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元庆杀官案,一个时隔百年,三次反转的杀人案到底难在哪里?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元是哪里 徐元庆杀官案,一个时隔百年,三次反转的杀人案到底难在哪里?

徐元庆杀官案,一个时隔百年,三次反转的杀人案到底难在哪里?

2023-04-02 09:2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这时还了得,在驿站杀人,这可是公然挑战大唐的底线,但这个事儿又是为父报仇,符合儒家的最高伦理要求。

官员不敢擅自做主,把案子报到了中央,这个时候,正好是武则天当政,烫手山芋到了武则天这里,也许是为了显示自己仁厚,武则天跟群臣讨论的时候说,要不然就把这个人放了吧。

女皇说话了,按理说是不该有反对意见的,但这种无关乎利益的小案子,正是体现官员水平的时候,此时一个声音传了过来,臣认为不妥。

说话的人正是大名鼎鼎的陈子昂,就是那个写出来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的陈子昂,他发表了一番高论。

徐元庆触犯国法,杀害朝廷命官,理应处死,但是徐元庆是为父报仇,可以在被国法惩罚完之后,再下令表扬一番。

不愧是有大胸怀的人,这样一来就完美地解决了情与法的矛盾,大家都觉得这个办法非常好,而且陈子昂为此还写了一篇《复仇议》,详细地阐述了自己的观点,并且非常自信地说,把我的这篇文章,附到国家典籍的后面,以后办案都这么判,足见他当时对自己的这篇文章是多么的自信,也多亏了这篇文章,要不然后面可能就没柳宗元什么事儿了。

陈子安的办法很简单,把礼法分开,触犯法律,该处罚就处罚,如何是符合礼制的,再根据礼制该表扬表扬,让而这个看上去完美的理论,却让一百多年后的另个一文学抓住了漏洞,他就是著名的文学家柳宗元。

古代,但凡是我们听说过的什么诗人,文学家之类的,他们的本职工作,都是为官,但是柳宗元在礼部工作,在翻阅公文档案的时候,发现了陈子昂对于这个案子的看法,越看越生气,越看越不满意,于是大笔一挥写下了《驳〈复仇议〉》。

柳宗元的观点,归纳起来就主要意思是,赵师韫当年杀徐元庆的父亲,是一个正当行为,符合法律规定,而徐元庆的父亲,被国法所杀,这个被杀的理由很关键。

柳宗元抓住了问题的关键,如果父亲是犯了应该被杀的罪,又经过国法所杀的话,那就不应该我父报仇,这个时候就不适用儒家的最高伦理准则,杀父之仇不共戴天。

柳宗元看到了礼与法是硬币的一体两面,不应该发生冲突,两者是合二为一的,价值只能有一套,不能有两套,想陈子昂那样搞出来两套标准,会把人们的理想搞乱的。

最后柳宗元的结论是,赵师韫杀徐元庆的父亲是在执行国法,徐元庆不应当找赵师韫报仇,而且他父亲是应当被国法所杀之人,所以更不应该报仇。

那万一父亲是被冤杀的怎么办?

柳宗元不和稀泥,跟后世理解的腐儒可不一样,柳宗元说如果父亲是被冤杀的,那就报仇,不惜性命的报仇,朝廷也应该表彰这个为父报仇的人,不搞两套标准。

儒家也是很讲血性的,柳宗元认为自己完美的解决了这个问题,同样自信写到,把我的文章,附到相关法律条文后面,陈子昂那一套不行,不要听他的。

问题是不是到了这里就完美解决了呢,然而并没有,在古代儒家伦理统治一切的时候,杀父之仇永远都是最高伦理,直到近代还发生过一次轰动的事件,下次我们来聊聊,民国著名的为父报仇案,同样也是个女侠客,她的名字叫施剑翘。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