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读许渊冲译版的《约翰·克里斯朵夫》(约翰·克里斯托夫(上下))书评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克里斯托夫米拉克 我读许渊冲译版的《约翰·克里斯朵夫》(约翰·克里斯托夫(上下))书评

我读许渊冲译版的《约翰·克里斯朵夫》(约翰·克里斯托夫(上下))书评

2024-07-03 09:4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一)买的《约翰•克利斯托夫》是许渊冲的译版,以较慢的速度读,花了4个月的时间,终于把上、下两部都读完,看到最后作者罗曼•罗兰的后序以及介绍许渊冲的后记,又不免多出几分读者和作者微妙缘分的感慨。后序里作者介绍说,整本书构思了20年,1903年7月在瑞士朱拉山开始动笔,1912年6月完成,大部分的写作地点是在巴黎一所小房子里。看到朱拉山,不禁想到我初读这本书的时候,自己就住在瑞士朱拉山下的伏尔泰•费内Ferney小镇,那会儿自己看的是电子书,但是仅仅只读到了男主角的父亲如何堕落不顾家,就没再坚持下去,回国后才买的纸质版本继续读。作为一名100多年后的异国读者,缘分让我挑选了这本书,然后发现书中谈到的主要地点我都有幸去过,诸如巴黎和罗马,以及瑞士的施皮兹、卢塞恩、图恩等地方。读书的过程中,看到这些城市的名字,不免惊喜,作者天才的描述也让我对这些地方有了更深刻的后知后觉式的认识,尤其是对巴黎。“一个死了的巨人伸手伸脚躺在大平原上。他心惊肉跳地站住了,怅望着传奇人种的巨大化石,这个人种在世界上已经绝迹,但全世界都听到过他的脚步声——这个种族带着荣军院的金冠,用卢浮宫的围墙做腰带,大教堂的高塔是他拥抱苍天的手臂,拿破仑的凯旋门是他跨越大地的双脚,但是今天,凯旋门下万头攒动,却都是小人国的矮人。”这段对巴黎的描写我非常喜欢。许渊冲的翻译我觉得还是很流畅的,读完才知道这居然是译者70多岁时的翻译作品,相对傅雷译本(傅雷30多岁完成),许老在生活经历和人生感受上也许更胜一筹。也许是人到了30岁的缘故,我越来越喜欢听年过半百的人说话,比如喜欢看《锵锵三人行》,喜欢听梁文道、许子东、马家辉、马未都和窦文涛几个大老爷们侃大山,觉得总是能够感受到别人的生活智慧。所以我喜欢许老翻译的调调。这也让我更喜欢头发花白后的男主角,那种心平气和以及岁月沉淀后的智慧让人觉得内心很安宁和温和。(二)不谈那些所谓的宏观的人道主义,只随心记录一下读书感受。作者说千万别把克里斯托夫和贝多芬划等号,因为两者仅仅有童年这一章节比较相似。在我看来,与其说克里斯托夫是贝多芬,还不如说克里斯托夫更像作者自己。整本书涉及的东西很多,除了男主角的成长历程之外,还包括莱茵河河畔音乐传统的传承,当时法国和德国音乐评论界的介绍,巴黎文化圈由浅入深的探讨,法国(拉丁民族)民族性和德国(日耳曼民族)民族性的比较,法国政治革命的发展,德法关系的张力,法国各阶级人民的生活状况和想法,宗教的多次探讨,瑞士某些地方的文化特点,意大利文化的懒散以及宽厚,革命过后法国年轻人的现状••••••有时候读到一些比较专业的文段,比如音乐评论或是文学流派的斗争,会稍微感觉晦涩难懂,不过还能凑合读进去吧。假设民族性不是一个伪概念,那么德国人应该属于理想主义者,他们喜欢有秩序的自由,甚至有点崇尚武力,法国人相对来说喜欢绝对的自由,要么都不行动,要么就是动真格的集体行动,有种“带有神经质的狂热”。“法国精神具有悲剧性,一个用哥特式艺术,用古典的理性,用大革命的精神塑造了全世界的民族,经过千锤百炼,赴汤蹈火,却没有死亡,反而起死回生,越战越强的民族。洪水不会损坏法兰西的岩床。”而意大利,则是懒散的,却多姿多彩,“注重形式多于内容”,有点轻浮,但是却暗含着智慧,擅于休息的,是宽厚的。所谓的上流社会的艺术追求,其实更多是人云亦云,很多人去听音乐会,更多是去看著名歌手,没有几个人真的是听音乐,没几个懂音乐,大家都默契地跟着评论界走,只要不偏离主流评论,就是正确的是安全的。而艺术家的命运,很多时候,是起先大家反驳你,然后大家吹捧你,最后又打击你。革命,大众的热情总是容易被人掌控。无产阶级反对资产阶级,很多时候不是为了什么信念,仅仅是因为他们也想成为资产阶级,也想成为那个被他反对的人,一旦成为了,就不会革自己的命了,所以很多时候,达到目标之日,往往就是背离目标最远的时刻。“经过大革命的法国并没有革掉官僚主义的命。”周而复始,获利的并不是劳苦大众。作者说,友爱是这本书的源头活水,“我们之间没有敌人,没有坏人,只有可怜的人。我们唯一持久的幸福是互相了解,以便达到互爱的目的:智慧和爱。”这让我想起雨果的《悲惨世界》,也许法国文学都有这么一个特点,那就是怜悯可怜的人,希望大家都有同理心,相互体谅,推崇博爱,尤其是宗教的那种无私的,不求回报的爱。当然本书更多的讲的是一个战士如何坚持一生的战斗,一个战士如何渐渐获得生活的智慧,如何成熟地爱自己和爱其他人。说实话,读完本书,我并没有像别人说的那样——忽然全身充满力量的感觉,反而觉得更加宁静平和,感觉自己仿佛跟主人公一同成长了,尤其是心智和脾性上。而读书过程中,某些章节的那种沁人的智慧和美学享受倒是我难忘的,好书给人的影响不是三言两语就能道出来的,属于一种无形的愉悦的感受,让人回味无穷。这本书让我更加深刻地明白,在永不回头的时光和生活中的不如意面前,要像克拉夫特一样乐观和坚强,其实没有那么难,幸福不是永恒的感觉,而是某一时刻的感受,不要刻意去追寻,精神上的痛苦兴许是常态。千万不要陷入追求肉体快乐的泥潭中。不随波逐流很难做到,然而坚持自己的内心,时间长了,总会有意想不到的充实快乐。过去的事就不要过多懊悔,尊重每一天,不要糟蹋每一天,尽我所能,这也许是上帝最善意的提示。(三)最后,趁还有印象,大概理一理男主角的成长历程,以免忘功太强。对克里斯托夫影响最深的人不少,小时候应该是祖父、母亲、舅舅以及父亲,然后认识了奥托,有了人生第一次友情,但是短暂得可怜。后来有了初恋,蜜娜,也是悲剧收场。随后喜欢上了住在隔壁的莎冰,更是悲剧地收尾了。接着跟阿达在一起了,但是他俩不是一类人。 故事此时都发生在德国小镇里,他如何展现音乐天赋,然后开始养家,脾气如何臭,如何得罪了当地的伯爵,最后失去了工作,如何又跟母亲搬家,到了新的房东老于莱家,房东家的小孙女喜欢男主角,但是男主角不喜欢她,感情这事儿真不能强求。此时还埋下了安东尼蒂的伏笔,一个法国来的家庭教师,因为和克里斯托夫一起看戏的缘故被开除了。克里斯托夫因为才气和性格脾气被整个小镇排斥,想逃离这里,但是母亲路易莎不允许。貌似此期间还去探访了欣赏他的老朋友老苏茨,那一段真的很感人。最后是因为一个契机,他在乡下打了德国士兵,被当局通缉,于是便逃到了法国,到了巴黎。出门靠朋友,找了朋友,但是也不怎么靠谱,说帮忙其实没怎么帮到,他住最便宜的房子,吃很少的食物,开始教邻里的孩子钢琴。还认识了不少犹太人,其中一个犹太家庭对他很赏识,帮助不少。慢慢地他开始了解巴黎的文化圈,他讨厌,觉得肤浅,浮躁,甚至觉得色情文化过分,大家人云亦云,装腔作势,都在献媚女人,他还去看了很多歌剧之类,妄想通过看几场歌剧就了解巴黎。最终当然是失败的。后来他做了柯勒蒂的钢琴教师,柯勒蒂,是一位典型的空虚的上流社会的法国千金,自己白天无聊打扮,晚上到各种场合打情骂俏,狂欢后回到家又觉得空虚难耐。还有柯勒蒂的表妹出现了,也是后期男主角的生命伴侣葛拉齐亚,但是男主角对当时的她没怎么留意,仅仅是女方单相思。男主角还认识一位女歌星,成为了他的情人,也是一位可怜的女人,童年太悲剧,后来不得不出卖身体上位,然后自己不够强大,成名后的自己更加的悲观消极,无论如何都很难开心。后来去了美国。然后奥利维出场了,克里斯托夫终于有了真正的一位朋友。于是作者花了很大的篇幅介绍了耶南一家的历史,耶南先生是银行家,后来由于轻信破产了,耶南先生选择了自杀,剩下妻儿女三人,流落到巴黎,想求亲戚帮忙,结果势力的亲戚根本看不起他们。后来奥利维的母亲积劳成疾去世了,剩下姐弟俩,姐姐安东尼蒂牺牲了自己的青春和爱情,为弟弟奉献了好几年的生命,还曾经去德国当家庭教师,就是跟男主角有几面之缘的法国女孩。最终弟弟考上了师范院校,姐弟俩去瑞士旅游,后来姐姐身体越来越弱,也离开了,可怜的人。克里斯托夫后来跟奥利维一起住,住在楼阁里。奥利维有着平静温和的性格,身体很弱,眼睛仿佛可以看透一切,总是有一种与世隔绝的淡泊气质,吸引着克里斯托夫,后来也吸引着那位后来成长为诗人的小孩艾曼纽。“奥利维非常敏锐,对一切都开放,对什么都不恨,都不排斥,总是用慷慨大度的同情心去观察世界:这种清新的目光是一种无价之宝。这种天赋使他能用日新月异的心情,去欣赏天长地久的万象更新。”谁能想到,克里斯托夫的热情和生命力感染了整个楼阁的人,亚诺夫妇,军官,等等人,都慢慢开始交流,阁楼在音乐家的琴声中开始有活力。男主角还认识了夜莺,一个会唱歌的女孩,喜欢奥利维,还曾经收养过奥利维的孩子。然而好戏不长,因为德国和法国有政治冲突,除了奥利维,大家又开始排斥克里斯托夫。“他作曲是自得其乐,不是为了功名成就。真正的艺术家哪里顾得上作品将来会怎样?他就像文艺复兴时期的画家欢欢喜喜地作壁画,明知十年之后,墙上不会留下什么痕迹。克里斯多夫就是这样心平气和地作曲,等待时运好转,不料好事果然来了。”偶然地,克里斯托夫因为一个报业大亨的大肆宣传,火了。男主角开始参加各种饭局,大吃大喝,说话不严谨,容易让别人抓住把柄,又开始有人攻击他。为这个事,后来为了奥利维,还曾经跟他的死对头雷维-葛进行决战,最后两人的和解很感人。中间穿插,路易莎,男主角的母亲病逝了,他偷偷回德国,奥利维借来路费,因为男主角还在通缉期,奥利维第二天也赶去德国帮朋友的忙。奥利维怕克里斯托夫因为红起来后堕落,怕他受到诱惑,然而“命运总是和人开玩笑的。对于满不在乎的人,命运偏偏网开一面,让他通过;对于小心在意、提心吊胆、心中有数的人,反倒不让他漏网。”受到诱惑的反而是奥利维。然后花了很多篇幅讲了雅克琳这个人,未来的奥利维的妻子,未来的害奥利维痛苦的女人,未来的乔治的母亲。这是一个把自私发挥到极点的女性角色,把追求个人的幸福当成唯一生活目标的人。因为结婚,奥利维和男主角渐行渐远。此时他只能跟诺亚太太和夜莺经常在一起。克里斯托夫又一次被置于风口浪尖,但是忽然有一天,那些批评都不见了,甚至德国可以让他回去两天。因为背后有葛拉齐亚的帮忙。自由,多少人以你的名义去专制。革命的风暴总是不停。在铃兰节那一天,最不愿意出门的奥利维戏剧性地成为暴动发生的导火索,克里斯托夫还参与了暴动,然后被通缉了,又开始了逃亡的生活,朋友骗他说奥利维第二天跟他在瑞士见面,然后让他上了火车,去了瑞士。第二天才知道奥利维已经不行了,然后整个人都快倒下了。他去投靠了布劳恩夫妇,布劳恩是医生,老实人,妻子叫做安娜,一个被压抑的女人。最后和克里斯托夫发生了关系,真是让人失望。也许人无完人吧,男主角在巴黎时多么厌恶情妇情夫这种桥段,最后自己居然成了第三者,他自己受不了肉欲的引诱。里面描写到安娜的仆人如何发现他们的奸情,如何装作不知道,后来恐惧让安娜生病了,让男主逃走了。最后,年老的男主角还回到那个地方找安娜,在教堂里,貌似彼此都没认出对方。后来男主在瑞士遇到了葛拉齐亚,这个时候的他已经有白发了,估计40岁了吧,20出头到巴黎,在巴黎待了10年,随后又出逃瑞士,最后遇到了人生的知音伴侣。可惜葛拉齐亚有一个坏心眼的儿子,总是想尽方法不让他俩在一起。他后来追随葛拉齐亚,去了意大利,感受到意大利的文化氛围,那种懒散的献媚的随性,对他的创作有益。因为工作缘故,最后还是决定回到巴黎,此时的他已经沉淀下来了,不再像年轻时的自己那样暴脾气和看什么都不顺眼。“我变了。我不敢再严格要求别人。在我想严格批评他们时,会扪心自问:‘你有没有权利?你比他们还不如呢!却自以为比他们强’我也搞清楚了,世上没有无用的人,最坏的人在悲剧舞台上也有他的作用。腐化堕落的享乐主义者,臭气熏天的非道德主义者,都完成了白蚁般的破坏任务:危房要拆掉才能重建。”经常与人生伴侣通信。后来还遇到了奥利维的儿子乔治,还有奥利维的“学生”艾曼纽,让他感觉看到了奥利维。随后葛拉齐亚经常装病的儿子真的“狼来了”,病逝了,随后葛拉齐亚身体也越来越糟糕,最后也病逝了。克里斯托夫得到消息,非常平静,忽然精神上更加自由了。随后克里斯托夫撮合了乔治和葛拉齐亚的女儿,俩人结婚了,还去度蜜月了,最后虚弱的克里斯托夫,也去世了——复活了。别了,克里斯托夫。作者说这是纪念一个时代的结束,致敬一个时代,送给那些不是不朽的人。送给拥有伟大心灵的战斗者。(四)喜欢段落摘选:我喜欢高弗烈舅舅,在克里斯托夫迷茫懊恼的时候,遇到了舅舅,安慰小男孩说:“鸡并不因为他违背了誓言就不啼明。每天早晨,鸡为我们每一个人啼明。”告诉小男孩这一辈子就是尽我所能就可以了,即使是英雄,也是做了自己能做的事,不必觉得不够,很多人其实根本没有做到。“想今天吧。不要空谈理论。一切理论,你看,即使是谈道德,也不是好东西,都是愚蠢的,有害的。不要勉强生活。今天就该好好活下去。要珍重每一天。要爱每一天,尊重每一天,千万不要糟蹋一天,不要妨碍开花结果。”

诺亚太太说:“生活多不幸啊!”克里斯朵夫抬起头来说:“不,不能说生活不幸,只能说生活有不幸的时刻。”

“幸福只是普遍的生活节奏中的一个片刻,只是生命的钟摆左右摇摆的一极,要把钟摆停在一格上,那生命之钟就不能走了。”“他们这一伙人的座右铭,只要略加修改,就是:‘我的酒杯不大;但我可以喝••••••别人杯中的酒’”“不表态的人莫得意洋洋,表态的人却在你们之上。”——凯勒天下的母亲都把自己的子女受到的教育和天赋估计得太高了。所谓的“自由职业”,其实只有饿死的“自由。”天才闻起来有泥土味,还有斗兽英雄身上发出来的野味和怪味。2015-4-18 ZKF整理完毕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