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中秋节、元宵节为例浅谈《红楼梦》中的节日民俗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元宵节有何风俗 以中秋节、元宵节为例浅谈《红楼梦》中的节日民俗

以中秋节、元宵节为例浅谈《红楼梦》中的节日民俗

2023-11-15 20:1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关于文化认同,政治学家亨廷顿曾指出,不同民族的人们常以对他们来说最有意义的事物来回答“我们是谁”,即用“祖先、宗教、语言、历史、价值、习俗和体制来界定自己”,并以某种象征物作为标志来表示自己的文化认同,如旗帜、十字架等等,亨廷顿认为“文化认同对于大多数人来说是最有意义的东西”。

“文化认同”是人们在一个民族共同体中长期共同生活所形成的对本民族最有意义的事物的肯定性体认,其核心是对一个民族的基本价值的认同;是凝聚这个民族共同体的精神纽带,是这个民族共同体生命延续的精神基础。

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近些年为文化保护应运而生的概念,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包括:(一)传统口头文学以及作为其载体的语言;(二)传统美术、书法、音乐、舞蹈、戏剧、曲艺和杂技;(三)传统技艺、医药和历法;(四)传统礼仪、节庆等民俗;(五)传统体育和游艺;(六)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 当中的传统礼仪、节庆民俗,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红楼梦》作为我国最经典的古代小说之一,堪称一部民俗百科全书。作者曹雪芹广泛而深入地描绘了18世纪中叶清代社会各领域的民俗风情,其数量之多、范围之广,相当罕见。

全书叙述描写的民俗事象大致六百余项,几乎遍及所有回目,无论是居住、服饰、饮食、器物等物质民俗,还是宗教、巫术、祭祀礼仪、民间游艺、神话传说、梦兆、图戳、民谣、谜语等精神民俗,《红楼梦》都有所涉及——而这些的题材,都是我们现今所视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非物质文化遗产深深藏着特定民族的文化基因、精神特质,“这些维系民族血脉的元素反过来又塑造并延续了该民族一脉相承的生活态度和社会行为,形成民族特有的精神传承。”

郭若愚先生曾写《红楼梦风物考》一书,其中将《红楼梦》全书中有关岁时风俗辑录排比,写成《红楼梦岁时志》,梳理出《红楼梦》中描写节日习俗遍布农历每个月份:正月元宵灯、烟火;二月打秋千、斗草;三月清明扫墓、放风筝;四月赏芍药、饯花会;五月端午吃粽、染指甲;六月赏荷、喝梅汤;七月乞巧、掬促织;八月中秋赏月;九月重阳赏菊;十月打围;十一月拉冰床;十二月除夕守岁。

根据不同的场景和抒情需要,曹雪芹对每个节日进行了或详或简的描述,使得后人能够了解清代时期人们度过这些节日的讲究与风貌,使我们如同看到一幅幅传统节日的老照片。

关于《红楼梦》中的民俗描写以及其叙事功能和意义,前辈学者多有研究,本文将从《红楼梦》中截取作者笔墨较多且最为中国人熟悉的中秋节、元宵节节日民俗片段,以浅探《红楼梦》当中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记录作用、与传统文化的密切契合,以及经典文学呈现非物质文化遗产所带有的文化认同力量。

一、“最后的晚餐”——乐景哀情中秋节

《红楼梦》并不是一部专门记录民俗的书籍,但作者曹雪芹以敏锐的眼光捕捉最能够反映彼时社会生活的民俗风貌,使之作为推动小说情节及塑造人物的一种背景与烘托,将民俗揉进艺术构思之中,从而使这些重要的非遗内容成为《红楼梦》不可或缺的部分,也使得《红楼梦》成为一部能够令我们找寻这些珍贵民俗的文化宝库。

此外,曹雪芹还以精湛的思想和出神入化的艺术笔力,把民俗描写和人物形象塑造有机地结合起来,将节日民俗事象深层意蕴与小说主人公们的命运结合起来,甚至暗示着不同人物的个性和结局。在曹先生的笔下,大到寿诞、婚嫁,小到颈上戴的饰物,都化为《红楼梦》这部悲剧交响曲中不可缺少的音符。

《红楼梦》里的第一个节日是中秋节。根据周绍良《红楼梦系年》记载,《红楼梦》前八十回所写十四个年头,中秋节在曹雪芹笔下只出现过两次。据脂砚斋在甲戌本上的批语:“用中秋诗起,用中秋诗收”来推测,曹雪芹在他的后三十回原稿上还会写到中秋节,只是可惜我们今天无法看到他的手笔。在后四十回续书里,续作者并未延续曹雪芹的写法,基本上没有写过什么节日风俗,算得上是一大遗憾。

中秋节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中秋是流行于中华多民族的传统文化节日,据说此夜月亮最大最圆最亮,从古至今,中秋节就有赏月的习俗,以寓团圆、吉庆之意。中秋节是人们追求花好月圆的节日,从非物质文化遗产角度来看,具有加强亲情、社会和谐之作用。

从古代文人作品中,可以看到众多赏中秋月的题材:如唐代杜甫诗“此时瞻白兔,直欲数秋毫”(《八月十五夜月二首》),韩愈诗“一年明月今宵多”(《八月十五夜赠张功曹》)。宋朝人则把中秋作为狂欢节来庆赏:据《东京梦华录》记载,“中秋夜,贵家结饰台榭,民间争占酒楼玩月,丝篁鼎沸。近内庭居民,夜深遥闻笙竿之声,宛若云外。闾里儿童,连宵嬉戏。夜市骈阗,至于通晓”。

“八月十五日中秋节,此日三秋恰半,故谓之“中秋”,此夜月色倍明于常时,又谓之“月夕”。此际金风荐爽,玉露生凉,丹桂飘香,银蟾光满,王孙公子,富家巨室,莫不登危楼,临轩玩月,或开广榭,玳瑁罗列,琴瑟铿锵,酌酒高歌,以卜竟夕之欢。至如铺席之家,亦登小小月台,安排家宴,团栾子女,以酬佳节。”

《红楼梦》第一个中秋节是借甄士隐之口道出:“今夜中秋,俗谓‘团圆之节’”,当天“街坊上家家箫管,户户弦歌,当头一轮明月,飞彩凝辉”(红楼梦第一回),如此风光旖旎的中秋景致,此处只作为前情背景,遇到未发迹的贾雨村,曹雪芹便不肯多写节日,只让贾雨村与甄士隐吟了两首中秋诗。

刘勰在《文心雕龙· 情采》中讲:“诗人什篇,为情而造文”。《红楼梦》是一部诗化了的小说,曹雪芹因人写节,情景交融堪称一绝。他在描写节日风俗时十分注意人的性格及在当时的心境,从不孤立地铺写节日物候。譬如当贾府还处在三春繁华的时候,元宵的庆赏就开始热闹和活跃,而当这个显赫的家族接近崩溃的日子,大观园的中秋月色就冷冷清清凄凄惨惨。

曹雪芹着意写中秋节是在《红楼梦》第七十五回至七十六回。这期间,大观园刚刚进行了一次“自杀自灭”的查抄,空气开始紧张起来。江南甄家被抄使贾府的老封君贾母尤其不安,她说“咱们别管人家的事,且商量咱们八月十五赏月是正经。”想用中秋的欢乐来抵制不祥的降临。

八月十五夜,“当下园之正门俱已大开,吊着羊角大灯。嘉荫堂前月台上,焚着斗香,秉着风烛,陈献着瓜饼及各色果品。邢夫人等一干女客皆在里面久候。真是月明灯彩,人气香烟,晶艳氤氲,不可形状。地下铺着拜毯锦褥。贾母盥手上香拜毕,于是大家皆拜过”。后来还有击鼓传花、林黛玉和史湘云的联句开头,也同歌吟这一情景,“三五中秋夕,清游拟上元,撒天箕斗灿,匝地管弦繁。几处狂飞盏,谁家不启轩。轻寒风剪剪,良夜景喧喧,争饼嘲黄发,分瓜笑绿媛......”

历史上优雅又欢乐的中秋节,原本应当是这样的:

“十五日祭月,香灯品供之外,则团圆月饼也。雕西瓜为莲瓣,摘萝卜叶作娑罗。香果苹婆,花红脆枣,中山御李,豫省岗榴,紫葡萄,绿毛豆,黄梨丹柿,白藕青莲。”

“京师之曰八月节者,即中秋也。每届中秋,府第朱门皆以月饼果品相馈赠。十五月圆时,陈瓜果于庭以供月,并祀以毛豆、鸡冠花。是时也,皓魄当空,彩云初散,传杯洗盏,儿女喧哗,真所谓佳节也。”

“十五日祭月,香灯品供之外,则团圆月饼也。雕西瓜为莲瓣,摘萝卜叶作娑罗。香果苹婆,花红脆枣,中山御李,豫省岗榴,紫葡萄,绿毛豆,黄梨丹柿,白藕青莲。”

“京师之曰八月节者,即中秋也。每届中秋,府第朱门皆以月饼果品相馈赠。十五月圆时,陈瓜果于庭以供月,并祀以毛豆、鸡冠花。是时也,皓魄当空,彩云初散,传杯洗盏,儿女喧哗,真所谓佳节也。”

而曹雪芹笔下的中秋佳境,却没有给荣国府带来宁谧欢畅。在这个“团圆之节”里,平时巧嘴的凤姐生了病,贾母感觉出“咱们的人也甚少”。在赏月家宴上,贾赦在下山的路上被石头绊了腿,宝玉因晴雯病重而无心侍宴,黛玉因宝钗母女自家团圆赏月感怀暗泣等等。清初学者王夫之在论诗曾经指出:“以乐景写哀,以哀景写乐,一倍增其哀乐。”《红楼梦》这一段中秋节的描绘是再生动不过的“以乐景写哀”。

曹雪芹用欢乐的中秋图景,反衬大观园饮宴人们的悲凉心情,尤其是贾母,不详的抄家消息笼罩在老人心头,内心不自在,外表却强颜欢笑——历来节日都是岁时佳境和喜悦祥和的结合,而用欢乐的场面反衬人物悲凉的心情,以节日大欢乐反衬家族之悲凉,不言而喻的机智,让读者对《红楼梦》的中秋节有着深刻的印象。

二、“绚丽民俗明信片”——精彩动人元宵节

《红楼梦》里把节日风俗煊染得最为精彩动人的是元宵节,曹雪芹分别两次以较长的篇幅描写了荣国府的庆元宵活动,辉煌的元宵灯,香软的元宵圆子,五彩缤纷的烟火,耐人寻味的灯谜,构成了使人目炫心醉的元宵风采。小说中记述的元宵节民俗,犹如一张张动人绚丽的民俗明信片,将这些珍贵的民俗风情画面定格在那里,让我们得以穿越时光仍旧感受到彼时传统佳节的讲究与喜悦。

元宵节有看花灯的习俗,唐代苏味道有诗云:“火树银花合”(《正月十五夜》),李商隐诗“月色灯光满帝都,香车宝辈隘通衙”(《正月十五夜闻京有灯恨不得见》),都写出元宵灯的繁盛情形。宋代词人的灯词更是不计其数,尤以辛弃疾“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青玉案·元夕》)最为脍灸人口。明清两代对于元宵灯的描述在文学作品中十分普遍。

而《红楼梦》写元宵节,首先展现了花灯的不凡。第十七回至十八回写贵妃元春在元宵节夜回家省亲,曹雪芹写大观园元宵灯的华贵照明:“两边石栏上,皆系水晶玻璃各色风灯,点得如银花雪浪;上面柳杏诸树虽无花叶,皆用通草绸绞纸绢依势作成,粘于枝上的,每一株悬灯数盏……诸灯上下争辉,真系玻璃世界,珠宝乾坤”,气派豪华,显示出当时卓绝的民间工艺。

《红楼梦》五十三回则专门写荣国府元宵开夜宴,光元宵节花灯就有了更为细致的描绘:“两边大梁上,挂着一对联三聚五玻璃芙蓉彩穗灯。每一席前竖一柄漆干倒垂荷叶叶上有烛信插着彩烛。这荷叶乃是錾珐琅的,活信可以扭转,如今皆将荷叶扭转向外,将灯影逼住全向外照,看戏分外真切。窗格门户一齐摘下,全挂彩穗各种宫灯。廊檐内外及两边游廊罩棚,将各色羊角、玻璃、戳纱、料丝,或绣、或画、或堆、或抠、或绢、或纸诸灯挂满。”这里的元宵灯极度辉煌,工艺和材料丰富而令人瞠目,得以看出贾家陈设之气派,家族势力之旺,这种华贵的灯饰无疑暴露出封建家族的骄奢挥霍本质,却也反映出乾隆时期承平日久、经济生活繁荣的社会面貌。许多人都认为,曹雪芹的艺术匠心和文化修养的不凡,没有亲身的观察体会是写不出这样的文字的。

除了还原豪门过节的气派,民俗的巧妙呈现,也是曹雪芹小说情节推动的需要,譬如元宵节当中的猜灯谜。

“上元设灯谜,猜中以物酬之,俗谓打灯虎” ,“好事者或为藏头诗句,任人商揣,谓之猜灯”,明清时期流行着这样的元宵风俗。在《红楼梦》中,“一架小巧围屏灯”,由贾府姐妹们自己作谜“写出来粘于屏上”,既是贵族家庭儿女们自己娱乐,又有文人趣味。

然而,出现于元宵节间的这组浅俗有韵的灯谜,还具有暗示制谜人一生遭际的作用,是一组悲剧性的预言。对于《红楼梦》这样一部后三十回迷失无稿的著作,这些灯谜尤为可贵。根据庚辰本脂砚斋评语,元春爆竹谜是“才得侥幸,奈寿不长”,迎春算盘谜是“惜不得其夫”,探春的风筝谜是“远适之嗽”,惜春的佛前海灯谜“是为尼之遗也。”

民俗猜灯谜与人物命运有着密切联系,利用民俗,作者隐晦地透露着结局和他创作的匠心。而这些民俗也更加地打动人心,本是节日的欢乐,却潜伏着全书感伤的基调,尤其最后悲剧的命运,每每再令人想起曾经的繁华元宵,会让读者增加更多的情感色彩,元宵节的这一习俗在读者心中更有了深刻的印象。

《红楼梦》对于节日风俗的描写,不是按照时间顺序记流水账,而是按照情节需要,时而细针密缝,时而粗线勾勒。对我国传统大节日如中秋、元宵,曹雪芹反复着笔,但重心与场面绝不雷同,令人啧啧称奇。

而其他如二十四节气、不同季节应运而生的民间风俗活动,比如放风筝、斗草等,作家细心地将其写得有声有色,情趣盎然。曹雪芹本人也是制作风筝的好手,曹氏风筝扎制技艺一直流传到现在,列入了北京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限于篇幅,本文不对更多的民俗展开详细论析。

美国人类学家罗伯特·雷德菲尔德(Robert Redfield)的《乡民社会与文化》一书中提出,较复杂的文明中存在着两个层次的文化传统,即所谓“大传统”(GreatTradition)和“小传统”(LittleTradition)。

他说的大传统指的是社会上层、精英或主流文化传统,而小传统则是指存在于乡民中的文化传统。大传统主要依赖于典籍记忆,尤其是文学经典所构造的记忆与想象而存在、延续。小传统主要以民俗、民间文化活动等非物质性的、活的文化形态流传和延续。非物质文化遗产可以说是重要的“小传统”,《红楼梦》则是游走于经典文学的大传统和非物质的小传统当中,既有大传统为内涵的历史传统文化,又记录着小传统的面貌。

以节日民俗为代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成为《红楼梦》中重要的写作题材,一方面《红楼梦》同张择端《清明上河图》、徐扬《岁朝吉庆图》一样,成为重要的记录民间风俗的艺术创作,这样的题材来源于当时民众对于传统文化习俗的传承与传播,这些习俗是最自然的生活,每一幕截下来都是生动的画卷,于是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就成为当时人们重要的文化认同的承载方式;

另一方面,通过文学记录传统文化习俗,能够生动地记录与还原非物质文化遗产,曹雪芹本人就是对民俗、工艺执着的生活家,工于藻绘的作家,他对小说创作“又追踪摄迹,不敢稍加穿凿”,因此出现在他笔下的节日风俗文字是那样多彩多姿,《红楼梦》这部经典文学,更是一部记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宝库,值得我们好好研究解读。

*参考文献:

[1] 曹雪芹著 脂砚斋评 吴明恩汇校.《红楼梦脂评汇校本》. 2013

[2] 王文章著《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 2013

[3] 李健彪《试论中民俗节日的价值》唐都学刊1993年第4期

图:网络

文:红楼梦学刊

文图版权归原作者

如侵权,立即处理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