体官窍结构观。即,人是由元精化生,元精化生气血津液阴阳。注意,为区分于哲学,哲学上精=气,中医学精化生气(精→气)这就是中医学改造的方法论,源于哲学而区别于哲学。

个人看法:中医在认识上,其实和马克思主义哲学有一些暗合。首先,中医和马哲一样认为世界是物质一元论。其次,关于阴阳和矛盾,一个是对应关系,一个是对立关系,但是都涉及到了双方的限定和转化。最后法式检押和马哲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以及思辨→检验→思辨→检验和马哲的否定之否定都高度相似。这这里引出马哲不是为了往中医脸上贴金,而是中医学虽然不如现代医学的科学化程度高,但是也不是凭空捏造,主观臆想。

3.中医的自新史

很多人批判中医说中医与现代医学对比没有高度的自新能力,这一点上不得不承认,在现目前这个阶段是广泛存在的,但是在历史上,中医也有过批判和扬弃。

首先难经就是对内经的补充和丰富,各家注释也是在阐述对内经的理解,虽然正确性有多高不知道,但是至少有意识的对理论进行扩宽。

其次就是伤寒和金匮的问世,把中医更深层次的走近临床,在以往的基础上有了新高度,但是你们以为伤寒金匮里没有批判吗?张仲景有很重的语气阐述某些证候和病名,就是因为看到同时期的中医误诊和误治。

接着是金元宋明的大战,代表人物刘完素,提出了很多学术上不同的观点,并且对前人提出了否定。而张景岳这波温补派又在对刘完素这波寒凉派进行批评。

到了明清,吴又可、叶天士、吴鞠通、王孟英、薛雪等合力构建了温病学派,以吴又可开始提出了戾气,看过《大明劫》就知道这是对伤寒的否定和拓展,在叶、吴二人的贡献下奠定了温病的基础。

到了晚清民国,中西医汇通学派开始涌现,以张锡纯为代表,有著作《医学衷中参西录》

到了近现代,中医反而开始没有了底气,不敢对古人的观点进行否定和批判,不论古人对错都不做评判。

总结:不是中医学没有承认错误和用于自新的精神,而是当代中医出现了一些问题,在习惯师承制后,当代以院校培养中医时,这样高速发展的模式反而让中医有点不适应,并且师资的缺乏,大量的科研走行对古代中医的验证,使得当代中医有点不知所措。中医因为某些原因,在很多东西上有很大很大的一片空白,等待着当代中医人来进行填补,例如部分疾病的机制,例如中药的药理和方剂的药理等等。注定了中医需要较长的一段时间进行发展,同时中医还面临人才储备不足和人才缺乏的一些问题,要往前走,确实有点步履蹒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