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主流的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和成像技术都有哪些,它们各有哪些优劣?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像素600k是多大 目前主流的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和成像技术都有哪些,它们各有哪些优劣?

目前主流的互补金属氧化物半导体(CMOS)和成像技术都有哪些,它们各有哪些优劣?

2023-04-11 22:5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弱弱地问一句没人邀请 @刘庆 嘛?……

我抛砖迎玉,讲讲我知道的一些,没法查确信资料了,不过反正这方面我是菜鸡也不怕错,希望谁帮我捉捉虫。

传感器五花八门,成像技术其实类似,但是既然题主把滤镜也算上去了,那我就奔放地吹水一波了,因为太多,细节可能有问题,理解也可能有问题,尤其是索尼的背照堆栈三条路,时间和型号等上可能有偏差,不要作为可靠来源谢谢。

大部分图有空再慢慢补。太多了

一、拜耳阵列魔改系:

普通拜耳阵列的CCD和CMOS:

CCD逐行读取,信号排着队一起跑出来。所以需要极高的电压驱动。

CMOS大家都知道了,每个像素要去掉一部分面积给电路,对光线的利用率没那么高,而且不那么均匀。但是自从背照式和无缝透镜普及以后,跟CCD就没啥距离了。

拜耳阵列分色的CCD和CMOS,在带分色滤镜的CMOS中有最强的分辨率和解析力,但是有伪色、彩噪、摩尔纹等缺点。当个别厂商使用非拜尔排列滤镜时来应对时,谁晓得一切问题都被堆像素解决了。

——混叠导致摩尔纹?那像素翻倍翻倍再翻倍顺便去个低通。

额外插一句:据悉,色散除了镜头的问题,CMOS也难辞其咎。

X-TRANS,

通过重新排列拜尔整列,使得彩躁和摩尔纹抑制力非常强,但解析力断崖式下界。虽然没有低通滤镜,但是自带0.8pitch的低通。

X-Trans系列ISO 200起步,据悉是额外提升了数字增益,为了给高光保留出腾转空间(高ISO会毁高光)和索尼一样,都是ISO LESS的双增益CMOS.

18年出来的xtrans 4的cmos,iso从160起步,19年发布的acr 11.2开始,也能通过神经网络明显提高xtrans解码后的细节。

FOVEON X3,

每个像素上对RGB三种颜色都进行采样,解析力独步天下,跟3CCD一致,但分辨率很低,光线利用率低。为此新一代的X3把第一层每个蓝色像素切成了四份。

高感表现一如既往地差,并且还偏色。

X3和Bayer对比

飞思IQ3 Trichromatic

为了提高透光率和量子效率,其他拜耳整列或多或少地会扩大透过光谱,让纯净的原色混合入杂色,再通过色彩配置强行拉出饱和。飞思更新了自己的拜耳滤镜,提升颜色的分离同时保留透过率,号称输出图像的色彩能够媲美人眼所见。

普通的拜耳滤镜 vs 飞思Trichomatic

(当然,这样做理论上也会让色彩在色彩空间中色分布变得不够线性。)

同时:

超大阱容,最低ISO能低至35,单位面积上的噪声性能独步天下,15档动态就问你怕不怕。

超强高感,

超强色彩还原,

超强抗紫边能力,

不放图了,在这里最下面。

Phase One IQ3 100MP Trichromatic – Full Frame Medium Format Camera System

Leica M Monochrom

这是个黑白相机。自然没有任何拜耳滤镜带来的问题。

此外,与飞思IQ3 100MP Trichromatic相对应的还有IQ3 100MP Achromatic,黑白的。

黑白相机能带来成倍的解析力和量子效率。

就是卖不出去。

RGBW阵列

将一个绿色像素改为单色像素,提升弱光性能。我之前有个华为的渣渣手机就是用的这个。

据悉,颜色会很差。

二、黑科技系。

当然是大法起头了,

1、索尼曲面CMOS

众所周知,凸透镜成像天然就是曲面的。为了校正到平面,镜头不得不使用各种抗色散的结构和镜片,即使如此,依然会贡献各种乱七八糟的问题,比如暗角比如中心分辨率。

曲面传感器根本上解决了这些问题。还因为弯曲带来的张力,改变了CMOS感光区硅元件的能级差,从而可降低1/5的“暗电流”产生(来源)

但是,一个曲率只能面对一个焦距。所以只有不可换镜头的相机可以用用。一开始据传要在RX1/RX1R上用曲面CMOS,结果是个假新闻。

.

.

.

.

emmmm终索尼努力这么多年,终于在“弯”上比肩一次性胶片相机了,可喜可贺!

2、索尼背照式传感器和堆叠式(BSI-CMOS, Stacked)

本来光线要被电路曾遮挡后再进入感光流程,就像人眼一样。会大幅损失光线。虽然对低感没啥影响。

背照式一出,先感光再电路。以至于现在基本上都是背照式的了。

前照和背照式堆叠式

来自: 堆栈式 CMOS、背照式 CMOS 和传统 CMOS 传感器有何区别?

而堆栈式,则将感光层和处理层分开,完全可以用便宜的制程作为感光层,用贵的、速度快的制程作为电路层。极大地提升了传感器性价比。

3、索尼的三层堆叠式传感器(Stack-CMOS)

首发于2012年

“多加了一个DRAM层,没什么好的,开启了下一个传感器的时代而已。

[示意图不小心被我删了,看别的答案的吧]

解剖图的ISP层做到了

黑字评价:降维打击者、单反的终结者、新时代的黎明。

使得960FPs成为可能,使片上自堆栈成为可能,使画质突破单张极限,使视频变厉害。

首先必须明确的是,传感器的信噪比已经发展到了极限——物理极限,三层堆栈使得拼速度的时代到来。(虽然我不明白它是怎么在ADC前把信号存进DRAM的。)

具体看@键摄狂魔大护法 的《你们对力量一无所知——堆栈式传感器全解析》

https://weibo.com/ttarticle/p/show?id=2309404128072025671795

帮大家稍微总结一下,不过估计也看不懂:

附带地说一下,借助索尼的科技(?),索尼、富士、尼康、中画幅们,在本底噪音上达到了极高的技术,以至于有ISOless的出现。这里不再列举。

4、尼康的阱容倍增

D810开始因为阱容的增大使 ISO下探到ISO64,不过我也就只看 @刘庆 顺嘴提了一句。没图可配了。

5、GH5s双原生ISO

在ISO到一定程度时(比如ISO4000)自动切换第二套原生ISO,使得画质全面提升

用的是索尼的传感器,同样传感器还有国产4K电影机Terra 4K

原生感光度到底是一个固定值还是一个范围区间?

6、阿莱的dual gain

在上面链接里,双14bit放大器同时输出不同的iso,合并成16bit的输出,拥有超高的动态范围(尤其是高光)。

7、片上相位对焦

典型的佳能的双像素对焦,和索尼的半遮蔽对焦

佳能,标注PD是井IPHONE6P上的半遮蔽,绿色/透明像素是遮光首选。所以不用担心性能。

8、ISOCELL和 松下 SmartFSI ,Aptina的Clarity +

既然楼主提到了ISOCELL,那我就特别说一下吧。与它差不多的还有松下的SmartFSI,旨在解决CMOS的光串扰问题,提升色彩还原和锐度。并有望提升30%全井容量和20%的透镜入射角(也不知道跟谁比),紫边理论上也会更棒棒。光串扰的意思是大角度光线还没被吸收层吸收干净就跑另外一边了,或者还没进入感光层就被反射到另外一边了。

emmm串扰很有意思,像素越大(文献模拟的结果是对于全画幅,像素在大概3.84百万时串扰最大),温度越低,串扰越强。

左:隔离前。右:隔离后

视频已删,不想给它打广告。

下面是Aptina的 CLARITY+技术的示意图,注意用的还是RWB的芯片。信噪比提升3~4dB相当于噪声下降50%

我承认里面没提到像素隔离。可能这个技术用烂了的缘故。画圈部分就是隔离墙了。前照式三星第一代隔离墙。重点不是这个,是它超厚的光学层(1.9微米)

估计一大堆雷埋着,而且又不解决bloom问题,光串扰有个卵用。

Bloom,纯红的激光拍出了白光

9 在这里补充一下松下的有机膜传感器(OPF sensor,下称OFS)吧。

我以为凉了,经提醒,没想到15年开始就重启了,据称要发布在明年的GH6上。这算是网上关于它的第一个中文科普了,所以我会贴在我的专栏里。因为是从论文引用的,所以引用我没法给地址了。

首先,不建议叫它有机传感器,少了那个“膜”就完全变味了。

普通cmos传感器(cmos image sensor,下称CIS),用二极管做传感器,光子进入二极管不断被吸收并激发电流并存储。可以看出两者一体,就仿佛发电机还带了蓄电的功能。

而其中的电容就是阱容(PD),它的效能嘛……emmm看太阳能板子,是不是挺菜的?

而大家提出新的堆叠式结构,就是通过光电转化层吸收光线,通过电容存储光线。

其中有有机光电转化膜(OPF)、有晶体层。比如晶体硒转化层,光的吸收效果比有机膜更好。

左侧:硅CIS,右侧:堆栈的转化式光传感器。

这次的有机膜传感器,就是光被有机膜吸收、转化,再传导给电容(浮动扩散节点电容 Floating Diffusion)存储。所以电容的设置可以不受发电器的限制,阱容想氪多大就多大。

松下今年拉出来的传感器在M43@8K像素上能拥有450K e-的阱容,是D850的7.2倍(62.2K e-)左右。而且这还不是完全体:根据文献所述,2016年就已经能达到600Ke-了。

下图感受下阱容的压制——红线是OPFS,蓝线还是OPFS,只是换了一个小电容,黄色虚线才是普通硅传感器。普通相机0.5s过曝的情况下,我可以曝光30秒甚至还带了点复古的肩部。

动态范围123.8dB,底噪是按Read noise而非标注的Random noise来算的。

除了阱容大,敏感度也十倍于普通传感器,因为它光吸收十分快,而且对长波吸收也很有效。CMOS有3微米厚的典型吸收层,太厚会有串扰,而OFPS就可以做的很好,(虽然还是比不过NHK研究的硒晶体传感器。)

有机膜传感器就是直接在透镜下压了一层掺有机物的光敏层(比如香兰素)。

下图中,“OPF”就是那层转换膜,可以看出,它要比以往任何传感器都要贴近微透镜,还能拒绝光子渗出。有机膜上面那层透明电极从上往下对有机膜施加电压,电压越低,量子效率越高,13年的文献中显示10V时才会达到最大值,我不清楚典型的硅的电压是多少,不过它的这阈值似乎太高了,拍视频时一直维持着会很耗电。

好处是可调,相当于增加了一层ND

注意图中的红字,PE1和PE2,指向的是通向电容的电极。一个高灵敏度,一个低灵敏度。FD1个FD2就是浮点扩散电容,左边的蓝蓝绿绿的结构就是存储的电容了,一个600K一个60K,读出时可以一起读出,合并读取就是高光了。耗电没指出。

此外,

具体的包括总噪声计算,我以后在专栏里讲吧,要睡觉了。

The State-of-the-Art of Mainstream CMOS Image SensorsThin Organic Photoconductive Film Image Sensorswith Extremely High Saturation of 8500 electrons/μm2科学级CCD 相机的降噪技术研究 任航 张涛CMOS阵列响应过程中的电串扰特性研究 赖莉萍 罗福Ultra-low-reset-noise organic-photoconductive-film CMOS image sensorElectronic materials: from silicon to organics

10 晶体硒

用的也是堆栈了一层光电转换层,只是用的是晶体硒而非有机膜。光吸收比什么膜更+1

与有机膜对比

真·黑科技/买不起·用不起/非主流/实验室级

因为不是主流,所以放到最后当题目外内容。

1

3CCD

太贵,基本已经凉了,通过分光器将光线分到3个CCD上,每个CCD分别负责RGB一种滤色镜。

3倍阱容,3倍敏感度,全采样,就问你怕不怕?

缺点很多,最大的问题是贵。而且因为耗电问题,底子根本不敢做大,数据流量也很大。

所以适马的X3根本不稀奇。

2

线性3CCD扫描后背

不使用一整块传感器,而是使用三条并排的CCD传感器,通过扫描的方式获得图像。空间分辨率恐怖如斯。但扫描4×5的大小一次得好几分钟,作为相机拍摄的话,已经足够A7RIII堆栈几千张还顺带抖抖乐把像素给合了。

CCD

感受下1997年时的分辨率(6000×7520)和画质:

3

冷冻CCD/CMOS

为长曝和天文学常用波段(比如红外波段)设计,有单色有彩色之分,单色的可以自己加滤片,截取你想要的波段拍摄,后期合成,天文卡口。通过半导体或者液氮等乱七八糟的技术制冷,大幅降低热噪,普通相机可以魔改成天文机,但是一般只是改改滤镜,改改带通,制冷?不存在的。——说白了就是改了滤镜加了冷却减了密度的普通CMOS/CCD吧。

我看了一下,自带的半导体制冷已经足以将温度压制到小于环境温度40℃了。

制冷的作用只在弱光的长曝时体现,这时候热噪开始占据主导地位,读取噪声散粒噪声微不足道。大概10s以上。

在长曝时,因为生成的电子服从泊松分布,所以热噪与累计暗电流开根号有关。无视读取噪声和杂散光,算上散粒噪声,总信噪比就是:

SNR_{n℃}=\frac{光流量·Qe}{\sqrt{(暗电流_{n℃}+光流量·Qe)}}*\sqrt{曝光时间}

其中Qe是量子效率。

很显然,光线充足时暗电流占比很小。光线不充足时,或者拍摄的波段量子效率神™低时(比如红外),光线产生的电流(信号)可能跟暗电流持平,而冷冻能将暗电流几何倍数地减小(如图),举个例子,若25摄氏度下,远方星云每个像素每秒产生9个电子(对D850,原生感光度长曝21分钟达到中性灰,阱容按62263计算(参考)),那么暗电流和它的比例就高达9:5。曝光时间再长也没用。

某邪教组织的传感器暗电流参数

什么什么?考虑堆栈降噪?考虑暗场降噪?——麻烦能不能问点我小抄上有的内容?参考 参考2

4

ICCD:

直接截图:参考

5

电子倍增CCD, EMCCD

光子转化为电子,读出时进入一系列增益寄存器,寄存器内有电场,在转移时会崩出新的电子。不断反复,可形成1000倍的增益。

一般用于科研级的荧光检测等事情上。

然而貌似帧率不那么充沛。现在大家都喜欢用sCMOS

6

科研级CMOS: sCMOS

甚至可以低于1.0e-的超低读取噪声(打平EMCCD),超大阱容,超高FPS,超高量子效率(95),像素还高,固定噪声基本忽略。基本准备取代EMCCD了。

7

余数/模相机

上面都为弱光探测而生,余数相机是为超大动态范围、为强光而生。

每次过曝时,就把存下来的电子倒光并记录信号次数+1,相当于每个像素对应的光圈都是不同的。

比如你有15个电子的信号对10个电子的阱容,普通相机记录为10,余数相机就会记录为+1次翻转,余5,所以被称为余数相机。

咳,我好像看到了模运算?

8

单光子成像,飞秒相机,光点倍增管,单像素相机,以及压缩感知技术。

好像没什么用,就拉一起说了。

单光子成像的大概原理就是一个光子转换为电子后,通过雪崩二极管,能不断炸出更多的电子……就相当于接了个三极管嘛!

单光子成像中有的只是只能以示波器形式回放的技术。

飞秒相机拍一秒钟的帧数能回放一千年, 甚至能拍清楚一段光线穿过可乐瓶的全部过程。超高帧率的解释见这里参考 以及:

拉米示·拉斯卡:万亿分之一秒摄影

单像素相机通过压缩感知(也用在超高帧率相机中),以突破Nyquist采样率极限的采样方式拍摄画面。

普通采样都是等间距的采样,压缩感知是随机采样。对于稀疏的信号(比如这个页面中,90%的地方都是白色的无用像素,只有文字是需要精细分辨的,这就是稀疏)你随机采集是可以通过暴力运算还原出来的。

普通采样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拜耳阵列了,每四个像素,均匀地采集1个红2个绿1个蓝。

如果你能设计一个彩色滤镜完全随机的CMOS,自然也能达到超级分辨率的结果。比如400*400的CMOS却能采样出5000*5000的分辨率(随口说的,我自己都不信)。

如果每一秒拍摄的帧率是随机的,那么你4fps就就能采样出40fps的效果。嗯,,时间序列好像不能算稀疏。

总结一下,说到底,成像追求的就是 光线数量×空间数量×(空间利用率+时间利用率+空间频率利用率+光谱分频性能)/\&噪声\&价格\&算力 。无论哪种传感器,说白了就是用有限的技术,在6个参数之间交♂易,只有真正提升科技树,才能最不迁就。

(但你人就秃了)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