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海淀区2023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八年级上册期中考试题语文 北京市海淀区2023

北京市海淀区2023

2024-06-05 12:4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资源简介

海淀区八年级练习语文2024.01学校班级姓名1.本试卷共8页,共五道大题,24道小题。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考2.在试卷和答题纸上准确填写学校名称、班级名称、姓名。生3.答案一律填涂或书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作答无效。须4.在答题纸上,选择题用2B铅笔作答,其余题用黑色字迹签字笔作答。知5.考试结束,请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一、基础·运用(共14分)为弘扬中华玉文化,初二年级将开展“玉润中华,玉成其美”的主题研学活动。请你和同学们一起完成研学报告。第一部分玉鉴古今玉,在中华文化早期被先民尊为与“天”“神”沟通的法器,玉踪和玉壁就是当时最有代表性的玉器。夏商周时期,玉器成为礼仪的载体和阶层的标志,天子不仅以玉制作的六器祭祀天地与东南西北六方,还和诸侯佩戴象征六个等级的六瑞。春秋战国时期,玉器多被赋予道德内涵,以玉比德的风气兴起;玉器的装饰性也更加突出,以扭动身躯的龙凤风造型、张口挺胸的虎形最为典型,表现出一种道劲之美。唐代丝绸之路畅通,有实用价值的玉杯、玉碗增多,并出现表示官阶高下的玉带饰等新型配饰。宋代玉器器型更加多样而实用,图案题材丰富,雕刻惟妙惟肖。明清时期,玉器创作世俗化特征更为明显,讲究“图必有意,意必吉祥”,如雕刻有稻穗、鹌鹑的玉佩,有“岁岁平安”的寓意。此时,在玉器制作上,人们将传统工艺与绘画、金银加工等先进技法溶会贯通,集中华数千年玉文化之大成。从通天法器到君子品德的象征,再到礼仪载体和阶层标志,及至成为百姓生活中兼具实用性的工艺品,不断发展,历经数千年仍散发着温润的光芒。1.在博物馆参观玉文化主题展后,同学们搜集整理了上面的材料。小文不能确定加点字的字形、字音,你认为下列判断有误的一项是(2分)A.“内涵”表达的意思是“玉器含有的道德内容”,“涵”字应写为“含”。B.“遒劲”表达的意思是“玉器造型雄健有力”,“劲”字应读为“ig”。C.“惟妙惟肖”表达的意思是“玉器雌刻得形神逼真”,“肖”字应读为“xào”。D.“溶会贯通”表达的意思是“综合传统工艺与先进技法”,“溶”字应写为“融”。2.在整理材料的过程中,小文发现画线的句子存在两处问题,请你帮助修改。(2分)修改:八年级(语文)第1页(共8页)3.为了丰富研学报告的内容,小文介绍了博物馆的玉器展品一,请你仿照小文的介绍,补写展品二的介绍语。(2分)展品一(宋)青玉双鹤佩展品二(明)青玉竹节杯展品一:佩身为展翅欲飞的双鹤,鹤头相对,翅爪相接。鹤为祥瑞之物,双鹤佩有高洁、和睦之意。展品二:第二部分以玉比德石之美者为玉,“玉”的本义是温润而有光泽的美石。汉字中,很多从“王”的字都与“玉”有关,且寓意美好,如“琼”“瑜”等;含“玉”字的词语,常用来形容美好的人或事物,如“玉容”“玉泉”“琼楼玉宇”等;有关玉的民间传说和故事也是家喻户晓,如《和氏之璧》《女娲补天》等。古往今来,人们将玉的特征人格化,并赋予儒家文化的道德标准,为历代仁人君子所推崇。《诗经》中有“言念君子,温其如玉”和“有匪(同“斐”,文采)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礼记》中有“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王昌龄《芙蓉楼送辛渐》中有“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玉也是中华民族精神的象征,如“宁为玉碎,不为瓦全”“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数千年来,中国人尊玉、爱玉、佩玉,寄托了对美好品德的追求。4.在撰写研学报告的过程中,小华想到了很多含“玉”字的成语。与“琼楼玉宇”结构相同的一项是(2分)A.金玉满堂B.玉树临风C.金口玉言D.亭亭玉立5.在修改研学报告的过程中,小华不理解语段中“如琢如磨”的含义。你在《现代汉语词典》中找到了“琢磨”的解释:①雕琢和打磨(玉石);②加工使精美(指文章等);③思索,考虑。请结合语段内容,给他解释“如琢如磨”的意思。(2分)答:第三部分玉蕴和合《论语·学而》中说“礼之用,和为贵。”作为礼仪的载体,玉蕴含“和合”思想。玉石被古人琢磨成沟通天地、祭祀祖先的礼器,代表着人与天地万物的和谐:在成语“化干戈为玉帛”中,“玉帛”是古代诸侯会盟时的“国礼”,象征着和平友好;《穆天子传》中记载,周穆王“执白圭玄壁”,西行数千里见昆仑山的西王母,实现了“金玉和鸣”。从辽、金、元到明清,各民族多将玉器作为礼仪标识,这是对中华文化的高度认同,也为玉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做出了贡献。此外,玉八年级(语文)第2页(共8页)

展开更多......

收起↑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