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3公斤的司母戊方鼎,在商朝是如何铸造出来的?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做泡泡泥的方法 833公斤的司母戊方鼎,在商朝是如何铸造出来的?

833公斤的司母戊方鼎,在商朝是如何铸造出来的?

2023-12-05 17:51|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后母戊鼎的制作方法就是这样,先用制作出鼎的模,然后再根据模制作出外面那层范,接着将模刮去一层泥,这样模就变成内范。这些用泥制作的内外范还要烧制成陶,然后结合在一起,中间的缝隙再灌进青铜溶液,冷却后将陶范去除,一个青铜鼎就制作完成了。

后母戊鼎高133厘米,口长110厘米,口宽79厘米,这么大体积的容器在制作时技术难度是很大的。首先陶范的炼制就是一个问题,体积越大的陶器烧制的时候越容易开裂,其次就是浇铸,后母戊鼎的四只脚与鼎身是一体的,上面的两只鼎耳则不是,浇铸的时候陶范是倒置着放,青铜液从鼎脚灌进去。后母戊鼎有一千多斤重,也就是说一千多斤的青铜液必须要在一定时间内注入,这个难度可想而知。

最后就是打磨修正工作,商朝时期制作青铜器的模范都是采用泥陶,还没有“蜡模技术”。据南宋赵希鹄的《洞天清录集》记载:“古者铸器,必先用蜡为模......”,这里用蜡为模的好处就是制作出来的青铜器表面会很光滑,因为用蜡为模,外面再塑泥范,炼制后蜡会溶化流出,这时范的内表就像蜡一样光滑,制作出来的青铜器表面也就光滑。但是商朝时期还没有这个技术,所以那时候制作出来的青铜器还需要修正和打磨,将多余的青铜块疙瘩凿掉,对特粗糙的表面进行打磨。

结语

后母戊鼎制作于三千多年前的商朝,不仅使用了超高的青铜铸造技术,而且在材料配置方面也是相当优秀。

后母戊鼎是在抗日战争时期出土的,当时正好遇到日军进村扫荡,村民想将大鼎分解后运出去,结果用了30多根钢锯条才在大鼎的腿上锯开一小道口子!可见后母戊鼎使用的青铜材料相当结实。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