质谱(Mass Spectrometry)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偶数奇数是什么关系 质谱(Mass Spectrometry)

质谱(Mass Spectrometry)

2024-07-01 03:2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质谱是有机化合物鉴定的有力工具之一,包括相对分子质量测定、化学式确定及结构鉴定等。

1、相对分子质量的测定

    从分子离子峰的质荷比可以准确地测定其相对分子质量。理论上可认为除同位素峰外,分子离子峰应该是最高质量处的峰,但有时由于分子离子的稳定性差而观察不到分子离子峰。在纯样品质谱中,分子离子峰应具有以下性质:

(1)原则上除同位素峰外,分子离子峰是最高质量的峰。但某些样品会形成质子化离子峰及缔合离子峰。下图是样品可能会形成的加合离子。在ESI源条件下,双电荷离子如(M+2H)2+,(M-2H)2-和二聚体离子如(2M+H)+,(2M+HCOO)-也经常被观测到。

1.png

(2)符合氮规则:在只含C、H、O、N的化合物中,不含或含偶数个氮原子的分子的质量数为偶数,含有奇数个氮原子的分子的质量数为奇数。这是因为在由C、H、O、N、P、卤素等元素组成的有机分子中,只有氮原子的化合价为奇数而质量数为偶数。

(3)存在合理的碎片丢失。有机分子经离子化后,分子离子可能丢失一个H或CH3、H2O、C2H4等碎片,相应会出现M-1、M-15、M-18、M-28的碎片峰。

2、化学式的确定

(1)高分辨的质谱仪可以精确地测定分子离子或碎片离子的质荷比,则可利用化合物的确切质量推算出其元素组成。如CO与N2,两者的质量数都是28,但两者确切质量为27.9949与28.0061,若质谱仪测得的质荷比为28.0040,则可推断其为N2。

(2)有些元素具有天然存在的稳定同位素,所以在质谱图上出现一些M+1、M+2的峰,由这些同位素形成的离子峰称为同位素离子峰。

2.png

分子离子的同位素离子峰相对强度之比符合统计规律:

    对于碳原子来说,12C的天然丰度为98.9%,13C的天然丰度为1.07%,从M+1峰与M峰强度的比值,可估算出分子中含碳的数目,碳原子的数目上限=I(M+1)/I(M)÷1.1%,式中I(M+1)和I(M)分别表示M+1峰和M峰的强度。因此,含有一个碳原子的化合物如甲烷,M=17 与M=16的峰强度之比应该为0.011.

其他元素也有同样的规律,含有一个氯原子的化合物中,I(M+2)/I(M)=32.5%,而在含有一个溴原子的化合物中,I(M+2)/I(M)=1.对于含有C、Br、Cl等同位素天然丰度较高的元素的化合物,其同位素离子峰相对强度可由(a+b)n展开式计算,式中a、b分别为该元素轻、重同位素的相对丰度,n为分子中该元素个数。在含有两个氯原子的化合物中,a=3,b=1,n=2,故(a+b)2=9+6+1,则其分子离子峰与相应同位素离子峰强度之比为9:6:1.

3、结构鉴定

    通过对谱图中各碎片离子、亚稳离子、分子离子的化学式、m/z、相对峰高等信息分析,根据各类化合物的分裂规律,找出各碎片离子产生的途径,从而拼凑出整个分子结构。

有机质谱中常见的裂解反应如下:

(1)α裂解:在奇电子离子中,与其相邻原子的外侧键断裂,属于该原子的一个电子转移,并与游离基中心的未成对电子形成新键,构成较稳定的碎片离子。

(2)i裂解:在奇电子离子中,与正电荷中心相连的键的一对电子全被正电荷所吸引,造成单键的断裂和电荷的转移。

(3)σ裂解:分子中σ键在电子轰击下失去一个电子,随后分子裂开生成碎片离子。

(4)γ裂解:由自由基引发、重新组成新键而在γ位导致碎裂的过程。

(5)麦氏重排:具有γ-氢原子的侧链苯、烯烃、环氧化合物、醛、酮等经过六元环状过渡态使γ-氢转移到带有正电荷的原子上,同时在α、β原子间发生裂解。

(6)逆Diels-Alder(RDA)裂解:具有环己烯结构类型的化合物可发生此类裂解,一般形成一个共轭二烯正离子和一个烯烃中性碎片。

3.png

参考资料:

[1] 叶宪增等,仪器分析教程

[2] 王光辉,熊少祥,有机质谱解析

[3] 孟令芝等,有机波普分析

[4] 吴世晖等,中级有机化学实验

[5] 岛津LCMS资料

内容来源:化学笔记

所有内容,仅用于内部学习交流,若有侵权及其他涉法内容,请及时联系删除或修改。特此声明!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