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蜀画派·非遗】别再只说变脸,川剧远比你想象的更牛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八仙过海各人物的特征 【巴蜀画派·非遗】别再只说变脸,川剧远比你想象的更牛

【巴蜀画派·非遗】别再只说变脸,川剧远比你想象的更牛

#【巴蜀画派·非遗】别再只说变脸,川剧远比你想象的更牛|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成都永陵“二十四伎乐”(其一)

明末清初,随着移民的进入,昆曲、青阳腔等声腔流入四川,逐步与四川的语言及民间音乐相融合。

黄瑞阁《迎春图》

清代绵竹年画中也有川剧形象,其中最有代表性的当推清代光绪三十年绵竹著名年画师黄瑞阁以半年时间创作的《迎春图》。

《迎春图》以连环组画的形式构成根据四幅画卷的画面内容,大致分为四部分:迎春、游春、台戏、打春。

绵竹戏曲年画《连环计》

通过这些清版以戏剧为内容的年画资料中,也局部反映了川剧艺术在清代的剧目、脸谱和人物装扮等方面的面貌。

嘉庆年间,川剧与当地的薅秧调、川江号子等逐渐融合,基本完成了外来声腔“四川化”的演变过程。川江号子小巴在之前也跟大家讲述过: 【巴蜀画派·影像】川江号子与纤夫:激荡在江水里的民族记忆

辛亥革命前后,高腔、昆曲、胡琴、弹戏及四川本土的灯戏在同台演出过程中融为一体,形成“五腔共和”的川剧,一直延续至今。

川剧中的的三大绝活

变脸

变脸表演

川剧变脸,是国人耳熟能详的舞台艺术,也是今天四川的文化名片之一。变脸“急如风,快如电”,是又潇洒、又帅气。

变脸既是川剧的一项绝活,也是川剧的一部分。川剧演出中,随着剧情的转折,人物内心世界的变化,脸谱也需相应发生变化。

变脸表演

所谓变脸,包括扯脸和擦暴眼、踢慧眼等等特技,这些特技都是在舞台演出现场,在不能被观众察觉的前提下使用的,以达到人物脸谱瞬间变化的强烈演出效果。

吴天明《变脸》剧情片

上世纪九十年代,巴蜀鬼才魏明伦创作了川剧《变脸》,后来吴天明还导演了同名电影,从此川剧变脸更加蜚声海内外。

顶灯

顶灯表演

川剧中有《皮金顶灯》,又名《皮金滚灯》、《祭棒槌》,川剧灯戏之一。

顶灯表演

顶灯是川剧小丑剧中的经典之作,也是川剧中久负盛名的独门绝活。书生皮金迷恋赌博,其妻怒其不争,训练出"滚灯"这一技巧,诙谐的四川话夹杂着难度极大的滚灯动作,处处令人捧腹。

吐火

吐火表演

吐火,是川剧中独一无二的神秘绝技,源于古西蜀,吐火大概算川剧里最刺激的表演了。

吐火表演

变脸者以魔术般的技法,瞬息间变化脸谱,更与吐火神功的诡异结合,以显示人物内心和剧情的急剧变化及内在张力,是川剧中刻画人物最有力、最浪漫的艺术手法。

川剧中的艺术特色

唱腔艺术

川剧表演

川剧由昆曲、高腔、胡琴、弹戏、灯调五种声腔组成。其中,除灯调系源于本土外,其余均由外地传入。这五种声腔和为五种声腔伴奏的锣鼓、唢呐曲牌以及琴、笛曲谱等音乐形式。

行当艺术

川剧表演中的小生

川剧分小生、旦角、生角、花脸、丑角5个行当,各行当均有自成体系的功法程序。

川剧表演中的旦角

其中以文生、小丑、旦角的表演最具特色,在戏剧表现手法、表演技法方面多有卓越创造,能充分体现中国戏曲虚实相生、遗形写意的美学特色。

服饰艺术

川剧戏装有很多种,剧团历来对戏装都有严格而细致的分类,有所谓的“大衣”柜和“二衣”柜。

川剧中的服饰

大衣,就是剧中帝王将相、娘娘嫔妃、内阁大臣等所穿的服装,有蟒袍、官衣、蓝衫等;二衣,就是剧中元帅大将、马步兵丁等所穿的服装,有铠甲、靠子、袍子等。

妆容艺术

川剧中的俊扮妆容

传统川剧的角色化妆总体上可分为俊扮、丑扮、花脸三大类。川剧脸谱并不是死谱,而是活谱。会根据人物性格、社会地位、年龄大小、表演特点等不同而勾画不同形状的脸谱。

脸谱

为表现人物,川剧脸谱上不止一种色彩,每种色彩代表不一样的性格。在川剧脸谱中,以脸谱的主色而论:红色代表性情激烈,黄色表示老当益壮,绿色表示凶猛侠义,白色表示奸诈阴险。有些脸谱则为特定的角色专用。

除了颜色定调,还有就是以具有象征性和寓意性的图案来显示人物性格特征,对其或褒或贬,或赞颂或讽刺。

项羽脸谱

如项羽的脸膛上勾绘有北斗星,寿字形龙纹,宝剑,虎豹眼等图案,来表现他得天威曾为一代霸王后兵败乌江拔剑自刎的结局。

川剧中也可以将文字作为造型来表现人物的特点。将书法汉字勾画在角色面部的显著位置,再配以其他装饰图案。

文字脸谱

川剧中,大约可以分为简洁的文字造型和抽象的文字造型两种,并有篆、隶、楷、行、草等书法形式。

据演员面部肌肉的分布特征来绘制动物图案,也是川剧脸谱的一大特色。

玉蝴蝶脸谱

比如,江湖豪杰马俊,人称“玉蝴蝶”,于是就在他的脸上勾画一只色彩斑斓的蝴蝶。

乐器艺术

川剧中的乐器

川戏锣鼓,是川剧音乐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使用乐器共有二十多种,常用的可简为小鼓、堂鼓、大锣、大钹、小锣(兼铰子),统称为“五方”,加上弦乐、唢呐为六方,由小鼓指挥。

冷知识1:你知道“幺不到台”来源于川剧吗?

川剧表演

作为四川人,你一定知道“幺不倒台”是什么意思,但你知道这个词来源于川剧吗?幺台本来是指戏剧的最后一幕。

旧时在农村和乡镇,演戏都需要临时搭建戏台,由于一般都只是逢年过节才请来戏班搭台演出,于是,慢慢的“台”就成了戏的量词,演一出戏,就被人们说成唱一台戏。

幺,在四川方言中有末了的意思,因此,幺台也就是最后一场戏,意味着演出将结束。久之,就有人借这个意思来表示事情的结束。“幺不倒台”也就是 无法收场,无法结束的意思 。

冷知识2:“川剧化妆品”到底用没用BB霜?

如果你去过川剧演员在后台化妆的情景,你一定会被深深感动。肤如凝脂、面若桃花、柳眉凤眼、樱桃小口,是川剧传统面部妆容的审美标准。

众所周知,时下流行的妆容都是用BB霜、眼影、唇彩等完成的。但川剧角色的化妆品至今仍是沿用传统的戏剧油彩,传统油彩主要的原材料以植物为主,用石臼捣碎、晾干、制饼,再添加油脂、香料等制作完成。

图片源于网络。

END

监制/旷野 编审/方方

责编/李思家 技术/彭彪

本期编辑/黄秋霞 匡德胜

商城新作速递

New Arrivals

更多原作精品

尽在中华美网小程序商城

中华美网,为您精挑细选艺术品原作!

为蜀戏点赞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