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ity Ride Vol.3|公园商业:城市生活的另一种写法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公园是城市的 City Ride Vol.3|公园商业:城市生活的另一种写法

City Ride Vol.3|公园商业:城市生活的另一种写法

2023-06-13 07:1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City Ride城市漫游》是 一言一吾 i-Talk 新推出的城市探索栏目,游走在城市空间丰富的肌理中,探访街区,倾听故事。通过亲身体验去理解人与空间的关系,感受城市真实的温度。

- 本期聚焦 -

公园商业

城市生活的另一种写法

5月正式开业的蟠龙天地,不出意料地成为上海当下最具话题性的周末出游目的地。在实体商业越来越难出圈的当下,蟠龙天地的走红并非偶然。从拿下地块,构想未来之初,团队就已着手调研蟠龙镇地区的历史、地理、人文等各种因素,后期赋予合理的业态定位,景观动线规划,用品质感的建筑设计串联起文化与商业。看似不经意的水乡风景,其实是洞察到了人们“已有”和“将有”的生活方式需求,再以丰富的业态实现空间的新旧交融,产生崭新的场景。

余德耀美术馆,建筑由山水秀建筑事务所创始人、主持建筑师祝晓峰设计

Coco-Mat酒店,建筑由创盟国际建筑事务所创始人、主创建筑师袁烽设计

告别“以销售商品为主要目的”的“百货大楼”时代,如今的商业综合体运营,对“策划力”的要求越来越高,项目在启动阶段就对在地文化和目标客群进行了细致分析。诸如张园、现所2期及成都REGULAR源野、杭州天目里这类商业项目,都对在地文化深入探索,有清晰的自我定位,采用不同的运营策略吸引不同气质的客群。蟠龙天地是有野心的,这种野心是不满足于仅仅将人气做旺,而是希望在未来漫长时光中,能够与城市历史相互编织,成为一个值得细细游览与推敲的人文目的地。

蟠龙天地航拍图

“公园商业”是后疫情时代诞生的产物,叠合了人们对户外与自由的渴望。蟠龙天地是如何用自然和艺术作为药引,打造“Urban Retreat 身边的轻度假”来疗愈都市人疲惫心灵的呢?本期City Ride带你行走江南新镇,看一看在地历史、建筑设计、当代艺术、生活方式等元素,如何实现最有效的排列组合。

空间和景观设计脱胎自江南水乡,细节则加入了现代元素

艺术,穿针引线

蟠龙天地的“绿色”比例非常之高,拥有23万方的绿地公园,由国际知名的景观设计事务所SASAKI负责景观规划。蟠龙天地邀请余德耀美术馆美术馆入驻,并成为艺游自然公共艺术季的战略合作伙伴,带来全年不间断的艺术事件。在未来,艺术将与历史、建筑、自然及生活方式产生联动,为这个特殊的“公园”注入生长力。

01

余德耀美术馆

余德耀美术馆的主场馆由山水秀建筑事务所创始人、主持建筑师祝晓峰设计。最初接到项目委托时,空间的运营功能尚未被明确,美术馆入驻后,改造方HBAarchitecture团队介入,将空间调整得更符合美术馆的运营需求。

余德耀美术馆外观

当初挑选场地时,建筑师团队选择了偏于古镇一隅,拥有滨河公共区域的位置。因水而生的江南水乡文化基因,是创作的灵感之一,庭院和廊道编织起室内外的空间关系,户外的农田则作为景观唤起场地稻米之乡的遥远回忆。

项目轴测图(上)与剖面图(下)©山水秀建筑事务所

项目的亮点在于结构,四根钢梁组成的互承结构,在室内创造出452平方米的无柱空间,成为艺术中心最重要的展示区域。建筑师运用山水秀标志性的折板系统作为设计语言,V字形同时是对于传统民居坡屋顶形式的解构,与古镇历史及蟠龙中心商业建筑的外观形成时间和空间上的双重呼应。

余德耀美术馆外观

02

雪竹轩公共艺术空间

除了现代风格的主场馆,区域内的一座合院式木构历史建筑——以明代诗人冯淮的居所命名的“雪竹轩”也被作为公共艺术空间。余德耀美术馆策展的首展《邻居》,探讨着“自我”和“世界”的对话与相处之道,这类新兴艺术也对老宅进行着再述和重构。当代艺术所具有的反讽,与特定的空间语境结合,似乎产生了另一种新的文本,引人遐思。

雪竹轩展览空间,滑动观赏

03

艺游自然

蟠龙的户外空间蕴含着丰富的潜力,除了引入湿地公园、滑板公园、儿童乐园、宠物乐园等户外活动的场地之外,「艺游自然Art In Green」公共艺术季项目也是亮点所在。项目选取了15件公共艺术作品穿插在丰富的公共空间里,其中包括余德耀美术馆和燃冉青年艺术家孵化计划的作品。传统的风景与当代艺术叠合,让整个环境有了统一的“背景色”,一种更浓郁的形象感。

融化的太阳逗-陆平原作品

逍遥兔-何多苓作品

座千峰&上海树

04

张灯结彩

“水、建筑、集市、艺术、人与时间,将编织成蟠龙未来的样子”,品物流形PINWU在项目中扮演着一个“穿针引线”的角色,他们设计了蟠龙天地的户外家具、江南游船及“张灯结彩”公共艺术装置,灵感源自江南非遗编织技艺,以现代材料来演绎中国古老的打结编织技艺,呈现出一种“放大”的尺度。这是一次对“过去”的传承,也是对“未来”的冒险。在他们看来,艺术犹如一种连接过去、现在与未来的纽带。

“张灯结彩”公共艺术装置

品物流形运用编织元素在江南游船上做了细微的创作

设计,感性塑造

入驻蟠龙天地的品牌多为新消费的代表。具有一定的文化内核,其中也不乏一些个性浓烈,且对设计尤为在意的品牌。例如Blue Bottle蓝瓶咖啡、集丝坊和Coco-Mat酒店。共同点在于,这些品牌有自己的文化定位,也喜欢在与场地的互动中寻找在地化的表达,本土元素对品牌形象是一种补充,同时提供创新的可能。新锐品牌的入驻对新旧文化编织起到重要的影响,它们吸引相应的人群聚到这里,形成交集,发生故事,并将“事件”传播出去。

01

Blue Bottle蓝瓶咖啡

蓝瓶咖啡携手CHAOS PROGRAMME一同打造了蟠龙天地店,原本的建筑是一座合院式木构的百年古宅,以清代著名书法家沈荃曾在蟠龙居住过的“借园”命名作为纪念,是古镇中为数不多可为商用的历史建筑。

白色画布般的墙面上镶嵌着饰有窗花的木门和木窗,留白的处理使视线聚焦传统元素

门店包含了三个完全不同的空间——百年古宅、新居和集会空间,独特的咖啡场景依照每个区域的风格特征设计,又以共同元素穿插其中。你能从整体的设计思路中看到Blue Bottle的“极简美学”如何与传统江南水乡的“留白美学”形成呼应与互文,如何巧妙地在小空间中打造出设计的张力,强化咖啡场景的体验感。

百年古宅中保持了旧有的“穿斗抬梁”木结构,修旧如旧的黑檀木搭配当代的不锈钢界面

新居中玻璃移门构成的立面让沿河的休憩水廊保持通透开放的状态

集会空间拥有环形坐席区,比邻古镇最重要的公共集会空间:戏台广场

散落的三处空间,模糊了室内外,店与古镇的界限。人们在吧台点完咖啡后,可以自由穿梭于百年古宅、临水的新居或是比邻戏台广场的户外集会区域,Blue Bottle通过对传统空间功能的回溯,重现了邻里亲和的江南生活图景。

户外集会区域使用了现代风格的陈设

02

集丝坊&Woven Moonlight

对于集丝坊这样的崇尚“自然主义”的品牌而言,临水而居的江南诗境恰好适合“生长”。创始人曹杰早年的梦想就是在小河边的自然环境中开一家小店,于是,集丝坊来到蟠龙天地就成了顺其自然的事。继上一次邀请如恩设计打造了集丝坊「帷集星座」后,品牌再度邀请如恩设计带来2个新空间:「集丝纺生活空间」和「Woven Moonlight 亚麻空间」。

左:集丝坊坊生活空间

右:Woven Moonlight亚麻空间

前者是一间以白橡木为主材搭建的用于举办工作坊和聚会活动的灵感客厅,后者则更像是一个完整的“家”,分为客厅、卧室和餐厅三个部分,卧室给人印象最深的是面向主河道的一扇大窗,窗中框定着水乡风景,日落时可以见到很美的夕阳,入夜后也会有月光洒落。“餐厅”部分则忽然疏朗开阔起来,光线为空间赋予了各种不同的情绪。

开向河岸边的窗户,让光线得以进入,形成光影的游戏

餐厅区域的空间通透明亮

“在剥离了装饰、风格之后,建筑的本质可以从自然中找到”,集丝坊与蟠龙天地都在追求自然的生活方式,也希望通过优质的空间,拉进人与自然的距离。

03

Coco-Mat酒店

商业总规划设计团队BWSS在地块规划之初就介入了这一项目,设计师被这里保留完好的城市肌理和水乡风格的街巷所打动,决定做一个区别于“古镇”的水乡“新镇”。团队表示:“我们希望用一种未来的视角,把我们的身位放在未来,回看当下的时候,它应该具备这一时刻的审美与艺术价值。”

俯瞰河道水系

这样一来,如何用当代的风骨去诠释传统水乡,就成为了设计的焦点。最能体现这一理念的空间,就是即将开业的Coco-Mat酒店内的“退思九园”。建筑空间设计出自创盟国际的创始人、主持设计师袁烽之手,所谓“退思九园”,指的是这里连绵铺展,最终汇聚围合的九个尺度不等的庭院院落。

退思九园的屋顶波折起伏,灵感来自江南宅院

创作灵感源自江南古典园林退思园,建筑师将九个园子串联起来,尺度的变化既有一种连续性,又显现出差异。通过计算几何的双曲拓扑构成了更具丰富性的空间曲面,连绵起伏的屋顶轮廓线正是对当地自古形成的风貌的呼应。建筑本身充满了时间的连接感,过去与未来在此时此地交汇,提供了切实可感的空间体验。

外立面采用机器人砌筑砖墙,达成了空间透与非透的暧昧关系

END

出品方

监制:朱丽康

主编/策划:李昕

排版:东开开

图片:蟠龙天地、i-Talk

原标题:《City Ride Vol.3|公园商业:城市生活的另一种写法》

阅读原文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