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光伏简史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中国光伏产业“几起几落”,从“三头在外”到拥有足以称霸全球的产业实力,其近30年的产业发展历程,既...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光伏发电行情 中国光伏简史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中国光伏产业“几起几落”,从“三头在外”到拥有足以称霸全球的产业实力,其近30年的产业发展历程,既... 

中国光伏简史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中国光伏产业“几起几落”,从“三头在外”到拥有足以称霸全球的产业实力,其近30年的产业发展历程,既... 

2023-09-03 22:4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来源:雪球App,作者: 远方的青木,(https://xueqiu.com/3919125875/219151316)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中国光伏产业“几起几落”,从“三头在外”到拥有足以称霸全球的产业实力,其近30年的产业发展历程,既有第一代光伏企业的铩羽而归,又有第二代光伏企业的前仆后继,堪称励志经典。(反映了光伏具有:政策周期、产能周期、技术周期)

一、中国光明工程与世界光伏元年

1996年,世界太阳能高峰会议在津巴布韦召开,光伏发电进入了中国的视野。此时,中国还有7656万无电人口,如西藏地区因为地理原因,无电户比例高达78%,这些人口和地区都远离电网,负荷小而分散,无法用延伸电网的方式供电,而光伏发电可以扭转这一切。

1997年,“中国光明工程”进入实施阶段,光明工程通过太阳能、风能等发电方式在西部建立起上千套独立发电系统,解决了西部乡村的用电问题。光明工程中对光伏的需求创造了无锡尚德、江西塞维、天合光能等中国第一代光伏企业。

此时,欧美在一系列能源问题和环保思潮的压力下,于2004年开始推动能源转型,风电和光伏成了不二之选,这一年被称为世界光伏产业的元年。

二、第一次高光时刻——集体出海

中国光伏产业乘着产业爆发和人力成本的东风集体出海,迎来了第一次全球光伏扩张的高光。2005年,无锡尚德在纽交所上市,成为第一家在美国主板上市的中国民营企业。此后,天合光能、江西塞维、河北英利先后赴美上市,不断刷新中国新能源IPO的记录,风光无限。到2007年,中国光伏企业已接近千家,占据世界光伏产业半壁江山,同时已有11家中国光伏企业在美国上市,中国成为全球最大的光伏制造国,年产量达到1088MW。

三、第一次至暗时刻——巨鳄围猎

当时,中国虽然成为了全球最大制造国,但光伏企业作为集光学、电磁学,半导体化工机械为一体的高新产业,产业链整体技术含量较高,而当时中国的光伏产业上游缺乏制造工艺,下游缺乏电站技术,整个产业基本集中在光伏组建这一项。产量迅速扩张的背后,90%的原料依赖进口,90%的产品出口到欧美,90%的核心技术不在手里,简称“三头在外”。

然而,经济全球化并没有给中国光伏产业足够的发展时间,中国光伏的迅速扩张引起了资本巨鳄的注意。于是,欧美的上游供应商看准了中国没有技术的弱点,推动晶硅原料价格飙升,从2005年国际市场多晶硅为每公斤40美元,到2008年涨到每公斤500美元,足足翻了12倍。中国企业作为中游加工商,没有对下游的定价权,再加上行业内的无序竞争,中国企业陷入了一个高收低卖的困境。

2008年初,国际市场的多晶硅价格再次被热潮,上游供应商趁机向中国企业提出长协合同,担心成本继续抬升的中国企业纷纷签字,提前锁定产量。在光伏企业签订长协合同后,国际多晶硅价格暴跌,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多晶硅从500美元下跌到40美元,跌了12倍。但是,中国光伏企业基本都在高位锁定了3-10年的产量,供应商产多少就必须收多少。如果撕毁协议,赔偿金同样是一笔巨款,以光伏企业中代表性的无锡尚德为例,2012年尚德被迫选择赔偿2.12亿美元,取消部分偿协合同,这笔赔偿也成了无锡尚德的最后一根稻草。

同年,金融危机使全球经济陷入停滞。在光伏产业上,银行信贷收紧导致欧洲几乎所有的光伏发电工程都被迫终止,全球光伏需求暴跌,中国光伏企业进入了产能过剩的寒冬。中国光伏产业如潮水般倒下。2008年一年就有超过300家中国光伏企业倒闭,2009年中国光伏产业驶入萧条,除了几个巨头勉强维持外,其他几乎全军覆没,中国光伏第一波先行者倒下了。

(中国光伏补贴激励政策四阶段之一:核准电价。2007-2008年,国家发改委分批次核准了4个项目,其中上海两个、宁夏和内蒙古各一个,核准电价为4元/千瓦时,这也是我国商业化光伏电站发展的开端。)

四、苦练内功——金太阳示范工程

2009年3月,财政部、科技部、国家能源局联合发布了《关于实施金太阳示范工程的通知》,预期投入100亿人民币,用财政补助的方式帮助光伏产业并网,光伏发电项目,按总投资50%补助,偏远地区独立光伏系统,按70%补助,力度极大。整个工程的核心是通过财政补贴做大国内市场,为光伏产业输血,降低中国光伏对国际市场的依赖,保住几十万就业岗位,同时再解决一批用电问题。

纵观整个光伏行业,降成本是这个行业绝对的主题。以2008年内蒙古某光伏发电站为例,建设成本2000万元,建成后度电成本一元。彼时中国燃煤发电的度电成本是0.38元,这意味国家电网在每度电补贴0.62元收购电力才能保证电站的运行。

(中国光伏补贴激励政策四阶段之二:特许权竞价和投资安装补贴。2009年是更多业内外人士所熟知的中国光伏电站市场的开端时间。为解困中国光伏产业在2008年金融危机下的产品积压困局,促进光伏产业技术进步和规模化发展,2009年政府部门先后开展了特许权招标、太阳能光伏建筑示范项目、金太阳工程等,并相应配套了足够诱惑力的财政激励政策,扩大国内光伏终端市场。特许权招标竞价:主要面向大型地面光伏电站。2009年和2010年国家能源局组织实施了两批光伏电站特许权项目招标,中标方式为上网电价低者中标。2009年第一批次一个项目,即敦煌10MW光伏电站,最终中标电价为1.09元/千瓦时;2010年第二批特许权招标项目,13个项目总规模280MW,中标电价0.7288-0.9907元/千瓦时。)

此前,2007年陈维平主导的华陆多晶硅装置落地,一举创建了三项世界第一。技术攻坚之后,这个由化工部第六设计院转型而来的华陆公司,充分发扬了国企精神,将冷氢化核心技术传递到整个行业,开启了中国光伏第一次技术变迁。市场、原料、技术三线交织帮助中国光伏产业穿越了金融危机的至暗时刻。

2009年到2012年,金太阳工程的三年时间内,中国光伏装机量达到3423.2MW,比过去九年加起来还多。到2012年,光伏产业国内外需求比达到4:6,基本持平。这一时期,中国企业掌握了晶硅电池的关键技术,单晶硅、多晶硅电池转化效率达到18%和17%,部分先进企业突破19%,位于世界第一梯队,同时实现了产业链上、中、下游的全部国产化,技术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部分优势产品已经开始对外出口。

四、第二次至暗时刻——世纪博弈之反倾销调查

中国光伏产业胜利的果实太大,大到地缘政治层面。2011年,中国光伏仅组建产量达到了24.3GW,占全球总产量66%,欧洲51%、美国86%的光伏组建源自中国。美国市场三大光伏企业倒下前,均在破产申请中声称自己的经营困境是中国光伏企业恶意倾销导致,其中Solyndra的倒下更是在美国政界引起轩然大波。该公司于2005年在美国加州成立,2010年被评为全球50家最具创新力公司之一,曾得到美国能源部5亿美元的联邦贷款担保和超过10亿美元的私人资本投资,奥巴马、布什都曾为其背书。

2011年11月,美国商务部正式对中国输美太阳能电池(板)发起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美国太阳能设备制造商SolarWorld要求美国政府对中国此类出口产品征收49.88%至249.96%的反倾销税及反补贴税。

2012年11月,欧盟正式启动对华光伏产品反补贴调查。2013年6月欧盟委员会宣布,欧盟将从6月6日起对产自中国的光伏产品征收11.8%的临时反倾销税,如果双方未能在8月6日前达成妥协方案,届时反倾销税率将升至47.6%。

2012年10月,美国商务部作出最终裁定,认定中国存在倾销行为,对中国光伏产品征收23%-254%的双反税,2013年欧盟同样宣布征收高额双反税。欧洲市场和美国市场占到了中国光伏出口份额的90%,双反关税对于中国的光伏出口产业无异于灭顶之灾。

结局是注定的,2013年中国光伏电池对美国出口额下跌48%,对欧洲出口额下跌71%,市场的骤降带来的是产业的崩溃。仅2013年一年,整个中国光伏产业链就有超过350家企业破产。那些此前在国际市场中被围猎后靠金太阳工程勉强站住脚跟的第一代光伏企业再也无法为继,无锡尚德破产,绥化宝利被法院查封,江西塞维申请破产保护,河北英利10亿债务违约,在美上市的11家中国企业,总负债近1500亿。而剩下的在2009年后成长起来的第二代光伏企业也几近崩溃。这是中国光伏最黑暗的一夜,直接导致3500亿人民币产值流失,近2000亿人民币的贷款出现结构性风险,超过50万人同时失业。

(中国光伏补贴激励政策四阶段之三:光伏标杆上网电价。2010年两批特许权招标项目之后,业内积极呼吁光伏标杆上网政策的出台。2011年8月,国家发改委下发《关于完善太阳能光伏发电上网电价政策的通知》,正式刻下了国内光伏标杆电价的里程碑。

◆2011年7月1日以前核准建设、2011年12月31日建成投产、尚未核定价格的光伏发电项目,上网电价统一核定为每千瓦时1.15元;

◆2011年7月1日及以后核准,以及2011年7月1日之前核准但截至2011年12月31日仍未建成投产的太阳能光伏发电项目,除西藏仍执行每千瓦时1.15元外,其余上网电价均按每千瓦时1元执行。)

五、打铁还需自身硬——金太阳工程

从2005年的围猎到2009年的反攻,再到2012年双反截断中国。2012年欧美双反启动后,中国以实际行动进行了反击。7月,中国商务部宣布对产自美国和韩国的多晶硅启动同等反倾销调查。11月,中国商务部对欧盟多晶硅产品启动反倾销调查。

2012年底国务院下发五条措施,从产业结构调整、产业发展秩序、应用市场、支持政策、市场机制多方面扶植光伏业发展。2013年8月,作为“国五条”的细化配套政策,《关于发挥价格杠杆作用促进光伏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正式下发,实行三类资源区光伏上网电价及分布式光伏度电补贴,由此正式催生了我国光伏应用市场的“黄金时代”。

(中国光伏补贴激励政策四阶段之四:三类资源区标杆上网电价和分布式度电补贴。2015年底,国家发改委下发《关于完善陆上风电、光伏发电上网标杆电价政策的通知》指出,实行风电、光伏上网标杆电价随发展规模逐步降低的价格政策。此外,531新政也要求暂停下发2018年普通光伏电站指标,各地在国家发文启动普通地面电站之前不得安排需国家补贴的普通地面电站。)

六、广阔天地,大有可为

2013年到2017年间,中国光伏市场全面爆发,硅片、电池片光伏组建产量持续增加,平均年增长率近50%,并且全产业链的技术都开始快速迭代。2015年,突破单晶硅切割供应,一举变革整个硅料行业,同年阳光电源逆变器效率全线突破99%。

2018年中国光伏组建出口国家达200多个,印度、日本、澳大利亚、墨西哥等国家取代之前的美欧市场,成为中国光伏主要出口国。世界上从来没有一个产业能在世界两大经济体的封锁中活下来,而中国不仅活了下来,还能再次出海,这触动了欧美的神经,但双反调查之后,欧美已经没有能够攻击中国光伏的经济手段。剩下的只有舆论手段,从2013年起,来自或受雇于欧美的NGO组织在国际上声称中国从原著民手中掠夺了土地,用于建设光伏电站,许多游牧民族的自然生活方式被破坏,甚至有人批评中国在西部的光伏发电是一场骗局和作秀。在舆论影响下,部分欧美企业开始向中国实行技术封锁,试图重演高价收割的路子。但欧美没有料到的是,技术封锁的倒逼下,我国相继发布光伏产品规范标准,开始推动整个光伏制造业升级。2013年中国光伏的组建生产成本为0.5美元每瓦,欧美实施技术封锁后到2017年中国光伏的组建生产成本不仅没有提升,反而降到了0.29美元,降幅达42%。

2018年12月,国内首个平价上网光伏发电项目—三峡新能源格尔木500MW光伏领跑者项目正式并网发电,上网电价平均为0.316元/kWh,比当地煤电标杆电价(0.3247元/kWh)低将近1分钱,也是光伏电价第一次低于燃煤发电标杆电价。

此时的欧美终于意识到封堵无法限制中国,只能限制自己。第二年,欧盟宣布终止对中国的双反措施,美国虽未宣布取消,但也在2019年的第五次复审中将中国光伏的双反税率从最高238%下调到了4%。中西历史上规模最大,影响最深的双反调查案就此告一段落。双反解除后,中国企业再次重回欧美市场,并拿到了比2012年更高的市场份额,世界光伏产业正式进入中国时代。

截至2021年,中国光伏装机规模达到306GW,超过欧盟和美国的总和。全球光伏产业20强中有15个来自中国光伏供应链上。各环节上中国的全球占比均超过65%,同时中国光伏组件相关专利数量达4089项。

中国光伏从为电亮人民群众万家灯火中走出,扩张、出海、围猎、败退、再起、重返全球,三十 年功名尘与土,八千里路云和月,为世界绿色能源转型积极贡献中国力量。

时间及专业关系,文中些许错误或遗漏,请斧正;部分来源于网络,一并致谢。

#光伏#    #新能源#    #能源电力#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