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女" 何辜?一场关于催婚与幸福的代际拉锯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催婚的本质是催生 "剩女" 何辜?一场关于催婚与幸福的代际拉锯

"剩女" 何辜?一场关于催婚与幸福的代际拉锯

2023-12-09 15:0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500

《文化纵横》2019年10月新刊上市

点击文末“阅读原文”即可在微店购买

✪ 王阳、马小雷 | 华东理工大学

《文化纵横》微信:whzh_21bcr

【导读】催婚是当下社会中一个热门话题,催婚问题已经成为困扰青年人发展的重要问题。本文以一位待婚女青年的被催婚历程出发,揭示出待婚青年的复杂心境。作者认为,催婚现象不仅反映出男女生命时间表的错位,还深刻地产生于人们在面对婚姻时影响主体选择的社会环境的变迁,以及社会转型过程中社会期望与个体选择之间的分裂。对于大龄未婚女青年而言,催婚的紧迫性与个人对情感的追求之间形成独具社会与时代特色的心理张力。婚姻不单单是个人行为,它同时具有社会性与交互性。而“剩女”现象与“催婚”现象则共同指向了婚姻观念的代际冲突。面对变迁的社会现实以及青年日益增长的婚姻焦虑,甚或父母的不断催婚,也许理解与包容是化解冲突的唯一方式。文章原载《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4期,仅代表作者观点,特此编发,供诸君思考。

催婚:现代社会家庭再生产的困境及其代际冲突

——基于一位待婚女青年的生命历程研究

被催婚是现代社会青年群体普遍遭遇的新问题,催婚是指青年人的父母、亲友等通过语言或有目的的行动,对青年人施加心理压力,迫使和催促单身青年早点结婚的行为。在当前社会,催婚现象已经逐步超越私人领域而演变为家庭之外的公共话题。

从近年来自媒体呈现的催婚故事看,催婚现象已经超越了个体和家庭,成为当前社会的一种普遍问题,在这之中,青年女性面临的催婚压力以及婚姻焦虑都要更加突出,催婚问题已经成为困扰青年群体发展、威胁青年人身心健康、家庭幸福甚至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社会问题。本文将通过一位待婚女青年的口述历史,揭示被忽略和漠视的单身女性的生活经验与故事,并分析青年女性在现代社会遭遇婚姻困境的社会原因及其出路。

▍现代社会的婚姻困境

婚姻是人类社会历史最为久远的社会行为,婚姻形成家庭,家庭再组成社会。婚姻在社会学中被定义为一种社会赞许的配偶约定,通常理解为稳定的两性关系和共同的生活组织,是两性结合的社会形式。婚姻在法律意义上被理解为因为婚姻行为而引起的人身、权利义务关系以及由此而产生的财产关系等。经济学家贝克尔将婚姻行为视作人们为了满足于本性并降低交易费用而实现效用最大化的一种组合形式。这些定义基于两性关系从不同视角说明了婚姻的基本形式,但婚姻并不仅是两性间的私人关系,还是涉及社会结构与形态的基础性设置,婚姻是情感的、经济的、社会的甚至是政治性的存在。婚姻是“人类社会的初级社会群体和个人社会生活中的一种最普遍、最固定和最持久的社会组织形式,是在不断发展中的社会现象”,具有重要的社会功能。

传统的婚姻文化以其潜在力量无时无刻不影响着青年群体的个体选择和婚姻行为,文化观念会通过不同的社会关系对青年群体的婚姻行为施以影响。但随着市场化以及现代化的深入,发端于传统社会的婚姻观念正在遭遇现代社会的挑战,现代社会的婚姻观念和婚姻的社会意义发生了一系列重要变化,也逐步产生了独身主义、丁克家庭、同性恋者、性爱自由等关于两性婚姻的新观念。这些新观念也冲击着传统的婚姻文化,并构成了婚姻行为失范的渊薮,其中最典型的现象就是当前青年女性的结婚难问题。

对于青年女性在当代社会遭遇的婚姻及家庭再生产困境,已经有许多学者从不同视角进行了研究。从人口学的角度而言,婚姻困境直接对应的是性别比例失调以及不同性别在城市与农村社会之间不同流动方向造成的结构性区隔。也有学者从高校扩招的角度阐释了高等教育对婚姻市场的影响,“接受高等教育推迟了进入婚姻市场,搜寻失败的概率提高”,“女性在高等教育群体中开始占主导地位,在传统婚姻模式下匹配困难和失败的风险进一步增大”。

另一种解释是基于女权主义的,他们更强调社会文化的作用,“在一个依然处于男权强势的文化社会中,一种在诸多社会行动者合谋基础上产生,并以某种符号象征施加其上的‘符号暴力’,才是导致高学历女性‘失婚’的主要原因。”这些研究在一定程度上解释了青年群体,特别是青年女性产生婚姻困境的原因,但局限于研究方法对普遍规律的追求,其得出的结论往往呈现简单化、碎片化的特点,并且更多地体现在社会层面,不足以解释生活的多元性和偶然性,不能充分地展现婚姻困境产生的过程。婚姻困境产生的原因既是个人的,也是社会的,更是时间、地点、环境等多重因素的共同结果,我们只有深入个体的生活史中,才能在各不相同的生命历程中寻找具有启示意义的普遍规律。

调查发现,青年女性婚姻焦虑低龄化以及被催婚的遭遇已经成为了当前青年女性的普遍遭遇,而且也正在成为困扰青年女性的身心健康的重要社会问题。本文认为,催婚现象的产生有着深刻的社会性原因,这并不仅仅是“婚姻配对”的人口学问题,而是个人—家庭—社会关系与结构变迁导致的现代社会家庭再生产的困境,以及转型社会不同社会形态与总体观念的冲突展现。笔者将结合一位待婚女青年的口述经历,通过对其生活史的 探析来说明这一过程。

 

▍“按时成长”与被催婚的女青年

(一)“按时成长”与生命历程

“按时成长”是青年群体在日常催婚经历中经常听到的语言,也是父母亲友催婚过程中最“冠冕堂皇”的理由,“一个人处于哪一个年龄段就应该干哪一个年龄段的事”,例如,在建立家庭方面,一个人谈恋爱、结婚、生育等需要在恰当的年龄,既不能过早,也不能太晚。从学术的角度分析,“按时成长”体现了生命发展的时间观念,是指扮演特定角色的“恰当时间”,这一观念来自于日常生活,但也体现了一种重要的研究范式,即生命历程理论及其范式。

这一研究范式由美国学者埃尔德提出,目前已经成为国内社会学、心理学、人口学领域的热门理论和方法。所谓生命历程,用埃尔德的话说就是,“个体在一生中会不断扮演社会规定的角色和事件,这些角色或事件的顺序是按年龄层级排列的”。这一定义只说明了生命历程的基本定义,是基于个体层面的定义,但其之所以能成为一种研究范式,是因为这一理论跨越了个体层面,建构了一种从微观到宏观、再到纵向的空间对事件和角色等生命历程轨迹的建构。埃尔德认为“年龄、成长和死亡这些生物意义在生命历程中是由社会建构的,年龄层级表达的也是一种社会期望”。

因而生命历程理论是对时空中的社会与生命的结合,“它试图找到一种生命的个体意义与社会意义相联结的方式,而时间维度是寻找这种联结的重要方向。”正是因为生命历程研究与日常生活的紧密关系以及联系宏观与微观、个体与社会的多维视角,使得这一范式逐步成为学术界普遍关注的研究范式之一,并对考察宏观社会背景下微观群体的生活世界提供了广阔的视野。按照生命历程的理论,“按时成长”应当包含着三层含义:

500

一是代表了一种普遍的社会期望,体现了对一生中社会角色和实践进行组织的方式。这种期望说明了社会所规定的人生主要变化发生的适当时间,这既是一种社会惯习,也是具有约束性的社会规范。这种期望反映在经济、家庭、教育、职业等方方面面,例如职业发展中的年龄与级别, “什么年龄能升到处级,什么年龄能升到局级,什么年龄会遭遇‘玻璃天花板’”等,对于与大多数人都密切相关的婚姻,其时间表就更加清晰。

二是体现了个体的自主性特征。生命历程视角认为不仅社会是塑造个体生命的重要力量,个人的选择和行动对这种社会期望的解释也非常重要。将个体或群体置于特定的历史事件中,分析个体的选择,是理解生命历程的重要方法。

三是展现了人与环境的匹配,即个体在规定 的社会环境中的发展变化。生命历程理论高度重视“转变”的研究,转变是理解生命历程的关键,“如果转变发生或被安排在恰当时机就会非常受欢迎,如果在不恰当的时机则会降低彼此联系的生命之间的支持”。

这三层含义也是理解婚姻的重要视角,婚姻是个人的选择,但也承载着社会的期望,同时还是人与环境的匹配与适应,因而结婚并不仅是两个人选择结合,它同时承载着复杂的社会意义,并且是人生中面对存在诸多变数的发展环境的“缘分”所得。由此可见,婚姻既不简单,也不容易。 将催婚现象置于生命历程的理论视角下,有助于摆脱基于数据和材料而抽象出的碎片化结论,通过将研究问题置于特定的历史事件以及个体的选择与转变过程中,从而更加深刻和全面地展示催婚产生的过程和原因。

催婚现象的产生不仅是男女性生命时间表的错位,还深刻地产生于人们在面对婚姻时影响主体选择的社会环境的变迁,以及社会转型过程中社会期望与个体选择的分裂。运用生命历程的理论与方法有助于我们理解这一现象,笔者将结合一位未婚女青年的生活史和生命历程来阐释当代女性青年遭遇催婚的过程和原因。 

(二)遇到小 X:一位被催婚的女青年

小 X 今年 31 岁,是一家企业的骨干,无论样貌还是职业,都非常优秀。但正如她所说,“不知道为什么,也从来没想过,自己会成为被催婚的一员”。按照大多数父母的理想,二十五六岁是一个女孩子的适婚年龄,到了二十七八岁还未结婚,父母的焦虑感就会陡然增加。在对女性生命时间表的普遍期望中,三十岁被视为一个重要的分水岭,是父母们异常害怕的一个时间点。在父母们的意识里,过了这个时间点,他们的子女就会成为婚姻市场上鲜有人问津的“过气商品”。

另一方面,子女不结婚给父母带来巨大的社会压力,一些父母甚至会觉得在亲友面前丢了面子。由于小 X 还没有男朋友,这让父母亲人都有些焦虑,被催婚也成为了她生活的一部分。 除了语言督促、冷暴力等压迫方式,父母最直接的催婚方式就是安排相亲,父母会利用自己的亲友网络不断为子女联系相亲对象。一旦确定了合适的对象,父母就会用各种方式督促子女与其见面、相处。但相亲并无法保证青年男女在见面以后就能够成功进入到婚姻,当父母认为条件都符合的相亲对象,却因子女一句“不合适”而不了了之时,父母会再次介入给子女施加压力,轻则以上述提到的各种方式反复劝说,重则直接进入家庭的冲突与话语暴力,直到开始酝酿下一次的相亲。

“去年在表姐的婚礼上,他们(指父母和亲友)有意安排我和小 M 做伴郎伴娘,开始觉得挺好的,但相处半年感觉还是不合适,两个人都没话说。我爸妈觉得不能理解,姨妈她们也不停的说小 M 的优点还责备我,我也尝试着接纳他,但还 是找不到感觉。到现在他们越讲我就越没有感觉,现在天天冷战,我爸动不动就发火,前天过年还打我,还说要断绝父女关系,而我妈话越来越少,在吃饭时不是叹气就是哭,饭都吃不好,感觉我们都快抑郁了……我说我要出去住,我妈甚至跑到单位去打听我有没有跟不三不四的人在一起,这简直是侮辱我,有些时候真想死了算了 ……”。

在催婚中无论子女还是父母在这一过程中都感到巨大的压力,并成为了整个家庭无法承受之重,家庭关系陷入紧张的冲突之中,代际之间通常会爆发不同程度的争吵,甚至导致亲密关系的恶化。小 X 的经历是个案,但也是现代社会极为普遍的现象。选择小 X 的经历作为研究对象,来深入理解她的经历以及个体生活在社会变迁背景下的遭遇,无论对于解释青年婚姻困境还是理解社会转型都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当然个案研究有其局限性,笔者并不期望能从小 X 的经历中 得到总体性的认识,这不是个案研究所能回答的,但笔者希望能通过对小 X 生命历程的解读,增加对当代青年单身女性面临的婚姻困境的理解以及冲突的化解。

▍“剩女”何辜:小 X 的生命历程与身份生产

小 X 的个案代表着一类群体,他们通常被称为“剩女”。“剩女”是现代社会的新词汇,近年来经常出现在媒体和影视作品中,主要指具有以下特征的城市女性:一般受过高等教育,经济独立,但因为种种原因导致婚姻上得不到理想归宿的大龄女青年。“剩女”是一个“污名化”指称,这一称呼包含的是社会对大龄未婚女性的偏见。许多学者“将其根本原因归咎于高学历女性比例偏高和女性自身的另类性,如择偶的过高标准、心理上的自我隔离抑或恋往怀旧等”,因为当前社会男女比例失调,如果女性还大龄未婚,就会受到歧视。但仔细审视这类青年女性的生命历程,就可以发现“剩女”的产生在当前社会有着一定的必然性,婚姻并不是两性之间的简单匹配,而是个人与社会互动的体现。

对于具体的生命个体而言,在不同的时代与文化观念下,每个人都会为自己设定扮演特定社会角色的恰当时间,这构成了特定社会下个人的人生时间表,并通常以一些特定的生命事件作为人生各阶段的标识,在每个阶段,个体都会对自己的身份角色进行重新定位,并使自己的生活模式、行为逻辑与新的身份相匹配。“剩女”的产生是人生时间表错位的直接后果,其原因既是个体的选择,也深受社会变迁的影响。笔者将结合小 X 的生涯故事来说明这一过程。

(一)奋斗的女青年

 小 X 成长在一个普通农村家庭,父母在当地的小镇上经营一家油坊以维持生计。父母对小 X 寄予厚望,从小到大她都是非常听话的“乖乖女”,从不让父母操心,尽管在高中时就懵懂产生过男女情愫,但父母的殷切期望让她很清楚自己要做什么,后来她顺利地考入了理想的大学并且一直读到研究生毕业。

大学的时光本是浪漫的,但小 X 不敢有丝毫放松,严峻的就业压力弥漫在校园当中,她只希望能够在毕业时有一份好工作。在大学期间,她不仅要学习专业知识,自己还在外面实习,尽管身边不乏追求者,但在她眼里身边的男同学都很不成熟。在她看来一方面没有合适的异性,另一方面她觉得自己根本没有时间谈恋爱。校园时光一晃而过,残酷的就业竞争以及女性面临的就业劣势让小 X 找工作的历程倍加艰辛,同时面对城市里高额的生活成本,高企的房价,紧张的工作节奏,陌生的人际网络,让她只能依靠自己摸爬滚打,并很快成了城市里一名普普通通的奋斗青年。

小 X 的故事在我们身边非常常见,对于快速城市化的中国社会而言,短短40年间中国社会实现了飞速发展。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教育对于人口流动和社会分层的意义不言而喻,特别是对于大多数农村青年而言,上大学是实现个体城市化,甚至是整个家庭城市化的基本方式,教育被赋予了沉重的意义和使命。职业社会为女性带来平等的机会,通过教育获得职业,实现个体或者家庭的阶层流动对青年女性同样适用。但实现这一过程并不容易,特别是近年来就业压力增加、城市生活成本飙升使女青年在这一过程中面临更大的压力。因而,在整个读书过程中无论是家庭还是个人,都尽可能的压抑自我,“以学业为重”,在最可能恋爱的人生时间表中,她们遗憾地错失了机会,并且更加紧张地投入到下一段生命历程中。

(二)逐步稳定的生活:职业社会的青年女性

大学毕业后,小 X 的生命历程进入到一个新的阶段。激烈的职业竞争,紧张的工作节奏使其难以停下脚步。迈入职业生涯的她依然面临着诸多挑战,不仅有工作上的挑战,还有来自于经济方面的压力,“刚开始工作时压力很大,加班是家常便饭”,然而获得的收入并不能让她有丝毫“安全感”,因为日常居住和生活成本占据了收入一大部分,并且日益上涨的房价给她造成了很大的精神压力,这迫使她更加拼命地投入工作。尽管这一时期父母开始将找对象提上日程,但繁忙的工作让她对此没有上心,偶尔会因为亲友的介绍在闲暇时间约会。

经过几年的努力,小 X 的职业逐步稳定并且成长为企业的骨干,自己也买了一套房子作为在城市的落脚点,这让她对未来有了稳定的预期。然而不知不觉间自己也从一名“适婚”青年变成一名被“催婚”甚至是被“逼婚”的青年。小 X 的这一过程是大多数青年进入职场都会经历的,良好的教育基础和持续奋斗使他们可以较好地适应城市生活。对于女性青年而言, 职业社会给予了她们平等的就业机会,并且因为现代社会的保险制度,使其对未来产生稳定预期。但“在一个依然处于男权强势的文化社会中”,女性获得职业地位的晋升要比男性困难的多,这促使她们倍加努力,培养独立自主的精神,但其潜在的风险是丧失日常交往的闲暇,致使其在适婚 年龄难以找到相互信任的伴侣。

(三)渴望爱情:对情感体验的追求

小 X 并不是完全没有时间与异性来往,实际上在工作期间她也多次被亲友同事介绍认识其他男性,但每次都不了了之,对于这种相亲活动,小 X 并不反感,并且也尝试着与对方交往。遗憾的是,这些相亲对象并没有发展成为恋爱甚至是结婚的对象。随着年龄的增长,父母和身边的亲友开始变得着急起来,相亲的频率也不断增加,最后内心的感觉“就像完成任务一样”。

在问及亲友介绍了这么多相亲对象,就没有适合结婚的?小 X 回答道,实际上可能每一次相亲在别人眼里,两个人一定是非常适合的,但问题是“两个人在一起没有一点感觉,对方的条件可以差一些, 但两个没感觉的人要在一起过一辈子,这是无法想象的”。

“有感觉”成了小 X 对自己婚姻生活的最基本期待,但也成了步入婚姻生活的最大障碍。“有感觉”体现了小 X 对情感体验的追求,错失恋爱经历的她,对爱情有着特殊的执着,在城市生活逐步稳定之后,她渴望收获浪漫的爱情。重视情感体验也是当代女性青年的一个重要特征,然而,这却成了她们在婚姻道路上最难跨越的一道坎。对于她们而言,婚姻已经超越了传统的意义和功能,婚姻是一种重要的情感体验。但“快餐式”的相亲活动以及不断独立的自我,很难 让她们建立起紧密的情感联系,因而“有感觉”成 了步入婚姻最大的障碍。

(四)“剩女”产生:人生时间表的错位

小 X 作为中国社会快速城市化过程中的一个典型个案,看似偶然的生命历程实际上也折射着时代变迁过程中个体生活的必然遭遇,城市化、现代化的发展改变着每一个人的人生时间表。一般情况下,每个人都有着稳定的人生时间表,这张时间表体现了社会对人一生中扮演何种角色的普遍期望,既是一种传统,也是一种惯习,人生每一种社会角色的转变都需要出现在恰当的时间。但是随着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每一个人的人生时间表都开始发生变化,对于青年人而言,他们需要接受完现代教育获得职业才能够承担起成家立业,安身立命的职责,这大大延迟了他们的婚姻时间。

与此同时,传统社会对于男女婚姻时间有着不同的认知,男性可以找比自己年龄小的女孩,但女性却很难找到比自己年龄小的男性,这也造成了青年男女人生时间表的不匹配,更加剧了青年女性的婚姻困难。按照生命历程理论,个人的选择对于生命历程同样具有重要影响,在面对婚姻困难时,缺乏浪漫的爱情体验,不必忧虑的社会保障以及过多的相亲都刺激了女性对婚姻的麻木,随着年龄的增长,婚姻问题非但不能为其生活带来幸福感,反而可能成为他们生活的负担,成了她们内心不可触碰的逆鳞并表现出对相亲等活动的厌恶,最终演变为被污名化的“剩女”。

▍催婚行为与婚姻观念的代际冲突

“剩女”的产生有着深刻的社会原因,对于处于剧烈转型期的中国社会而言,被现代化裹挟的青年群体的人生时间表发生了诸多改变,人生时间表的错位加剧了青年女性的婚姻困难。然而,文化和观念的转变并非朝夕之事,人们关于婚姻的传统观念仍然存在,特别是对出生于上世纪 60、70 年代的中国人而言,这些观念更是根深蒂固,社会对“剩女”的难以包容最直接地通过家庭间的代际冲突体现出来,这是导致催婚现象产生的根本原因。

500

(重磅利好 ▍即刻起订阅2020全年《文化纵横》杂志,可以获得文化纵横BCR小程序6个月的VIP阅读权限,可以免费畅读所有已出版《文化纵横》杂志。数量有限,先到先得,赶快行动起来吧!马上获取VIP阅读权限:https://weidian.com/item.html?itemID=2966859104)

小 X 所经受的催婚经历就体现了这一过程,为了更深入的解析这一案例,笔者扩大了个案调研的范围,通过对小 X 父母的深度访谈,来解释催婚背后的社会原因。在访谈中笔者问及小 X 父母与小 X 吵架的原因,他们有着合理的理由: 

(一)“很丢脸”:婚姻社会意义的分化

小X的父母认为如果一个女孩子年龄大了还不结婚是一件非常丢脸的事情: “她这个样子 (指单身),我们在亲戚、邻居面前都抬不起头……周围人给她介绍,她这也不同意,那也不同意,这样名声也不好了,也没有人再介绍了。”小 X 未婚让父母觉得非常难堪,这种压力不仅来自于亲友的关心,还来自于村庄邻居们日常议论所带来的社区压力。之所以会产生这种压力,是因为婚姻对于中国人而言有着特殊的符号意义,婚姻被视作一种社会道德规范。婚姻担负着人口繁衍,促进家族发展,承载道德传递及社会教育,维系社会持续稳定的重要职责,婚姻也被视作“人伦之始”,正所谓“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婚姻在传统中被赋予了极其重要的社会意义,因而不婚行为虽然是个人自由,但仍旧会遭受社会的舆论谴责。

(二)“不找对象老了怎么办”:婚姻保障功能的变迁

除了“面子”的顾虑,父母之所以执着于催婚,最主要的还是出于对子女未来的担忧,小 X 的父母更担心她“找不到对象,以后一个人怎么办?”,这也说明了婚姻对于个人,特别是女性具有重要的保障功能。因为在传统社会,家庭劳动主要为体力劳动,一般情况下女性在体力上处于弱势,需要获得男性的照料,婚姻会形成家庭成员间的互助关系,以实现对弱势一方的照顾。此外,人终究会变老,在年龄变大丧失劳动能力时,就需要有人照料和看护,在传统社会中,人们的养老依赖于家庭,正所谓“养儿防老”,只有组建家庭,结婚生子,才能够保障个人晚年的生活。

然而,婚姻的保障功能在现代社会已经变得不那么重要了, 因为女性可以在职业社会中获得与男性相同的竞争优势,对于这些“剩女”群体而言,甚至还优于男性。

至于养老的问题,在现代社会中更多地依赖于国家、市场和社会组建的社会保障体系,子女因为职业的原因反而难以照料老人。正是对婚姻功能的不同认识,导致了父母与子女间激烈的代际冲突。

 

(三)“没感情就不能过了吗”:不同的幸福观念

由于对婚姻功能的不同认识,青年人更加注重个人的情感体验,他们渴望爱情,对于他们而言,幸福就是等待一个相爱之人共度余生,“与其和一个不喜欢、没感情的人过一辈子,那还不如一辈子单身”,这正是小 X 坚持单身的原因。但小 X 的父母并不这样认为,小X的母亲回应她“我和你爸结婚前都没怎么见过面,谈的上什么感情,难道现在不幸福吗?”小 X 的母亲对现在的生活很满意,经济小康,而自己的两个女儿也都是知名大学的大学生,对她而言这就是最幸福的事。

小X和父母的冲突实际上代表了两代人不同的幸福观,对于青年一代而言,他们更强调个人的主体性,因而他们的幸福观主要是基于个人体验的。但对于父母一代而言,他们的幸福观是基于家庭的,更强调家庭的完整与发展,对于他们而言家庭和睦,子女发展顺利就是最大的幸福。 两种不同的幸福观也造成了两代人对婚姻的不同看法。

(四)“什么年龄就该干什么年龄的事”:年龄的符号意义

小 X 父母对于催婚行为的另一个合理解释就是“什么年龄就该干什么样的事,该结婚的时候结婚,该养孩子的时候养孩子。”因为与小 X 同 龄的人绝大多数都已经结婚生子了,这无形给了 小 X 父母一个参照。对于大多数父母而言,他们可能并没有认真思考为什么要逼迫催促子女结婚,这一行为的产生完全是出自于日常生活的惯习。

而这一惯习的来源即是个人生命、社会文化和历史背景在年龄上的表现,年龄成了特定社会文化的符号,并且展现出对个人生命历程的结构性力量。但基于特定社会文化和历史背景的观念却忽视了个体生命历程的特殊性,正如小 X 毕业后在城市才刚刚站稳脚跟就变成了被催婚的对象,尽管生命历程的形成不能忽视个人选择的重要意义,但读书、就业所占据的时间的确让她的选择变得仓促和慌张。正如让小 X 难以理解的是,“我一直都很听话,也没有犯什么错,为什么会和父母的关系变成现在这样?”而这也是催婚带给父母和子女共同的困惑。

500

▍被催婚者的幸福

催婚的普遍化是一个现代性问题,基于小 X 生命历程的分析,本文清晰展现了城市化、现代化过程中青年个体必然的人生遭遇,笔者通过对小 X 的口述以及对家人的拓展访谈呈现了这一进程。小 X 的生命历程既体现了基于城市化迁移过程中不断增长的婚姻匹配风险,也体现了男权优势文化中,女性在婚姻年龄上的劣势,更展现了随着社会转型而产生的婚姻社会功能与文化的变迁。

这一结论对当代青年女性家庭再生产困境的人口学解释、社会迁移解释、性别文化解释等都进行了更加生动鲜活的补充。从小 X 的经历可以看出,发源于传统社会的婚姻观念正在遭遇现代社会的挑战,特别是职业社会发展,现代女性主义的兴起,福利制度的完善,对情感体验的追求,对家庭依赖的摆脱以及家庭结构的小型化、核心化、多元化等,都对现代社会的婚姻观念产生了显著的影响,婚姻的社会意义也正在发生一系列重要变化。

对于青年人而言,婚姻与个人生命的密切关系正在逐步剥离,家庭对于个人生命的重要性正在降低,这导致青年人更多以个人的生活状态、情感体验等更具个体化的选择来安排自己的人生历程,这是现代家庭再生产困境的根本原因。然而当前中国社会的婚姻观念呈现出多元性和复杂性特点,最直接表现为代际间的观念分化,中老年群体往往更加保守,婚姻对于他们而言是社会道德,是生活保障,是人生发展的终点,是自古以来的文化惯习,但对于正处于婚姻焦虑期的青年女性而言,婚姻成为了生命无法承受之重,给她们带来的只有因代际冲突而产生的痛苦与无奈。

可见,催婚现象是个体的生命正在脱离传统社会文化和历史限制的必然现象。尽管个案研究的结论具有局限性,但其深入而全面的研究更有助于我们理解这一问题。那么对于陷入催婚苦恼的女性青年,幸福究竟在哪里?

实际上,每一代青年都有自己的际遇,也有自己需要承担的风险,在个体化日趋发展的时代,每个人都拥有了更多选择的权利,但每一个人也在面临更多不确定的风险,但可以肯定的是焦虑与忧愁一定不是幸福的体现。

对于青年人而言,面临被催婚的苦恼,认识和理解与父辈的观念差异,加强沟通和交流,有助于缓解父辈的焦虑。

对于父母而言,家庭的亲密关系是支持青年人度过痛苦时光的重要支撑,父母的催婚行为不仅不利于问题的解决,反而会增加青年一代对婚姻的逆反心理和对家庭亲密关系的不信任,甚至危及青年人的身心健康。

对于社会而言,我们应当倡导积极乐观的家庭文化观念,主动关心青年人日常生活以及心理健康,引导青年人承担家庭责任,塑造温和包容的社会文化,帮助青年人走出婚姻困境。总而言之,面对中国社会特有的催婚现象,我们需要看到当代女性青年面临的婚姻困境及其社会原因,选择理解和包容或许是解决冲突唯一的出路。

本文原载《华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4期,篇幅所限,内容有所编删。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敬请联系删除。文章经由“文化纵横”重新编辑,欢迎个人分享,媒体转载请在后台留言,如按照此版直接复制转载,敬请注明文章原始出处及转载来源“文化纵横”(whzh_21bcr)。

500

500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