济宁市人民政府 规划计划 济宁市兖州区实验高级中学附属学校少陵校区综合发展规划(2022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兖州实验高中是不是重点高中学校 济宁市人民政府 规划计划 济宁市兖州区实验高级中学附属学校少陵校区综合发展规划(2022

济宁市人民政府 规划计划 济宁市兖州区实验高级中学附属学校少陵校区综合发展规划(2022

2024-07-13 20:2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一、学校发展背景与现状分析

学校概况:

济宁市兖州区实验高级中学附属学校是区委区政府根据上级有关解决大班额文件精神投资兴建的一所九年一贯制公立学校,是解决城镇中小学大班额问题的重点工程,是完善学校布点,改善学校基础设施条件,促使兖州学校布局合理化、校舍建设标准化、资源配置均衡化的一所区域内优质、高效衔接的精品学校。学校占地面积近60亩,可容纳小学24个教学班、初中18个教学班,可接收在校生共计2000余名。

学校秉承“文化立校、质量兴校、特色强校”的办学理念和“依法治校、民主管理、以德育人、厚爱严管”的管理理念,确定了校训:明德尚实,笃行致远;校风:求实求真,至善至美;教风:踏实,扎实,务实,求实;学风:勤学,乐学,善学,博学。

坚持党建领航、创新发展,办人民满意的教育。采用“九年一贯制”办学模式,实行小班化教学,进行个性化教育。创新教学管理模式,依托优质教育资源,积极探索“下探式”教育教学模式,充分利用实验高中和其他名校优秀教师和先进的设施资源,努力做好小升初、初升高的有效衔接,竭力把实高附校的学子们培养成为新时代有理想、有担当、有责任、有爱心、会锻炼、会生活的好少年。

学校采取半封闭式管理,学生午餐、午休、晚服学生的晚餐都在学校进行,贯彻行知教育理念,实现教育与生活的和谐统一,让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让每个孩子成人成才,实现教育效果的最优化。

学校实行团队管理模式,成立行政发展中心、学生发展中心、教师发展中心和保障发展中心,加强各职能部门协作配合,注重团队整体评价和个人评价相结合,提升服务意识和合作能力。

发展优势:

1.区委、区政府、区教体局对学校的扶持力度不断加大,为学校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顺势而行、乘势而上的良好机遇,为学校特色建设创造了有利的条件。

2. 我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实现了教育教学资源的整合。学校管理科学规范,以“同心圆管理模式”为主导,用制度文化做保障,用精神文化做引领。

3. 学校以爱国主义教育为核心,以理想教育为载体,立足课堂主渠道,在活动中深化德育。坚持德育内容“小、近、实”:“小”——教育内容具体,“近”——教育内容贴近实际,“实”——讲究实效、知行统一。

二、办学理念与指导思想

办学理念:

学校秉承“文化立校、质量兴校、特色强校”的办学理念,引导学生勤学,乐学,善学,博学;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搭建舞台,逐步形成一支踏实,扎实,务实,求实的教师队伍。

指导思想:

以办人民满意教育为己任,以新理念引领,高标准定位,在稳步发展的基础上,牢牢把握新一轮发展机遇,进一步深化课程改革,加强校本研究,发挥自身优势,增强办学底蕴,凸现学校特色,建设新型亮点,彰显学校品位,最大化地提升办学效益,办成一所家长满意,社会认可,领导放心的优质学校。

三、学校发展目标

学校发展的基本定位:

积极打造“责任教育”,增强教师和学生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努力在“责任教育”的引领下,教师工作积极性不断增强,学生行为习惯不断规范,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不断提高。真正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打造特色明显的精品学校。

学校发展的主攻方向:

1.坚持“文化立校”,以此作为学校发展的指导思想。实现学校发展的过程,就是以学生为本,为学生的发展奠基的过程;就是以教师为本,为教师的发展助力的过程。

2.坚持“质量兴校”,以此作为学校发展的基本策略。质量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生命线,在办学目标的引领下,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来保证学校的发展。

3.坚持“特色强校”,以此作为学校发展的必由之路。特色发展是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的关键途径,学校独特的办学特色就是学校的品牌。

四、学校三年发展目标

三年发展总目标:

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深化新课程改革,着力于学校内涵发展,精化细化学校管理,全面提升办学品位,把学校办成发展更均衡,特色更鲜明的公办学校。  

具体目标:

1.事业发展。

健全德育、教学、科研、后勤服务等方面的规范管理,逐步形成精细务实的学校管理文化;开源节流,倡导节能低碳,进一步完善安全设施、安全制度和安全工作台账,确保安全工作零事故;利用网络平台,推行网络环境下的信息交流、常规管理和校务管理。    

2.教师发展。

贯彻落实《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广泛开展师德建设活动。加大对学校内部名优教师的培养力度,加强与兄弟学校的交流与合作,把校本培训与选派教师外出培训、邀请专家来校指导结合起来;加强各项工作的考核与总结。 

用三年时间完成一轮班主任校本培训,进一步促进班主任队伍专业化发展;打造班级文化特色,进一步健全班主任学习制度和交流制度。   

3.学生发展。

构建德育工作的长效机制,完善德育工作,进一步健全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加强学校心理咨询室的规范建设,发挥兼职心理健康教师的作用,把心理健康教育落到实处;认真贯彻执行《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三年内,学生违法事件发生率为零。  

小学部:经过六年的环境熏陶、系统教育和规范自律,把学生培养成身体、心理健康,学习兴趣浓厚,行为习惯良好的好学生、好孩子、好公民。  

初中部:通过形式多样的教育教学活动,把学生培养成身心健康、学有所得、习惯好、负责任、有志向的合格的初中生。  

4.特色发展。

加强高效课堂教学研究,提高教学效率,加强过程管理,使“活力课堂”“高效课堂”在活动中不断提升师生工作、学习、生活的质量;扎实推进课程改革,高度重视富有年级特点的综合实践活动的开展,使读书活动深入师生心中;充分发挥校本教材的熏陶作用、引领作用,体现在校园的每一个细节,走进每一位师生的心灵。  

五、学校三年发展规划实施的主要措施

德育工作规范化:

德育目标是德育工作的核心,德育的基本任务是把学生培养成为热爱社会主义祖国的具有社会公德、法制意识、文明行为习惯的遵纪守法的公民,引导他们逐步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提高爱国主义、集体主义和社会主义思想觉悟。我们将以体验性的德育活动为抓手,从细节入手,夯实学生的日常行为规范教育,使学生成为知书达礼、自信文明、健康自律的爱国小公民。

1.发挥名人的教育效应,挖掘德育资源,将德育工作与实践活动相结合。加强德育综合实践课的研究,积极探索中小学德育与齐鲁文化的内在联系,创造性地开展系列活动,引领学生走进生活,走进社会,让学生在实践、体验中不断成长。  

2.建设有特色的班级文化。结合求同存异,彰显个性的原则,人人参与,进行特色化班级环境布置,打造良好的班级文化环境,感染和激励学生营造积极向上、团结和谐的学风、班风。    

3.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开拓班主任工作新局面。每年坚持对班主任的培训和指导,进一步打造一支“三懂三会”(即“懂教育规律,懂学生心理,懂教育方法;会做学生思想工作,会与学生建立和谐关系,会寓教育于活动之中”)的班主任队伍。每年坚持开展“优秀班主任”的评选。

4.认真落实政教处“德育工作制度”,加强规范管理力度,使每一位教育工作者在遵循教育规律的基础上,都积极参与到学校德育规范的管理中来。    

5.养成教育、宿舍管理、学生自治是我校德育管理的特色,也是学生发展乃至学校可持续发展的保证。

特色发展个性化:

今后三年,学校将充分挖掘地域资源、教师资源,围绕别具一格的校园文化,不断探索与积累,形成以读书为主要内容的办学特色,并产生较大的影响。  

1.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做到层层管理,专人负责。有计划地开展特色建设阶段性成果展示活动,充分利用各种宣传媒体,做好学校特色建设的宣传与推介工作。  

2.有计划地组织学生参加综合实践活动,充分利用校本教材,不断推进特色的品牌建设步伐。积极参加上级部门组织的相关活动,力争在活动中取得较好的成绩,逐步提高学校办学特色的享誉度。  

高效课堂普遍化:

面向每一位学生,立足长远,着眼发展。在着力培养学生良好学习习惯的同时,加强学生的学法研究,提供各学科个性化的学习策略,寻求学生学习过程中新的增长点和突破口,促进学生可持续全面发展。  

1.在现有班级学生规模的基础上,加强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组织形式、教学实践过程、教学策略和教学模式等的改革,加强教学有效性研究,坚持“功夫在备课、落实在课堂、巩固在平时”的课堂管理理念,并将其作为学校今后三年评价教师专业素质情况的主要方面,激励教师在高效课堂的设计上、教学质量的提升上做文章。  

2.结合实际,改革教与学的评价机制。积极尝试生生合作,包括小组合作学习和全班合作学习。倡导评价标准、评价主体、评价方式的多元化。注重学生个别差异,根据学生发展水平与需要,寻求其最近发展区,创造条件让每个学生进步,让每个学生都有机会品尝成功,激发学生的学习动力、学习活力。  

中小学教育一体化:

实现办学整个过程的优化组合,在各个阶段的衔接上,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教学和教学环节、内容、方法等的无序组织,从而实现教育资源的合理配置,避免学生过重的课业负担,提高教育教学效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1.进一步加强整合与融合,对接好初中部、小学部的重点工作,注重学校特色发展的衔接。施行一体化行政、教育、教学管理,保证素质教育要求、要素在各个处室、年级组、教研组中得到有效的落实。综合利用教育资源,根据学生在小学阶段、初中阶段对教育资源的不同需求,互补、套用小学与中学教育资源,切实提高资源的利用率,充分发挥教育资源的效益。  

2.通过各种方式加强中小学之间的合作与交流,统一思想认识,形成一个完整的中小学教育框架与体系。初中部和小学部有计划地相互邀请对方教师参加课题培训、研讨,参加教研组上课、评课活动;加强中小学教师联谊活动,增强情感方面的沟通。  

教师发展专业化:

通过三年的学习、培训,拓展教师专业内涵,提高专业水平,建设一支团结协作、作风踏实、精于业务、善于创新的教师队伍。  

1.扎实开展“三个一” 活动,即每学期精读一本理论专著、每学期上一堂交流课、每学期至少撰写一篇教学论文或案例,促进教师业务在自我体验与感悟中提高。  

2.以教科研活动促进教师的专业化发展。把教科研工作落脚点回归到“高效课堂”的教学工作中,通过各种形式,引导、鼓励教师交流教学中的困惑、感悟、思索,形成全员参与的研究氛围。引导教师在开展生本实验研究的同时,注重抓基础、重能力、多反馈、出成果,让教科研进头脑、进课堂、进活动,使每一位教师在专业化发展中向前迈出一大步。  

3.落实校本培训,提高教师教学能力。打破年级界限,开展多种形式的校内教研活动。坚持开展青年教师“三字一话”训练,激励教师掌握熟练运用现代化教育技术的能力,加强检查评比力度,每学年开展一次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注重与兄弟学校的联系与交流,邀请一些公办教师来校讲学、上课、评课,定期组织观看名师教学录像,拓宽教师的视野,强化教师的教研意识;组织教师到名校参观学习,组织教师参加区、市、省举办的教学研讨会、培训会。  

4.进一步健全教师发展激励机制。每位教师针对自身特点制定切实可行的个人专业成长三年发展规划,学校每年对教师个体的规划达标情况进行考核验收,并与评优评先、绩效工资的发放挂钩。  

校园环境园林化:

本着因地制宜、彰显特色、整体协调、生态优先、合理搭配、规范管理等原则,打造生态、绿色、健康、自然、和谐的校园环境,让环境教育和文化教育成为学校的一道亮丽夺目的风景。  

1.加强校园环境的管理与维护。制定完善的环境管护制度,把环境生态教育纳入学生课堂,把绿化宣传教育列入学校文明创建工作。增设环境保护标牌,明确专门的管理人员和班级;坚持做好校园环境清洁卫生工作,实行卫生包干制度,成立清洁校园“学生自愿者”团体,努力使校园达到“四化”:净化、美化、绿化、香化;公共场所实现“六无”:无纸屑、无果壳、无痰迹、无杂物、无污水、无蛛网。做到教室整洁,厕所干净,厨房、餐厅符合卫生标准。确保校园全天候干净整洁,无卫生死角。

2.组织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开展以“绿化、净化校园”为主题的课外活动,结合季节特点,有计划地开展护绿、护树教育,使学生在丰富多彩活动,不断增强爱绿护绿意识,不断形成爱护校园环境的自觉行动。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