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催人泪下的白话祭文【七篇】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催人泪下七字祭文视频 关于催人泪下的白话祭文【七篇】

关于催人泪下的白话祭文【七篇】

2024-06-29 10:2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www.myplaymate.cn--个人总结】

祭文,文体名。祭祀或祭奠时表示哀悼或祷祝的文章。体裁有韵文和散文两种。内容主要为哀悼、祷祝、追念死者生前主要经历,颂扬他的品德业绩,寄托哀思,激励生者。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催人泪下的白话祭文【七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第1篇: 催人泪下的白话祭文

  父亲的一生,是坎坷的一生,辛劳的一生。他文化悟性好,工作能力强,他虽然平凡、普通,但不乏思想见地,过去、现在和将来都永远启迪着我们后人。他的一生伴随着国事的兴衰曲折,有过成功的慰藉和愉悦,也有过难言的隐痛与抱恨,生活给他带来了太多的磨难与艰辛。

  父亲一生勤恳,工作敬业,生性倔强,好强好胜,有着永远进取和不服输不服老的精神,他一生勤俭、朴素,惜衣惜食,过着清贫简朴的生活。我们永远记得父亲坦荡的心迹:“不求今世荣和贵,但愿儿孙个个贤,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悲哉,我的父亲,

  哀哉,痛楚的心灵!

  寒风凛冽,呜咽着儿女不尽的悲伤,

  流云无语,带走了我们永远的牵挂。

  尊敬的父亲,您太累了,您是需要休息了,安息吧,父亲!

  尊敬的父亲,您一路走好,走好,走好......

第2篇: 催人泪下的白话祭文

  *年春,清明时节,正值炎黄子孙慎终追远、寻根求源,崇敬先辈、祭祀列祖的传统节日。我们一行十数人,乃拉平屯张姓十二世孙和十三世孙、弄晚屯张姓六世孙和七世孙,现谨具清香牲礼,集于先祖墓前,焚香祈祷,躬身叩祭于列祖列宗,曰:

  张姓望族,根系炎黄。得姓始祖,黄帝五子。发明弓箭,姓张名挥。历数千年,源远流长。人丁兴旺,枝繁叶茂。清河堂号,遍布九洲。列祖列宗,德泽八方。拉平张氏,始祖应武。德胜生人,东兰哨目。籍居拉平,张姓一屯。经传七世,及于卜凤。迁居弄晚,耕读传家。八世云光,九世永伦。十世世高,吾辈祖父。传十一世,祖杰俊伟。一百余年,世事沧桑。寒来暑往,风风雨雨。生生不息,瓜瓞绵延。代代忠正,世世贤良。祖德东风,扑面拂心。托祖福祉,泽被后昆。孜孜勤勉,家业有成。永赐吉祥,家和业兴。夫能妻贤,子孝孙贤。有品有德,安康平生。天赐好运,佑启后人。思祖春晖,日月同光。念祖深恩,山高水长。怀祖厚德,万古流芳。尊宗敬祖,坚持发扬。亲宗睦族,永世不忘。遵纪守法,明礼诚信。奋发图强,光宗耀祖。祖墓灵前,祭以上文。诉之思念,致之虔诚。教化子孙,传承美德。

第3篇: 催人泪下的白话祭文

  各位来宾、各位朋友、各位长辈:

  今天,我们怀着无比沉痛的心情,悼念母亲xxx老孺人。

  母亲生于一九二一年。今天,她走完了艰辛、苦难、无数风雨的九十一岁的人生历程。她走了。她安祥平静,带着还原的童真和无限憧景,她将进入美丽的梦境。

  母亲和天下所有的母亲一样,勤劳俭朴,聪明能干,美好心灵,相夫教子,备尝艰辛,最大地尽到做母亲的责任。母亲养育我们众多的子妹,烧茶做饭,洗浆缝补,做鞋织衣,还当过挑煤炭的脚夫,挑水卖的苦力,编织草席,当过家政,一生像牛一样艰难负重,默默前行。我们的心里永远不会磨灭母亲饥疲的身影,我们将永远铭记母亲为我们付出的苦难和艰辛。

  今天我们富足,是因为母亲卖掉的每一粒大米,都为我们换回了一枚精神凝结的钻石,一粿知识结成的珍珠。

  母亲的一生,对我们没有太多空洞的说教。她用行动教导我们应该怎样做人,怎样尽到家庭责任,怎样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我们为母亲骄傲,我们为有勇敢、顽强、坚忍、远见卓识的母亲庆幸。我们将永远感恩母亲!

  母亲去世了,我们无比沉痛。草木无语,大地同悲,陪我们流出伤心的眼泪;哀乐挽歌,高天迴响,述唱着我们不尽的悲伤。我们悲催,沉痛母亲的去世,沉痛大家庭精神凝聚的消散,悲伤大家庭的从此消亡。

  母亲将回到大地温暖的怀抱,上天一定会眷顾我们平凡而伟大的母亲,让她一生苦难和美丽的灵魂得到安息!

  谢谢大家!

第4篇: 催人泪下的白话祭文

  晴天霹雳人心惶,狂风暴雨情惨伤。

  听说姑父归阴府,强如提刀割肝肠。

  接到凶信如雷响,泪如雨下落胸膛。

  悲鸣杜鹃啼血泪,动情桃李露寒霜。

  好比象棋丢老将,强如草房断大梁。

  可恨苍天瞎了眼,背时阎君黑心肠。

  收我姑父归西去,离别儿孙不还阳。

  满堂儿孙心悲痛,内侄一家泪千行。

  姑父生在旧社会,兵荒马乱不太平。

  夜晚熄灯怕土匪,白天出门怕刁民。

  风吹草动怕强盗,睡在梦中心会惊。

  三年自然大灾害,粮食很少有收成。

  六一二年着饿饭,忍饥挨饿好伤情。

  一天不得二两面,吃完野菜嚼蕨根。

  姑父年幼又丧父,日子过得好孤伶。

  与我姑母结连理,同心同德建家庭。

  当家遇着大集体,全靠劳力抢工分。

  泥一把来水一把,一天到晚忙不停。

  深更半夜才得睡,天不见亮又出门。

  起早贪黑做活路,去早来晚费艰辛。

  不负众望不认命,自古天道只酬勤。

  转眼改革政策好,皇天不负有心人。

  土地包产分到户,农民百姓得翻身。

  姑父一生最勤快,穷巴苦奔在打拼。

  耕田种地不嫌累,十冬腊月不怕冰。

  养猪喂鸡有门道,栽秧割谷无怨声。

  六月太阳像火烤,汗水经常湿衣襟。

  圈中猪牛膘肥壮,院内鸡鸭结成群。

  日子越过渐渐好,生活慢慢有水平。

  生我老表七姊妹,笑在眉头喜在心。

  含辛茹苦抚儿女,儿婚女嫁您担承。

  有说有笑家和顺,和睦家庭万事兴。

  大事小务共商讨,轻言细语情意深。

  与我姑母感情好,同甘共苦一条心。

  宁愿忍下一时气,不和姑母把理争。

  从来不吵也不闹,彼此相爱敬如宾。

  不欺穷人不敬富,不捧官家不骂民。

  内侄拿您当榜样,学习姑父好名声。

  可惜世事难预料,鬼门关口太无情。

  大哥年少生了病,医治无效归了阴。

  白发反把黑发送,强如割您命肝心。

  嘴上不讲心头痛,咬起牙巴苦苦撑。

  有苦有泪您承受,打落牙齿肚内吞。

  姑父行善又厚道,对待内侄别样亲。

  行场赶落碰个面,又拉家常又谈心。

  要是登门来拜访,把侄当成座上宾。

  杀鸡宰鸭招待我,饭熟忙把好酒斟。

  不和内侄喝口酒,姑父摇头不甘心。

  教我为人学处世,内侄永远不忘恩。

  如今进入新社会,国家政策暖民心。

  吃饱穿暖生活好,经济收入往上升。

  高速铁路都修好,水泥道路通农村。

  平时吃的像过年,过年吃的像山珍。

  只愿姑父身体好,百岁有余到高龄。

  儿孙绕膝孝敬您,安享晚年到百春。

  谁知天公不作美,病魔缠上姑父身。

  好草只怕霜来打,好汉只怕病来侵。

  老表姊妹勤照顾,一刻半步不离身。

  病情不但不好转,反而加重不减轻。

  虽然农村有医保,奈何绝症不留情。

  扁鹊神草无效果,华佗仙丹也不灵。

  病痛折磨半年久,两眼一闭命归阴。

  从此丢下我姑母,又丢满堂众儿孙。

  年轻夫妻老来伴,姑母有话与谁听?

  历经病痛受磨难,儿孙亲友谁忍心?

  愿您天堂无病痛,脱离苦海早超升。

  呜呼,姑父啊!

  纸又短,话又长,可惜内侄表不详。

  千言万语难表尽,略写几句表哀肠。

  从此阴阳两隔断,姑父在阴侄在阳。

  要想再见姑父面,除非南柯梦一场。

  跪在灵前来祭奠,愧无美酒与羹汤。

  略备素食灵前供,姑父有灵请来尝。

  愿您笑纳我心意,早登极乐升天堂。

  姑父在天有灵验,保佑儿孙个个强。

  百子千孙多富贵,家兴人旺永吉昌。

  呜呼哀哉 伏维尚飨

第5篇: 催人泪下的白话祭文

  今天,我们怀着万分沉重的心情,悼念我的父亲毛经礼先生不幸离世。家父因严重肺衰竭,致肺心病,经抢救无效于公元20xx年4月26日4时18分,不幸与世长辞,享年73岁。在此,我谨代表我们全家,感谢各位亲朋好友、父老乡亲以及教会的弟兄姐妹们,不辞辛苦前来吊唁我的父亲。

  公元1940年农历六月初六日,父亲出生在一个贫寒的家庭,经历了两个不同的社会,命运坎坷,历尽磨难。父亲一岁半过继其伯父,六岁时继父病故,不久,继母改嫁。无依无靠的父亲经历了什么样的童年,我们无法想像。父亲天资聪慧,以优异的成绩考入泰和中学,无奈家庭条件的限制,上了一个学期后,被迫辍学。少年时期曾在乡卫生院学习中医两年,崭露头角。后因故弃医从农。即便如此,只有小学文化的父亲仍旧刻苦钻研,自学中医理论,熟谙中医药理,为不少群众开方治病,从不收取分文。父亲在20岁时,因人赏识,介绍进入永新县曲江采育林场工作,先后担任护林员、检尺员、业务员、会计等职务。无论是干哪种工作,父亲都是认真负责、一丝不苟。在单位里,他是一位好员工,在邻里间,他是一个好邻居。即便是退休在家十多年后,无论是单位同事还是当地群众,每当提起他的名字,无不交口称赞。

  父亲在林场工作时与母亲相识、相爱,22岁结婚后,携妻带子,辗转流离,居无定所,先后借住过八户民居,最困难时甚至住过祠堂、茅屋和牛栏。父亲与母亲白手起家,从无到有,历尽千辛万苦,尝尽人间冷暖,终于在1987年在故乡毛家村建成了属于自己的新屋。可是没住几年,因为政府修建南车水库,忍痛割爱,被迫拆迁,只好随儿子移居文田。家乡那栋父母亲手建造的房屋被拆,一直是父亲挥之不去的心痛。所幸,儿女们都有很争气,各自又都建起了自己的新屋,父亲和母亲总算得以宽慰。

  父亲于1997年12月退休回家,辛苦工作几十年后,本来可以休息了,但一生勤勤恳恳的他,仍旧辛勤操劳,与母亲一起,种植、养殖,并帮助儿女抚养孙儿孙女们。正是父亲无私的奉献,我们兄弟几家,才能安心工作,发家致富,才有今天的幸福生活。可是命运多有不公,年过花甲的父亲却不慎摔伤致股骨骨折,卧床两年后,坚强的父亲终于重新站立起来了。年近古稀,父亲又不幸患上支气管炎,继而心肺衰竭,一病不起。父亲是一个从不向困难低头的人,他坚强与病魔斗争了八年之久,终因心力交瘁,未能幸免,被病魔无情地夺去了生命。

  父亲与母亲,夫妻恩爱,相濡以沫,携手相伴走过了五十一年的风雨同舟路,堪称楷模;父亲一生辛苦奔波,与母亲一道,含辛茹苦地养育了五儿一女,并且节衣缩食,供我们上中学、上大学;在那物质极度贫乏、经济十分拮据的年月,父亲始终坚守一个信念:再穷也要供孩子们上学。如今,我们都已成家立业。父亲膝下儿孙满堂,本该安享晚年,尽享天伦之乐。但是万分不幸,父亲却被病魔吞噬,与我们阴阳两隔,从此天各一方。

  父亲是一个严厉又慈爱的人,他善于从细微之处关爱子女。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有什么困难和要求,只要他知道,必定会尽心尽力地帮助我们。他乐意为我们做一切细碎的事情,一丝不苟,不怕麻烦,却从不愿轻易接受我们的回报。即使在病重期间,他还是总想着不要给亲朋好友带来不便,也不愿让子女们增加更多的麻烦,宁可一个人默默地忍受病痛的折磨,与病魔作顽强的斗争。父亲大人啦,如果可以减轻您的痛苦,我们情愿为您分担;如果能够挽救您的生命,我们哪怕散尽家财!所有这些,总让我们感到十分心酸和悲伤。

  父亲大人,在您患病的这些年里,多少个日日夜夜,母亲任劳任怨、无微不致地伺候在您的身旁;由于母亲的细心呵护,您曾多次化险为夷;虽然您从不用言语表达,但从您的眼神中流露出的是您对母亲的感激。您用这无声的爱,教会我们执着和坚强;

  父亲大人,您的音容笑貌,我们历历在目;您的谆谆教诲,我们铭记在心;您的坚韧不拔的品质,激励着我们奋发图强。您给予我们的这份父爱,蕴含着伟大与慈祥!父爱如山,深沉厚重!父爱如海,博大宽广!父亲大人,您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

  父亲大人,您的每个儿女都没有辜负您的期望,我们继承了您的正直、勤劳、自强、奋发的品德;我们继承了您诚恳待人、踏实做事的作风。今天,在众多亲朋好友及教会弟兄姐妹们面前,我们郑重承诺:一定遵照父亲的遗嘱,遵从教会的规则,尽心尽力地办好您所交待的所有事情,完成您的遗愿;更重要的是我们今后一定会尽责尽孝地照顾母亲,让她老人家心情愉快、幸福美满、健康长寿地安度晚年生活。同时,我们也会好好教育和培养自己的子女,脚踏实地、奋发图强,以实际行动来报答您的养育之恩,以优异的业绩来告慰您的在天之灵!您老就放心地去吧!

  岁月无情,人间有爱。在父亲病重期间,父亲生前的亲朋好友、父老乡亲和教会弟兄姐妹们都多次前来探望或电话慰问,给了父亲以巨大的精神力量,让父亲在最后的日子里感受到了人间最真挚的友情和最珍贵的亲情。在此,请允许我再次代表我的母亲以及全家,向你们表达最衷心的感谢!。

  父亲大人离我们而去了,留下了他对生活深深的眷恋,留下了他对我们深切的关爱,留下了他那挥之不去的音容笑貌,也留下了许多难以言喻的遗憾。但父亲一生问心无愧、光明磊落、高风亮节,是一位值得后辈们永远怀念的长者!他将永久活在我们的心里!

  安息吧,父亲大人!

  愿您在天国里安享主的恩典!愿您的灵魂在天堂里得到永生!

第6篇: 催人泪下的白话祭文

  祭姑父、姑母通套文:接得凶信泪满面,突然心惊透身寒,姑父对我多温暖,内侄感谢在心间,常与侄儿来谈话,教我发奋把家安,为人勤快莫偷懒,懒汉在世个个嫌,勤俭持家要苦干,忠孝为本礼仪全,常慰侄儿叙长短,担心内侄饥与寒.内侄结婚有家眷,拖儿带母要挣钱,家内家外活计乱,想看姑父无时间,听说姑父染病患,以为短时便会安,大意没有来谈问,心存内疚永欠然.忽闻扑耗肝肠断,顿觉心中如油煎,赶忙奔丧来见面,只见灵柩在堂前,就把姑父千声喊,你老亦不回一言.今夜灵前来祭奠,愧无美餐实寒酸,姑父笑纳我心愿,复驾仙鹤去归天.姑父在天有灵验,保佑后代文武全.

第7篇: 催人泪下的白话祭文

  各位长辈、各位亲朋、父老乡亲们:

  在我与母亲永别的时刻,我衷心地感谢您们陪在我的身边,送别我的母亲,陪我度过有生以来最悲伤、最痛苦、最无助的时刻,为此,我感到无比的感激!您们让我感到坚强,鼓起勇气,充满力量。

  此时此刻,我仿佛看到,天国的路上,风烟滚滚,冷雨萧萧,而我的母亲,却不得不孤独地踏上归途。她满眼的不舍,不时的回头张望;她满腹的关怀,却来不及留下只言片语;她步履沉重,却又行色匆匆;她依依不舍,却又无可奈何,她哪里舍得撇下她挚爱的亲人们就这样匆忙的离去呀,她分明已经看见幸福就在不远处向她招手,可是,无情的病魔过早地夺去了母亲年轻的生命,也给我们做儿女的留下了无尽的怨恨和终生的遗憾。

  母亲一九五七年农历十月十八日,出生于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虽然清贫,但外祖父、外祖母勤劳善良、为人忠厚、乐于助人的品性深深地影响了母亲。母亲从小就踏实肯干,吃苦耐劳,孝顺父母,贤良有加。为人妻人母后,更是勤劳持家,埋头苦干,无怨无悔。为了改变家庭的贫困面貌,母亲和父亲一道起三更睡半夜,养鸡养兔,做衣服,运砖头,三十年间从未停歇。忙完外面的活儿,回到家里还要洗衣做饭,操持家务,再苦再累却从不埋怨。

  上大学一直是母亲的梦想,也是农村孩子走出农门改变命运的唯一渠道,母亲深谙此道,所以在供养我和姐姐上学方面,她拼了命一般,和父亲苦干硬干,即使他们吃糠咽菜,也从没有想过放弃,直到自己病重的那一天。

  母亲能歌善舞,上学时是学校的文艺骨干、运动健将,成年后又积极参与村里的各项文体活动,成为村里秧歌队的主要成员,病中更是时常放声高歌、以歌明志,表明了她与病魔抗争的顽强意志。母亲模样俊俏,身材高挑,穿什么衣服都好看,然而在我的记忆力里,母亲却从舍不得给自己买一件新衣裳,一分一粒都不舍得浪费在自己身上,全都积攒下来供养我们。而如今,儿女们已经长大成人,都可以挣钱孝敬母亲了,可母亲一天清福也没享上,就这样撒手人寰了,母亲,不是说好了,儿子在城里买大房子给您住吗,您怎么不信守约定呢?

  我还记得,在我和姐姐的成长过程中,母亲从来没有过喋喋不休的说教,有的只是以身作则,身体力行,默默地以她的人格魅力,影响着我们,教育着我们,同时也得到了亲朋好友和众乡亲的好评。在母亲抱病的两年里,家里始终是门庭若市,探病的人骆驿不绝,母亲也始终用微笑着面对着众人,大家无不感慨,曾经都说病魔在母亲身上发生了奇迹。

  母亲的坚强也非常人能比。在成长和创业的过程中,无论遇到什么困难,她都会想方设法去解决,从不畏缩。母亲不喜欢眼泪,也从不让我们流眼泪,尤其是在和病魔抗争的那个阶段,母亲也从没有因为疼痛难忍而流泪,挂在她脸上的始终是坚毅和微笑,她始终咬着牙坚持着,病魔也曾一度在她的坚强面前退缩了,然而,在当今医学仍毫无办法的癌症面前,母亲的坚强也只能是蚍蜉撼树,无力回天了。

  母亲是睿智的,但她却从不张扬她的聪明,她把什么都放在心里,始终是一副大智若愚的状态,正是这种状态成就了她短暂而又美丽的一生,她就像一颗流星,虽然一闪而过,但那璀璨和辉煌却永远的留在了我们的心底。

  母亲的一生,是辛劳的一生,她用她的行动完美的诠释了鲁迅先生笔下“孺子牛”的精神,吃的是草,挤出的却是牛奶和血;母亲的一生,是默默无闻的一生,她虽然不认识闻一多,却是先生说的那种人,那种“只做不说”的人,那种“做了也不说”的人,是那种只想付出,不图回报,只考虑他人,却永远也不想给他人添麻烦的人。

  母亲的一生,就像初升的太阳,虽然没有光芒四射,但她却始终温暖着四周;母亲的一生,更像一张白纸,虽然质轻价廉,然而却纯洁干净,没有侵染,没有瑕疵。

  母亲走了,留在人间的是美丽,是善良,是无私,是宽容,是勤劳,还有她淳朴的微笑,我们将永远铭记在心中。在以后的人生中,我们将以母亲为榜样,认认真真做人,踏踏实实做事,好好工作,孝敬父亲,接过母亲留下的重担,把我们这个家建设得和和美美,兴旺发达。

  放心吧,母亲,我们已经长大,从您身上学到的东西够我们受用一生,我们不会辜负您的期望,一定做社会的栋梁。

  生老病死乃人生自然规律,即命数到此,那也是无可奈何。所有的人都已竭尽了全力,包括母亲自己。母亲太累了,太累了,您就静静地躺着,好好地休息吧,我们会时常聚在您的坟前,看望您,陪伴您,为您送衣送饭,为您赶走孤单。

  一路走好啊,母亲!

催人泪下的白话祭文相关文章:

★ 祭文催人泪下 催人泪下的祭文

★ 农村催人泪下的祭文

★ 为先祖立碑祭文

★ 七字押韵祭文

★ 热门-沉痛悼念母亲去世祭文

★ 祭文

★ 民间通用祭文大全

★ 最悲痛的祭父文白话文

★ 家族祭祖祭文

★ 母亲一周年祭文

催人泪下的白话祭文视频 农村高手写的祭文

本文来源:https://www.myplaymate.cn/gongzuozongjie/79573.html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