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数据整理与分析(20200202)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全国确诊人数统计表最新数据 疫情数据整理与分析(20200202)

疫情数据整理与分析(20200202)

#疫情数据整理与分析(2020020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但是, 随着累计数据基数越来越大,按照数学规律,累计增速本身就会越来越小,这并不那么值得乐观。

22日密切接触者暴增,并非当日的真实数据,而是之前已接触甚至已经有症状人口的集中确认,如果根据每日累计追踪的密切接触者数量计算出每日新增的密切接触者人数,并计算 每日新增接触者的环比增速,然后剔除22和23日的数据,可以发现,密切接触者新增人数的 增速有2个波峰,24日和27日,分别对应春节前后两个人流高峰。而2月1日,新增密切接触者新增人数增速又开始抬头。

并且,由于春运返程高峰到来,预计这一趋势还将延续,并且增速可能接近24和27日两个波峰,如果真的如此,在如此巨大的基数下(2月1日累计追踪到16万多密切接触者、单日新增密切接触者将近2.7万人)保持如此快的增速,那密切接触者人数可能超过百万,可能远超一二线城市的医疗设施的承载能力!

而且,这个官方公布数据,一定是小于真实数据的,昨天看《财经》记者对武汉十个染病家庭的采访,揭示出 人数超出临界点之后,整个医疗体系无法有效追踪处理大部分接触者,无法将疑似症状者确诊,那疫情就失控了

患者首先是成为密切接触者,然后其中一部分人出现症状转化为疑似病例,经过医院检查,疑似病例中一部分转化为确诊患者:

密切接触==>>疑似==>>确诊

这个过滤器模型,其实很类似于电子商务中的转化率漏斗:

网站访问==>>咨询==>>客户

密切接触=网站访问;

疑似=咨询;

确诊=客户;

新增接触到新增疑似、新增疑似到新增确诊、新增接触到新增确诊,这三组数据,因为从接触到疑似再到确诊存在时间差,所以同一天的数据并不是同一批人的转化率,计算出来的结果并不准确。而根据累计数据计算出的比率比较有分析价值。

从表格中的数据可以发现,1月26日累计接触到现有疑似的转化率到达最高点18%,即有18%的密切接触者会出现疑似症状。之后,该指标一直在下降,从1月26日的18%下降到27日的15%,再下降到28和29日的14%,继续下降到30和31日的13%,2月1日,该转化率已经下降至12%。这反映了戴口罩、洗手、保持距离等卫生措施已经有效降低了密切接触者感染的概率。

从累计确诊人数与现有疑似患者比率的变化趋势来看,1月22日是绝对的高峰,累计确诊患者数量超过了现有疑似患者数量,可能主要因为1月22日武汉确诊人数暴增,而很多症状较轻的疑似人群却还没有去医院就诊,未被统计到疑似人数中,只有症状严重的患者才会去就诊,所以初期确诊率就极高。

对这个指标的理解需要特别小心,因为我最初把这个理解为疑似患者被确诊的概率,这是错误的,因为 “现有疑似人数”不包括已经被确诊的和被排除疑似的人数。

累计确诊人数与现有疑似患者人数比率的变化趋势,主要反映了医疗体系对“疑似患者”的确诊能力,如果疫情接近尾声,这个指标的数值应该会变得特别大,比如累计确诊人数10万人,现有疑似患者只剩下100人,这个指标就会变成1000。 未来,应该密切跟踪该指标!

目前来看,1月26日该指标处在最低点47%,这说明26日是医疗体系确诊能力最低、疑似患者最痛苦的时候,可能是因为春节导致医生护士人数不足,也可能是确诊所用试剂或药物不足;而27日到31日,该指标基本稳定在63~66%左右,医疗体系与病毒的拉锯战进入平台期; 2月1日,该指标已经上升到74%,这说明医疗体系的确诊能力有了明显提升、现有疑似患者的增速低于医疗体系的确诊速度,医疗体系在逐步消化积压的疑似患者“订单”。

从密切接触者被确诊为新冠感染的概率变化趋势来看,1月23日之后,该指标已经稳定在9%左右。这个指标应该比较客观反映了与患者密切接触时被传染患病的可能性,大约就是9%左右。

2月2日单日新增密切接触者26857人,按照9%(精确数字是0.087766)的确诊转化率估计,2月2日新增患者2357人。

所以,接下来,我主要关注2个指标: 每日新增密切接触者人数、 累积确诊人数与现有疑似人数的比率这两个指标,这两个核心指标,可以帮助我判断疫情是不是真的进入收缩阶段了: 前者可估算出每天实际上有多少人新感染,后者判断医疗体系与疫情 拉锯战 的实力对比。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