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磅!第十届“陕西好青年”推选活动结果揭晓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全运会一届是几年 重磅!第十届“陕西好青年”推选活动结果揭晓

重磅!第十届“陕西好青年”推选活动结果揭晓

#重磅!第十届“陕西好青年”推选活动结果揭晓|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近日

由团省委、省委宣传部、省委文明办、

省委政法委、省委网信办、省委军民融合办、

省委直属机关工委、省委教育工委、

省科技厅、省国资委、省青联

  等单位共同举办的

第十届“‘中国梦·青年志’

——寻找身边的陕西好青年”

主题活动结果揭晓啦

经推报、初选、复核、展示、评审等环节

现决定推选王钦等70名同志

为第十届“陕西好青年”个人

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

精密光电计量仪器团队等30个集体

为第十届“陕西好青年”集体

接下来

跟着秦小青一起

来看看他们的事迹吧

爱岗敬业好青年(20人)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详情

⬇️

1.王钦,男,汉族,1994年5月生,群众,大学本科学历,现为陕西省田径运动管理中心竞走项目运动员。

王钦具有高度的政治站位和集体荣誉感,始终牢记为国争光,为省添彩的光荣使命,以坚定的信念和无私的奉献精神奋斗在训练比赛第一线,为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竞走作为一种长距离的比赛项目,十分考验人类的耐力和毅力,王钦同志自律性很强,意志力顽强,训练认真刻苦,自觉性高,每周训练量200公里左右,一天的训练量30-40公里。面对一次次挫折、一次次对身体极限的挑战和伤病困扰,他咬牙坚持、超越、突破,以钢铁意志,诠释陕西田径人的魅力,为我国和我省田径事业不断奉献自己的青春。曾获得十三运会50公里竞走第二名,十三运会20公里竞走第四名,十四运会男子50公里竞走第六名。代表我国获得2018年雅加达亚运会男子50公里竞走亚军,2019年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田径比赛男子50公里冠军,并参加了第32届东京奥运会。

2.王绪涛,男,汉族,1993年4月生,群众,大学专科学历,现任航天六院西安航天发动机有限公司数控车工。

王绪涛从事液体火箭发动机关键件的精密加工,加工的壳体、身部等产品参加了国家月球探测、火星探测等航天重大工程任务。创新突破是他的工作信念,他带头开展某壳体内型面宏程序高效加工研究,经过28次反复试验,最终加工效率提升50%,完成35项生产任务攻关,攻破8项生产瓶颈,每年节约成本100余万元。王绪涛坚信只有过硬的技术才能支撑航天液体金牌动力,他主动参加竞赛打磨技能。2020年参加全国职业技能大赛,攻克上万道练习题,几百次实操考核训练,将砖头厚的参考书翻看到起褶子,凌晨的厂房依然能看到他刻苦训练的身影,最终一举夺得陕西赛区一等奖。曾获得陕西省人社厅“陕西省技术能手”,省国防工会“陕西省国防科技工业职业技能大赛第一名”,西安市委组织部“西安市技术标兵”等荣誉。

3.冯浪浪,男,汉族,1990年8月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中级燃气储运工,现任陕西省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杨凌分公司眉县分输站副站长。

冯浪浪在工作中爱岗敬业,坚守初心,刻苦钻研输气专业技能,对主要设备进行技改,先后解决多个技术难题,确保输气场站生产合理、设备先进、工艺领先。担任副站长期间,带领场站18名一线输气工人,常年坚守在人烟稀少的地区,确保枢纽场站压缩机平稳运行5634小时,并通过对压缩机组重要参数分析和不断实践,提高陕南输气管线日输能力,确保陕南地区连续多年冬季供气稳定。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主动请缨,连续坚守场站,保障单位不间断生产。常年工作中,坚持“以站为家”的工作理念,把“工匠精神”融入工作的“细枝末节”,不仅“传帮带”了多位徒弟,还影响着周围的每一位燃气工人,弘扬了兴工优良传统。曾获得陕西省委省政府“陕西省劳动模范”,省人社厅“陕西省技术能手”,省建设工会“陕西产业工匠人才”,陕西燃气集团陕西省燃气行业职业技能大赛“长输管道类燃气储运工第一名”等荣誉。

4.许洁,女,汉族,1988年1月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现任陕西师范大学陆港小学学生成长中心主任、大队辅导员。

走上大队辅导员岗位后,用坚定的理想信念投身到少先队事业之中,深入贯彻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少年儿童和少先队的重要工作指示精神,忠诚党的教育事业,热爱少先队工作,以实际行动推进少先队改革。2018年至2021年连续筹划“圆梦微心愿”活动,充分发挥少先队独特育人特色,让2000余名少先队员自组小队走进社会,通过义卖义演等丰富形式筹得爱心款,为山区的孩子圆梦一个微小心愿,累计筹款20余万元。其所在少先队集体曾获得“全国优秀少先队集体”,陕西省“少先队改革攻坚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2018年5月30日策划并承办陕西省少先队“争做新时代好队员—你好,新时代”主题队日活动,时任团中央书记处书记、全国少工委主任傅振邦同志参加此次活动。作为罗坤全国少先队名师工作室核心成员,多次参与市区级少先队教学能手大赛评审工作,先后参与全国少先队活动课教材,陕西省爱国主义教育读本的编写工作,多次指导省内少先队辅导员参与全国少先队辅导员网络集体备课平台的搭建,多个课例已在平台展出,作为分册主编参与编写陕西省《少先队活动》教材。曾获得陕西省教育厅“陕西省中小学教学能手”,省少工委“陕西省少先队工作先进个人”,省教育信息化管理中心“陕西教育信息化应用名师”,团西安市委“西安市优秀少先队辅导员”等荣誉。

5.肖丞汉,男,汉族,1991年1月生,群众,硕士研究生学历,现任陕投集团秦创原发展股份有限公司职员。

该同志多次走访政府、园区、企业、院所等机构单位,梳理总结产业特点与全省资源的适配性,主动为20多家科创企业和科研院所提供资源配置服务。完成设立博士后创新基地工作筹备方案和申报材料,争取相关单位支持,为推动高层次创新人才培养与企业发展有机结合贡献力量。积极组织参与第二届陕西秦创原科技创新创业大赛,围绕赛前筹备、初赛审查、决赛答辩等各环节,研究政策、撰写方案、认证参赛资格,做好评审筛选、公开答辩、尽职调查、疫情防控等工作,确保赛事活动安全有序开展。在2022年疫情防控工作中,连续奋战30多天,累计组织维护核酸检测2万余人次,搬运物资30余批次,分发物资2000余份,实现了不漏一人、精准保障,获得了疫情防控专班和所在社区群众一致好评。曾获得陕西省科技厅“第十一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陕西赛区)授予优秀个人”,西安市委宣传部“西安好人”等荣誉。

6.吴瑜,男,汉族,1989年2月生,群众,大学专科学历,现任中国铁路西安局集团公司西安站北客运车间车站服务员(派遣工)。

参加工作8年以来,吴瑜一直坚守在车站服务一线,从事“老幼病残孕”困难旅客服务工作,始终坚持“以服务为宗旨,待旅客如亲人”的服务理念,认真负责、热情耐心,接送轮椅旅客,日均步行超过20公里,一年穿坏4双皮鞋,累计服务困难旅客3.5万余人次,轮椅旅客1.2万人次,被旅客朋友们亲切称为“轮椅哥”,他的事迹先后受到了中、省、市多家媒体报道50余次。在工作中,他先后总结出重点旅客“一宗旨,二假如,三步骤,四首位,五清楚”和“精准服务”服务工作法。曾获得陕西省委办公厅“先进工作者”,市委文明办“敬业奉献-西安好人”,西安站“工会积极分子”“春运杯”服务标兵称号,西安北车站“季度服务明星”,“春运服务明星”等荣誉。

7.汪丽丽,女,汉族,1991年11月生,中共预备党员,大学专科学历,现任西安纺织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值车工。

从进厂跟师傅,短短三个月就独立顶岗,工作中坚持抓紧分秒进行岗位练兵。业余时间,认真寻找接头、换粗纱质量好、速度快的窍门,逐渐成为单位技术骨干。进厂仅一年,以接头25秒,吊锭换粗纱26秒的成绩打破公司记录,并成为这一纪录的保持者。2018年,以接头24秒,换粗纱25秒的成绩刷新了自己保持的纪录,并延续至今。为了带动更多的员工提升操作技能,主动与一名操作三级手结成互助小组,手把手教授接头标准动作,在指导帮助下,现已成为单位技术骨干,并加入技能种子队的行列。在自己的带动下,班组取得了种子队达标率100%,操作升级率100%的好成绩。曾获得西安市委市政府“西安市劳动模范”,陕西省纺织行业协会“陕西省纺织行业优秀员工”“2018年操作大赛操作标兵”“2018年操作大赛细纱短车单项奖”等荣誉。2021年9月12日,作为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火炬手在西安港务区站圆满完成全运会最后一站的传递工作。

8.陈建平,男,汉族,1987年11月生,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学历,水工环地质高级工程师,现任陕西省地质调查院地质环境监测总站矿山地质环境监测室主任。

陈建平同志长期坚守地质调查野外一线,10年来工作足迹遍布三秦大地,主要从事矿山地质环境与生态保护修复工作,多年来围绕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秦岭生态保护修复在矿区生态保护修复领域做出了积极贡献。该同志忠实履职尽责,支撑服务矿山生态修复,积极带领团队投身矿山生态保护修复事业,参与全省矿山地质环境调查评价监测体系建设,主持和参与完成全省三轮矿山地质环境调查、全省矿山地质环境治理规划和监测规划编制。同时带领团队积极开展矿山地质环境和生态保护修复科学研究并将研究成果转化成项目,先后负责承担了多项科研项目和课题,提出了科学的矿山生态修复治理技术、修复模式和对策建议。坚持以务实严谨的科学态度,勇于开拓创新,主持或参与编制了陕西省地方标准和技术要求3项,获得国家实用新型专利3项,软件著作权4项,撰写论文10余篇,指导全省矿区生态修复工作,社会和生态效益显著。曾获陕西省政府“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2项。

9.罗静,女,汉族,1987年12月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现任陕西交通控股集团有限公司运营管理分公司西铜公路管理中心收费与稽核管理员。

该同志先后从事收费员、监控员、收费班长、副站长、站长等职务。她用无限的工作热情、严谨的工作态度、过硬的业务技能不断成长进步。该同志不断钻研收费业务,通过一步步扎实努力逐渐成长为业务骨干;她乐观真诚,细致关爱每一位同事,公正考核,成为青年管理人员中的佼佼者;她始终坚持学习思考,把企业文化与地域特色有机结合,打造出具有丰富文化底蕴的“圣地延安”收费品牌,团队获得第四届“最美中国路姐团队”称号;联合全国多家红色收费站开展“红色路 高速行”活动宣传,点击量超过十万次;联合延安市火车站、汽车南站、南泥湾机场创新开展S2S第三方服务稽查模式突破了收费服务内部监督壁垒;带领志愿者慰问延安市儿童福利院及孤寡老人,红色文化进社区、进学校;新冠疫情发生后,她毅然投身抗疫排查最前沿,普及梳理防护流程,为延安市树起了一道交通防输入的坚实屏障。曾获得陕西省交通运输厅“陕西省公路收费岗位能手”“陕西省交通运输系统技术能手”,省妇联“巾帼建功标兵”延安市妇联“三八红旗手”等荣誉。

10.庞鹤亮,男,汉族,1990年6月生,中共党员,博士研究生学历,副高级职称,现任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长聘副教授、硕士生导师、团委副书记(兼职)。

庞鹤亮热爱教师职业,治学严谨,工作勤勉,主讲《水工艺设备基础》等3门本科生专业基础课,指导学生获3项省级科技竞赛奖励。他长期致力于城镇固体废弃物资源化处置的研究与实践工作,自主研发了基于金属离子调控的污泥厌氧发酵强化技术,提出金属离子脱除和选择性Na+胁迫条件下的污泥高效水解与产酸代谢调控新途径,实现污泥碳源高效回收。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ESI高被引论文2篇,H因子15.0,总引用次数609次,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项,入选陕西省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青年项目和西安市青年托举人才计划。先后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重点实验室开放课题等4项国家和省级科研项目,参与完成3项国家级科研项目。作为负责人完成雄安新区至北京大兴国际机场快线和西安市地铁一号线二期工程内涝防治研究。曾获得高廷耀青年博士生杰出人才奖学金,中国科学院“奥加诺(水环境)奖学金”等荣誉。

11.孟阳,男,汉族,1991年12月生,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学历,现任陕西省应急管理厅三级主任科员。

在工作中能始终坚持强化责任担当,积极主动作为,作为一名青年同志,在过去的一年里,积极投身于防汛、防疫、巡视三项不同领域的工作,在多个岗位经受了历练与考验,取得了不错的成绩。近几年来,多雨多灾,全省多地因短时暴雨受灾严重。孟阳同志作为一名青年防汛干部,能时刻做到冲锋陷阵,随叫随到,积极投身于汛前检查、暴雨应对和灾害救援各项防汛工作中。汛期之余,被抽调参加十三届省委第九轮、第十轮、十二轮和十四届省委巡视工作,从小组普通成员一路成长为能够主动承担全组内勤、信息系统和信访三项重点任务的核心骨干,并配合完成了各项续留工作,虽非纪检监察人员出身,但始终能够凭借“愚公移山”精神,苦干实干,边学边干,在什么岗位,就出色地完成什么任务。2021年底,西安疫情突然爆发,全城戒严,孟阳同志逆行出征,参与了为期10日的省应对办组织的防疫督导检查组工作。曾获得陕西省委巡视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2021年度抽调参加省委巡视表现优秀干部称号。

12.赵凯,男,汉族,1989年6月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现任中铁宝桥路桥公司电焊工。

曾参与郑焦桥、哇家滩桥、三门峡桥、临港桥、600km/h磁浮、武汉光谷等30多个重点项目的焊接工作,多次熔透焊缝焊接合格率高达99.8%以上。作为一名电焊技师,他积极开展QC技师活动,累计提出合理化建议30多项,多次被公司评为技术革新一等奖、二等奖,工作中他抱着认真负责,精益求精的态度,多次克服生产难题,为提升产品合格率保证生产进度做出杰出贡献,赢得了领导和同事们的高度好评,在生产任务繁忙时努力发挥党员模范带头作用,努力争当排头兵,能啃硬骨头,为保证生产任务如期完成努力拼搏。不断钻研专业技能,提升技术水平,使自身技能水平能够不断与时俱进,紧跟时代新需求,为企业人才培养做好传帮带工作。于陕西省焊接技能大赛决赛中获团体三等奖,个人二等奖,被评为“优秀焊工”,获得全国铁路总工会“火车头奖章”,宝鸡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宝鸡市技术能手”,中铁工业“中国中铁技术能手”“中铁工业先进工作者”等荣誉。

13.赵娜,女,汉族,1989年9月生,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学历,一级教师,现任西安市宏景小学教导主任。

赵娜同志是国家首批公费师范生,长期关注学生的个人成长与未来发展,重视知识赋能与品格塑造。她工作有激情、有担当,敢于尝试,善于创新,改革课堂教学模式,勇于突破,积极开展思维与编程教学。代表陕西省参加第十八届全国小学数学课程与教学研讨会,现场授课获全国一等奖。作为全市教师代表,参加“十四运和残特奥会”火炬传递,是一名光荣的火炬手。完成市级重点建设项目——西安市宏景小学的建设工作,办结建设项目全部建审手续,实现“质量上乘,手续齐全”的目标。是全市最年轻的省学科带头人培养对象。曾获得教育部“部级优课”,陕西省教育厅“陕西省教学能手”,西安市教育局“西安市教学能手”“西安市骨干教师”“西安市最美教育工作者”等荣誉。

14.南亚林,男,汉族,1992年8月生,中共预备党员,硕士研究生学历,中级工程师,现任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规划发展研究院生产经营部副主任、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规划发展研究院团支部书记、中国电建集团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南亚林(多能互补技术)创新工作室”负责人。

作为专业带头人,工作中时刻发扬“敢于担当,勇于超越”的精神,在2018年,前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发展改革委挂职,在挂职岗位上充分发挥在能源电力领域知识优势,得到了挂职单位的一致好评。年回到单位后,组织成立南亚林(多能互补技术)创新工作室,以精钻多能互补技术,为西北地区新型电力系统建设推进不断做出努力。同时,利用自己对新疆能源产业的熟悉优势,积极承担《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抽水蓄能中长期规划》等国家重大规划类项目,推进新疆20个抽水蓄能电站成功纳入国家重点项目库,总规模2700万千瓦,带动当地投资约1750亿元,带动当地就业人数约5万人,推进新疆抽水蓄能、新能源产业高质量跨越式发展。曾获得中国电力规划设计协会“电力行业优秀工程咨询成果”二等奖、三等奖各1次,中国水利学会“优秀论文奖”等荣誉。

15.高雄霞,女,汉族,1987年9月生,群众,大学本科学历,二级教师,现任商州区杨斜镇砚池河九年制学校教师。

她忠诚于党的教育事业,时时以一个优秀教师的标准要求自己,工作勤勤恳恳,认真负责,以校为家,为人正直,以身作则,把全部的精力都用到教育教学上,用心关爱学生、关注学生的全面成长。为了山区的教育,她勇挑重担,常年任教毕业班级课程,还肩负班主任职务教学业绩突出,是学校有名的学科带头人和管班专家。她放弃多次进城教书的机会,多年来安心扎根山区做一个纯粹的教育人,用自己的热爱和行动为家乡做一点贡献,让更多的学生走出去。个人入选陕西省教育厅“陕西省乡村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奖励计划”,曾获得商洛市教育局“教学能手”,团市委“青年五四奖章”,市委文明办“商洛好人”等荣誉。

16.郭玮璐,女,蒙古族,1987年9月生,中共预备党员,大学本科学历,现任陕西历史博物馆社会教育部讲解组组长,五星级讲解员。

多年来,郭玮璐扎根一线,致力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做陕西历史文化的代言人。她爱岗敬业,业务扎实,创先争优、全面发展,多次出色完成国内外重要领导人的讲解接待工作。她关心并帮助青年,成为青年人心中的知心人,培养了数千名专职讲解员及志愿者。她多次赴省内外博物馆及高校进行专业培训,带队研发开展青少年博物馆教育活动数十场,其中陕历博“周秦汉唐”系列教育课程获第七届紫金奖·博物馆文化创意设计大赛银奖。参与编写的《博物馆里的公开课》获评2022年陕西省优秀科普作品。疫情以来,带队开展线上教育活动百余场,充分发挥新时代博物馆的教育职能。参与央视《国家宝藏》、湖南卫视《我们来了》、省委宣传部《十二时辰长安秀》以及铁路、城市交通各媒体平台的节目主持、录制和直播,为宣传陕西历史文化发声并受到大众的一致好评。曾获得陕西省博物馆协会“秦陵杯”讲解员职业技能大赛“优秀讲解员”,省文物局文博系统“讲解大赛一等奖”,陕西省首届文博社会教育工作者星火奖·社教工作“最佳风采奖”等荣誉。

17.席亚亭,女,汉族,1990年9月生,群众,现任彬州市北极镇初级中学道德与法治科教师,彬州市政协委员。

她扎根农村、脚踏实地,用最直接又朴实的方式去传播教育的种子。工作后,她用自己的勤劳、爱心,诠释着一名师者的崇高追求和高尚师德,把全身心的爱洒向每一个留守学生的心田。每逢考试,都会用自己的工资购置学生学习和生活用品,对进步的学生进行表彰奖励,她说要让她的孩子感受到老师的爱,感受到教育的仪式感。学校开展“七星评选”,她就用榜样的力量感召学生,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她总是能捕捉点滴的机会,推动学生们把爱国情、强国志、报国行自觉融入自己的日常学习和生活中,通过真情、真心、真诚拉近与学生的距离,让教育充满了温度。在咸阳市教育局举行的“培根铸魂·启智润心”师德师风先进事迹报告会上,结合个人的成长经历为全市2万余名教职工做专题报告,用朴实无华的语言展现了当代人民教师的光荣与使命,把乡村女教师这一职业书写得绚丽多彩。曾获得教育部教师工作司“乡村优秀青年教师”,陕西省教育厅“陕西省中小学教学能手”“陕西省思政课大练兵教学标兵”“陕西省第六届中小学微课与信息化教学创新大赛一等奖”等荣誉。

18.曹海军,男,汉族,1993年7月生,群众,大学专科学历,勉县政协委员,现任陕西省域茗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制茶师。

2013年曹海军大学毕业回到家乡,潜心研究茶叶,利用自己的茶叶种植、加工基地组建了陕西省域茗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通过提供采茶、制茶用工岗位,订单收购鲜叶,带动贫困户及茶农实现增收。还帮助指导当地茶农种植采摘和加工茶叶技术,进行茶叶技术培训3500余人次,带动当地茶农脱贫致富。在技术提升的同时,自主研发了黑茶的加工工艺。在他的带领下,茶叶鲜叶总量比2013年前增加2—3倍,同时,农民的经济收入也同比增长2倍以上。有力带动全县茶叶产业的发展及农民的增收。他刻苦学习专业技能,连续两年在陕西省手工制茶技能大赛中获得“卷曲茶类一等奖”。曾获得陕西省委省政府“陕西省劳动模范”,省人社厅“陕西省技术能手”“陕西省劳动竞赛优秀个人”,省农业农村厅“优秀高素质领军人才”,汉中市政府“天汉工匠”等荣誉。

19.惠星月,男,汉族,1989年2月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技术工四级,现任国家税务总局榆林市税务局纳税服务中心(税收宣传中心)干事,纳税服务中心党支部宣传委员。

作为一名本地自媒体微博博主,热衷于通过身边小事传递正能量和宣传陕北文化、榆林地方特色文化,与中共榆林市委宣传部合作宣传大美榆林,分享榆林的“山、水、人、城”,推荐榆林的美景、美食,宣扬榆林的好人、好事,用“微”力量彰显榆林情。自2019年疫情暴发以来5次下沉一线社区,穿上“红马甲”,带上“红袖章”,穿上防护服,与社区干部并肩作战,负责核查登记住户信息、卡点值守、跟随医护人员上门核酸检测、为高风险区域居民发放防疫物资。在没有硝烟的战场上,在危险的区域、防控的街巷贡献自己的力量。参与拍摄榆林市税务局“榆小呼”政策宣传短视频18期 ,尤其是在疫情形势不断严峻,国家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上线的关键时期,大胆探索,主动创新,在静默管理期间为全市纳税人在线上宣传最新税收政策和税费申报业务,在线为纳税人答疑解惑,提升纳税人的满意度和获得感。短视频累计转发8000余次,累计播放19万次,在新时期用新方式使税收宣传效应最大化。曾荣获榆林市委宣传部“爱榆林·我是榆林好网民”,市委文明办“榆林好人——最美基层共产党员”等荣誉。

20.程苗,女,汉族,1989年5月生 ,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主管护师,现任陕西省第二人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护士长。

自穿上白大褂那天起,她一步一个脚印,不断实现新的突破,与科室共同成长。她用所学,积极从容应对,为患者排忧解难,大大提升医疗质量及病人的满意度。在工作中,她始终勤勤恳恳,恪尽职守,凭着对工作的热情和爱岗敬业的精神,在医院和患者面前树立了一个敢于担当作为,服务周到的良好形象。2020年在新冠疫情暴发的危难时刻,她主动请缨,第一时间响应组织号召,加入陕西省第一批援鄂医疗队,她秉承“有一份力便出一份力,有一点光就要发一点光”的信念,将生死置之度外。进驻武汉市第九人民医院,照护危重症的感染患者,最终圆满完成救治任务。程苗说她会始终坚定为民服务的理想信念,用坚韧驱走疫魔,用真爱温暖患者,用实际行动诠释医者的大爱无疆,不忘初心,不负韶华。曾获得湖北省委省政府“最美逆行者”,陕西省委宣传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最美医务工作者”,省卫健委“优质护理服务先进个人”等荣誉。

创新创业好青年(16人)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详情

⬇️

1.卢定泽,男,汉族,1989年4月生,中共党员,博士研究生学历,教授,现任西安工程大学物理实验室中心副主任,西安市电工学会理事,陕西省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会员,《纺织学报》青年编委,《纺织高校基础科学学报》青年编委。

主要从事纳米材料的改性及功能整理相关研究,包括催化材料、仿生催化;差别化、功能性纤维;抗菌杀毒、空气净化和污水治理等,作为技术骨干参加了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等,在纳米材料的设计合成、结构表征、催化机制研究等方面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在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等期刊上发表SCI相关研究论文60余篇,包括第一作者SCI论文30余篇,它引1800余次,单篇最高它引305次。入职以来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香江学者计划、陕西省青年千人项目、陕西省首批“科学家+工程师”创新团队、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项目、陕西省教育厅重点项目等纵向项目15余项。个人先后入选国家人社部“香江学者”,陕西省青年千人计划,陕西省首批“科学家+工程师”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陕西省高校科协及西安市科协青年人才托举计划,获得陕西省科技厅“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中国纺织工业联合会“纺织之光”教师奖获得者等。                             

2.田兴,男,汉族,1990年3月生,中共党员,大学专科学历,中级工程师,现任中铁一局川藏铁路工程项目部BIM技术及科技研发工程师。

先后参与建设西安地铁5号线和平车辆段和中铁一局川藏铁路工程项目部等多个重点项目。受理国家专利10项,授权5项专利,其中发明专利2项,获得国家软件著作权1项。先后为20多个项目部提供BIM技术服务,提前发现并解决问题1000多处,为公司带来了国家级和省部级BIM奖项30多项。他带领BIM中心负责完成了武汉地铁、杭州地铁和雄安新区等地34个投标项目的BIM工作,成功中标多个项目。利用BIM+3D打印技术完成项目的全景沙盘制作。在工作中善于钻研,为公司建立了BIM技术标准,带领项目部先后获得“2018年第三届秦汉杯一等奖”“2021年陕西省工程建设数据技术应用(BIM)技能大赛技能组一等奖”和“最佳发布奖”。曾获得陕西省人社厅“陕西省技术能手”,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中铁技术能手”“中国中铁青年岗位能手”“中国中铁工匠”等荣誉称号。

3.兰岚,女,汉族,1993年6月生,中共党员,博士研究生学历,副教授,现任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雷达信号处理国家级重点实验室硕士生导师。

兰岚立足新体制雷达信号处理前沿,面向国防重大需求,针对主瓣抗干扰、距离解模糊等“卡脖子”问题勇攀高峰,围绕波形分集阵距离维新信息的表征与利用这一科学问题开展研究,独创性地提出抗干扰与解模糊一体化、检测与估计一体化等新方法。作为核心成员搭建了国内首个波形分集阵雷达原理样机,实测数据验证了该体制较传统方法输出信干噪比性能提升30dB,获国内外好评与追踪报道。她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某发展部快速支持项目等多个国家级和国防领域科研项目,核心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项目、重点项目、某部委基础加强重点项目等。发表期刊会议论文60篇,以第一作者身份发表IEEE Trans.高水平国际期刊十余篇,授权/受理专利十余项,翻译专著1本。入选第七届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项目、团省委第三届“最美三秦”青年科技之星未来之星,获2016国际雷达年会、第十九届全国信号处理学术年会优秀论文奖。她是IEEE重要国际会议程序委员会成员,承办2021国际雷达年会等国际会议,任国际知名期刊DSP副主编。

4.宁博,男,汉族,1987年10月生,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学历,高级工程师,现任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股份公司集团液压技术与装备研究所副所长。

该同志参加工作以来,一直从事大型高端重型装备的理论研究、技术开发和应用推广等工作,作为西安市高端液压装备技术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副主任和中国重型院液压专业领域创新团队带头人,积极参与科技计划及攻关计划,主持并参与了省部级科研课题7项,主持和参与了大型工程项目20余项,合同金额近20亿元,获国家授权专利28项(发明专利9项),发表科技论文12篇。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研发了国内首台生态电弧炉液压系统技术与装备及高精度中间包升降液压控制系统等行业前沿技术。作为核心骨干,参与研发了连铸机结晶器恶劣服役工况下的振动液压缸、高品质低能耗快速开关伺服控制阀等多项“卡脖子”的关键核心基础零部件(元器件)技术,不断增强行业的共性技术供给。将创新技术及成果广泛推广应用于国内外大型冶金工程钢铁行业,受到了国内外用户的一致好评,其中多项技术打破了国外技术垄断,显著提升了中国重型院在行业内的核心竞争力,为企业创造了良好的经济和社会效益。曾获得陕西省政府“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省知识产权局“陕西省专利奖二等奖”,中国机械工业联合会“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中国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发明奖二等奖”等荣誉。

5.宁睿,女,汉族,1993年3月生,中共党员,西北工业大学在读博士研究生,现任中国航空工业集团西安航空制动科技有限公司设计员。

宁睿作为青年骨干人才,采用创新理念、方法和思路,累计为公司解决难题8项。主持多项重点型号研制,均实现一次性首飞成功。首次创新性提出最优刹车操作,广受部队欢迎与好评,为公司开拓了广阔的市场。带领团队完成某主战机型改进换装,为公司在此方面拓展收益达到3亿。在担任主任师期间,带领仿真设计团队,做好型号攻坚先行者,其中参与“秦创原”重点项目1项、揭榜挂帅2项;实现型号研制与数字化分析有机结合,成功推动了公司仿真能力的发展,助力公司数字化转型,缩短了研制周期,提高了产品可靠性,节约成本可达20%,累计1.6亿元左右。以第一人身份参与制修订行业标准3项,发明专利5项,发表SCI等论文10余篇。曾获得陕西省军民融合办“陕西省国防科工创新三等奖”1项,航空工业集团“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创新创效铜奖”2项。

6.吕东霖,男,汉族,1991年8月生,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学历,现任陕西文化产业(影视)投资有限公司剧本原创中心部长、影视剧制片人、导演,陕西省电影家协会会员。

该同志立足陕西省委宣传部直属国企——陕文投集团,秉承“让陕西文化走向全国,让中华文明走向世界”为使命,深耕主旋律正能量影视剧生产近十年,参与策划、制作、投资的电视剧、电影、短视频等各类艺术作品获得国内、外各大奖项,官媒、网媒等点赞表扬,其中作为执行导演的“三农”题材电视剧作品《黄土高天》荣获第十五届全国五个一精神文明奖,在央视一套黄金档播出,收视率均维持在播出同时段全国前三水平,实现了社会效益与经济效益的双丰收。自己导演、编剧的多个电影短片作品获全国各大电影节奖项,为“影视陕军”的壮大发展、陕西文化产业的价值提升、陕西青年影视人的继往开来贡献了力量。

7.刘珈佑,男,汉族,1997年3月生,共青团员,大学专科学历,现任陕西省黄陵通航产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延安市宝塔区第十九届人大代表。

作为一名改革创新的带头人,他带领公司抢抓通航产业发展机遇,坚持通航产业“有人+无人”双轮驱动的思路,积极带队到国内顶尖通航企业调研学习,精心编制《黄陵县通航产业发展规划》和黄陵通航小镇“3+2+N”的产业发展体系,依托机场打造“通航小镇”。目前,机场已拓展承接无人机、固定翼飞机、运动类飞机驾照培训和无人机试飞演练等多类业务,其中无人机业务平均月试飞天数达到20天以上,B类机场升A机场已完成设计规划,可起降运-12机型的飞机,通航产业链已初现规模。他潜心研究通航产业理论,提出了“通航+X”的发展模式,明确了今后企业的发展方向,在刘珈佑大力推动下,黄陵通航小镇被纳入全县重点项目,也成功列入了市一级重点项目。更被纳入省民航“十四五规划”,黄陵通航小镇建成后,将解决就业1000人,带动县镇商业聚集,有效激活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动力活力。曾获延安宝塔区“疫情防控优秀志愿者”。 

8.刘彦杰,男,汉族,1988年12月生,中共党员,博士研究生学历,高级工程师,现任航空工业一飞院强度所机身强度室主任。

参与了多项国家重点型号项目的研制与攻关,担任国家重大专项全机静力试验(航空领域最大规模地面试验)主管,国家重大专项、MA700等多个军民机型号机身强度主管主任,攻克型号重大技术难题2项、关键技术难题6项,凭借深厚的学术功底和专业的技术能力荣获航空工业集团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获得发明专利9项。凭借创新的质量流程和良好的实践效果获得中国质量界最高奖—中国质量协会质量技术一等奖。近几年在国内外核心期刊发表高质量论文9篇(SCI索引5篇、EI索引4篇)。荣获中国质量协会“质量技术奖 1等奖”,中国航空工业集团“科学技术进步奖 2等奖”、个人3等功等荣誉。

9.苏航,男,汉族,1988年12月生,中共预备党员,博士研究生学历,高级工程师,现任中国石油集团工程材料研究院石油管材及装备材料服役行为与结构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高级工程师。

苏航刻苦钻研专业技能,作为项目负责人,先后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石油集团公司基础研究和战略储备技术研究基金等课题。针对我国苛刻油气钻采环境勘探开发及油气输送需求,突破了冶金无缝双金属复合管成型及连接等关键制备工艺,开发的冶金无缝双金属复合管相关产品已实现在长庆油田示范性工程应用,目前正在建设冶金无缝双金属复合管生产基地,建成后预计具备4000吨/年生产能力,实现年产值1.5亿元。针对氢能储运设施服役及安全评价,他本人先后完成了X80管道钢、9Ni压力容器钢氢致损伤行为表征及评价工作。目前,主要从事高强韧、抗氢脆合金的研究及开发工作,为我国新一代103MPa加氢站用高压储氢容器提供技术支撑。入选中国科协第六届“青年人才托举工程”(全国腐蚀防护领域4名),获得陕西省科技厅“陕西省科技新星”,中国腐蚀与防护学会“科学技术一等奖”,国有色金属学会“中国有色金属工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等荣誉。

10.杜肇清,男,汉族,1989年2月生,中共党员,博士研究生学历,现任陕西省人民医院主治医师。

杜肇清刻苦钻研专业技能,富有开拓精神,勇于创新创造,积极追求卓越,在急慢性肝损伤及肝癌的基础研究、技术创新、校企合作及临床应用转化等方面取得优秀成果。善于从临床出发进行科学探索并回到临床解决实践问题。基于多年来在肝病的基础和临床研究,结合国内外前沿研究热点及组学测序技术,为脓毒症肝损伤及急性肝衰竭等疾病的分子调控机制提供崭新思路;同时深度开展校企合作,与南京理工大学、西安迈磁医疗科技等达成实质性合作,已共同开发外科磁性耗材及拉曼检测平台5项,完成初代可用于液体表面滴定检测的SERS芯片1项,不断着力领域内国家重大“卡脖子”问题,努力突破瓶颈,优化医疗的同时,抢夺科技话语权,有望在实现临床复杂样本的检测,极大缓解病人的痛苦,提高医护的工作效率。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及陕西省科技厅项目各1项,近年来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其中以第一/通讯作者在领域内著名期刊Scientific Reports、Journal of Cancer、Plos One等发表论著9篇,获批及在申专利9项,其中发明专利6项,完成专利转化1项,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surgery、Scientific Reports、BMC infectious diseases等国际知名SCI杂志审稿人,研究工作曾多次在国际顶级肝病年会(AASLD)做展板汇报,曾获得陕西省教育厅“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一等奖”。

11.李丹,女,汉族,1988年11月生,群众,硕士研究生学历,高级工程师,现任中铁第一勘察设计院集团有限公司测绘地理信息工程技术研究院航摄遥感所总工程师。

李丹同志长期从事铁路航测技术研究工作,入职以来先后负责川藏铁路、西安至十堰高铁、西宁至成都铁路、几内亚马西铁路、伊阿铁路、渝黔高速公路、西安地铁三期规划等多项国内外重点交通工程项目的多平台、多源遥感测绘数据协同研究与处理工作。负责或参与国家、铁路总公司、中国铁建、中铁一院重点研发课题10余项,先后参与技术标准及教材编制6部,申报专利13项(授权3项)。其中负责研发的“基于车载LiDAR技术的铁路线路运营维护测量方法”专利技术获“第二十三届中国专利奖优秀奖”、中施企协“首届工程建设行业高推广价值专利大赛”一等奖,相关成果在铁路、公路等主流交通工程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在科技成果转化与新技术拓展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所在团队获全国妇联“全国巾帼文明岗”,全国铁道团委“全国铁路青年科技创新奖”,个人曾获得陕西省建设系统“五一巾帼标兵”等荣誉。

12.李雪,女,汉族,1991年1月生,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学历,工程师,现任西安天和防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产品经理。

李雪刻苦钻研专业技能,积极参与到创新创业工作中,先后获得国际NPDP产品经理资格认证、“西安英才计划”青年人才(创新人才)、带领团队2项项目入围2022年陕西省科技工作者创新创业大赛决赛、1项入围2022年陕西省创新方法大赛。在Bioresource Technology(IF=9.642)、Journal of Power Sources(IF=9.127)、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ydrogen Energy(IF=5.816)等核心期刊和国际会议发表论文10余篇,基于TRIZ创新方法,专利已受理共计53项,授权22件。先后参与完成陕西省军民融合理论课题1项、西安市博士后创新基地科研项目2项、陕科协企业创新争先青年人才托举计划项目1项,公司自研课题2项,采用创新理念攻克技术难关若干项,参与中标项目累计金额达3000多万元。入选中共西安市委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西安英才计划”青年人才。

13.李清良,男,汉族,1990年2月生,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学历,工程师,现任西安昆仑公司机加一工厂技术室副主任。

李清良研究出大口径内螺旋石油螺杆钻具定子电解加工技术,一举解决了大口径螺杆钻具定子加工的世界级难题,成功实现大口径长定子一次成型,成为世界首例,为公司创造产值2472.6万元。发明出一种钛合金卧式电解加工阳极导电装置等发明专利11项,降本率60%,增效率100%。他将研究成果转化到实际生产中,先后上报公司内部工艺优化成果及技术改进项目30余项,2018 年在 SCI 上发表论文,为闭式涡轮流道复杂型面加工行业提供了宝贵经验。疫情期间,他主动递交请战书,带头吃住在单位,为公司200余件产品的顺利交付提供了技术标准。曾获得工信部“科技进步二等奖”,陕西省国防科技工业办公室“科技进步一等奖”,省军民融合办“第三届陕西国防科技工业系统青年创新创效大赛三等奖”,第三届陕西国防科技工业系统青年创新创效大赛三等奖,第二届陕西国有企业青年创新创效大赛二等奖,上报公司内部工艺优化成果及技术改进项目 30余项,发表专利 10项(2项受理中),发表 SCI论文1篇。

14.谷士鹏,男,汉族,1989年8月生,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学历,高级工程师,现任中国飞行试验研究院机载测试工程技术研究室主任,中国青年科技工作者协会会员,飞行试验技术中心专家委员会专家,陕西省特支计划“三秦学者”科技创新团队核心成员,陕西省科技创新团队核心成员等。

长期专注于航空装备高精度探测与智能感知技术领域研究,入职6年,成长为试飞院最年轻的研究室主任。作为我国试飞测试领域的青年领军人物,主管直-XX、歼-XX以及C919等10余个军民用航空装备试飞测试任务,主持军委装备发展部、国防科工局等预先研究项目5项,带领科研团队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国家重大需求,突破了海量并发数据高速背板总线、S+C综合遥测射频、柔性测量电路制备与防护等“卡脖子”关键技术,打破了长期以来国外的技术垄断,其研究成果填补了国内试飞测试领域的多项空白,显著助推了我国航空装备研制水平,已累计实现成果转化1.33亿元,授权/受理发明专利12项,出版专著1部,获省部级科技成果6项,航空工业“航空报国立功奖”“青年创新创效大赛铜奖”等荣誉。

15.周良财,男,汉族,1995年2月生,群众,大学本科学历,现任陕西信安长隆农牧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

1995年出生于湖北一个普通农村家庭,三岁时因意外造成身体残疾,吃饭穿衣这些生活中最简单的事情成了他的难题。但一路成长,他并没有意志消沉,而是直面社会和生活的各种考验和压力,通过自己的坚持和努力,于2021年组建了“信安长隆”销售运营团队,开始了创业生涯。他带领的团队基本都是“农村娃”,覆盖残疾人、残疾家庭、贫困家庭20余个,间接带动300余人。他创新地提出助力陕西羊奶产业发展的“1+1=3”的运营模式,在传统销售的基础上,建立新媒体和短视频营销方式,通过新渠道的粉丝转化和口碑营销,为羊奶产业发展开辟创新型窗口,一年累计达成羊乳制品销售1000余万元。作为残疾青年创业者,他时刻关心残疾人群体在社会中的艰难,曾多次联合其他企业发起残疾困难人群就业招聘,为残疾人解决生活问题。在疫情防控期间,他为多个社区发放爱心物资3200箱。目前,他已带领团队与杨凌智慧仓储中心、大型物流转运场和快递企业达成合作,共同建立针对于羊乳产品的综合物流中心,承担个体电商的羊乳制品发货功能,带动区域个体电商发展,助力陕西乃至全国的特色乳制品产业发展,为乡村振兴贡献“青春力量”。

16.姚源,女,汉族,1988年9月生,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学历,现任中建西部建设北方有限公司秦汉新城分公司副总工程师。

长期从事混凝土技术领域科研开发、成果转化及应用推广的工作,对工作积极主动、善于创新、勇于挑战。承担省部级课题2项,市级课题6项,授权专利15项,发明专利授权3项,转化效益高达3000余万元,创建工法2项,发表科技论文20余篇,参与1本专著编制和2项标准的编制。在工作期间,为西安幸福林带综合管廊项目、西安市奥体中心项目、西安市咸阳机场三期扩建工程等重点工程进行一线技术研发、技术服务工作,保障工程顺利且高质量完工。参与多项固废材料的研究并推广应用,联合高校对混凝土矿物掺合料进行研究,研发成果《混凝土矿物掺和料应用关键技术开发》荣获2018年陕西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经济和环境效益显著。参与完成了中建西部建设北方有限公司临潼厂办公楼再生骨料泵送混凝土示范工程,这也是陕西省首次将城市拆迁建筑垃圾再生骨料混凝土用于工程主体结构。牵头建立了中建西部建设北方有限公司首个“巾帼”创新工作室。促使“创新工作室”成为所有女职工成长的“大课堂”、技术创新的“孵化器”、成果转化的“中转站”。曾获得陕西省科协“陕西省科技工作者创新创意大赛二等奖”。

乡村振兴好青年(10人)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详情

⬇️

1.王伟灏,男,汉族,1990年1月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现任西安城投集团派驻蓝田县九间房镇九间房村驻村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长。

王伟灏于2016年6月参加驻村帮扶工作,始终战斗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一线,担任第一书记兼工作队队长期间,为帮扶村修路装灯捐家具,义诊支教修学校,技能文化激斗志,打造产业助推乡村振兴,建设了合计约500亩的“莲菜”和“金银花”两个产业示范基地,建好“扶贫车间”,成立销售合作社,至2022年底累计销售扶贫产品近700万元,发放劳务工资近200万元,累计分红20万元,解决群众长期就业30人,临时就业近百人。通过产业帮助群众实现了土地流转、务工增收、年底分红三项收益,不仅自己帮扶的村子脱了贫,还惠及了周围4个村400余户群众,带动1242户4686人增收,为乡村振兴事业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帮扶事迹被《人民网》《陕西日报》《华商报》《西安晚报》等多家媒体报道。曾获得陕西省扶贫办“陕西省脱贫攻坚奋斗人物奖”,团西安市委“西安青年五四奖章”,市扶贫办“西安市优秀第一书记”“西安市优秀驻村队员”,市外商投资企业协会“优秀员工”等荣誉。2021年王伟灏所在驻村工作队被党中央、国务院授予“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2.江涛,男,汉族,1991年10月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现任中共镇坪县委宣传部干部,镇坪县钟宝镇东风村第一书记、驻村工作队长。

2021年7月该同志主动请缨,到基层一线开展工作,一年来,带领群众发展产业,完成黄连种植3500余亩、发展生猪养殖千头场4个、百头猪场16个,年出栏量1万头,带动100余户农户发展产业,人均增收1200元,所在帮扶村荣获全县产业发展、群众增收“红旗村”称号。同时,积极加强招商引资,主动到市县企业上门招商,引进2家企业,争取项目资金350余万元,协助秦南国心文旅康养林园完成主体建设,落实131万基础配套项目资金,培育周边5个家庭民宿,打造人居环境示范点1个。完成集体经济分红18.1万元。特别是在桃元村驻村期间,面对特大洪水,该同志不顾危险,冲锋在前,转移群众400余名,转移伤员3人,和15名村民徒步15小时送伤员。在灾后重建中,主动到县城为受灾户找住房,找就业岗位,解决3名受灾户公益性岗位,2名就业岗位。率先在全县完成9垮塌户县城购房入驻,8户危房改造工作,成立的以工代赈务工队,累计为村民发放工资28万元。负责的网信工作荣获中央网信办“2020年全国优秀网络扶贫案例”、省委网信办“陕西省网络公益工程十大案例案例奖”等中省市奖项。曾获得安康市委宣传部“百佳优秀通讯员”“市脱贫攻坚好新闻二等奖”,镇坪县委“8.29、9.19抗洪抢险先进个人”等荣誉。

3.李毅,男,汉族,1989年8月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家庭教育指导师(高级),现任商洛市镇安县妇幼保健计划生育服务中心党务办主任。

李毅在担任驻村第一书记、工作队长7年半的时间中,他始终将如何让百姓吃得饱、穿得暖、过上好日子作为己任,他带领工作队员常年坚守在大坪镇最偏远、底子最薄弱、石板房最多的全胜村。通过多方筹集资金230余万元,带领贫困户发展食用菌、苍术、烤烟、羊肚菌种植,肉牛、散养土鸡、生态猪养殖,使贫困户人均增收2800元。充分利用医疗资源,开展健康扶贫,义诊活动50余场次,为贫困户减免、筹措医疗资金18万元。持续开展教育扶贫,筹资5万元成立教育基金,扶持贫困学生,确保学生不辍学。积极争取项目,硬化村域道路3.5千米,便民桥5座,修复水毁公路10千米,硬化223户入户路,达到村域内5个村民小组都通水泥路。实施民居改造258户、危房改造28户、扶贫搬迁11户,达到家家户户红屋顶、白墙面,彻底告别石板房。修建饮水池5个,铺设管道12.5千米,解决全村人畜饮水问题。配合实施光伏发电项目,促使村集体资产壮大,每年收益近20万元。全胜村于2018年整村摘帽,86户贫困户脱贫。曾获得陕西省委文明办“陕西省最美志愿者”,团商洛市委“我身边的好青年”等荣誉,事迹曾被陕西日报、商洛日报、镇安电视台、镇安卫健公众号报道。

4.李润清,男,汉族,1991年3月生,群众,大学本科学历,现任杨凌润美农业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

公司现有员工200余人,带动农村剩余劳动力2000余人,年销售额约10亿元,与300余家农村合作社,承包种植户进行农产品的销售管理,推动农产品销售模式升级,提升农产品标准化水平,推广原产地农产品品牌,通过数字化营销,打造知名地域品牌,已成为杨凌示范区的电商龙头企业。依托陕西的人才优势和农科教资源,全力打造农产品的全产业链条,走市场化、集约化、规模化、品牌化的发展道路。在助力农业科技成果转化和农产品供应链条上的薄弱环节,李润清将农业新品种的推广,农业新技术的应用,农产品采后商品化预处理,冷链物流保鲜技术等作为公关方向,依托强大的市场销售能力,联动科技创新变革产业链和供应链,提升农产品价值链,打造陕西特色农产品品牌,让农民的汗水转化为更高的价值。助推农产品卖难问题,提供1-2万元的请工费用,签订随行就市的采购合同,果子成熟后,农民按照标准出售自己的农产品,实现产季兜底销售。获得示范区管委会“杨凌示范区优秀企业家”称号。

5.肖成波,男,汉族,1988年10月生,中共党员,大学专科学历,现任海棠园团支部书记、宁陕县海棠园农产品专业合作社法人代表兼理事长。

从城里的打工仔到村里的卖货郎,从自己种大米到带动群众种植生态大米,从收农产品到找销路,从线下联系客商到线上运用电商卖货,他坚持不断学习探索新路径,在带领群众致富的道路上用实际行动获得群众的认可。创办合作社,带领群众种植生态大米,截至2022年,累计带动种植户480余户,年平均带动户增收5500余元。2018年他创办电商服务点,帮助群众销售农副产品,年销售额超150万元。合作社被安康市脱贫攻坚指挥部、团市委授予“安康市青年助力脱贫攻坚示范基地”“安康市共青团助力脱贫攻坚贡献奖”,市商务局“电子商务村级电商服务站示范站”。

6.吴德泉,男,汉族,1990年5月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园林工程师,高级职业农民,职业农民专家,现任陕西德盛源园林建设有限公司总经理,武功县华新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理事长,陕西省青联常委,陕西省职业农民协会副会长,陕西省青年企业家协会会员,咸阳市工商联合会代表,咸阳市蔬菜产业协会副会长,武功县第八届九届政协委员,武功县职业农民协会会长。

自创业以来实际解决了群众农田灌溉,集资修路等多项问题,先后帮助200多户农户、30家贫困户脱贫,带动300多人流动就业,公司年产值达7200万,利润400余万,提升了当地农民的经济,特别是在抗击新冠疫情期间向当地卫生院,社区服务站,村民捐赠食品,蔬菜,消毒液,口罩等物资价值10万元。每年向当地农民免费发放蔬菜等生活必需品。曾获得陕西省农业农村厅“陕西省十佳职业农民”,咸阳市农业农村局“咸阳市最美农民”,团市委“咸阳好青年”等荣誉。

7.张鹏,男,汉族,1989年2月生,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现任陕西省现代农业葡萄产业技术体系秘书长,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合阳葡萄试验示范站驻站专家。

主要从事葡萄栽培、葡萄种质资源、品质调控等科研和推广工作,获批并主持陕西省科协企业创新争先青年人才托举计划项目。作为骨干成员,参加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推广模式重点项目、渭南地区葡萄产业关键技术集成与示范推广项目、陕西省葡萄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等。获批专利6项,发表文章4篇。平均每年扎根乡村基层一线达300余天,重点围绕陕西葡萄产业发展需求,在杨凌、合阳等地引种新优鲜食葡萄品种600余个。构建了“六位一体”的科技服务模式和从业人员能力提升模式,建立示范园区13个,科技示范户34个,累计推广葡萄186.06万亩次,推广效益达38.58亿元,直接带动合阳县坊镇140余位贫困户借助葡萄产业实现了脱贫摘帽,助力合阳县16个贫困村、3499个贫困户、13349名贫困人口实现了脱贫摘帽,带动渭南地区依托葡萄产业振兴实现乡村振兴。曾获得陕西省政府“陕西省农业技术推广成果一等奖”,陕西省青年创新创业大赛组委会“‘创青春’陕西省青年创新创业大赛三等奖”。

8.苗书溢,男,汉族,1991年6月生,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学历,现任西安市委巡察办三级主任科员。

苗书溢积极响应号召,主动报名驻村帮扶。参与工作后,迅速进入工作状态,始终坚持心中有群众,脚下沾泥土,用心用情用力做好帮扶工作。扎实开展排查走访,严守防返贫底线,制发2000余张标注工作队姓名、电话的“连心卡”,向442户村民公开承诺“有困难,找工作队,我们随时在线”,做到了入户走访全覆盖,打通了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壮大村集体经济,助力乡村振兴,协调衔接资金70余万,引进240吨库容冷库项目,邀请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专家教授对50亩村属葡萄园“把脉问诊”,助力产业优化升级,促进村民增收,进一步为发展集体经济注入活力。聚焦群众急难愁盼,想方设法办好事,协调修复2处水毁河堤,疏通2600米内涝农田排水渠,组织文化惠民演出,邀请西安“易俗社”为全体村民送上戏曲盛宴,开展重阳敬老慰问活动,为幼儿园留守儿童送去暖心助学包,弘扬尊老爱幼传统美德等。曾获得西安市纪委“全市纪检监察信息先进个人”,市委巡察办“优秀巡察干部”。

9.赵飞,男,汉族,1992年8月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高级农艺师,现任陕西强飞现代农业有限公司总经理。

大学毕业的赵飞回到家乡,积极投身陕西强飞现代农业有限公司发展建设。公司现占地600亩,下设生猪标准化养殖场1座、葡萄标准化生产基地500亩、电商扶贫车间1个,销售额2800万元。基地种植阳光玫瑰500亩,果品销售达130吨,总销售额1200万元。园区采用“公司+合作社+农户”发展模式,直接带动农户100余户300余人就业,辐射带动500余户4000余人,园区务工年收入4万元/人。卓飞农业专业合作社被评为泾阳县五星级百万元合作社示范社。2021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赵飞先后无偿捐赠防疫物资、生活物资,还大力支援各个防控点的消杀物资。为西安、咸阳地区提供民生保供,每天提供5000份蔬菜以低于市场价格的20%投向市场,为保障市场供应做出积极贡献。曾荣获陕西省委组织部“陕西省第六届大学生自主创业明星”,咸阳市委“咸阳市劳动模范”,团市委“崇德守信好青年”等荣誉。

10.黄凯,男,汉,1992年3月生,群众,大学本科学历,现任陕西团团大集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任总经理,陕西青年电商联合会副秘书长。

近年来,黄凯同志一直致力于发挥个人优势,助力陕西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工作。全程参与了“菁彩青农”陕西省首届乡村振兴互联网公益助农直播大赛的策划、培训、推介、宣讲等工作,从5000多名参赛选手中选拔出200多名优秀的电商人才。同时组织了一期陕西省高素质农民培训班,培养了80余名直播新星。同年在宝鸡市农民丰收节直播活动中,黄凯作为公益主播导师,带领70余名主播累计完成了200多万元的带货销量,受到当地政府及商户的一致好评。在2022年西安疫情防控期间,黄凯通过团组织的志愿者平台,加入了社会抗疫志愿者队伍,积极参与物资运输工作,累计服务200多户群众,为多个重点单位送去物资及食物,单天路程达200多公里,事迹被多家媒体平台宣传报道,积极传播正能量。2018年至今,黄凯多次作为媒体志愿者,宣传了“中国青年企业家陕西行峰会”,助力了2021杨凌农高会;主持了陕西省乡村振兴系列大赛,直播过“中国青年年货节”。充分发挥自己的宣传特长,在新媒体战线为乡村振兴贡献自己的力量。曾在国家级刊物《语言文字报》发表文章《享受语言的美好》。

勤学上进好青年(7人)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详情

⬇️

1.乌兰,女,汉族,2001年11月生,中共党员,陕西师范大学在读本科生,陕西省学联高校宣传矩阵联络员、陕西师范大学学生会主席团成员,省青马班(第十五期)学员。

学术论文《技术突破 模式创新 融合传播》作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阶段性成果发表,加入3个省级项目课题组,大创项目获省级结项,参与撰写的理论文章在《学习强国》《中国文明网》等平台推送,多次获得校级一等奖学金、五四青年等荣誉,2022年9月,被推免至马克思主义理论方向攻读硕博。发挥专业优势,发表(含转载)新闻、文学作品35篇;带领团队创作推文190余篇;在十四运期间策划的微博话题#全红婵的娃娃找到了#登当日热搜榜第八位,总阅读量达1.5亿,入选为陕西省青年文学协会会员,诸多作品在《延河》等发表。热心公益,策划组织的“烛光薪传”志愿服务公益项目,3年服务留守儿童万余人,吸引30余家媒体跟踪报道,获省委网信办2021网络公益优秀精品项目、第五届陕西省青少年公益项目大赛金奖;在疫情防控工作中以身作则,奋战在抗疫一线,志愿服务四百余小时。获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组织委员会“全国十四运优秀志愿者”,“省学联学生会先进个人”等荣誉。

2.师晓敏,女,汉族,2003年1月生,群众,北京体育大学在读本科生,现役运动员,效力于陕西长安竞技女足俱乐部。

2016年进入陕西女足U14少年队,同年10月入选中国女足U14少年队,2019年在U16女足亚洲锦标赛上,取得第三名的成绩,2020年6月,入选中国U19女足国青队,2021年全运会,所在陕西女子足球队获得第三名,创造了陕西女足青年队在全运会上旅程中的新成绩。同时她还担任了第十四届全国运动会第92棒火炬手。全运会结束后她进入了陕西女足一线队(现为长安竞技女足),开始和球队一起征战2022年女超联赛。踢球的同时她还不忘学习,在2021年9月顺利进入北京体育大学中国足球运动学院开始进一步的文化课学习。2019年获得中国足球协会“运动健将”证书。她在训练场上苦练球技,用汗水和伤痛诠释着收获与成长;她在学习上严格要求,用勤奋和努力成功考入北京体育大学。

3.张建华,女,汉族,1996年6月生,中共党员,陕西科技大学在读博士研究生。

不负韶华,不负己,她在学习生活中不断突破自己,勇于拼搏,团结同学,把实现理想的道路建立在脚踏实地的奋斗上,积极投身于西部乡村振兴事业中,多次参与陕西省设计扶贫需求调研工作,赴陕西省9市,26个县,63个村落开展田野调研。两年内完成了20余万字《陕西省设计扶贫需求调报告》,成果被陕西省工信厅、陕西省农业厅、安康市工信局、安康市人社局采纳,为陕西乃至全国艺术类高校科研工作与地方需求结合提供新视野,事迹受到cctv、学习强国、陕西卫视等多家媒体报道。科研扎实,目前已发表CSSCI和北大核心学术论文共2篇参与各类比赛获得第八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家金奖1项银奖2项,第十二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国家金奖,第六届/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国家银奖2项,第八届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国家二等奖,第五届全国移动互联创新大赛国家一等奖等20余项国家级,陕西省第十五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调研报告一等奖。个人获得团中央年度“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陕西省教育厅“优秀毕业生”等荣誉。

4.张胜男,女,汉族,1995年2月生,中共党员,西北工业大学在读博士研究生。

张胜男学习成绩优异,能力突出,累计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10篇,其中以第一作者在国际先进复材制造一区TOP期刊上发表6篇SCI,累计影响因子59.463,谷歌学术引用超过40;以第一作者/学生一作申请国家发明专利5项;参加本领域高水平学术会议3次,并作口头报告;主持研究生创意创新“重点”种子基金项目1项、创新创业国家级训练计划项目1项,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等纵向课题4项,其创新成果为我国大涵道比涡扇发动机风扇叶片的研制提供理论支撑。以第一完成人身份获得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中国研究生数学建模大赛三等奖”,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全国大学生机械创新大赛一等奖”等竞赛荣誉,在2013-2017学年连年荣获唐仲英德育奖学金,在2017-至今连年荣获一等学业奖学金,并于2021年荣获航空制造奖学金、2022年荣获国家奖学金和宝钢“优秀学生奖”。

5.周启航,男,汉族,1995年7月生,中共党员,西安交通大学在读博士研究生。

科研学思践悟,追梦秦创沃原。依托课题成果,在导师引导下首创一种低成本环保高效的石墨烯包覆粉体技术,致力于石墨烯的低成本产业化运用,可赋能增材制造、粉末冶金、储能材料等行业,以极低的石墨烯生产成本(每公斤成本1000元)实现材料性能的颠覆性提升(改性的TC4钛合金强度可以达到1400MPa,增幅近20%),让“卡脖子”变为“杀手锏”,解决航天航空材料软骨病难题。目前项目已同陕煤、铂力特、斯瑞新材等省内企业展开诸多合作。获第七届中国“互联网+”大赛金奖,第十七届“挑战杯”竞赛“黑科技”专项一等奖、第十届中国创新创业大赛新材料陕西赛初创组第二名等荣誉。并获得中国青年报所评选2021年大学生微创业行动科创之星。服务广大同学,不负青春使命。任西安交通大学团委社会实践中心主任期间,共组织5300余人、近800支团队开展实践,助力交大实践工作取得多项荣誉,并获评2020年省委宣传部“三下乡”社会实践先进个人。牢记初心使命,引领支部建设。任博士航空宇航支部书记期间,引导支部扎实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入选全国高校“百个研究生样板党支部”,并获新闻联播、光明日报等媒体专题报道。

6.党奇伟,男,汉族,1999年2月生,中共党员,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兼职校团委副书记。

党奇伟红专并重勤学上进,2021年登上中央电视台参加《全国大学生党史知识竞答大会》,总积分为西部十省高校第一名,曾参与陕西高校爱国奋斗宣讲联盟的创立,入选陕西大学生“青春向党”党史学习教育微宣讲团、陕西青年融情交流代表团(赴西藏)、全国青少年制度自信培 训班(赴井冈山),曾参与策划培训百余支志愿队赴全国宣讲党史,累计覆盖万余人次。他刻苦学习,曾两次获得国家励志奖学金。科研攻关,曾在导师项目组参与科技部重点研发项目“开放环境下大数据安全利用关键技术研究”等,个人曾获科创、双创类省级以上奖项近十项;思创融合,将双创项目和乡村振兴、思政教育融合,主持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一项(入选大创年会)、省级双创项目一项(获优秀结题)。助力乡村振兴,计算机专业的他毕业后放弃高薪就业,前往乡村支教一年。于教育部全国大学生党史知识竞答大会中荣获“最佳选手”,第七届中国国际“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全国“铜奖”,第十三届中国大学生“服务外包”创新创业大赛全国二等奖。曾获得团中央“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团陕西省委“陕西大学生自强之星标兵”,省委教育工委“陕西高校毕业生建功立业先进人物”等荣誉。

7.姬祥飞,男,汉族,2000年3月生,中共党员,西安石油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兼职校团委副书记。

姬祥飞勤学上进,本科蝉联四年专业第一,以年级第一取得推荐免试攻读研究生资格,获全额资助参加阿德莱德大学访学项目,先后荣获国家奖学金、中国电信奖学金等8项奖学金。他本科阶段热爱创新创业活动,先后参与一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主持两项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项目,在《情报理论与实践》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8篇,本科研究成果被西安市公安局交通警察支队采纳并入围陕西省第六届研究生创新成果展。他在陕西省第十三届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中获得特等奖,累计获得省级以上竞赛奖励13项。作为自幼丧父的建档立卡脱贫人员,他积极奉献社会,帮助农民增收23万余元,在家乡志愿服务180余天,实践报告被《中国共青团》杂志报道、志愿心得被《学习强国陕西平台》收录,当地团委先后致感谢信2次,期间荣获开封市2021年度优秀志愿者荣誉称号。他作为校团委兼职副书记、样板党支部负责人,参与讲党课比赛荣获第一名,作为主讲人参加讲座近30场,受众青年3000余人,个人相关报道50余篇。曾荣获团中央“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陕西省教育厅“陕西省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

崇德守信好青年(6人)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详情

⬇️

1.许文雷,男,汉族,1993年8月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现任榆林职业技术学院专职辅导员,榆林市青年志愿者联合会理事,榆林市慈善协会理事,陕西省青年志愿者协会会员。

从2014年加入到志愿者行列,多年来初心不改,常怀善念,践行志愿者精神,积极开展扶弱助残、文明实践、体育卫生、扶危济困等志愿活动。截至2022年9月,他组织并参与大学生志愿者开展各类型志愿服务500余次,个人累计志愿服务时长2000余小时,团队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达487234小时,义务植树5000棵,组织师生献血累计13万毫升,团队累计捐款捐物10万余元,个人捐款捐物1.5万余元。他说自己将继续秉持为社会服务、为学校服务、为学生服务的宗旨,化作清凌凌的河水,承载着这份责任与爱,默默无闻地奔向远方。曾获得陕西省委教育工委“‘万名学子扶千村’大学生暑期社会实践脱贫攻坚专项活动优秀指导老师”,榆林市委文明办“榆林好人”“榆林市最美志愿者”,全国十四运榆林赛区“志愿者优秀带队老师”等荣誉。担任2022年陕西省第十七届运动会火炬手。

2.宋飞朝,男,汉族,1990年5月生,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学历,现任西安邮电大学通信与信息工程学院,团委副书记、思想政治教育辅导员。

2014年7月,他奔赴陕西省榆林市佳县程家沟村希望小学支教1年,为学校募集物资20余万,建立一对一资助13对,拍摄公益纪录片《枣树》。2015年8月,支教结束,他保持与支教学生联系长达7年之久,组织大学生开展暑期社会实践3次,搭建科技小屋1间。2022年6月,伴随着高考的结束,他支教时所带班级的13名学生10名学生参加高考,其中7名考取大学。把帮扶学生与自己刚毕业的优秀学生干部结成对子,助力他们在大学期间更好的成长成才。工作期间,成立“益购代捐”团队,组织建档立卡户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开展公益活动,培养他们的责任意识和感恩意识,与此同时提升他们的综合素质。期间,团队成员自主编写微信小程序1个,建立实践基地4个,孵化公益项目6个,荣获各类竞赛荣誉10余项,其中项目“益购代捐公益创新平台建设”获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优秀项目案例,并摸索出了“公益助农+守望留守儿童+实践育人”的“三位一体”可复制化的公益模式。曾获得团中央“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全国学雷锋办公室“雷锋式教育宣传者”,团陕西省委“西部计划优秀志愿者”等荣誉。

3.周旭阳,男,汉族,1991年10月生,群众,大学专科学历,现为陕西大秦铝业有限责任公司员工,铜川市暖阳志愿服务队队长。

作为一名“90后”青年,周旭阳在工作之余,长期热衷于公益事业。成立铜川市暖阳志愿服务队,先后组织开展关爱孤寡老人、关爱特殊儿童、宣传遗体器官捐献等志愿服务活动100余场次。策划实施“留下美好瞬间 关爱农村老人”项目,已为500余名农村老人赠送笑脸照片。10年来,先后无偿献血5000mL,捐献17个治疗量的血小板,成为眼角膜捐献、造血干细胞捐献血样采集志愿者,是铜川市造血干细胞捐献血样采集第一人。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一直坚守疫情防控一线,开展志愿活动。特别是2022年铜川发生本地疫情后,主动参与高风险地区志愿服务工作,为居民运送生活物资,协助开展核酸检测等工作,用实际行动践行“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服务精神,事迹也先后在陕西新闻、华商网等媒体宣传。曾荣获陕西省委文明办“陕西好人”“陕西省最美志愿者”,团铜川市委“铜川好青年”等荣誉称号。

4.袁芳,女,汉族,1994年9月生,群众,大学专科学历,现任国家税务总局佛坪县税务局干部。

十几岁时父母意外离世,留下年迈的奶奶、年幼的弟弟和她一起生活。弟弟年幼,父母去世时还在读小学,奶奶已经70多岁,身体越来越差,并伴有脑梗塞、冠心病等疾病,先后住院十余次,家庭的重担全部落在袁芳一个人身上。奶奶住院要送饭陪床,弟弟作业不会也要辅导,既要上班,又要照顾家人,但生活的不幸没有击垮这个家庭,也没有打败坚强的袁芳。2016年毕业后她进入佛坪县税务局工作,几年来,袁芳一边上班,一边照顾年迈的奶奶和年幼的弟弟。袁芳负责社保费征缴管理工作,她积极组织宣传小分队到各单位、镇(办)宣传社保费征缴工作,辅导缴费人使用APP进行申报缴款。遇到缴费人误缴、多缴的情况,耐心辅导缴费人填写退费申请书,跟踪退款进度,保障了缴费人权益,同时也收获了纳税人、缴费人的好评和赞誉。曾荣获汉中市委文明办“汉中最美系列人物”等荣誉。

5.贾博涛,男,汉族,1999年4月生,中共党员,大学专科学历,非物质文化遗产华山戏法传承人。

他是公益青年和非遗传人,自14岁开始做志愿者,8年来累计志愿服务时长达4100余小时,志愿服务390余场次,数年来,他用自己的奖学金资助留守儿童、残疾儿童学习非物质文化遗产,并登上少儿春晚舞台。秉持着传播中华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初心,不断传承濒临失传的民间艺术,让“化腐朽为神奇”的艺术又重新活跃在大众的视线中,将家乡非遗产品带向海外,助力家乡人民脱贫致富,销售资金达数万余元。事迹先后被央视新闻、新华网、人民日报和中国文明网等70家报道报道,微博榜话题阅读量突破1000万。曾荣获团中央“中国大学生自强之星”,陕西省委宣传部“陕西省大学生志愿‘三下乡’社会实践先进个人”,团省委“陕西省大学生自强之星”,团渭南市委“渭南五四青年奖章”“渭南好青年”等荣誉。

6.梁柯,男,汉族,1988年10月生,民盟盟员,大学本科学历,现任西安市未央区益人行志愿者协会会长,西安市未央区第十八届人大代表,西安市未央区志愿者联合会副会长,西安市未央区青年联合会副秘书长,西安市未央区青年企业家协会副会长。

他积极投身到志愿服务,先后参加未央区“河小二”志愿活动,为河道一线工作者送去纳凉物资3000余元。参加未央区“夏日送清凉”活动,为环卫工人送去矿泉水、西瓜、饮料等防暑降温物资7000余元。参加“退伍军人荣耀授牌”活动,为老兵献上精彩的节目表演及慰问金5000元。在“关爱医护人员 致敬白衣天使”活动中向新筑社区和新合社区捐赠防疫物资2万余元。在新冠肺炎发生后,第一时间向未央区政府为捐赠物资1万元,组织950余名志愿者为11个街道办,60个社区提供防疫核酸检测工作3420人次,团队志愿总服务时长超过10万小时,组织志愿物资爱心私家车队300余辆,接送医护人员运输防疫物资1800余次,从社会募集到80余万的防疫物资,全部用于未央区防疫一线工作中。组建西安市未央区益人行志愿者服务队,致力于各种志愿服务活动,带领协会志愿者先后参加全市“关爱留守儿童,共建美好西安”“关爱孤寡老人,情暖夕阳红”“青春迎全运,文明我先行——致敬城市建设者”等活动。向蓝田县马湾村学生捐赠学习用品价值6000余元。为大白杨社区孤寡老人理头剪发、打扫卫生,并捐赠生活用品价值7000余元。团队承办的全市“迎接十四运,引导员换装仪式”被10余家省市媒体宣传报道,参与全市“国际志愿者日”迎十四运示范活动登上了中央文明网头版。曾获得团西安市委“西安好青年”,市委文明办“西安好人”等荣誉。

网络文明好青年(6人)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详情

⬇️

1.王宇梅,女,汉族,1990年1月生,中共党员,佳县人大代表,现任榆林三闺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负责人,扶贫助农网络主播。

现抖音账号“王家三闺女”粉丝已有88万,全网粉丝一百多万,通过直播和短视频展示陕北的风土人情,把家乡的农特产品卖到全国各地。自2015到现在,累计帮村民销售红枣220万多斤、手工挂面300万斤、小米180万斤,总共帮助群众增收约3200万元以上。通过对家乡的宣传,吸引抖音主播“马友才”“爆笑三江锅”“胜仔”“安安总裁”等网络名人来到王家畔村体验陕北生活,助农销售农产品90余万元,资助村民、学校数万元,在村民中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力。曾获得陕西省妇联“三秦巾帼最美脱贫人”,县工商局“佳县扶贫助农主播”“佳县电商助推乡村振兴主播”,佳县红十字会“人道 博爱 奉献”奖等荣誉。

2.白雪松,男,汉族,1987年9月生 ,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现任西安碑林博物馆特级讲解员。

白雪松刻苦钻研业务,十余年间为线下数万名游客进行专业的讲解。西安交通大学、西北工业大学等知名院校纷纷邀请白雪松走入校园开展讲座。独自主持“国宝名碑脱口秀”直播节目近百期,累计数百小时的直播素材,点赞数量超过5000万,数十次获得同平台全国博物馆直播收视率和点赞量第一名,获得2020淘宝直播年度精品内容TOP案例。在短视频领域,代表作“雪松只讲两分钟”系列,在微博、抖音等平台播放,观看量达数千万。他的短视频《虎年找虎》获陕西省委宣传部“第三届陕西历史文化动漫游戏大赛”“最佳创意奖”。作为《石台孝经》的“国宝守护人”,参与中央电视台《国家宝藏第三季》节目录制,节日播出后,个人话题登上抖音热榜第2名。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白雪松参与由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国家文物局创作的革命文物青年说——《闪光的记忆》节目录制,并担任“时间守护人”,在省外卫视,讲陕西故事,并入选中央电视台一套《瞬间中国》专题人物,在黄金时段播出。

3.孙涛,男,汉族,笔名惊蛰落月,1994年11月生,大学专科学历,网络作家,鲁迅文学院第17期网络作家班学员,新兴领域青年大学习暨全国第三期青年网络作家培训班学员。

他旗下小说成绩优异,全网累计点击过十亿。以全国众多脱贫攻坚、精准扶贫“第一书记”为原型,创作出精准扶贫题材网络小说《那人那事》。以全国众多乡村支教、扶贫故事为原型,创作出支教、扶贫题材网络小说《大山飞出金凤凰》,弘扬了正能量,展现了国家对贫困乡村和乡村小学的大力扶持。以此呼吁有志青年,像两部小说的男主角一样,投身扶贫和支教工作当中,实现人生价值,展现了党和政府对脱贫攻坚、乡村振兴工作的大力扶持和取得的伟大成就。两部作品全网总点击量累计达数亿,均入选“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重点网站优秀网络作品联展”。他创作的反诈骗题材动漫短片《从未谋面的女朋友》荣获“全国青少年网络安全宣传作品征集活动”二等奖。

4.陆嘉伟,男,汉族,1993年6月生,中共党员,2011年入伍,2013年退伍,现任陕西梦鹿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法人代表,公司旗下运营账号“三根葱”。

2020年10月,陆嘉伟回乡创建陕西梦鹿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从事短视频拍摄及电商扶贫服务等工作。通过团队运营,其旗下“三根葱”账号发展迅速,且传播反诈、反恐、交安等内容共计曝光量10亿次,最终将团队带领成为拥有全网3000余万粉丝的知名品牌,为家乡宣传带来正能量。作为一名乡村创业者,陆嘉伟扎根乡村,服务农民,历年来,带领团队在助力脱贫攻坚、乡村振兴、抗疫救灾、助力十四运建设中做出了各样贡献,被陕西交警总队聘为安全宣讲员。其受邀赴中央电视台参与节目录制,受农业频道、三农群英会、中国丰收节网络春晚、乡村大舞台、乡约、中国经营报、央视三农、央视网等知名栏目报道专访。获团渭南市委“渭南市五四青年奖章”。

5.聂文惠,女,汉族,1995年6月生,共青团员,现任千艺古风(西安)文化传媒有限公司总经理,网络账号“千艺”。

中国古典民族文化传承者,非遗文化公益推广形象大使,抖音音乐人,全网粉丝超1000万,西安大唐不夜城的国风才艺主播。2021年至2022年,在西安大唐不夜城进行公益演出,每周四次。不仅丰富了人民的文化生活,而且助力了古筝非遗艺术的推广。两年来,宣传正能量的视频累计曝光20亿次以上。曾多次受邀参加国内知名国风文化公益演出以及担任国内多个著名非物质文化遗产景区的形象代言人。深度挖掘中国古筝演奏中的民族文化内涵,通过其唯美的古装仙子造型和独特的演奏形式,大力弘扬国风文化,努力推动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发展和创新。曾获得陕西省委网信办“陕西好网民”。人民网、央视网、新华网、百度、网易、新浪、搜狐、抖音、梨视频等众多媒体均进行过相关报道和赞扬。

6.董宇辉,男,汉族,1993年3月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现任东方甄选直播间售货员。

2022年6月,以“双语带货农产品”及“知识传播带货”视频迅速走红网络,获得广大网友喜爱和认可。7月17日,参与“东方甄选北京平谷行”户外专场直播,开播7分钟内一万单平谷大桃售罄,不仅帮助当地鲜桃销售,更在全国范围内,推广北京地理标志农产品“平谷大桃”,进一步打响知名度。2022年7月27日、28日,在黑龙江省人大的邀请下,赴黑龙江牡丹江市和哈尔滨市开展专场直播,将东北黑土地的风土人文、美食美景带给屏幕前的数十万观众,场观数高达5000多万人次,完成黑龙江农产品带货GMV6000多万。2022年8月13日,在陕西省商务厅的邀请下,完成了陕西·延安专场直播,并通过镜头,把陕北安塞腰鼓、剪纸艺术、渭南华县皮影、潼关黄河老腔等国家级或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带给观众,场观数高达6000多万人次,完成陕西农产品带货,GMV7000多万。2022年9月3日,在贵州外事办的邀请下,到贵州将云贵地区的地道风物,以及湄公河周边国家特产商品带给镜头前的观众。本次直播场观数接近4000万人次,完成贵州农产品带货GMV7000多万。曾荣获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优秀教师”。

平安正义好青年(5人)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详情

⬇️

1.王翔,男,汉族,1989年2月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三级警长,现任西安市公安局雁塔分局刑事侦查大队合成作战中队长。

王翔同志从警以来,充分发挥技术特长,建立了“613+”警务模式和“一案一研判”工作机制。研发的“电信网络诈骗打防一体化分析模型”在“西安市公安局数据建模大比武”中荣获第1名。2021年1月,王翔从海量数据分析中,找准老百姓的需求点,坚持“破一案不如止一案,止一案不如少(防)一案”的理念,设计上线“雁塔反诈”微信公众号。目前关注量已超过100万,获得2项国家计算机软件著作权,为群众一键止付共计25.8亿元。从创新建模到公号反诈,实现了“让群众、民警少跑腿,让数据多跑路”,提升了全局的综合打击效能,让群众更有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曾获得公安部“全国公安机关成绩突出青年民警”,陕西省委政法委“全省人民群众满意的政法干警”,团西安市委“西安市青年五四奖章”“西安好青年”,市公安局“三等功”1次、“个人嘉奖”1次、“优秀公务员”3次等荣誉。

2.冯超,男,汉族,1989年4月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四级警长,现任宝鸡市公安局渭滨分局反诈中心负责人。

2016年,冯超从警校毕业后,在社区警务室工作。他按照市公安局社区警务“四单一图”的工作要求,像“钉钉子”一样钉在社区,贴心服务,把便民服务切实落到实处,让平安常伴小区百姓。他探索创立的“四单一图”龙山雅居警务工作模式和“四级微信群”工作法,受到了单位和群众的一直好评。2019年,因工作需要,冯超主动申请到分局大数据中心工作,充分发挥自身所擅长的大数据研判预警和电子数据恢复取证能力,为分局各类案件的侦破提供了及时精准的支撑,为案件的顺利侦破提供了精准的研判信息,受到领导和同事的一致认可和表扬。曾获得公安部“全国优秀人民警察”,陕西省委政法委“2021年度全省人民群众满意的政法干警”,省公安厅“陕西省公安机关网安部门第二届电子数据勘察取证比武个人二等奖”,宝鸡市公安局“宝鸡警星”等荣誉。   

3.祁晓江,男,汉族,1989 年6月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现任榆林市人民检察院第六检察部副主任。

作为一名青年检察干警,他坚持党性原则,勇于担责,恪尽职守,竭诚奉献,急群众之所急,解群众之所困,耐心做思想工作,圆满完成每一件工作任务。从事检察信访工作以来,他累计处理信访案件200多件,接待信访人300余次,无一起缠访闹访发生,用情用心做好信访群众身边的“贴心人”。在乡村振兴驻村工作岗位上,他笃行致远,勇于担当,不怕吃苦,坚持舍小家顾大家,积极协调参与白洛现村文化室建设、生产道路硬化、全村视频监控系统安装、疫情防控等工作,村民的文化生活、基础设施建设、全村安全工作大为改观,成了百姓身边的“暖心人”。在检察办案岗位上,他守护公益,敢于监督,争创工作“带头人”,指导参与办理的苏某某虚假诉讼案,获评最高人民检察院依职权监督虚假诉讼典型案例,指导办理的“张某侵害四川省凉山州木里县火灾牺牲的英雄烈士名誉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一案”,获评2020年度陕西省十大法治事件。

4.屈伸,男,汉族,1987年6月生,中共党员,硕士研究生学历,现任商洛市消防救援支队宣教中心负责人。

屈伸同志从灭火执勤一线转战消防宣传岗位,多年来不怕苦,不怕累,和队友一起冲在抢险救援第一线。同时,用镜头记录下战友们英勇无畏的战斗风采。正是这样的磨练,培养了他敏锐的新闻嗅觉和吃苦耐劳的奉献精神。先后参加洛南2018年“7.31”沪陕高速聚乙烯火灾、2020年“7.21”洛南暴雨洪灾、2021年“7.22”、“8.23”商州牧护关暴雨洪灾、2022年“7.27”丹凤水域救援等灭火救援战斗200余次,其所采编素材被央视新闻联播、24小时、朝闻天下、新闻直播间,中央人民广播电台中国之声等栏目报道70余篇。同时,长期致力于提高全民消防安全素质提升工程,制作编发各类消防安全科普作品,深入学校、农村、社区、企业等开展消防安全知识培训,多年来累计为12余万群众开展消防知识普及活动。曾获得陕西省武警消防总队“三等功”1次、“嘉奖”2次,团商洛市委“商洛市我身边的好青年”等荣誉。

5.高建华,女,汉族,1992年12月生,中共党员,大学本科学历,现任陕西省延川县148法律服务所主任。

2015年7月起加入法律援助志愿者服务,2016年考取法律工作者证后,在延川县148法律服务所工作,积极参与法律援助志愿者活动。于2017年、2018年参加由司法部、团中央发起的“1+1”中国法律援助志愿者行动,期间于2018年7月代表优秀青年志愿者在北京人民大会堂汇报志愿者工作。在近8年的法律援助志愿者工作中,累计接待咨询约1400人次,代拟法律文书约300份,截至2022年4月30日已办理法律援助案件185件,为老年人、妇女、未成年人、农民工、残疾人等受援人挽回经济损失约260万元。曾荣获陕西省司法厅“陕西省法律援助工作个人先进”,团延安市委“延安市优秀青年志愿者”等荣誉,收到群众锦旗11面。

第十届“陕西好青年”集体(30个)

上下滑动,查看更多详情

⬇️

1.中国兵器工业第二〇三研究所集群与巡飞弹药总体部

团队现有员工44人,35岁以下员工35人,党员36人,其中博士13人,硕士27人,包括中国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1人、陕西省科协青年人才托举工程2人、兵器工业集团青年科技带头人2人、兵器203所科技带头人1人。人员综合素质在业内处于较高水平,是一支名副其实的年轻化、高学历、有信仰的青年人才队伍。团队主要承担集群弹药、巡飞弹药相关领域发展战略研究、顶层规划论证、装备研发等科研任务,同时承担智能弹药系统总体与前沿支撑技术、任务管控、协同规划、任务载荷等基础研究,是兵器集团智能弹药重点实验室的骨干力量,是邹汝平院士创新工作室核心力量。团队时刻关注和紧跟集群与巡飞领域发展前沿,围绕承研的数个国家级重点项目开展了多层次、高水平的科研创新,先后荣获国务院“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工信部“国防技术发明一等奖”“国防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人社部“中央企业先进集体”,省政府“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省国防科工系统“五四红旗团支部”,“三秦学者”创新团队等多项荣誉。

2.中国科学院西安光学精密机械研究所精密光电计量仪器团队

团队现有成员15人,35岁以下青年12人,致力于精密光电计量仪器的国产化,解决目前航天型号任务中测量技术的瓶颈问题。在开展科研工作的同时融入党建思想教育,月均开展两次主题学习活动。其中包括邀请侯洵院士作报告、观看老科学家专题纪录片,更好地传承了老一辈科学家精神。团队还在党支部的带领下前往韶山、蒲城等地接受党建思想教育,积极与国科大等单位进行前沿技术交流。在外场服务和保障过程中以及西安疫情期间,团队成员冲锋在前、勇挑重担,有力地保障了项目顺利开展,充分体现党员先锋模范带头作用。积极承担起国内首个2m超高分辨率高光谱载荷技术项目目标模拟器系统的研制工作,规避了因前置镜研制周期过长导致项目竞标技术论证延误的风险。针对航天航空领域大口径光学系统杂散光测量长期存在的多个瓶颈性技术难题,深入研究解决限制杂散光测试能力提升的关键技术问题,为大口径相机的高精度杂散光测试提供了技术保障。此外,团队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科学院第二十次院士大会上关于基础研究的重要指示,积极参与到国家级大科学装置和多学科交叉实验平台——阿秒大科学装置的建设中去,促进国家超快科学的发展。团队曾荣获省政府“陕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省委组织部“三秦学者”创新团队支持计划“全省一流团队”,陕西省科学院“陕西省科学院科学技术一等奖”(三次)等荣誉。

3.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五院西安分院天问一号任务团队

团队现有成员33人,其中35岁以下青年26名。团队始终不忘航天报国初心,牢记航天强国使命,以实际行动诠释着“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的航天精神。面对火星的复杂环境,特别是火星稀薄的大气环境,使得大功率产品需要能“扛”得住低气压,不发生低气压放电。常规设计的产品重量将达到 10kg 以上,但天问一号苛刻的重量要求,产品必须做到 1kg以内,要求这么苛刻的产品,国际上没人做过,也买不到,只能自己来做。团队历经数十轮的攻关,放弃了多个节假日的休息机会,不断攻关,最终成功研制成功。团队先后获得工信部“国防科技进步三等奖”,人社部“探月工程嫦娥三号任务突出贡献单位”,陕西省政府“陕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等荣誉,团队成员曾获“全国三八红旗手标兵”“探月任务突出贡献者”“陕西国防科技工业十大创新标兵”“陕西国防科技工业劳动竞赛标兵”“陕西省劳动竞赛优秀个人”等荣誉称号。

4.中建丝路建设投资有限公司总承包事业部

事业部现有人员61名,其中35岁以下人员52名,团员30名。第十四届全运会和第八届残特奥会召开期间,中建丝路总承包事业部全力推进十四运场馆和配套设施建设,事业部承(参)建的陕西国际体育之窗项目、幸福林带项目、西安地铁十四号线、北辰大道快速化改造工程项目,作为“十四运”配套工程及重大的民生工程,始终做到精心谋划、精雕细琢、精益求精,均已全部按期投入使用,为十四运圆满召开提供有力支撑保障。事业部充分发挥总包优势,加快推进在施项目建设进度,跑出建设加速度,适时召开十四运维保推进会,设置专人专岗24小时在线维保,组织百余名“建证”志愿者团队,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者精神传递给八方来客。十四运组委会、西安市高新团区委专程向中建丝路(中建西北区域总部)发来感谢信,对十四运场馆建设、赛事维保以及志愿者服务给予高度评价。2020年新冠疫情暴发时,事业部党员干部职工舍小家顾大家,踊跃报名,逆行出征,全力支援公司应急抢建任务。2021年疫情再度来袭时,事业部青年员工闻令而动、集体出征,七天七夜建成雁塔区隔离点,充分彰显出敢打必胜的铁军精神和战疫精神。荣获省总工会“陕西省工人先锋号”,团市委“西安市青年五四奖章集体”“青年文明号”,陕西省建设工会“先进职工小家”等荣誉。

5.中航西飞“卓越复材,海鹰之翼”复材研制团队

团队隶属于中航西安飞机工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共有成员30人,青年人占比达83%,其中硕士及以上学历19人,平均年龄29岁,是一支专门从事我国大中型军、民用飞机复合材料制件制造技术研发的青年技术团队。自成立以来,先后承担了我国Y7系列、MA60系列、MA600系列、ARJ21-700、C919、JH7、Y20等30余型备受国人瞩目的飞机复合材料制件研制及技术保障工作,多次出色完成新技术预研、新品研制、飞机改装、飞机修理等重要任务,实现多个国内航空复材制造技术领域“零”的突破。研制团队通过自主创新,在超大型复合材料主承力构件自动化制造、整体复合材料筒段自动化制造等方面填补了国内技术空白,承接内外部科研课题30余项,申报发明专利40余项,发表科技论文130余篇,荣获团省委“青年文明号”,团西安市委“西安青年五四奖章集体”,省委军民融合办“创新创效大赛二等奖”,中国航空学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中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公司“科学技术三等奖”等荣誉20余项。

6.中煤能源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矸石零排放研究团队

团队现有人员13名,其中35岁以下人员12名,党员9名,团员6名,且所有成员均为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团队以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为指导,围绕煤炭行业煤矸石的绿色化处置开展科研、设计及工程研究,形成了拥有全套自主知识产权、多工况高协调的煤矸石多态充填技术体系,其中矸石浆体充填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固体充填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截至2022年12月,已为陕蒙地区二十余对矿井解决了矸石处置难题,实现了矿井矸石零排放,年累计处置规模超1000万t,为煤企探寻出一条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并行的高质量发展道路。在科技成果方面,团队申请专利50余项,发表SCI、EI等高水平论文20余篇,获省部级科技奖4项,其中特等奖1项,起草编制了《煤矿矸石浆体采空区充填设计标准》和《煤矸石浆体充填理论研究与工程实践》专著。“矸石零排放 守护绿水青山”项目获中煤集团第三届“创青春”大赛团体一等奖,并荣获2022年第十七届“振兴杯”全国青年职业技能大赛技术革新类金奖。曾获陕西省科技系统青年创新创效“先进集体”,中煤集团“青年文明号”等。

7.长安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洋县支行

支行现有员工19名,其中35岁以下人员18名,党员6名,团员5名。洋县支行强化与县委县政府的汇报沟通,围绕县域重点企业、重大基础建设项目、重大民生工程等领域,累计投放各类贷款10.5亿元,有力支持了秦洋酒业、华瑞牡丹、宏玮食品、永辉农业等扶贫带动示范企业发展,被洋县人民政府评为“2021年度金融机构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先进单位”。坚持将普惠金融与服务“三农”融合,建成惠农网点30家,基本覆盖了重点乡镇,服务农村客户近两万人,切实打通金融服务最后一公里。持续强化优质文明服务,融合开展志愿服务和金融知识普及,派驻2名优秀青年赴溢水镇大庄坡村和马畅镇双庙村驻村帮扶,得到当地政府及老百姓一致好评,充分展现了省属地方银行的责任与担当。支行先后荣获团省委“青年文明号”“五四红旗团支部”、省公安厅“平安单位”,汉中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文明规范服务示范单位”等荣誉。支行多名员工获得市级青年岗位能手、系统优秀团员等荣誉。

8.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植物免疫研究团队

团队现有人员60名,其中35岁以下人员57名,党员31名,团员53名,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1人、国家“万人计划”领军人才1人、青年学者长江学者1人、科技部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陕西省创新人才推进计划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人、国家“万人计划”青年拔尖人才1人。团队重点围绕小麦重大生物灾害条锈病开展病害可持续控制的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主持国家重点研发计划、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合作项目等国家级科研项目20余项,在Cell、Nature Communications、The Plant Cell等国际知名学术期刊发表论文60余篇,获国家发明专利4项。2022年7月,团队历经18年潜心研究,最终发现了小麦中协助条锈菌感染的“真凶”——感病基因,通过敲除感病基因,使得小麦不易遭受条锈菌的侵染,开辟了抗病小麦育种的新思路和新途径,该研究成果以研究论文的形式在国际顶级期刊Cell(《细胞》)发表。团队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陕西省科学技术一等奖”、中科协“第十五届中国青年科技奖”和“全国创新争先奖”、教育部“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学团队”、陕西科协“陕西省西迁精神先进团队”等荣誉。

9.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宽禁带半导体导学团队

团队现有人员74名,其中35岁以下人员56名,党员45名,团员19名。团队负责人是全国教书育人楷模、微电子学专家郝跃院士,该团队为国家首批国防科技创新团队、首批国家集成电路人才培养基地和国家示范性微电子学院师生团队。聚焦核心技术“卡脖子”难题,团队实现了我国在该领域从核心设备、材料到器件的重大原始创新,产出了一批“不可替代”的标志性成果,氮化镓领域专利申请量全球第一,引领我国第三代半导体电子器件步入国际先进行列;聚焦国家集成电路战略人才需求,建设微电子专业主干课程近30门,编写教材20余部,为国家重大装备、行业领军单位培养了全国三八红旗手恩云飞等一大批科技领军人才;聚焦服务地方发展,主导建设陕西半导体先导技术中心,支撑西电芜湖、杭州、广州、重庆等异地研究院建设,团队成员主导获批建设第三代半导体领域唯一的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和西北地区唯一的国家集成电路产教融合创新平台。相关先进事迹多次被新华社、人民日报等媒体报道。曾荣获国务院“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教育部“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省政府“陕西省最高科学技术奖”等荣誉。

10.西安市鄠邑区秦岭生态环境保护总站

现有人员52名,其中35岁以下人员47名,党员10名,团员40名。自保护总站成立以来,全体人员在局领导班子的带领下,充分发扬“敢为人先、善于创新、能打硬仗、富有情怀”的团队优良好作风,在没有先例借鉴经验的情况下,经过不断摸索和辛勤工作,在全市范围内迅速开启了“1551N网格化+12345网络化”的“数字秦岭、智慧管山”鄠邑模式,通过网格化、网络化、志愿化“三化协同”,在全市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引领和带动作用,率先实行区、街道、村三级保护站分级管理体制、峪口峪道“红黄绿”三色管理模式,开启网格联动体系,秦岭保护区内400余名专兼职网格员全天候进行实地巡查,克服山高沟深、环境复杂等困难,成为我们真正的秦岭生态卫士。先后荣获国家退役军人事务部“退役军人服务保障先进单位”,共青团西安市委“西安青年五四奖章集体”,区政府“巾帼建功先进集体”,团区委“鄠邑好青年集体”等荣誉。

11.西安交通大学锐锋智锂团队 

团队现有人员9名,其中35岁以下人员9名,党员4名,团员9名。团队依托西安交通大学新能源材料研究所开展技术攻关,致力于实现退役动力锂电池环保无污染带电拆解技术的研发、推广和落地,推进节能减排双碳目标的实现。团队首创性地设计了退役锂电池带电拆解技术,彻底解决锂电池回收污染问题。两代产线已交付上市公司云天化集团和全通实业集团使用。团队依托项目申请专利30余项,已授权专利16项,累积发表多篇高水平SCI论文,所研发拆解技术处于行业领先水平。为加快项目落地,以团队最新技术推动行业升级,成立锐锋智锂(陕西)科技有限公司,已获得英诺天使基金1000万投资意向,预计投产后可带动上下游数千人就业。曾荣获中科协“中国国际高新技术成果交易会优秀产品奖”,教育部“全国大学生节能减排社会实践与科技竞赛一等奖”,“挑战杯”陕西省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省高教工委“陕西省‘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金奖”,苏州市委“第十四届苏州青年精英创业大赛优秀创意奖”,入选高教学会“实践创新·大学生创新创业”成果展以及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年会。

12.西安建筑科技大学绿色城乡建设管理科学实验室

实验室现有工作人员21人,35岁以下17人。团队聚焦新时代绿色建筑管理、新型城镇化与城乡可持续发展等交叉领域,依托2个国家级科研平台、4个省级重点研究基地,长期服务于国家和地方经济建设。实验室积极推动人居环境与美好生活共建共享,完成《陕西省“十四五”城镇住房发展》等省市9部城乡建设发展规划和27项重大咨询课题,探索住房租购并举“陕西模式”、住房改革“陕西方案”,其中《西安市住房租赁试点工作实施方案》为西安市争取获得24亿的财政补助资金。实验室助力建筑业绿色低碳可持续发展,开展既有建筑节能改造管理模式、西部老工业基地旧工业建筑再生利用管理等研究,形成了《陕西省公共机构能耗定额标准》《高等院校照明系统合同能源管理项目实施通则》等10部建筑节能标准,研究成果在“国务院办公厅关于促进建筑业持续健康发展的意见[国办发〔2017〕19号]”中被采用,评估认证陕西省绿色建筑评价标识项目222个。近3年来,主持绿色宜居村镇工程管理与监督模式研究等国家级课题20项,城市更新背景下安置居民的福利变化测度与驱动-诱导机制研究等教育部人文社科基金、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及其他省部级项目56项,在《管理世界》《Cities》等国内外高水平期刊发表论文178篇,出版专著12部,编撰团体标准12部,承担3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指导学生获“挑战杯”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国家级金奖等国家级创新创业奖励26项、省部级及以上创新创业奖励148项。荣获陕西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陕西省科技进步奖等奖励17项。

13.延安市宝塔区冯庄乡青年志愿服务队

服务队隶属于冯庄乡人民政府,成立于2018年,现有队员30名,35岁以下青年25人,其中党员26人。日常工作中,注重当地文明新风尚建设,为全乡群众提供文娱活动服务,包括电影播放、广场舞编排、篮球技术指导等服务,其中培养的冯庄村广场舞队伍2021年荣获全国广场舞大赛三等奖。针对留守老人,利用好现有条件、积极筹措资金以冯庄村红白理事会大厅为服务载体,年年举行重阳节尊老活动,请老人们吃一碗美食,看一出好戏营造出良好尊老氛围。服务队持续传承红色基因,增强爱国意识,每年邀请老红军、老团员、老党员以团旧址、知青旧居为依托,开展“过去的革命故事”为主题的爱国主义教育活动,累计受教育人数超过5000余次。持续深化“冯庄”品牌建设,开展职业技能培训,邀请农技专家,月月邀请种植能手、养殖能手开展各类技能培训,为全乡群众提供不同种类的农业技术培训服务,累计培训农户700余户,在乡村振兴路上,冯庄果蔬这个品牌不断做大做强。持续发扬知青传统,利用青年夜校对群众开展各类政策宣讲,理论学习等活动,确保惠民政策人人知,理论知识人人晓。持续做好做实疫情防控,主动靠前申请配合公安干警坚守高速路口值班一线,累计劝返车辆5000余次,落地核酸检测20000余人,守好人民健康第一道防线。

14.华陆工程科技有限责任公司多晶硅技术开发团队

团队现有人员48名,其中35岁以下人员36名,党员28名,团员8名。截至2022年10月,已为国内多晶硅企业提供了70多项技术服务,总体设计产能占全国总产能的93%以上,近几年国内新建的万吨级多晶硅生产装置基本均由华陆公司多晶硅技术团队提供工程设计和服务。同时,团队也为公司赢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截至2021年底,团队在该行业获取的工程设计合同超过16亿元,总承包合同超过40亿元,其中多晶硅项目的技术转让费接近2.2亿元。经过10余年的创新与开发,多晶硅主要消耗指标已优于国际先进水平。团队成员作为主要起草人,编制了国家标准《多晶硅工厂设计规范》,拥有9项专利、3项专有技术。曾荣获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银奖”,陕西省人民政府“陕西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化工施工企业协会“化学工业优质工程奖”,中国氟硅有机材料工业协会“专利一等奖”等荣誉。团队负责人纳入首批工程建设科技创新青年拔尖人才名单,并获中国化工施工企业协会“化学工业优质工程奖”。

15.安康市汉阴县人民法院涧池人民法庭

法庭现有人员9名,其中35岁以下人员7名,党员2名,团员4名。服务范围涵盖38个行政村和5个社区,面积298.18平方千米,服务人口11.25万人。自2019年以来,法庭年收案均超过500件,法官年结案数超过200件,“案多人少”矛盾加剧。法庭主动依托并融入汉阴县“321”基层治理模式,适应人民法院人员分类管理机制,探索形成“3+3+N”工作模式,即以“法官联系人民陪审员主抓案件审判、法官助理联系人民调解员主抓诉前调解、书记员联系网格员主抓法治宣传”为纽带,常态化开展与审判职能相关的诉讼服务活动。第一个“3”是人民法庭的三类人员,即法官、法官助理、书记员;第二个“3”是人民群众内部的三类解纷力量,即人民陪审员、人民调解员、网格员;而“N”则是人民法庭助力乡村治理拓展的N多项司法服务,包括法律咨询、法制宣讲、诉讼辅导、非诉调解、司法确认、巡回审判、判后答疑、诉中调解等等。先后荣获省高级人民法院“新时代人民法庭标准化规范化建设达标法庭”,市中院“集体三等功”“司法规范化示范人民法庭”等荣誉。

16.国网杨凌供电公司青年突击队

团队现有人员40名,其中35岁以下人员40名,党员15名,团员13名。突击队连续全员参与农高会、十四运会、杨凌马拉松、中高考等多个大型活动保电工作,均以出色的成绩圆满完成保电任务。疫情以来,突击队承担着抢修、客户服务工作和防疫重点单位保供电工作,成员一直保持到岗到位,保障疫情期间居民的用电水平。近年来,杨电青年突击队利用标准化两票完成陕西省电力公司典型票模板;利用智能化无人机巡检查找故障,累计飞行时间120小时;累计保电30余次,开展志愿活动380人次,完成线路巡视100余公里,消除线路隐患135处,抢修复电78次。2020年成立配网抢修指挥班QC小组,发布的“提高95598工单接派单及时率”获2020年陕西省质量协会“陕西省优秀质量管理小组”一等奖、二等奖各一次,2021年召开青年创新发布会1次,发布项目3个,开展青工训练营场次3次,参与人数达50余人。团队获得国网陕西省电力公司第六届青年创新创意大赛三等奖,成立“发展建设部工程建设班QC小组”参加陕西省电力行业质量管理大赛获得“降低配网勘测APP 线路长度偏差率”陕西省一等奖。

17.国家税务总局镇巴县税务局第一税务分局(办税服务厅)

分局(办税服务厅)成立于2018年9月,现有员工12名,其中35周岁以下人员10名,占比83.33%,是一支朝气蓬勃、勇于创新、公正执法、贴心服务的年轻队伍。这支年轻的队伍肩负着全县5000余户企业和个人的税务登记、税款征收、纳税服务等职责,秉承着“为国聚财、为民收税”的服务宗旨;在疫情防控关键时期,他们主动担当作为,严格落实疫情防控措施,不仅做好了税收主业主责规定动作,还配合当地党委政府进行疫情防控志愿服务,用“税务蓝”支持“党旗红”,得到了纳税人缴费人广泛认可与好评。2018年新税务机构成立以来,在第一税务分局全体税干的不辞辛苦和不懈努力下,先后荣获汉中市总工会“五一巾帼标兵岗”,国家税务总局陕西省税务局“全省税务系统减税降费工作先进集体”,汉中市税务系统“优秀党支部”,镇巴县医疗保障局“城乡居民医保征缴工作先进单位”,镇巴县税务系统“优秀党支部”等荣誉。

18.国家税务总局镇坪县税务局“自然国心税务蓝”青年先锋队

团队现有员工36人,35岁以下人员33人,于2015年9月成立以来,紧扣自身特点、关注身边社群,扎实开展各类志愿服务活动,青春力量的涌动让“税务蓝”闪耀在服务人民战线的最前沿。2021年镇坪县两遭百年一遇特大暴洪袭击,该“先锋队”冲锋抗洪一线,救援、转移周边群众400余人。转移、抢救税收票证、重要档案资料20000余份,抢救6间办公室办公设备以及车辆40余辆,挽救经济损失200余万,最大程度地守护了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服务乡村振兴,彰显青年为民情怀。该“先锋队”23名帮联干部在与钟宝镇三坪村46户结对帮扶互助中青年税务干部争当排头兵,成为乡村振兴的建设者和生力军。青年帮扶干部们倾心倾力为帮联户解决急难愁盼问题,为帮扶村讲党课活动34次,赠送帮扶村各类物资超过100万。先锋队成立以来,以“党建引领+团建赋能+志愿服务”的形式深入开展丰富多彩的帮扶活动,共组织开展党员、团员送温暖“献爱心”活动34次,服务人数3500余人。发挥税收职能,将志愿服务与税收工作相结合,以税收志愿服务活动持续推进构建税收共治格局,2020年以来,共开展各类税收志愿服务活动100余次,发放税收宣传资料12000余份,开展纳税人专题辅导培训会17次,服务群众20000余人次。曾荣获团市委“青年文明号”,“安康市学雷锋志愿服务最佳志愿服务组织”等荣誉。

19.宝鸡市中心医院胸外科

科室现有医护人员40名,35岁以下的青年31人,高中级职称17人,在读博士2人,硕士7人,是宝鸡地区成立最早,目前规模最大的外科治疗胸部疾病的专业科室。作为国家重点培育专科、陕西省胸腔外科临床医学研究分中心、中国加速康复外科(ERAS)示范病房、宝鸡市医学重点专科,科室狠抓青年思想教育,通过定期组织青年大学习、读书分享会等活动,校正青年职工的价值航向,提升综合素质。在疫情防控严峻形势下,全体医护人员主动请缨支援一线,先后派出31人次医护人员参加西安、宝鸡疫情防控救治等任务。年手术量800余例,微创腔镜手术率达到90%,其中开展达芬奇机器人手术30余例,20余项新技术填补了宝鸡地区空白,区域领先,近年来先后承担省市级科研课题8项,发表SCI论文4篇。科室医护每年50余人次下乡支医帮扶,建立医患微信群,年度为患者在线上线下答疑解惑300余次,为宝鸡地区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及百姓身体健康作出应有贡献。曾荣获省政府“陕西省科学技术二等奖”,市政府“宝鸡市科学技术一等奖”2项、三等奖各1项,团市委“青年文明号”等荣誉。

20.陕西工业职业技术学院美育实践创新育人团队

团队现有教师22人,学生63人,党员26人,其中35岁以下青年76人,始终坚持以美育人、以美化人、以美培元,吸收美育部、团委、辅导员队伍中的青年教师和艺术团优秀学生代表成立美育实践创新育人团队。团队围绕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以党建为引领,深化美育实践教育改革,强化美育实践教育效果,将美育和公共艺术教育融入现代职业教育中,取得了良好的成绩。学校获评教育部“全国学校艺术教育先进单位(全国高职唯一)”,团队荣获中青报社“全国学生百强社团”,学生在国家级、省级艺术大赛中累计获奖75项,其中国家级奖项20项,在第六届全国大学生展演荣获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优秀创作奖1项,优秀组织奖1项,是全国唯一获得2个一等奖的高职院校,是陕西省唯一获得全国一等奖的高职院校,1人当选高教协会美育专委会专家组成员,1人荣获全国美育先进工作者,3人次获评全国美育名师,24人次获评全国、陕西省大学生艺术展演优秀指导教师。实践成果获全国高校校园文化成果二等奖,陕西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

21.陕西电子卫光科技西安微晶微电子有限公司光刻班组

班组现有人员40名,其中35岁以下人员40名,党员2名,团员14名。近年来,光刻班组紧紧围绕6英寸芯片生产线产业提质增效和高质量发展的目标,深化班组建设、严格班组管理,全面完成各项目标任务,为6英寸芯片生产线产能提升打牢坚实基础。2020年,光刻班组通过精细化管理,降低光刻返工片量,实现降本成果8万元;2021年,光刻班组配合工艺模组完成光刻胶国产化替代降本项目,实现降本92万元。21年年末,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物流中断,微晶公司一度面临停产风险。在战疫情保生产的关键时刻,光刻班组除居家隔离人员外,其余28人挺身而出,克服重重困难,吃住在生产一线,全力以赴保障公司正常生产,使产能逐步恢复至每日450片,2021年全年生产总产出突破20万片,同比增加67%,2022年10月产能提升至34000片,生产效率及各项生产指标也在不断提升,生产周期逐步下降,每日产品移动量稳步提升,在全力稳生产保交付方面做出积极贡献,有力彰显了国企青年践初心、担使命的时代风采。曾荣获省总工会“梦桃班组”,省国防工会“工人先锋号”等荣誉。

22.陕西省地质调查院陕西省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评估与区划团队

团队由24名专业技术人员组成,其中正高级工程师1人、高级工程师5人、工程师4人,35岁以下成员18人,承担全省(1省10市107县)自然灾害综合风险区划与防治区划等工作。项目内容涉及专业多,技术流程复杂,团队主动组建由王双明院士领衔的省级专家团队指导开展工作。团队建立高效联合协作机制,对接国家、省、市、县四级普查办,协同自然资源、水利等5大行业部门共同完成,为市县普查办和行业部门开展工作提供典型示范。团队人员高质量完成了“一省一县”“一省一市”评估与区划任务和全省自然灾害综合减灾能力、历史年度自然灾害灾情调查等主要模块评估工作。工作进度和质量位居全国前列,“一省一市”评估与区划工作成果技术报告被评定为“优秀”等级,作为优秀模板,供甘肃等省市借鉴学习。团队人员克服疫情等因素,加班加点完成“一省一县”评估与区划工作,陕西作为优秀代表在成果总结会上做典型发言。自然灾害综合风险评估与区划工作为提升陕西基层应急减灾能力,保障三秦百姓生命财产安全做出了积极贡献。曾获国务院普查办通报表彰我省“一省一市”风险评估与区划工作,国务院第一次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H5新媒体产品获全国自然灾害综合风险普查宣传作品大赛一等奖”,省政府“陕西省科学技术奖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省教育厅“陕西高等学校科学技术奖级一等奖”。

23.陕西省男子赛艇队

陕西省男子赛艇队隶属陕西省水上运动管理中心,现有人员25名,其中35岁以下人员23名,党员3名,团员14名。自建队以来,先后培养出黄小平、苏辉、华凌军、李小华、高云刚、吕毅、阿迪里江·苏里坦等一大批优秀运动员,曾获得1.5枚全运会金牌(其中0.5枚与上海队合作取得)、5枚亚运会金牌、2枚世界杯分站赛金牌、1次世界杯总积分冠军、多枚全国锦标赛金牌等优异成绩,现任主教练苏辉曾被陕西省体育局评为备战和参赛第十一届全运会先进个人、2021年省体育局优秀共产党员、陕西省体育局2008年北京奥运会先进个人。

24.陕西科技大学红色文化传承弘扬宣讲团

宣讲团现有人员52名,其中35岁以下人员52名,党员11名,团员41名,集体致力于挖掘珍贵红色历史素材,传播中国优秀红色文化。7年来,通过对音频、视频进行再创作,迅速抢救、还原修复了大量珍贵红色文化资源。团队累计开展4项内容、12项计划,当前修复共145个历史场景、6380个历史画面,还原了1876余位烈士的完整素材,制作了690部专题视频,74部专题电影。参与修复《长津湖》《理想照耀中国》等大型题材影像素材部分,完整制作《榜样,你好》等累计95个系列的红色文化传播视频。团队成果在新媒体应用与基层渠道建设传播过程中产生了积极的教育传播影响,见证了18600+党员、67400+团员、129000+少先队员传承的英雄烈士拼搏奋斗的时代精神与红色基因。团队以话题带动热点,微博累计话题“敢教日月换新天”、“新时代洪流”等参与人数共950W+,视频点击量95亿。并有幸受到CCTV、学习强国、光明日报等权威主流媒体的230余次报道。曾荣获团中央第十二届“挑战杯”中国大学生创业计划竞赛金奖,省政府“陕西省第十五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等荣誉。

25.旬邑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马栏信用社

旬邑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马栏信用社现有工作人员6名,其中35岁以下4名,党员1名,团员4名,坐落在渭北黄土高原的革命老区马栏。革命战争年代,刘志丹、习仲勋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这里生活过、战斗过,为团队留下了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多年来,受自然条件、交通不便等因素制约,马栏人民生活生产环境落后、恶劣。2021年之前,全镇辖行政村11个,重点贫困村8个,贫困户727户。马栏信用社作为马栏镇唯一的金融机构,始终把服务老区人民、助力脱贫攻坚作为重要职责,深入贯彻落实省联社扶贫信贷政策要求,扎实践行“服务三农,信合一马当先”使命担当,积极响应省、市、县对贫困户提供信贷支持政策号召,调整信贷结构,出台扶贫小额信用贷款管理办法,充分利用“5321”政策,支持群众发展种植、养殖业,创新理念,优化服务,为推动马栏经济社会发展和贫困群众脱贫致富作出了重要贡献。近三年来,累计为符合条件的贫困户发放扶贫小额贷款568余万元,实现了“支持一户带动一方,富裕全镇”的目标。曾获得陕西省农村信用社联合社“陕西省农村合作金融机构脱贫攻坚先进集体”。

26.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社会教育部

秦始皇帝陵博物院社会教育部是秦陵博物院的一线窗口部门,承担宣传推广、讲解接待、教育活动开展和志愿者管理等工作。现有工作人员50名,其中35岁以下青年38名。成立40多年来,团队依托秦兵马俑平台,深入挖掘研究秦俑秦文化内涵,接待党和国家领导人近200位,外国元首、政府首脑228位,各国部长及社会名流3000余位,圆满完成各项重宾接待,是陕西对外宣传的金色名片。同时发挥全国爱国主义示范教育基地作用,每年接待20余万爱教学生团队,累计超1000万人次。出版中外文科普书籍;开展走进学校、部队、社区等文物讲解、专题讲座、互动体验等活动,足迹遍布国内大中小学校及中国香港、美国华盛顿等地。互联网+时代,团队推出系列秦文化音频、视频、直播活动,点击参与量超2亿人次。利用秦兵马俑国际影响力开展海外宣传,推出美国史密森尼线上数字教育项目和“秦陵兵马俑云上课堂”,助力优秀传统文化国际传播。连续开展28年的培训学习打造了一支中、英、日等多语种中华文化传播团队,上百人次获得全国、全省荣誉称号,近百人次在国家和省级讲解、科普、演讲赛中获奖。曾荣获团中央“全国青年文明号”,全国总工会“全国五一巾帼标兵岗”,全国妇联“全国巾帼文明岗”,省委宣传部“陕西省学雷锋示范点”,中国博物馆协会“2020‘抗击新冠肺炎’特殊贡献奖(团队)”等诸多荣誉。

27.航天六院十一所空间站建设长征五号B和长征七号运载火箭发动机研制团队

研制团队共有成员43名,35岁以下技术人员35人,党员32人,团员20人,是一支专业技术精湛、创新能力突出、研制经验丰富、善于攻坚克难、团结协作进取的优秀青年团队。团队是我国唯一掌握运载火箭高压补燃循环液氧煤油发动机核心技术的研发团队,代表着我国高压补燃循环液体火箭主发动机技术的最高水平,成功引领我国液体火箭发动机技术迈入并保持国际先进水平。团队研制的120吨级液氧煤油发动机是长征五号B和长征七号运载火箭的主动力装置,为火箭提供了90%以上的推力。团队发扬严谨细实、精益求精的工作作风,坚持以创新驱动发展理念,开展技术迭代与改进、应用自动化智能化技术,完善试验流程,大幅提高发动机固有可靠性。为确保我国空间站发射任务圆满成功,青年研制团队克服疫情影响,从产品技术状态、过程控制、力热环境影响、测试覆盖性等方面开展了大量仿真与试验验证工作,制定了详细完备的发射预案,确保了产品质量可靠,圆满完成了空间站发射任务,保持着100%的发射成功率。曾荣获国务院“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工信部“国防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两次,人社部“长征五号运载火箭首次飞行任务突出贡献单位”,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国防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等荣誉。

28.航空工业自控所AG600飞行控制与惯性基准系统研制团队

团队现有人员81名,其中党员64名,团员16名,35岁以下成员63名。AG600飞机是我国应急救援与自然灾害防治体系中重要的民用航空装备,与运20、C919并称为“大飞机三剑客”。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对AG600项目作出重要批示“希望各有关方面继续弘扬航空报国精神,切实贯彻新发展理念,奋力推动创新发展,再接再厉,大力协同,确保项目研制成功,继续为满足我国应急救援体系和国家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建设需要、实现建设航空强国目标而奋斗。”航空工业自控所承担了AG600飞机飞行控制和惯性基准两大关键系统的研制任务,为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自控所相继成立AG600临时党支部、罗阳青年突击队,充分发挥党支部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研制团队突破关键技术20余项,申报专利40余项,自主研制出我国首个按CCAR25部标准取证的特种民用飞机电传飞控系统和面向新标准独立取证的高精度通用惯性基准系统,为飞机研制提供重要保障。2022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回信勉励航空工业沈飞“罗阳青年突击队”队员,研制团队认真学习,持续发扬扎根航空装备一线,在急难险重任务中携手拼搏奉献的奋斗精神。团队曾荣获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航空报国立功奖集体二等功一项,个人一等功1项,个人二等功4项,个人三等功16项。

29.铜川博物馆社会教育部

部门现有人员18名,其中35岁以下人员18名,党员1名,团员17名。开馆至今,社会教育部先后参与《铜川博物馆概览》《铜川文物考古论集》《漆沮挹珍》《铜博物语》4本约100余万字的书籍编撰工作。接待省、市级部门参观1000余批80000余人次,青少年800余批90000余人次,观众人数达250000余人次。充分利用微博、微信、抖音等网络平台,积极打造“铜博留声机”“铜博风采”“铜川历史名人”“铜博生僻字”“铜博冷知识”等专栏,宣传铜川历史文化。编辑公众号文章900余篇,拍摄网络宣传视频200余个,今年策划的“我在铜博修文物”直播活动,观看人数100余万人次,为外界了解铜川历史文化搭建广阔平台。目前,已研发出20余套《铜博之“最”》系列课题,20余套《我们的节日》系列课题,先后走进全市20余所中、小学校,开展100余堂研学课程,有近万名青少年感受博物馆的文化魅力。曾荣获省教育厅“陕西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市委办公室“铜川市杰出青年集体”,市关工委“铜川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陕西省博物馆协会“最佳形式设计奖”等集体荣誉,团队成员获得市委办公室“铜川市十大杰出青年”称号。

30.商洛市中心医院发热门诊

门诊成立于2003年非典时期,现有在岗人员29人,其中35周岁以下23人。2020年1月21日,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院党委在原发热门诊基础上抽调全院青年骨干医护人员,紧急成立高危发热门诊工作队。在近三年的疫情防控战役中,发热门诊团队逐渐发展壮大,已经成长为商洛市疫情防控的桥头堡。发热门诊除承担了我市发热患者筛查、接诊任务外,还承担着核酸采样、核酸标本转运、及各类医疗应急保障任务。在全民新冠疫苗接种工作中,发热门诊承担了商州区名人街接种点、工农路接种点的医疗保障任务,并在阎村、黑山、金陵寺、杨峪河、杨斜等乡镇卫生院驻村帮扶。截至目前,发热门诊共接诊发热患者12004人次,核酸采样604176人次,筛查出新冠阳性患者1008人,为商洛市各单位进行疫情防控教学培训200余场次,组织或参与省市院级疫情防控应急演练20次,院感培训192场次。为贯彻落实国家健康中国战略,发热门诊发挥自身业务专长,拍摄科普短视频37部,参加各类文艺汇演9场,其中由发热门诊编导的红色情景剧“对话白求恩”在商洛市中心医院五四青年节和庆祝建党100周年文艺汇演中多次登台并获得好评,《对话白求恩》剧本荣获中心医院“学党史 悟思想 践初心 担使命”有奖征文活动中获二等奖。曾荣获团市委“商洛市我身边的好青年集体”,市妇联“巾帼文明岗”等荣誉。

希望全省广大青少年以他们为榜样

持续向榜样看齐、向榜样学习

立志做有理想、敢担当、

能吃苦、肯奋斗的新时代好青年

◆来源 |  团省委宣传部

◆编辑 | 小红

◆校审 | 村长、木子

◆审核 | 小草、zeico

猜 你 喜 欢▽ 冬装上新!围巾50,拖鞋30,外加10件毛背心……▽ “糖霜大熊猫”刷屏…越来越多「大可爱」出现了!▽ 世界冠军!她才11岁

点亮【在看+赞】

分享给更多小伙伴!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