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林外史》速读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儒林外史中马纯上的外貌描写 《儒林外史》速读

《儒林外史》速读

2024-07-11 16:1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儒林外史》速读——腐儒(八股迷)篇

功名富贵无凭据,费尽心情,总把流光误。

浊酒三杯沉醉去,水流花谢知何处。

腐儒(八股迷)——利禄熏心,热衷功名

典型人物:

周进 范进 王玉辉 马纯上(马静、马二先生均为同一人) 鲁编修

书中集中力量叙述周进与范进这两个穷儒生的科场经历,揭示科举制度如何以巨大的力量引诱、摧残读书人的心灵。

周进 (第3-4回)

(一)性格特点

周进前半生生活在社会底层,地位卑下,事事仰人鼻息,形成逆来顺受的性格。暮年飞黄腾达后,同情提携同样出身下层、同样屡试不第的范进,表明周进秉性忠厚,迂而不恶。写出了他性格的复杂面。

(二)主要事件:周进头撞号板

(三)故事概况

刚出场时,周进已经六十多岁,依然是个老童生。在汶上县做了三年西席,学生顾小舍人都进学成了秀才,他再无资格继续教下去,沦落到薛家集观音庵私塾中来坐馆糊口,饱受秀才梅玖和举人王进的嘲弄和冷遇。

不久,周进丢了饭碗,只好替一伙商人当帐房。可以说,已到了科场梦醒之时。然而,当他进省城路过贡院的时候,他多年的心结却又被触动了。但他是童生,他是不能进入贡院的,看门人的鞭子将他打了出来。

当他恳求别人带他参观贡院时,大半生追求功名富贵却求之不得的辛酸悲苦,以及所忍受的侮辱欺凌一下子倾泻出来,周进的人生也一举进入高潮:

周进一进了号,见两块号板摆的齐齐整整,不觉眼睛里一阵酸酸的,不知道是悲从中来的发泄,还是灵光乍现的奋力一搏,周进一头撞在号板上,直僵僵不省人事。他苏醒后满地打滚,放声大哭。几个商人得知原委,答应每人拿出几十两银子,让他纳监进场。

周进道:“若得如此,便是重生父母,我周进变驴变马也要报效!”爬到地下就磕了几个头。众人还下礼去。金有余也称谢了众人。又吃了几碗茶,周进再不哭了,同众人说说笑笑回到行里。

几个商人帮助周进捐了个监生。

不久,周进凭着监生的资格竟考中了举人。顷刻之间,不是亲的也来认亲,不是朋友的也来认做朋友,连他教过书的学堂居然也供奉起了“周太老爷”的“长生牌”。过了几年,他又中了进士,升为御史,被指派为广东学道。

在广州,周进发现了范进。为了照顾这个54岁的老童生,他把范进的卷子反复看了三遍,终于发现那是一字一珠的天地间最好的文章,于是将范进取为秀才。

作者以其神来之笔,描绘了士人被科举制拨弄地神魂颠倒的可悲可怜可笑之处。由于前面用周进所受的种种屈辱做铺垫,揭示了其久不得志的心境,醉心功名而功名无望,撞板一段就显得水到渠成,毫不突兀。

 

范进(第31-33回)——科举制度的殉道者和受益者

  性格特点:热衷功名、怯懦麻木、迂腐无能、虚伪奸诈

(一)主要事件:中举发疯

(二)故事概况

范进在几十年应试不中的情况下,由于主试官周进的抬举,应试及第。他喜不自胜出现了癫狂状态。范进中举发疯,在恢复过来后,他的岳丈胡屠户由从前的对他不屑一顾变为阿谀奉承;同县的“名流”也纷纷巴结。正好体现了范进“一朝得志,语无伦次”的悲剧性格和各名流趋炎附势的嘴脸。

范进中举后,因丁母忧过了三年才进京会试,又中了进士,授职部属,考选御史。数年后钦点山东学道。

 

王玉辉(第48回《徽州府烈妇殉夫?泰伯祠遗贤感旧》

性格特点:他是一个狂热追求八股功名、狂热信奉封建礼教、丧失了自己的独立人格的迂腐儒生形象。

王玉辉深刻地反映了“良心与礼教之冲突”(鲁迅语),封建礼教对其灵魂之腐蚀已到惊人的地步。

(一)主要事件:提倡礼教教义、逼死亲生女儿

(二)故事概况

在小说中出场时,王玉辉几十年醉心八股举业不能得中功名,六十多岁时一身潦倒穷困,还为了纂写三部宣扬程朱理学的书而没有功夫做馆教书,使家庭生活的拮据状况雪上加霜,八股举业和封建礼教给他造成物质上困顿。

他不仅积极著述提倡和宣扬封建礼教教义,还将之贯彻到自己的生活中去。当他的三女儿要为亡夫“殉节”时,他不但丝毫不加劝阻,而且大加鼓励,当三女儿因八日不食而去世的消息传来时,他竟然仰天大笑道“死得好!”还劝慰自己的妻子不须悲伤,说女儿是得了一个“好题目”而死。

然而,在官方机构和阖县乡绅为三女儿立贞洁牌坊之后的宴席上,他“到了此时,转觉伤心,辞了不肯来”。紧接着,他因不忍看老妻在家悲痛而外出短游时,“一路看着湖光山色,悲悼女儿,凄凄惶惶”,说明他是在乎自己的爱女、重视人伦亲情的。而在去西湖的旅途中,他“见船上一个少年穿白的妇人,他又想起女儿,心里哽咽,那热泪直滚出来”,呈现出其内心难以抑制的悲痛。这样,王玉辉的性格又表现为一个具有普通人伦情愫的慈父形象,

随后,王玉辉在拜访老友时的恸哭,使得王玉辉的性格形象进一步丰富和发展。

马二先生(本名:马纯上,也叫马静)(第13-15回)

性格特点:他为人古道热肠,对朋友慷慨相助,是一个老实的好人。但被封建教条毒害而迂腐僵化,是一个为举业而耗尽终生的受害者,始终把举业视为“神圣不可侵犯的事业”。

马纯上为举业空耗终生,他一生出入考场二十四载,依然以“生员”终身的白丁,但他仍执着的做举业的热衷鼓吹者,一再热心宣扬“科举”,认为“举业二字,是从古及今人人必要做的”,“人生世上,除了这事,就没有第二件可以出头”。结果成为麻木愚味,精神世界一片荒芜的人。展示一个被科举制度异化的读书人的迂腐灵魂。

(一)主要事件:提倡举业 (举业是指科举时代指专为应试的诗文、学业、课业、文字。也指八股文)

(二)故事概况

"总以文章举业为主"这句话,马二先生前前后后说了不下于三遍。马二先生认为"举业"二字是从古到今人人必要做的,"到本朝用文章取士,这是极好的法则"。马二先生把当官看作人生唯一的价值。而按朝廷功令做举业,则是做官的唯一正途。他价值取向完全是八股科举制度的产物。马二先生已经把八股神化了,并对其无比痴迷。

马二先生是八股制度的虔诚信徒,也真把儒家思想,包括立身做人的一些积极因素,溶入血液,所以宅心仁厚。

马二的举业宣传渗透着封建的说教,讲的尽是"中了举人、进士,即刻就荣宗耀祖","显亲扬名才是大孝"之类的腐臭道理。他的大脑塞满了圣贤的语录,再也没有给自己留下思考的空隙。

马二先生既不认识别人,也不认识自己,不合环境而心不在焉,我行我素,颟顸自守,表现出机械而僵硬的喜剧特征。

马二先生的自我抑制,不仅因为在精神上有无形的拘钳,而且因为在物质上也有实际的困窘。他食欲好,食量大,但久困场屋,羞涩的钱囊无法满足胃袋的庞大需求。

鲁编修

性格特点:一个贫困潦倒的"穷翰林"。以整个的个人尊严和物质生活享受为代价换来的翰林编修之职,除了徒有虚名外,没有任何实际意义。

(一)主要事件:痴迷八股,女儿男教,女婿公孙,不肯举业

(二)故事概况

鲁编修已达到了科举考试的最高等级,实现了其人生的最高理想。八股迷鲁编修认为:“八股文章若做的好,随你做什么东西,要诗就诗,要赋就赋,都是一鞭一条痕,一掴一掌血;若是八股文章欠讲究,任你做出甚么来都是野狐禅,邪魔歪道.”但作者写他却是从他在京城清苦得实在混不下去的返乡途中开始的。

鲁编修出场后的开场白是:“做穷翰林的人,只望着几回差使。现今肥美的差,都被别人钻谋去了。白白坐在京城,赔钱度日。况且弟年将五十,又无子息,只有一个小女,还不曾许字人家,思量不如告假返舍,料理些家务,再作道理。”

鲁编修只有一个女儿,所以从小就把女儿当儿子教,希望可以寄托一点自己的希望。但是女儿家终究是不能参加科举不能入世的,虽然鲁小姐学问了得,只可惜不是男儿身,不然"几十个进士、状元都中来了"。既然女儿不能去考试,就希望能招个好女婿,替自己了了这份心愿。于是找了个所谓的"名人之后"的蘧(qú)公孙,"料想公孙举业已成,不日就是个少年进士",没想到这蘧少爷却是个"雅人",对于科举这等"俗事"并不为意,不仅小姐伤心,连鲁编修也深感后继无人。"编修公因女婿不肯做举业,心里着气,商量要娶一个如君,早养出一个儿子来叫他读书,接进士的书香。"夫人因他年纪大了,劝他不要,他就更生气,结果"跌了一跤,半身麻木,口眼有些歪斜。"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