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乒30年系列2:何智丽让球风波、三丽一焦和汉城奥运会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全运会女乒决赛情况 女乒30年系列2:何智丽让球风波、三丽一焦和汉城奥运会

女乒30年系列2:何智丽让球风波、三丽一焦和汉城奥运会

2024-06-11 13:2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书接上文】

  后来的事情大家都很清楚了,何智丽在赛前的会上没有明确表示不接受让球,但是打起来却是寸步不让,而管建华却还蒙在鼓里,即使0:2落后了还以为这是为了营造一种"逼真"的"激烈"的竞争,直到看台上的焦志敏大喊:"你真打吧,她不让了!"才如梦方醒,但为时已晚,打疯了的何智丽3:0拿下管建华晋级决赛。

  

  两场半决赛同时开打,这个时候下半区戴梁之战打到了决胜局,那边管建华莫名其妙地被打掉之后委屈的当场就哭,教练也都跑了过去,场面乱作一团,这边戴丽丽本来已经18:12领先,结果就这么一分神,被梁英子一口气连拿9分真的打进了决赛。

  戴丽丽输掉之后也是当场掉泪,可想而知那天晚上中国队是怎么样的乱作一团,戴丽丽当场指责何智丽卑鄙,这也为来年何拼死拉戴丽丽下马埋下了伏笔。

  

  第二天的女单决赛,中国教练没有一个去给何做指导,在现在看来真是可笑,本来让球让出内讧就已经成笑话了结果连决赛都不去指导了这不更是让人笑掉大牙?可在当时,就是这么一种情况。

  被让球风波闹得心猿意马的中国队在女双决赛中没有抵挡住气势旺盛的梁英子和玄静和的攻击,戴丽丽/李惠芬组合败给了玄静和/梁英子,成就了对方的第一个世界冠军。

  到了女单决赛,梁英子满面春风地来到赛场,和脸上满是无奈的何智丽争夺女单冠军,结果团体以及3个单项全上全打进4强的梁到了女单决赛实在已是强弩之末,0:3败北,最后以一个发球失误结束了自己女单世界冠军的梦想。

  

  何智丽如愿夺走了39届女单冠军,在这里多说几句,和现在的某些韩国运动员,比如不择手段取胜的韩国男足,亚冬会上大放撅词的短道队等相比,梁英子,玄静和那一拨韩国运动员还是非常的有修养和素质的,我鄙视现在韩国棒子,但是我尊敬那个年代的很多韩国运动员。

  输掉比赛的梁英子很大度地笑着和何握手并祝贺她,在颁奖仪式上面对中国教练队员的冷场对待,何智丽显得手足无措,还是梁英子提醒她把奖杯举起来的。

  

  说完这次的女单,说一下混双。那个年代的中国队,让球可以说已经到了让人觉得可笑的地步,往前说,1981年世界锦标赛中国队第一次包揽所有冠军,如果留心观察一下就会发现,基本上所有人都成了世界冠军——报上团体的单项让,单打拿冠军的双打让,最后5个单项冠军竟然没有重复的,也就是说,5个单项上中国造出了7个世界冠军,这真是对"上帝为你关闭一扇门的同时会为你打开一扇窗"最好的注释吧。

  

  在这里提起这段往事,不是想讨伐谁,毕竟那个时代是和我们这个时代不同的,但是历史,即使是不能再追究什么,也是不能被忘却的,所谓以史为鉴,只有坚持对历史的回望和反思,才能拥有对未来方向的更好把握,这对于个人还是民族,国家都是一样的。

  39届的混双决赛对阵是焦志敏/江嘉良对耿丽娟/惠均,赛前内定的结果就是焦志敏/江嘉良让给耿丽娟/惠均,因为惠单打比赛中让给了江,所以江要补偿一下惠,于是四个人里面最委屈的就是可怜的焦姑娘,比赛结束之后焦姑娘连握手都没有握手就漠然的走出了场地,不知道这种不和谐的音调是不是让那些领导们感觉到了哪怕一丝愧疚?

  

  39届世锦赛注定了要成为中国乒乓球不能忘记的一届比赛,让球风波将中国乒乓球这支一直以来都是被树立为英雄的团队,开始受到某些正义的声音的质疑和拷问。

  整个80年代,中国人还没有完全从之前的个人完全服从与集体的认知,以及在这种认知下对个人权利的极端漠视中走出来,因此这场风波最多是1981年因潘晓讨论所带来的那场全民性的大反思的一个末尾的音符,在这场风波中的那些质疑的声音,很快就埋没在了那个体育成绩还和国家形象、民族自豪感挂钩的年代中对成绩的极端渴望中了。

  39届世锦赛之后,耿丽娟结束了自己的国手生涯,之后远嫁加拿大,陈静作为年轻选手的代表慢慢走向了国家队主力的位置。

  

  这个时候就不能不提起乔红了,在陈静带着湖北队历史上第一个世界冠军头衔载誉而归的时候,比陈静小一个月的乔红还在湖北省队思考自己究竟要不要继续自己的运动员生涯。的确,和刘伟13岁,陈静16岁入选国家队不同,乔红19岁了还没有得到国家队的青睐,的确是有些晚了。

  若干年之后,乔红在回忆那段岁月的时候说,当时队里面其实她实力比陈静差不太多,比胡小新强,但是当时国内比赛有规定团体必须有至少1个直板,于是乔红只能每次都坐冷板凳了.乔红家人也为乔红的前途担忧,准备为她找工作了。

  

  乔红打算打完广东的6运会就安心找工作,在这种"必死"的心态下和胡小新,陈静一同出现在了广州。

  1987年的第六届全国运动会是最后一次在奥运年前举办的全运会,不仅仅是各个省市展示自己实力的舞台,还是各个运动员表现自己争取进入奥运殿堂的舞台,在6运会后为了防止运动员的竞技高峰出现在全运会上而影响奥运备战。

  后来国家体委做了调整,从第七届开始在奥运会后一年举办,这初衷是好的,但实际上,田径,游泳上许多运动员的竞技高峰还是出现在全运会上。

  

  39届之后随着耿丽娟等老将的渐渐淡出主力阵容,以及可以预见的88汉城奥运会之后必然的大换血,68这一拨的运动员们都是跃跃欲试,一幅山雨欲来风满楼的场面。

  而后来的事实也证明,这一届全运会的确是68那一代选手们正式抢班争权的开始了。

  女团比赛的最大热门当属拥有三剑客的湖北队,但是没想到的是,湖北队却在比赛中让人大跌眼镜地输给了应荣辉,丁亚萍为主力的浙江队,连前八名都没有打进去。

  

  陈静作为头号主力被丁亚萍削倒,一向打削球极有把握的陈静犯了轻敌的大错,落后的时候倒是非常自信也非常沉稳,但是对于领先者来说,比分的领先不完全是压力,也是一种鼓舞,尤其是弱者对阵强者的时候。

  陈静的输球让湖北背上了沉重的包袱,结果湖北就被无一国家队队员的浙江队灭掉,丢失了历史上最佳的全运会夺冠机会。

  团体冠军被刘伟领军的山东队夺走,刘姑娘在团体赛上演了焦志敏39届团体赛的一幕——场场拿分,一场不败。

  

  这里说一下,后来山东队的另外一名世界冠军乔云萍当时在山东队都还没打上主力,尽管她比刘伟还大一岁,当时和刘伟携手作战的是乔云萍的姐姐乔云丽,有了刘伟场场拿分保持不败的BH表现,山东队最终夺走了女团冠军,进入四强的还有陈子荷挂帅的福建队,高军,樊建欣所在的河北队。

  除了湖北三剑客,几名68年的选手团体赛都表现不错。优秀运动员优秀之处并不在于他能从失败中走出,同样优秀的人的优秀之处也不在于他能从失败中走出,我们每个人都能从失败中走出,人生其实很漫长,很少有人被绊倒之后彻底起不来。

  

  优秀的人,优秀的运动员之所以比一般人出色,在于他从失败中走出的速度比一般人快,在机会总是转眼之间溜走的体育界,一个能从失败中迅速爬起的运动员才能成就辉煌。

  试想一下,在一次失败之后一个运动员沉沦3个月,然后重新崛起,当然也是非常值得尊敬的,但是问题在于,这只是假设,现实中的多数情况是,他不在沉沦,战胜自己内心的痛苦的时候却发现他已经没有了证明自己的机会。

  1991年世界锦标赛的邓亚萍,高军,1996年亚特兰大奥运会的李小双,2002年盐湖城冬奥会的杨扬。他们不是没有在失败面前倒下,而是,失败后用了最快的速度爬起来,所以成就了他们的辉煌。

  

  所以啊,人生,跌倒之后一定要尽快地爬起来,不要同情自己,不要可怜自己,因为你不一定有时间去同情自己可怜自己。

  现在设想一下,湖北三剑客在那届全运会上如果单项再次一败涂地的话会是什么样的结局,答案很显然,奥运会的金牌榜上不会写下陈静和乔红两个名字,而考比伦杯上也不会有胡小新这个名字。

  当然这仅仅是我的胡说,单打上3个人都杀进了8强,尤其是乔红,不被任何人看好的情况下竟然一路杀到决赛,对于打进全国比赛前8名就可敲开国家队大门的规定来说,这枚全运会银牌敲门砖够了。

  

  陈静也表现不错,1/4决赛战胜了何智丽,算是为39届的被迫让球小小地复了一下仇。

  同时说一句,她们3个人输给了同一个人—焦志敏,焦志敏实现了前无古人的全运会卫冕成功,为自己了立牢不可摧的女队大姐大的形象,基本奠定了进军汉城奥运会。

  1988年汉城奥运会就要开始了,作为乒乓球项目来说,是第一次进军奥运会,对于承担了那个年代鼓舞国人士气,展现中国形象的任务的中国乒乓球来说,如何去夺取尽可能多的金牌是重中之重。

  

  女队只有3个名额。大姐大焦志敏坚不可摧,进军奥运会是必然的事情,名单的选取其实就是2,3号人物的选择问题。

  按竞技状态和年龄来看,戴丽丽出任2号人物也是毫无疑问的,于是3号人物的选择就成了老大难的问题。

  女乒组织了一次民意选举,投票决定谁去汉城奥运会,候选人没有陈静,是几位62那一拨的老队员。

  

  后来发生的事大家都知道,陈静按大多数人一样选了3名老队员之后又加上了几句话,大概意思就是这么多年一直用老将,早已经被人家摸透了,新手技术水平不比老队员差,也经受过考验,为什么不起用年轻选手?

  我说过,乒乓球界我最欣赏的就是陈静,在那个讲究谦虚,个性还被压制的80年代,敢这么出来毛遂自荐的真的不是一般的有魄力。

  

  当然后来陈静的入选肯定不完全是因为这张条子,毕竟奥运会是靠手打不是靠嘴说的,但是就在同龄人都老实的坐着等待机会降临的时候,陈静却大胆的为自己去争取命运的转机,她们人生后来的诸多不同也就是这种平时的一点一滴所奠定的吧。

  陈静的这种个性是从小有名的,据说陈静小时候去参加比赛,许多人大循环,人家告诉她谁谁是上届冠军,很厉害,结果陈静就憋足劲去赢那个上届冠军,完了之后胡打一气,她的逻辑就是我把上届冠军赢了那么我就是最强的。

  

  前面说了,何智丽因为39届风波已经基本断绝了自己参加奥运会的道路,这是意料之中的事情,在中国有的时候不是完全凭实力说话的。尽管何智丽在1988年亚洲锦标赛上实现了前无古人的3连冠,但是团体赛再次弃用何智丽表明,国家队是绝对不会用何智丽了。

  何不去,陈静以新秀中佼佼者的身份以及左手横板快攻打法对直板选手的巨大威胁而渐入教练眼球。再加上那条子中所表现出的陈静强烈的意愿和信心,在除了焦,戴之外无人可用的局面下陈静入选奥运会也就成了事实。

  

  这个时候陈静其实就是个3号人物,国家队备战汉城奥运会的1号方案就是焦,戴,陈的单打,焦/戴组合双打,平时训练也是这样练的,虽然玄静和梁英子在39届摘走女双金牌,但是焦/戴组合的实力绝对不次于对手,一左一右的组合在跑位上还优于对手。

  如果事情就这样按部就班地走下去,88年汉城奥运会的结果肯定不是后来的样子,可是历史是没有如果的。

  【未完待续】

特别声明:以上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不代表新浪网观点或立场。如有关于作品内容、版权或其它问题请于作品发表后的30日内与新浪网联系。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