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士毕业以后去考公务员,算不算人才浪费?值得吗?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公考必胜好用吗 博士毕业以后去考公务员,算不算人才浪费?值得吗?

博士毕业以后去考公务员,算不算人才浪费?值得吗?

2024-07-12 07:2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2、博士生做何种类型的公务员

公务员是一个群体,如果按职位的性质、特点和管理需要,可以划分为综合管理类、专业技术类和行政执法类等类别。举个例子:某省政府办公厅综合协调处的公务员属于综合管理类,某省的地震局震害防御处某科就属于专业技术类,公安机关的交通警察就是行政执法类。根据属地管理的差别,又分为中央公务员和地方公务员。

针对公务员的职能类别而言,博士们可以根据自身的特点选择何种职位。如果是走的是社会公开招考的方式,在报考的职位表里应该会对职位有一个直观的描述,比如:级别、工作地点、工作内容、是何种类型、其他附加条件。如果是走选调生的模式这根招考公务员还有所差别,选调生是党政机关的县处级后备干部,所以在干部的培养使用上都是各级组织部门负责,职位的类别都是以综合管理类为主,兼顾其他两类。选调生在机关单位和地域的选择上可能会更加灵活,博士可以根据自身的特长与爱好跟组织部门沟通,进入合适的机关单位和地域。不过,一般意义上选调生都要求有两年的基层工作经验,所以,无论是硕士还是博士,组织部门都会以合适的方式对博士生们进行基层培养锻炼,以增强后备干部的综合履职能力和对于社情民意的了解。

关于职位的选择,我觉得主要是两点,一是自身的专业背景,由于博士生已经是在某领域的知识成分的高度纵深化的掌握,很多博士是发自内心的热爱自己的学科的,有的不愿意因为公务工作放弃自己的专业知识,就可以选择比较有知识含量的专业技术类职位。比如:经济学博士可以选择党政机关的政策研究室,法学博士可以选择司法机关,财政税务类的可以选择财金机关,理工类的可以选择工信委、科技厅、发改委等。二是自己的性格特点与志向,有的博士喜欢做综合协调,善于跟不同单位、人群打交道,乐于应酬,就可以选择去综合类的协调部门,有的比较淡然文静,崇尚专业主义,就可以选择去专业背景较强的职能部门。如果是自己是以兼济天下为己任,崇尚日后主政一方,造福一方,可以选择去做选调生,经过不同地域、不同领域、急难险重各项任务的重重考验,很快使你脱颖而出,成为组织部门的重点培养对象。比如:扶贫、招商、维稳、援藏援疆,都是有需要魄力与能力的。

3、博士生做公务员的优劣势

中国历来都讲究的是“学而优则仕”,尤其是近年来各级党政机关特别重视高学历青年干部的培养。博士生当公务员的优势来谈,就以选调生和人才引进的模式来谈,在政治待遇上,博士生去做公务员首先就有一个高起点,按照《公务员法》博士研究生定为主任科员(正科级),有的省区对于选调生或者人才引进政策对于知名高校还会给予副处级或副处级待遇的优厚条件。博士生公务员在基层单位目前还是较为稀少,组织部门和各级领导都会是高看三分、多看几眼的考量你,如果你是足够的优秀,自然会成为重点的培养对象,在事业发展上还是具有很好的外部环境。

在经济待遇上,由于博士普遍到了适婚年龄,组织部门或者引进地方政府会给与适当的经济补助,有安家费补助、住房补助、配偶工作、小孩入托等一系列的优惠条件。

对于发展潜力,这也是因人而异,有的博士生无论是在机关还是基层都是如鱼得水,工作干得有声有色,领导同事一片夸赞;也有的默默无闻,郁郁而不得志。这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你自身的主观因素和所在单位对于青年干部的培养使用政策。

小编认识的博士生公务员中,有的三十出头就成为县市级政府的主官、市直机关的一把手或本单位的业务骨干,也有的却是依旧是主任科员上原地不动,有的中途黯然离去。公职人员队伍也是大浪淘沙,典型的金字塔结构,能不能如鱼得水要看“鱼”和“水”能不能相互适应。

博士生做公务员的劣势也是有的,比如,有的人说现在的高学历青年干部是“三门干部”,离开家门进入校门,离开校门进入机关门,缺乏基层生产生活经验,对基层的社情民意把握的不是很透彻,尤其是在农村工作。还有长期生活在校园这个相对于单纯的社会环境中,对于一些人情世故上显得很稚嫩,跟基层起来的干部相比有时显得很青涩。还有的面对一些急难险重任务,有书生气显得不够有魄力、吃苦精神。

4、博士生应该怎样做一名优秀的公务员

博士们已经在学历教育的最高层级者,在知识的专研上,我们确实是比同龄人有更多的毅力,但是在公务工作上,一旦步入具体的工作实际上一定要尽快忘记自己的博士生身份。记得今年清华大学研究生毕业典礼的毕业生发言代表就是一位去陕北的理工科博士生,我看过他的简历,科研成绩、学工管理工作、个人荣誉和特长,确实是全方位的优秀,我跟朋友说像这样的人无论在哪个岗位上他都会做得很好。

记得我离校的时候,一位校领导对我说过一段话,我觉得很有道理。“你去了党政机关工作了要和当地的干部做到“一样”,在风土人情上要一样,赶快融入;在吃苦奉献上要一样,不要自持清高,与众不同。也要和他们保持“不一样”,面对灯红酒绿你要更加自重,对待知识与精神你要心怀敬意,面对学习你要更加有持久力、孜孜以求;面对蝇头小利你要有读书人的清高”。

博士是学历文凭、是学位帽、也是一种格局、一种素养、一种胸襟。苏东坡、张载、柳宗元、张居正、张廷玉、陈廷敬,他们在古代是科举考试的优异者,放到现代肯定是好比博士生吧,很多人实现了为官一任、造福一方的理想。近现代无论是民国时期还是新中国很多高级干部都是博士,这都说明了博士为政者不是浪费而是大有可为。

2018年国家公务员考试即将拉开帷幕,公考界流传的一句话叫做:“失行测者失公考,得申论者得天下”,由此可见申论的重要性。行测涉及内容较多,不经过系统的复习和强化,一般不会有特别明显的提升。也就是说,行测的分数很大程度上与基础有关,但是申论的学习技巧性较强,提升空间很大,只要你能按照合理的计划进行复习,就一定会有事半功倍的效果!

一、谋定而动——直观认识申论

很多人说,申论复习初期要通过仔细研究申论大纲、掌握近一年的时政热点、阅读相关教材,才能从本质上了解申论。

其实并没有那么复杂。可以熟悉一下申论考试的题型和特点,最好做1-2套国考往年真题,感受一下申论的“节奏”,时间不用很长,“入门即可”。

二、各个击破——熟练做题技巧

对申论有了一个初步的了解之后,接下来我们要做的就是针对每个题型掌握具体的作答方法和技巧,直至能熟练使用。

申论试卷主要有七种题型,各类题型的考点和解题技巧都有不同的侧重,但归根到底都离不开对材料的解读和运用,因此在答题过程中一定要谨记“从材料中来,到材料中去”的原则。

三、真题为王——丰富实战经验

历年真题中凝结着命题人的命题意图和思维方式,反复练习、分析总结后会发现很多出题的规律,知己知彼才能百战不殆,所以这个阶段的学习尤为关键。

1、多动笔,培养题感。真题训练过程中不能只停留在看材料,然后直接看答案这种粗犷式复习模式,而一定要自己多动笔写,正所谓熟能生巧,在写的过程中既提高作答速度,又能逐渐培养答题思维。

2、易错点、陌生题型的归纳总结。对于平常真题训练中容易出错的知识点可以用易错本的形式记录下来,针对易错点进行重点攻克,保证考试过程中不会出现类似错误。同时,对于陌生题型也要重点标记进行总结分析。

3、坚持练字、保证整洁的卷面。工整的字迹会给阅卷老师一个良好的第一印象,只要答案不出现较大偏差,往往会比同等试卷得到一个较高的分数。练字,从描红开始,临摹正楷字或仿宋体都可以,力求做到横平竖直,棱角分明即可。

在这里祝愿每一位考生前程似锦,马到成功!

作者:必胜公考APP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