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护傈僳族音节文字,传承民族文化遗产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傈僳族语言文字状况 守护傈僳族音节文字,传承民族文化遗产

守护傈僳族音节文字,传承民族文化遗产

2024-07-11 19:4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李自强会长以学习傈僳族音节文字的重要性做了热情洋溢的动员:

1、傈僳族音节文字使傈僳族屹立于世界文明之列;

2、要求相关职能部门加大对傈僳族音节文字的史籍、文献、手稿等进行收藏、研究;

3、加大傈僳族音节文字的保护传承,提升傈僳族音节文字的社会知名度;

李贵明所长就当前傈僳族音节文字的发展提出一些相关的学术观点:

1、傈僳族音节文字具有国家文字认证的一切特点,在当前傈僳族使用的“4种文字”中又有独特的“唯一性”;

2、傈僳族音节文字具有特殊的“民族性”;

3、从造字和使用过程较强的突出“中华性”;

4、傈僳族音节文字的发展符合当前的历史进程,具有鲜明的“时代性”。

王爱琴副局长主持会议并作了小结,开班仪式后文化遗产保护所所长和琼辉就此次培训学习的相关课程安排、安全、作息等进行了交代。此次培训活动共安排29个课程,内容为918个傈僳族音节文字,学期为7天,最后一天进行识字考试。每天分上、下、晚的课时安排达到学习、练习活动10小时左右。

傈僳族学者交流音节文字教学

此次培训开创了我县傈僳族文字的新纪元,是傈僳族音节文字创造到运用的首次正式培训。班主任由汉刚老师担任,在培训中还由学员推荐产生了班长和学习委员。

汉刚老师现场教学

参加此次培训班的学员,年龄最大的为70岁,最小的21岁。其中还有一位学员是在昆明工作和生活的傈僳族青年企业家、云南诗牧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红梅,此次专程回到维西参加为期一周的培训。在动员会结束后相继有各乡镇爱好傈僳族语言文字的人打电话来询问报名参加,都表示很想参加此次傈僳族音节文字培训。

学员课间交流

维西县首届傈僳族音节文字骨干培训班的开班,将预示着我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传承工作得到进一步发展。举办此次骨干培训班,是为了有效开展好傈僳族音节文字的传承普及工作,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我认知度,鼓励爱好傈僳族传统文化的有识之士加入到保护传承维西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队伍当中,成为保护和传承我县民族文化骨干力量。

学员集体照

撰稿:维西县文化遗产保护所 和琼辉

傈僳族音节文字

傈僳族音节文字是在上世纪20年代初由维西县叶枝镇新洛村傈僳族农民汪忍波创制的一种“玛打拓额”文字(竹书),属于傈僳族独立创制完成的本民族文字。傈僳族音节文字,没有字母,一个形体代表一个音节。

由汪忍波创制的傈僳族音节文字记录了一部分包括创世神话《创世纪》在内的以傈僳族传统文化为主的祭词、史诗和故事,以及叙事诗歌《祭天古歌》二十四部等,使很多口传史诗得以保存并流传至今。

汪忍波从23岁起经过十余年的时间,总共写了12本书。通过分析对比,归纳整理,调整字的形体结构,最后在他整理出的《识字课本》中有1035个字形。后人根据汪忍波音节文字的整理,除去重复出现的,共计918个。这918个字可以标识维西傈僳族语言的全部音节。

傈僳族音节文字创制者汪忍波

傈僳族音节文字是汪忍波在特定的历史背景和特定的生活方式下所创造出来的,凝聚了创造者的聪敏才智,属于本民族所独创的。傈僳族音节文字是中国历史上最后产生的一种文字。傈僳族音节文字的诞生不仅记录了傈僳族的发展史,而且改变了傈僳族结绳刻木记事的状况、结束了傈僳民族千百年来没有文字的历史。

......

......

欢迎广大媒体及个人转载分享!

版权声明:如需公开转载“迪庆非遗”公众号文章,请联系后台获得授权后转载,并注明出处!任何组织及个人不得将文章中的文字、图片用于出版、发行及其它任何形式的商业行为!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