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研究之浅谈小学数学单元项目化学习设计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六年级数学绘本 一课研究之浅谈小学数学单元项目化学习设计

一课研究之浅谈小学数学单元项目化学习设计

2023-09-10 00:0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一、背景:三“伪”,你看见了吗?

数学项目化学习,是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强调在真实的问题中运用科学的思维和方法进行持续探究。近几年来,在研究中出现了以下问题值得我们反思:

1. 从入项设计到学习实践:“伪”主体屡现

很多教师误把数学项目化学习等同于主题式实践(实验)。其实除实践之外, PBL 更注重学生的项目能力:如何组建团队、如何与人沟通、如何制定研究计划、如何管理方案、如何合理运用社会资源解决问题等等。只是实际操作中,这一切被包办了,学生只需实践环节参与一下,展示一下“精彩”就可以了。撕去家长“参与”,离开老师策划,剩下的“学生主体性”有多少?为了短期效果,牺牲了学生长远的学习能力。

2. 核心知识到任务驱动:“伪”指导多见

数学项目包含需学生理解和掌握的核心知识,形成数学本质问题,并将其转化为驱动性问题,引导学生去持续研究。实践中发现很多教师项目指导能力很弱:一是往往把核心知识等同于驱动性问题,比如《多边形面积》单元中“多边形面积公式推导和计算”是学科核心知识,类似“多少面积的叶子能提供一个成人的氧气需要?”等才是驱动性问题。二是为保证短期效果,往往直接告诉学生解决问题的步骤(如方案一)。像方案二这样的,甚至更放开一点的,不敢用,纠其原因是没有指导学生形成这样的细节性项目能力。

3. 从展示成果到全程评价:“伪”支持隐现

数学项目化学习提倡在项目形成之初,就对学习成果展示方式、评价方法进行规划。一是需要教师从大单元整合视角出发,或突破单课时制,或突破学科设置,或突破学习时空限定。这一点,仅靠个人的力量是无法长久落实的, 现有的项目比较零散,往往小实践或小实验多。而且这些资源没有统归统一支配,四处散落,学校缺系列化项目资源,支架供给不到位,对教师的支持流于表面。二是教师对学生研究的指导不到位,尤其是课外研究,往往丢给家长。家长或包办或不管,恶性循环,不符合项目化学习要领。

那么如何调动学生使用项目化学习的方式,在适当范围内主动策划组织、自主探究、内化提升、总结展示呢?

二、摸索:数学单元,可以这样“项目化”

夏雪梅教授在《项目化学习设计》中指出:把数学分解成有意义的驱动问题(或项目),引导学生在研究中启动自我系统,创生意义,调动所有资源去反思、体悟、碰撞,最终形成数学核心问题解决方案。数学有这么多知识点, 如果一个一个挖掘成项目的话,细碎繁琐,牵涉太多精力,不符合教学实际。因此教研组在参考了北师大版本的教材,认为能串联整个单元或多个单元的数学综合项目最为合适。带着这样的思考,笔者和教研团队以《多边形面积》为例进行了一系列单元项目化学习的摸索....

(一)顶层设计:前测分析 整合大单元架构

01

项目斥候:摸底查探,有的放矢

想让学生成为数学项目化学习的主体,我们自己先要成为项目先锋者:摸清数学项目的底细,查探学情和教材。

【案例 1】多边形面积项目前测

学科知识点:人教版五年级上册《多边形的面积》单元包含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组合图形、不规则图形等面积以及解决问题。

(1)教材真实意图:转化层层递进

《教师教学用书》第 189 页指出虽然本单元使用“新旧转化—找出关系— 推导公式”这个模式推导公式的,但“新旧转化”也是有层次性的,包含递进关系: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是转化为长方形推导出来的,属于转化方法的开启;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是转化为已学过的图形(长方形、正方形或平行四边形)推导出来的,属于转化方法的拓展;梯形面积计算公式则有着丰富转化方法的意思;组合 图形、不规则图形等有转化方法的综合应用的意思。

(2)学生真实学情:推导寥寥无几

针对学生情况,我们选取基本面积计算和推导方法测试:

从计算反馈来看,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未教就会的人最多,正确率高达68.8%,梯形的人数最少。从推导反馈看,能写出推导过程占 44.9%(如上图),其中 14.7%是用公式代替推导过程的;平行四边形最多,三角形不到 8%;梯形几乎没有。看来学生只会硬搬公式,推导方法需重点强调。

02

项目设计:单元定位 串联现实

《多边形面积》单元的学科知识点很多,用哪个知识点介入,可以串联出整个单元的数学项目,提炼一个能将学生引入“真实学习场”的驱动性问题?那时正值植树节,受估算不规则图形—叶子面积一课的启发,认为本单元项目化学习与环保结合最合适不过。

因为叶子等不规则图形的估算,要让学生在学会规则图形面积推导方法的基础 上,根据图形的形状,灵活运用各种策略方法解决问题。以这一知识点进入,可以联通整个单元的学科知识;如果把主题定为“叶子的秘密”,驱动性问题定为“多少面积的叶子能提供一个成人的氧气需要?”这样要解决这个驱动性问题,学生又有子项目可以分工或合作:“一个成人每天需要多少氧气?”“你打算研究什么植物的叶子?”“一盆植物有多少面积的叶子?”“一盆植物可以释放多少氧气?”等。又有现实意义,适合持续探究。

03

项目准备:倒装整合,定位单元

要让学生开展项目化学习,首先要从教师的单元项目设计开始。针对以上分析, 我们开启了单元倒装整合。同时调整了时间安排:种子课和项目能力渗透课放在日常教学中;最后一环《叶子的秘密》放在每周五下午的拓展课上。这段时间比较充分,有 2 个课时的安排。

(二)项目过程:任务驱动 突出主体化学习

01

学科微项目启动:方法引领,逐步渗透

策略一:增设一节“方法转化课”,整体感受“剪拼法、倍拼法”。利用八种不同图形,开设课内探究微项目:找出图形的面积之间有什么关系?种子课重在转化方法指导,理出图形之间多种转化方法即可。

策略二:加设“项目能力”渗透课。这个环节很重要,要求在课堂上精准提供可供模仿的推导环节(或知识阐述)。比如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推导时,首先“你打算怎么探究?”这个问题引出探究步骤的逐步确定(见下图):是选择方案一还是方案二?是研究 1 个好,还是研究 3 个好?(引导学生明白研究三个的好处。一个代表了一类,三个代表了三类,也代表了所有的三角形。)其次探讨一个人研究好,还是分工研究好?作为组长职责应是什么?(理解合作、分工的必要性)如此种种,都与真实世界的项目组织能力、落实策划挂钩。

策略三:加设“知识项目”模拟课。以不规则图形面积计算为例,限于课堂时间,很多学习浮于其表,对知识本质的触及浅尝辄止。数学项目化模拟研究可以突破学校课堂的单调性,更多的是在课外、校外的数学主题研究,时间上相对 充裕,能将学到的知识通过一段时间的持续探究,进行深层加工、多变处理和灵活应用。能放到课外去“还原泡开”更有利于中下生学习。

同时,知识项目模拟也要求学生自己制定项目计划、自行组织落实等。如果学生出现以下情形,就算达标了。比如项目结束后学生说, “老师,为了这个项目,我准备了一下午”;比如家长说,“老师,她一个人关起门来录的”;还比如说,“ 老师, 方法有好几种, 我可以多录几种吗?”......

02

项目实践:谋划+实干,合作共赢

实践一:教师先入项,从“我们希望学生在哪些方面探索?”“我们希望学生具备哪些能力?”“我们希望学生学到哪些学科知识?”细化项目的不同环节。

实践二:任务驱动,准备分工。入项之前,先引领学生了解叶子的一些小知识和当前环保知识,然后用“多少面积的叶子可供一个成年人一天氧气需要?”引发学生思考:要完成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做哪些方面的准备?如何分工?

同时,课堂引导学生自主选择喜欢的研究项目,并且鼓励以合作的形式一起进行研究,各自担当一定的角色,共同完成某一任务或解决某一主题。

实践三:集体讨论,推敲方案

在方案填写时,发现第一版本的方案使用了“分小组收集相关材料和数据,并与同伴交流”“根据收集到的信息,设计研究方案”等引导语,学生茫然不知所措。因此在采用了确定研究问题需要“小组成员提出意见,收集意见再确定研究问题”,“收集数据后,选择设计研究方案”更能帮助学生完成小组方案设计。从中教师也要帮助学生如何指导查阅资料(有些资料可直接查出,有些资料需要分析)、如何与伙伴一起讨论(共同体初次磨合)等等。

实践四:初步实践,分析方案优劣。

课堂内学生的快速分工,让我叹为观止(看来,是平常没给他们机会呀)。谁数谁画谁计算,马上进入状态。尤其是数叶子的时候,出现了两种数法:一是全包围数,一人抓一把,很自然蹲下头碰头,分别数,最后统计。二是分类数,应用已大化小法。先将典型叶子数出,大的叶子,小的叶子综合,数据精确到枯叶要不要。

实践五:课后追踪,展示成果。

在数学项目化学习中,项目成果的公开报告才是倒逼学生反刍项目的关键。否则热热闹闹的实践过去,很难留下什么。项目展示可以多元:可以拍照,可以拍视频,可以美篇,可以数学日记,可以手抄报,也可以研究报告等等,优秀者推荐到学校公众号“课题共研模块”,发放校刊录用证书,与期末评先进挂钩。因此一开始就要需进行评价量规的设计,包含如何评价学生最终要产生的数学作品,同时也要包含公开展示的成效。

那么项目评价一是必须对学生的探究深度、广度等制定多维度量规。比如说“计划和实施探究”、“ 收集和分析、解释数据”、“倾听和回应”等等。二是除了常规的纸笔评价,由于实践活动的特殊性,还应加入信息化元素。比如网络智慧评价围绕教师、家长、学生,作业实践、或帖子的浏览量、留言、点赞等进行评估, 加大了网络评价的权重。

值得注意的是项目共同体的资源要充分利用。因势利导、充分发挥每一个同学身后的资源,充分的融入项目学习,会给学生带来不一样的感受。

三、反思:如何更好延续......

01

(一)承包式探究,如何更精致细节,理解主体性培养新方式

学生立场,意味着要我们站在学生的立场,设计“以学习者为主体的体系”,从学生角度设计学习和能力获取的融合。这个主体,不仅是学的主体, 也是项目策划、项目组织的主体。现在的项目化学习,都是由老师精挑细选或是半扶半放,每一个问题解决的探索也难度不同。如何“全放”给学生, 由他们自己甄选、讨论分析、预设困难、制定计划,自己给自己提供给一个多向度的承包探索空间。

02

项目式深耕,如何更有效构建学习共同体新模式

如何精确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社会性,引导学生协作学习,形成安全稳定的伙伴关系,这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探究的问题。有质量的学习共同体,需要不同形式的训练和配合,由真实问题驱动,进行长时段的横向对话、质疑与讨论、分工才能产生。思维的重组,经验的重构,“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

参考文献

1.夏雪梅.项目化学习设计:学习素养视角下的国际与本土实践[M].上海:教育科 学出版社,2018:23

你若盛开 蝴蝶自来

本期审核:朱军 施娇娥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