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全科医师开出“浓缩中药”:中医药如何更好走进社区?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全科医生可不可以开中药 社区全科医师开出“浓缩中药”:中医药如何更好走进社区?

社区全科医师开出“浓缩中药”:中医药如何更好走进社区?

2024-07-11 17:3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转自:黄杨子 刘惠宇

2000年前,张仲景所著《伤寒杂病论》中就有关于疾病“瘥后劳复”——传染病后遗症的专门论述。去年末至今,不少市民被“长新冠症状”困扰,为满足康复需求,本市249家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已于1月全部提供新冠感染后康复服务,其中125家设置新冠康复门诊,很多都采用中医药治疗。

这些中医药治疗在社区医院的接受度如何?在长宁区华阳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记者见到了一些特别的受众——36岁的刘小姐是“老玩家”,“我看了十多年中医了,针灸、推拿都经常做。接触社区中医也有五六年,对中药比较信赖,阶段性感觉自己亚健康时,就一定会尝试。”这一次“阳康”后,社区的新型“中药浓缩汤剂”为她带来了更多可及、便捷与新体验。以长宁区为例,除了同仁医院、光华医院、天山中医医院之外,新华、江苏、天山、华阳、虹桥、新泾、周家桥、程家桥、北新泾等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也均开设相关汤剂的供应。

不过,随着疫情逐步平息,“热”起来了的社区中医诊疗还会继续门庭若市吗?居民究竟需要怎样的中医服务?

像速溶咖啡般的“一条”中药,药效能保证吗

为什么有的居民不愿尝试中药治疗?门诊时,家庭医生们听到了一些回答——对草药种植的土壤环境等有些担心,害怕重金属超标,对肝肾产生损伤;喝中药“仪式感”太强,煎煮耗时长,难以持之以恒,尤其对在职人群而言是无法完成的任务;即便克服了口味不佳的困难,一锅中药下肚,直接影响正餐食欲,患者体感较差……

但近期,“难喝”的中药在上海社区发生了变化:小小一条浓缩汤剂,和速溶咖啡的外形相似,便于携带;剪开袋口后的液体还是“熟悉的配方”,但由于使用了浓缩工艺加工而成,只需一两口就能喝完。

这样的汤剂,药效会打折扣吗?中医大药业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药材由全封闭煎药锅提取,保证易挥发性的成分不会损耗。同时,药材由上海饮片厂提供,符合国家现行版药典标准和上海炮制规范标准,提取过程也符合上海中药行业协会标准。其制作过程参考药品生产质量管理规范(GMP)标准生产加工,包括备料、提取浓缩、收膏、QC(质量控制)相对密度检测、QC理化检测、灌装和QC微生物限度检测等。“简单来说,药还是那个药,只是通过减压浓缩工艺,把200毫升的汤剂浓缩至20克。”

“居民们想到的问题,我们其实也先一步想到了。”华阳社卫质控科科长、全科医师严纬是西医出身,“在浓缩剂型出现前,不少居民选择代煎中药配送到家。会不会很多人的药一起煎煮?不同药材煎煮时长不同,能不能满足?带着这些疑问,我们前往多个药房进行了质控。”他介绍,“每一包药材都有二维码溯源,何时采摘、产地在哪,储存室有温度湿度计;原料是以核心技术从草药中提取的科学中药成分,并非简单‘用水煮开’;锅炉区一尘不染,由精确到秒的电脑程序控制,根据方子,药材有先下后下的不同出口。”

严纬说,自己信得过的靠谱治疗方式,才会推荐给患者使用,“临床上,我们也意外地发现,选择浓缩汤剂的中老年人比例更高,他们大多肠胃功能有些欠缺,而且这种更方便储存、不易霉变的包装也对高龄老人更友好。”

 

全科医师也能开中药方:同质、便捷、安全

仅今年1月,华阳社卫的全科医师们就为近两百人次开出了中医方子,其中浓缩汤剂占比超过三分之一。“全院大约一个月能开三四百张,中医医师们在问诊时对药方时有增减,更倾向于开草药方;而我们全科医师更偏爱浓缩汤剂方,处方的组成、剂量都是恒定的,保证同质化。”

据悉,疫情期间,上海市卫健委曾发文宣布将新冠病毒防治相关中药协定方“纳入处方系统,同时组织开展临床类别执业医师开具中药协定方的培训考核,建立上述医师的处方权名册”,“简单来说,就是通过了西学中用的全科医师们拥有了有限的中药处方权,也解放了一部分中医医师的繁重任务。”严纬说。

这样的好处是,原本就有稳定签约居民受众群的家庭医生对患者身体状况更了解,医患间的信任度也更高,“同时,为了保证用药安全,我们仅能开具协定方。”在门诊后台系统里,记者看到了最受欢迎的三种协定方:改善咳嗽症状的止咳润肺方;针对乏力、心慌、失眠症状的阳康康复方;针对易反复感冒、抵抗力下降的增加免疫方。“中医治疗立足于祛邪与扶正协调并进,因此在感染高峰期的预防方、治疗方,也都为居民带来了实打实的帮助。”

炙麻黄6克、荆芥9克、金银花12克、连翘9克、柴胡9克、黄芩9克……16味中药已经预设在系统内,全科医师只需根据患者的主诉及症状点选大类即可,避免了错漏风险。

70岁的顾阿姨阳康后整夜失眠,每晚半小时、一小时就醒一次,“在家庭医生的推荐下,我在华阳吃了三周中药。第一周是自己拿草药回家煎煮,但总得看着火候;之后尝试了浓缩汤剂,看完门诊之后的两天内就能收到一周的量,我放在冰箱里,喝之前在开水里温一温,很方便。”

第三周的下半程时,顾阿姨睡眠有了明显缓解,还有一些咳嗽、咳痰需要继续调理。“浓缩汤剂的药材费用是进医保的,和自煎相比就多了一笔煎制费用,每天2块多钱。”她告诉记者,“这个价格可以接受,方便、省时又有效,我和家里人都打算再喝一段时间巩固一下。”

 

社区医生期待更长效机制打破中西医壁垒

市卫健委中医药服务监管处相关负责人介绍,在上一轮新冠病毒的预防、诊疗中,社区快速广泛应用中药,为弥补当时的药品短缺提供了很大助益。而下一步,如何能真正打破中西医壁垒?正如华阳社卫中医科主任医师、“长宁区名中医”石向东所说,中医药还大有可为之处。“目前,我们在临床上也总结出了一些经验,希望在本市中医专家的共同努力下,系统性达成共识,让中药协定方推荐方案更广泛地走进居民家中。”今年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上海中医药大学上海市针灸经络研究所所长吴焕淦也提到,应进一步加大力度支持开展中医药干预新冠后遗症临床与机理研究,在获得高级别循证证据的基础上,建立一系列具有中医药特色的病毒感染后遗症“中国定义、方案和共识”,并向世界范围推广。

当然,中医药也并非只能用于“阳康”。近日甲流病例增加,上海专家已快速辨证论治制定“春季流感中医药防治方案”,而在日常疾病中,以干眼病为例,不少在职人群都会出现眼部干涩、微痒、酸胀等症状,“中医认为,干眼病是由于肝阳上亢、肝肾阴虚导致。肝藏血,开窍于目,目得血而能视;如果气血亏虚、肺阴不足、肝肾亏虚或毒邪外侵,就会导致眼睛视物模糊、干涩不爽、不耐久视,严重者甚至会出现头痛、恶心、眩晕等。”如今,上海中医药大学专家及中医大药业慢性病研发团队针对干眼病也推出了基础方,包含生山药、白茯苓、泽泻、枸杞子、白菊花、当归等19味中药,由经典方“明目地黄丸”加减而得。

严纬说,除此之外,社区老慢支、慢阻肺、心律失常、骨质疏松、中风康复等患者还有很多,“我们希望能一直将这个模式坚持下去:能否通过中药协定方,给予慢病、康复患者安全的调理治疗?而我们作为全科医师,也希望能在长期的临床实践中进行一些关于中药饮片疗效的科研课题,为中医药的长期推广发展奠定更广泛基础。”市卫健委中医药服务监管处也透露,目前相关部门正在制定新的规范文件,将在有限的使用范围内准许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全科医师在专业培训后,像开具中成药一样使用协定方,拓宽用药品种,让老百姓真正获益。

炒股开户享福利,入金抽188元红包,100%中奖! 海量资讯、精准解读,尽在新浪财经APP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