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氏春秋》第12卷(五)原文译注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公孙不智 《吕氏春秋》第12卷(五)原文译注

《吕氏春秋》第12卷(五)原文译注

2024-07-16 03:1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吕氏春秋》第12卷(五)

不侵【原文】     五曰:天下轻於身,而士以身为人。以身为人者,如此其重也,而人不知,以奚道相得?贤主必自知士,故士尽力竭智,直言交争,而不辞其患。豫让、公孙弘是矣。当是时也,智伯、孟尝君知之矣。世之人主,得地百里则喜,四境皆贺;得士则不喜,不知相贺:不通乎轻重也。汤、武,千乘也,而士皆归之。桀、纣,天子也,而士皆去之。孔、墨,布衣之士也,万乘之主、千乘之君不能与之争士也。自此观之,尊贵富大不足以来士矣,必自知之然後可。豫让之友谓豫让曰:“子之行何其惑也?子尝事范氏、中行氏,诸侯尽灭之,而子不为报;至於智氏,而子必为之报,何故?”豫让曰:“我将告子其故。范氏、中行氏,我寒而不我衣,我饥而不我食,而时使我与千人共其养,是众人畜我也。夫众人畜我者,我亦众人事之。至於智氏则不然,出则乘我以车,入则足我以养,众人广朝,而必加礼於吾所,是国士畜我也。夫国士畜我者,我亦国士事之。”豫让,国士也,而犹以人之於己也为念,又况於中人乎?孟尝君为从,公孙弘谓孟尝君曰: “君不若使人西观秦王。意者秦王帝王之主也,君恐不得为臣,何暇从以难之?意者秦王不肖主也,君从以难之未晚也。”孟尝君曰:“善。愿因请公往矣。” 公孙弘敬诺,以车十乘之秦。秦昭王闻之,而欲丑之以辞,以观公孙弘。公孙弘见昭王,昭王曰:“薛之地小大几何?”公孙弘对曰:“百里。”昭王笑曰: “寡人之国,地数千里,犹未敢以有难也。今孟尝君之地方百里,而因欲以难寡人犹可乎?”公孙弘对曰:“孟尝君好士,大王不好士。”昭王曰:“孟尝君之好士何如?”公孙弘对曰:“义不臣乎天子,不友乎诸侯,得意则不惭为人君,不得意则不肯为人臣,如此者三人。能治可为管、商之师,说义听行,其能致主霸王,如此者五人。万乘之严主辱其使者,退而自刎也,必以其血污其衣,有如臣者七人。”昭王笑而谢焉,曰:“客胡为若此?寡人善孟尝君,欲客之必谨谕寡人之意也。”公孙弘敬诺。公孙弘可谓不侵矣。昭王,大王也;孟尝君,千乘也。立千乘之义而不克凌,可谓士矣。

【译文】     天下比自身轻贱,而士却甘愿为他人献身。为他人献身的人是如此地难能可贵,如果人们不了解他们,那怎么能与他们情投意合?贤明的君主一定是亲自了解士,所以士能竭尽心力,直言相谏,而不避其祸。豫让、公孙弘就是这样的士。在当时,智伯、孟尝君可称得上是了解他们了。世上的君主得到百里的土地就满心欢喜,四境之内全都庆贺,而得到贤士却无动于衷,不知相互庆贺;这是不晓得轻重啊。商汤、周武王起初只是拥有兵车千辆的诸侯,然而士都归附他们。夏桀、殷纣是天子,然而士都离开了他们,孔子、墨子是身穿布衣的庶人,然而拥有兵车万辆、千辆的君主却无法与他们争夺士。由此看来,尊贵富有不足以招徕士,君主一定要亲自了解士,然后才行。

    豫让的朋友对豫让说。“你的行为怎么那么让人不解啊?你曾经侍奉过范氏、中行氏,诸侯把他们都灭掉了,而你并不曾替他们报仇;至于智氏,被灭之后你却一定要替他报仇,这是什么缘故?”豫让说:“让我告诉你其中的缘故。范氏、中行氏,在我受冻的时候却不给我衣穿,在我饥饿的时候却不给我饭吃,并时常让我跟上千的门客一起接受相同的衣食,这是象养活众人一样地养活我。凡象对待众人一样地对待我的,我也象众人一样地回报他。至于智氏就不是这样,出门就给我车坐,在家就供给我充足的衣食,在大庭广众之中,一定对我给予特殊的礼遇,这是象奉养国士那样地奉养我,凡象对待国士那样对待我的,我也象国士那样地报答他。”豫让是国士,尚且还念念不忘别人对待自己的态度,又何况一般人呢?

    孟尝君合纵抗秦,公孙弘对孟尝君说,“您不如派人到西方观察一下秦王。抑或秦王是个个有帝王之资的君主,您恐怕连作臣都不可得,哪里顾得上跟秦国作对呢?抑或秦王是个不肖的君主,那时您再合纵跟秦作对也不算晚。”孟尝君说。“好。那就请您去一趟。”公孙弘答应了,于是带着十辆车前往秦国。秦昭王听说此事,想用言辞羞辱公孙弘,借以观察他。公孙弘拜见昭王,昭王问:“薛这个地方面积有多大?”公孙弘回答说;“方百里。”昭王笑道;“我的国家土地纵横数千里,还不敢据以跟谁作对。如今孟尝君土地才百里见方,就想据以跟我作对,能行吗?”公孙弘回答说;“孟尝君喜好士,大王您不喜好士。”昭王说;“孟尝君喜好士又怎么样?”公孙弘回答说:“信守节义,不向天子称臣,不与诸侯交友,如果得志,作人君毫不惭愧,不得志,就连人臣也不肯怍,象这样的士,孟尝君那里有三人。善于治国,可以作管仲、商鞅的老师,其主张如果被听从施行,就能使君主成就王、霸之业,象这样的士,孟尝君那里有五人。充任使者,遭到拥有万辆兵车的威重的君主的侮辱,退下自刎,但一定用自己己的血染污对方的衣服,有如我这样的,孟尝君那里有七人。”昭王笑着道歉说:“您何必如此?我对孟尝君是很友好的,希望您一定要向他说明我的心意。”公孙弘答应了。公孙弘可称得上凛然不可侵犯了。昭王是秦国国君,孟尝君只是齐国之臣,公孙弘能在昭王面前为孟尝君仗义持正,不可凌辱,真可称得上士了。[

注解:不侵

五曰:

天下轻于身,而士以身为人。轻于身,重于义也。以身为人者,为人杀身。以身为

人者,如此其重也,《淮南记》曰:“左手据天下之图,右手刎其喉,愚夫不为也。”今以义

为人杀身,故曰“如此其重也”。而人不知以奚道相得。奚,何也。不知以何道得人,乃令之

为已死也。贤主必自知士,故士尽力竭智,直言交争,而不辞其患。士为知己者死,

故尽力竭智,何患之辞也?豫让、公孙宏○避改。是矣。当是时也,智伯、孟尝君知

之矣。智伯知豫让,故为之报仇,言士为知己者死也。孟尝君知公孙宏,故为之不受折于秦也。世

之人主,得地百里则喜,四境皆贺,举国皆贺,国中喜可知也。得士则不喜,不知

相贺,不通乎轻重也。不但不知相贺也,乃不知贤也,故曰“不通乎轻重也”。汤、武,

千乘也,而士皆归之。汤,殷受命之王,名天乙,商主癸之子也。武王,周文王之子,名发。

桀、纣,天子也,而士皆去之。桀,夏失天下之王,帝皋之孙,帝发之子。纣,殷失天下

之王,文丁之孙,帝乙之子也。○注“文丁”,旧本作“太丁”,讹,今据《竹书纪年》改正。孔、

墨,布衣之士也,孔子、墨翟。万乘之主、千乘之君不能与之争士也。万乘,天子

也。千乘,诸侯也。士不归之而归孔、墨,故曰“不能与之争士也”。自此观之,尊贵富大不

足以来士矣,来犹致也。必自知之然后可。可者,可致也。

豫让之友谓豫让曰:“子之行何其惑也?子尝事范氏、中行氏,诸侯尽

灭之,而子不为报,至于智氏,而子必为之报,何故?”豫让曰:“我将告

子其故。告,语也。故,事也。范氏、中行氏,我寒而不我衣,我饥而不我食,而

时使我与千人共其养,是众人畜我也。夫众人畜我者,我亦众人事之。至于

智氏则不然,出则乘我以车,入则足我以养,众人广朝,而必加礼于吾所,

句。是国士畜我也。○“是”,旧本多作“谓”,则当以“所谓”连读。今从李本作“是”,义

长。夫国士畜我者,我亦国士事之。”豫让,国士也,而犹以人之于己也为念,

于犹厚也。又况于中人乎?

孟尝君为从,关东曰从。公孙宏谓孟尝君曰:“君不若使人西观秦王。意

者秦王帝王之主也,君恐不得为臣,何暇从以难之?言不能成从以难秦也。意者秦

王不肖主也,君从以难之未晚也。”晚,后。孟尝君曰:“善。愿因请公往矣。”

往,行。公孙宏敬诺,以车十乘之秦。秦昭王闻之,而欲丑之以辞,以观公孙

宏。昭王,秦惠王之子,武王之弟也。“丑”或作“耻”。耻,辱也。观公孙宏云何也。公孙宏

见昭王,昭王曰:“薛之地小大几何?”公孙宏对曰:“百里。”昭王笑曰:

“寡人之国,地数千里,犹未敢以有难也。今孟尝君之地方百里,而因欲以

难寡人犹可乎?”公孙宏对曰:“孟尝君好士,大王不好士。”昭王曰:“孟

尝君之好士何如?”公孙宏对曰:“义不臣乎天子,不友乎诸侯,得意则不

惭为人君,不得意则不屑为人臣,○旧本“惭”上脱“不”字,又“屑”讹作“肖”。案

《战国·齐策》云:“得志不惭为人主,不得志不肯为人臣。”今据补正。如此者三人。有此者

三人也。能治可为管、商之师,管仲、商鞅。说义听行,其能致主霸王,○《策》作

“能致其主霸王”,句顺。如此者五人。有此者五人也。万乘之严主辱其使者,退而自

刎也,必以其血污其衣,有如臣者七人。”臣,公孙宏自谓也,故言“有如臣者七人”

也。○“七人”,《策》作“十人”。注殊赘。昭王笑而谢焉,曰:“客胡为若此?寡

人善孟尝君,欲客之必谨谕寡人之意也。”谕,明。公孙宏敬诺。公孙宏可谓

不侵矣。昭王,大王也;○《策》作“大国也”。孟尝君,千乘也。立千乘之义而

不可凌,凌,侮。可谓士矣。孔子曰:“使于四方,不辱君命,可谓士矣。”此之谓也。○《策》

作“可谓足使矣”。

序 意

○旧云:“一作‘廉孝’。”案“廉孝”二字与此无涉,必尚有脱文。

维秦八年,岁在涒滩,八年,秦始皇即位八年也。岁在申名涒滩。涒,大也。滩,循也。

万物皆大循其情■也。涒滩,夸人短舌不能言为涒滩也。○案:今谓始皇即位之年岁在乙卯,钱氏塘

以超辰之法推之。知在癸丑,再加七年是庚申,是年又当超辰,则为辛酉。而此犹云涒滩者,失数超

辰之岁耳。超辰亦谓之跳辰,《周礼》《冯相》、《保章》注、疏中详言上。自东汉以后,不明此理,

故武帝太初元年,班固谓之丙子者,后人却谓之丁丑矣。秋,甲子朔,朔之日,良人请问

十二纪。良人,君子也。文信侯曰:吕不韦封洛阳,号文信侯。“尝得学黄帝之所以诲

颛顼矣,爰有大圜在上,大矩在下,圜,天也。矩,方,地也。汝能法之,为民父

母。盖闻古之清世,清,平。是法天地。凡十二纪者,所以纪治乱存亡也,所

以知寿夭吉凶也。上揆之天,下验之地,中审之人,若此则是非、可不可无

所遁矣。天曰顺,顺维生;地曰固,固维宁;人曰信,信维听。三者咸当,

无为而行。行也者,行其理也。行数,循其理,平其私。夫私视使目盲,私

听使耳聋,私虑使心狂,三者皆私设精则智无由公。公,正也。智不公,则福

日衰,灾日隆,隆,盛。以日倪而西望知之。”日中而盛,跌而衰,人之盛衰于此。西

望,日暮也,故曰倪而西望之也。○“倪”与“睨”同,李本作“儿”。注“跌”与“昳”同,《周

礼·大司徒》“日东则景夕多风”,郑司农云:“景夕,谓日跌景乃中。”《史记·天官书》“日昳”,

《汉书· 天文志》作“日跌”。谢云:“此句文与上不属,又下一段亦不当在此篇。”

赵襄子游于囿中,至于梁,马却不肯进。青荓为参乘,○旧校云:“一作‘青

蓱’。”案李善注《文选》陈琳《答东阿王笺》引作“青蓱”。梁仲子云:“《汉书人表》作‘青荓

子’,《水经·汾水注》作‘清洴’,今新刻亦改作‘青荓’矣。”襄子曰:“进视梁下,类

有人。”类,象也。青荓进视梁下。豫让却寝,佯为死人,叱青荓曰:“去!

长者吾且有事。”言将杀襄子。○《选》注无“吾”字,是。长者,让自谓也。青荓曰:“少

而与子友,子且为大事,○《选》注作“子今日为大事”。而我言之,是失相与友之

道;子将贼吾君,而我不言之,是失为人臣之道。如我者惟死为可。”适可得

死也。乃退而自杀。青荓非乐死也,重失人臣之节,恶废交友之道也。青荓、

豫让可谓之友也。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