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第一张健康码是怎样诞生的?背后有故事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健康码行程码怎么找出来 全国第一张健康码是怎样诞生的?背后有故事

全国第一张健康码是怎样诞生的?背后有故事

2024-07-11 16:2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全国第一张健康码是怎样诞生的?背后有故事

2020-02-17 20:47

来源:新蓝网-中国蓝新闻客户端

全国版健康码上线的“中国速度”,其实还和政府速度划等号。最先和支付宝合作上线健康码,引发全国网友羡慕的是杭州市余杭区。

余杭:从疫情“重灾区”到复工最快区

余杭区在一周内,从杭州疫情“重灾区”,到杭州复工最快区,不得不提一目前闻名全国的杭州健康码,这张码最早在余杭试行,用大数据的智慧化管理手段助力疫情防控工作。

这张码从2月7日H5发布,到2月9日登陆支付宝,引来了全国关注、学习,截至目前访问量达到了4.7亿次。

“连续加班5天后,开发团队主力因为缺氧送医院,送他去政法委的同事顺道在医院测了一下血压,175,也被医生勒令休息,那段时间每天睡2-3小时。产品上线前半小时一迭代,上线后半天一迭代。”余杭区政府健康码项目总指挥王俊逸说整个区委经历了一个疯狂的春节。

第一次开发产品,后台数据记录了余杭区健康码项目团队心情的起伏。

疫情一开始,余杭就“中招”了,确诊人数在杭州14个区县中一直居首,防疫压力全省靠前,2月3日起,余杭区实行了包括十项从严的“最严禁令”,如所有小区封闭管理、每户家庭两天可指派一人外出采购等等。

那段时间,一看到有地方排队,区政府的工作人员就会不由自主地后背发凉。

小区门口、路口、商场门口,各种卡口的手工填写、人工登记,也让大家担忧不已。

如何最小范围降低接触,免去证件检查、纸质登记等接触?人员信息的管理、核实是否可以用数字的方式进行?静态数据是否可以做到实时更新?再想到之后的复工、复产,政府的判断依据如何尽量准确?

一连串的问号,谁也没想到最后由一张码破题,这个码为余杭区提供了精准的数据分析。

做了7天的产品经理和架构师

那段时间,区委办公室的抗疫办公室工作人员更像是产品经理。

2月4号,发布最严禁令的第二天,区委办开会明确提出要建议一套数字化方案,并且要做到三个全,“全人群覆盖+全流程掌办+全领域联防”。

在区委办公室紧锣密鼓开发产品的时候,一个在线虚拟团队也在时时保障他们的需求,“有来自支付宝、钉钉、阿里云的技术力量保障,这就是在杭州的优势,在线上我们一起不眠不休,一起开发—验收---优化,为了疫情,大家都很拼很拼”。支付宝的产品小二中更回忆,过去上线一个应用的周期一般是2周,而现在是以小时计的。

2月5号凌晨5点,第一个版本诞生了,之后就开始了每半小时一迭代的优化过程。

当然一开始的时候,了解用户需求很重要,他们访问了很多防疫卡点,白天跑……

晚上也跑……

第一个H5上线了,在小区里,“产品经理”们教居民扫码、申报,用户的如实申报是重要的前提,不过这张码当时没有任何美化,刚出生的孩子,总是看起来丑丑的。

区委办公室员工家里不用的手机都用来测试、几小时一迭代,体验越来越好。

从最初的扫码填报,到之后的支付宝端,自行申请,自动生成,最后‘产品经理们“已经记不清楚,这个产品迭代优化了多少次。

从余杭码到杭州健康码 再铺开整个浙江

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个码逐渐成为企业复工、复产的重要依据,复工不是像开闸放水那样“一起上”,而是根据每天的形式,对不同地方、不同行业区别对待、分类指导,前提是必须“安全”、 “有序”。

在余杭没有新增病例的同时,余杭的复工企业直线增长,从2月10日的49家,到2月16日15904家,一边是陡增的企业复工数,一边是平稳的确诊人数,余杭区看来初步打赢了这场战。

余杭的这套经验也很快被杭州采纳,杭州健康码推行不到24小时后,支付宝端上线了杭州健康码。

杭州市市委副书记张仲灿在接受央视白岩松采访时介绍,有了这张码,就能心中有数,实现疫情有序管控。

他说,杭州全市去年底有管理人口1600余万,2月8日全市实时人口近1100万,意味着还有500万左右的人口要返杭入杭。往常春节上班后的10-15天大多都将返回,平均每天约25万到30万人左右。

张仲灿介绍。红黄码人员可以自己在家隔离14天或7天并每日健康打卡,及时转为绿码,就可以考虑返杭。这既方便了返城人员,又为城市运行管理提供数据支撑。

很快,杭州经验也变成了浙江经验,浙江健康码在2月16日上线,一个全省统一的健康码共享平台,为老百姓出行和企业复工提供了有效支撑。

作者: 编辑:钱天怡

绍兴网版权与免责声明:

① 凡本网注明“稿件来源:绍兴市新闻传媒中心”的所有文字、图片和音视频稿件,版权均属绍兴网所有,任何媒体、网站或个人未经本网协议授权不得转载、链接、转贴或以其他方式复制发表。已经本网协议授权的媒体、网站,在下载使用时必须注明“稿件来源:绍兴网”,违者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 ② 本网未注明“稿件来源:绍兴市新闻传媒中心”的文/图等稿件均为转载稿,本网转载出于传递更多信息之目的,并不意味着赞同其观点或证实其内容的真实性。如其他媒体、网站或个人从本网下载使用,必须保留本网注明的“稿件来源”,并自负版权等法律责任。如擅自篡改为“稿件来源:绍兴网”,本网将依法追究责任。如对稿件内容有疑议,请及时与我们联系。③ 如本网转载稿涉及版权等问题,请作者在两周内速来电或来函与绍兴网联系。(联系电话:0575-88627631 )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