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大清银行兑换券 中国首枚钢凹雕版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兑换券的尺寸 简析大清银行兑换券 中国首枚钢凹雕版

简析大清银行兑换券 中国首枚钢凹雕版

2024-06-19 07:1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载沣和溥仪(右站),载沣怀中为溥杰(图片来源于网络)

制定这些制度的同时,也决定印制后来被俗称为大清龙钞的大清银行兑换券。为提高相关技术,聘请了美国著名钢凹印雕版技师海趣(L.Hatch)来华,担任印制局技师长,并培训艺徒传授技术,以便制作新版纸币等工作。在设计大清银行兑换券的过程中,关于头像的印制问题引发了负责人之间的争议。有一些大臣认为,作为国家最正式的货币,钞票上的头像应该是皇帝。由于当时光绪皇帝已经去世,他们认为应该印刻宣统皇帝的头像。然而,更多大臣们对此持否定态度。他们认为,钞票是一种庄重的物品,象征着国家的权威和尊严,考虑到宣统皇帝溥仪当时只有三岁,将一个小孩子的头像印制在钞票上显得不够庄重。经过激烈的辩论,清廷高层最终决定,没有选择溥仪作为此版纸钞的人像图案。

大清银行兑换券全套试色票

图片来源:首席数据中心-中国嘉德2003年春拍

大清银行兑换券的于宣统三年(1911年)设计出了试色样票,例如在该设计中,载沣像大清银行兑换券就设计了八种试色样票,包括壹圆、伍圆、拾圆和壹百圆四种面值。最终,此版纸币诏旨批准发行版的正面全部采用黑色,而背面则分别采用绿色、紫色、蓝色和黄色来区分不同面值。钞票上部以"飞龙在天"图来象征满清皇朝的统治,下部根据面值设置了不同的图景,这些试色样票也是中国采用钢凹雕版工艺印制钞票的起始之作。

大清银行兑换券载沣像拾圆流通票

图片来源:首席数据中心-上海泓盛2021年春拍

这些钞票由度支部印刷局(今北京印钞厂)负责印制和发行,然而,由于筹备和试印过程进展缓慢,此时正值辛亥革命爆发前夜(1911年10月10日),清政权岌岌可危。最终,即将正式发行的大清银行兑换券也随着王朝的覆灭而未能问世,仅有拾圆券得以正式发行,其他面值的发行并未完全准备好,并且受时间限制,也未能广泛流通就宣告作废。

80年代大清银行兑换券载沣像复刻版观赏币

图片来源:首席数据中心-上海匡时2022年秋拍

后来在民国初年(20世纪20、30年代),当时的财政部印刷局将原本票面上的"大清银行兑换券"改为"财政部印刷局",印制了一套特殊的样票,这套样票包括了四种面值,是当时财政部印刷局制作的纪念品。而在20世纪80年代末期至90年代,北京印钞厂曾经雕版复制发行了仿真的大清银行兑换券,作为观赏币供爱好者收藏。这套仿真品包括了一元、五元、十元和百元四枚,由北京钱币雕刻师刘宝纯先生担任总编辑,经过向相关管理部门申请批准后,精心设计、绘制画稿,制版,力求实现高度仿真,背面以篆体书写着"中国北京"和"观赏币"字样。此套观赏币共发行约1万套,采用了95克满版菊花水印的钞币专用纸进行印制。

声明:首席收藏网(shouxi.com)独家稿件,版权所有,任何媒体或个人未经许可,严禁转载。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