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倪海厦的资料应该注意什么?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倪海厦针灸方总结大全 学习倪海厦的资料应该注意什么?

学习倪海厦的资料应该注意什么?

#学习倪海厦的资料应该注意什么?|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很多人私信求本书,现免费发布出来,需要PDF版请私。点赞、关注一键三连必发财!感激感激!

《至元书院中医宝典》

中医之籍汗牛充栋,但是能让学者循序渐进之作寥寥。尤其在当下,很多人欲学中医,翻开今人之书,不明所以;欲求之经典,翻开古籍,茫然失措。古之大医,多是从自身及亲友之病疾开始精研中医。中医不但含治病之道,也含有天地之道。能精研于医术者,必定也精于天地之理。

天之道在于生,地之道在于孕育。老子作《道德经》,主张顺应天地之道,从天地之德。我国向来主张以和为贵,和者,平衡也。在当今和平时代,世界局部局势依然战乱不平,我们的华夏文化,正是止天下干戈的良药。这需要我们努力传播国学文化,让世界都能了解我们的思想和文化。

古之道者,多以医传道。国学兴盛需要丰厚的土壤,也需要养料,中医恰恰就是让国学茁壮茂盛的最佳养料。

本书作为一本入门级的中医书籍,从易学入手,结合天地之规律,循序渐进。因怕误人子弟,故书中诸多内容引自经典之作,下以翻译注释解之,方便爱中医的同学体悟学习。

善为德之本,德为术之本。欲为上医,必须要心怀天下,以德为先。学习中应抛弃各种杂念,沉心研读。治病时以惠泽苍生为己任,多行善事。学医关系到生杀,为学需要严谨。在学习中要有耐心,学会思考,追本溯源,知其所以然。从大医者,当有大愿,不拘小节,对待病人无论高低贵贱都应一视同仁。即便只是爱好学习或者只为治疗家人疾病,也应有以上的胸襟和气度。

本书共分为三卷。第一卷为易学基础,分为三章,包含天地之道理;第二卷为中医基础,包含人体之道理;第三卷为治病方略,包含治病之道理。三卷内容循序渐进,能认真学下思考,则中医已登堂入室。

人外有人,天外有天。本书虽然作为一本入门书籍,中间仍有纰漏之处,为了完善此书,也为了方便后学,敬请各位指出错误之处并可提出完善的建议,在此深表感谢。

正阳

2018 年春节

目 录

序 1

第一卷:易学基础 1

第一章:易学同科学 1

第一节:易学的概念 1

第二节:易学中的二项式定律 3

第三节:易学中的二进制 5

第四节:易学中的自然规律 8

第五节:天人感应 9

第六节:中国神话故事中的思考 10

第七节:节气的秘密 14

第八节:太极、两仪、四象和五行 16

第九节:先天八卦 19

第十节:后天八卦 24

第十一节:乾坤生六子 26

第十二节:八卦万物类象 27

第二章:河洛的秘密 40

第一节:河图 40

第二节:洛书 43

第三节:洛书和先后天八卦 46

第四节:洛书的深度应用 47

第三章:五行和天干地支 52

第一节:五行 52

第二节:天干地支 53

第三节:五运经天 55

第四节:全息理论和天人感应 57

第二卷:中医基础 59

第一节:天地综合 59

第二节:人之生成 65

第三节:五脏六腑论述 69

第四节:十一脏取决于胆 80

第五节:课外读物,古代历法 86

第六节:人体探秘 89

第七节:十四经脉 91

第八节:奇经八脉 100

第九节:营卫运行 101

第十节:我国古代的计时资料 104

第十一节:精华糟粕 111

第十二节:六气 115

第十三节:四诊 121

第三卷:治病方略 131

第一节:长生之道 131

第二节:致病之理 134

第三节:治病之略 138

第四节:药材本始 141

第五节:祛病示法 148

后记 163

第一卷:易学基础第一章:易学同科学

第一节:易学的概念

唐代医学大家孙思邈曾经说过:不知易,不足以言太医。我们要想把中医学好,掌握中医的精髓,研究易学必不可少。

第一个问题:易学是什么?是不是迷信?包含什么?通俗简单的讲易学是中国的古代先贤用符号演化宇宙和人生的规律。也就是说易学包含了宇宙和人的根本性道理。有人把易经冠上卜筮之书,确实易经有这个方面的作用。为什么有这个方面的作用?是因为易经诠释了这个宇宙的奥秘,包罗万象。除去卜筮之外,由于易经包含了天地之间最根本的道理,所以历代一直把易经奉为群经之首。有人认为中华的文化源于易经,这个虽有点高吹的意思,倒也很符合实际。下面我们先简单地认识一下易学。

作为中国人,我们都知道“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这句话。那么这句具有什么样的内涵?简单来说,这就是诠释世界是从无到有,从 1 到 2,从 2 到 4,从 4 到 8,从 8 到无穷这样的一个变化过程。

我们先不看其中包含的涵义,单纯从数学角度先观察一下。当然,看之前先要知道易卦的一些基本元素。 代表阳,- - 代表阴。阴阳代表是对立统一的关系,也可以看做马克思哲学中的矛盾。比如阳代表上,阴代表下;阳代表美,阴代表丑等等,大家可以去推演一下。

一物一太极,意思是每个物体都可以看成太极,也就是把每个物体都可以看成一个整体对待。比如磁铁,如果断开就变成了两块磁铁,每个磁铁都可看成一个太极。通过这个道理,我们可以把阴、阳这两个对象分别对待,分割细化。比如,阳上加阳,阳上加阴;阴上加阴,阴上加阳。

通过我们的改造,可以发现在阴和阳这个基础上划分成了四种情况。也就是下图这种情况。

图1.1.1.1【第1卷,第1章,第1节,第1图】

先不讨论在易学里面的具体含义,如果四象继续分化,四象中的两阳之上,再加上一个阳,或者再加上一个阴。其他依次类推。我们很快就得到八卦。

图1.1.1.2【第1卷,第1章,第1节,第2图】

好了,具体的问题来了,从这个衍生次序你想到了什么?理解到了什么?悟到了什么?

1 生 2,2 生 4,4 生 8,好像有点熟悉。

第二节:易学中的二项式定律

好的,我们通过数学建立起一个模型。如果我们把阳看成 A,把阴看成 B。成为四象的公式是什么?就是(A+B)² =A² +2AB+B² 。换句话说结果就是 AA , AB , BA , BB。

如果是八卦的公式?我们可以得到(A+B)³ =A³+3A²B+3B²A+B³。可能很多人看不太懂,那么我们可写成结果:

AAA AAB ABA BAA BBA BAB ABB BBB

把结果和八卦每一卦从下向上转化,我们突然发现这是完全一致的。如果继续推,可以得到(A+B)n ,这样就得到了二项式定律。

没想到刚刚研究一下八卦,从易学的相生原则,就推导出了二项式定律,看来易学也颇为奇妙呢。那么“生生之谓易”,这句话的含义也呼之欲出了。我们深解一下这个二项式定律,简单看一下这张图。

图1.1.2.3【第1卷,第1章,第2节,第1图】二项式定律

上图很有意思。但是我们看一下宋代的杨辉三角,发现原来在北宋时期,二项式的规律,早已被我们的老祖宗发现了。

图1.1.1.4【第1卷,第1章,第2节,第2图】杨辉三角

这个也说明,易学在数学范围内也挺具有科研价值的。下面我们再研究一下八卦的卦序。

第三节:易学中的二进制

先天八卦讲乾 1,兑 2,离 3,震 4,巽 5,坎 6,艮 7,坤 8。

图1.1.3.1【第1卷,第1章,第3节,第1图】八卦图

这个顺序是由太极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而出的。我们把阳看成 1,把阴看成 0。那么从坤到乾卦,数字排列是这样的:

000 001 010 011 100 101 110 111

如果深入研究一下,发现从坤卦开始,每个卦都是加了1,逢 1 进位。细细的一看,这是二进制的算法!也是现代计算机的基础!没想到,这八卦中还暗藏二进制的秘密。

但是这个计算机的部分不是我们的研究对象。那我们还从这个现象中悟到什么?

我们可能还不太好领悟,只是看到了二进制的算法。下面来一个大点的图,我们研究一下六十四卦圆图,看看能否有所得。

图1.1.3.2【第1卷,第1章,第3节,第2图】六十四卦图

我国古代认为天圆地方,简单理解就是天是动的,如日月星辰东升西落;地是不动的,天绕地转。说地是方的,那是理解错误了。我们看方图,第一行,从坤到否卦,按照二进制来看,这是二进制的算法。我们现在主要看一下圆图。

先找到圆图的乾坤二卦,我们发现是它们位置是相对的。再看一下坤左侧的复卦,是一阳处在下面;再看复卦隔壁的颐卦,上下都是一阳;再看屯卦,是一阳在下,一阳居在上五的位置。

好了,这里有一个重要的问题我们讲一下,就是“阳极生阴,阴极生阳”的问题。在这张图中表现出来了,也就是乾坤二卦隔壁的位置,一个是复卦,一个是姤卦。阴于极处则生阳,阳于极处则生阴。看到这里很多同学可能悟不出什么,只是知道简单的阴阳转换。但是这个点的秘密很多。

继续看圆图。我们可以发现圆图从复卦开始,到颐卦,写成数字就是 10000,100001,接着屯卦 100010,后面是益卦 100011,从复卦到乾卦又是二进制加法。如果从姤卦一阴起于下,011111,011110,011101,一直到坤卦是二进制的减法。

第四节:易学中的自然规律

继续分析,如果我们把阳看作是阳气,从复卦一阳起于下,一直到乾都是加,那么就象征着阳气一点一点的积攒起来。从乾卦后,阳极生阴,阴气开始一点一点的积攒起来。但是这里要说明一下,不是看做是阴气一点一滴的积攒,而是看做阳气一点一点的消退。

如此一周,阳气从无到有,从有到强盛,由强盛到衰弱,由衰弱到灭亡。如果从一个人来讲就像人的一生,从出生到青年,中年鼎盛,然后开始衰弱最终死亡。从坤卦到乾卦,是一种东西从弱到强的过程,从乾卦至坤卦是从强到消亡的过程。

同理,我们可以把阴气代入其中。这个规律在我们的自然世界里贯穿始终,比如我们经常学习的王朝兴衰史,自然界每一种生物、植物的生长死亡。可以说,无论什么人或者什么物体都不能逃出这个自然规律。如果对易卦有研究,就可以轻易看出圆图(即图1.1.3.2【第1卷,第1章,第3节,第2图】六十四卦图,以下均简称“圆图”)的左半部分从阳生到阳旺,讲得是乾卦从一爻到六爻的过程。爻就是阴仪和阳仪表示的统称,也就是“—”和“--”的统称。“—”称作阳爻,“--”称作阴爻。

从这个圆图中我们可以看出自然规律的运转,就是气乃至万物生长消亡的过程。那么同中医的联系是什么?怎么用这个东西指导中医?

第五节:天人感应

这里我们要说一下我们人。怎么来的就不说了,谈一下天人感应。什么是天人感应?通俗一点来讲,就是人出生在这个环境,就受这个环境的影响,也就是说外部的环境与人体之间的相互作用。

比如冬天天气寒冷,我们要多穿衣服,夏季天热我们要少穿衣服。如果这一个地区的铅含量比较高,则人就容易患血铅疾病。这些都是天人感应。

在中医里面,自然环境对人影响最明显的当属人体的脉象。人体脉象就好像圆图里面的阳气,冬天时脉沉,春天时脉稍起,夏天时脉浮上来,秋天时脉稍沉。这是人跟随天地之气的变化显示出的正常脉象。如果人出现疾病,影响人体对天地之气的交互感应,则脉象上就会表现出来,比如脉的浮沉,迟数,细大等。

天道的运行也是如此,如果出现了问题,就会影响到人的生存环境,这就是五运六气的来源。

讲到这里我们可能明白了一点易学同中医的关系。到这里已经起到了抛砖引玉的作用。学习中医的过程是一个很艰苦的过程,需要自己不断地思考、体悟。

有些道理讲出来看似简单,但是如果一个人单独去想,可能花费几年的时间都难以想到。真理往往只隔了一层纸。掌握一些基础知识后,才能慢慢地体悟到中医的精彩。

第六节:中国神话故事中的思考

放松一下,看个中国的神话故事。

万物之初,一只鸡蛋包含着整个宇宙。鸡蛋里是一片混沌,漆黑一团,没有天地,没有日月星辰,更没有人类生存。可是,在这片混沌黑暗之中,却孕育了创造世界的盘古。

盘古在这只大鸡蛋里孕育成人以后,睡了一万八千年,才醒了过来。这时,他发现他生活在黑暗混沌的大鸡蛋里,心里憋闷得慌,浑身像被绳子束缚一样很难受,又看不见一丝光明。于是,他决心舒展一下筋骨,捅破这个大鸡蛋。

盘古胳膊一伸,腿脚一蹬,大鸡蛋就被撑碎了。可是,他睁大眼睛一看,上下左右,四面八方,依然是漆黑一团、混沌难分。盘古急了,抡起拳头就砸,抬起脚就踢。盘古的胳膊腿脚,又粗又大,像铁打的一样。他这一踢一打呀,凝聚了一万八千年的混沌黑暗,都被踢打得稀里哗啦乱动。盘古三晃荡、两晃荡,紧紧缠住盘古的混沌黑暗,就慢慢地分离了。轻的清的一部分(阳)便飘动起来,冉冉上升,变成了蓝天;而较重的一部分(阴)则渐渐沉降,变成了大地。

天地一分开,盘古觉得舒坦多了。他长长地透了口气,想站立起来,然而天却沉重地压在他的头上。他意识到天若不高高地升到高空,那么地上就永远不可能有生命存在。于是他坐下来沉思默想,怎样才能解决这一问题。最后,他断定:只有他把天托住,世上众生才能繁衍和生存。于是,盘古就手撑天,脚蹬地,努力地不让天压到地面上。

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光阴过去了一万八千年。这中间,盘古吃的只是飘进他嘴里的雾,从不睡觉。一开始,他只能用胳膊肘撑着,伏在膝盖上休息,因为他必须竭尽全力,用双手把天推向天空。终于,盘古可以将身体挺直,高举双手把天空向上托了,他的身子一天长一丈,天地也一天离开一丈,天升得越高,盘古的身躯也变得越长。天地间的距离被他撑开了九万里,他也长成了一个高九万里的巨人。

天终于高高定位于大地的上方,而盘古却已感到疲惫不堪。他仰视双手上方的天,接着又俯视脚下深邃的大地。他断定天地之间已经有了相当的距离,他可以躺下休息,而不必担心天会塌下来压碎大地了。

于是盘古躺下身来,睡着了。他在熟睡中死去了。盘古是累死的,他开天辟地,耗尽了心血,流尽了汗水。在睡梦中他还想着:只有蓝天、大地不行,还得在天地间造出日月山川,人类万物。可是他已经累倒了,再不能亲手造这些了。最后,他想:把我的身体留给世间吧。

于是,盘古的身体使宇宙具有了形状,同时也使宇宙中有了物质。盘古的头变了东山,他的脚变成了西山,他的身躯变成了中山,他的左臂变成了南山,他的右臂变成了北山。这五座圣山确定了四方形大地的四个角和中心。它们像巨大的石柱一样耸立在大地上,各自支撑着天的一角。

盘古的左眼,变成了又圆又大又明亮的太阳,高挂天上,日夜给大地送暖;右眼变成了光光的月亮,给大地照明。他睁眼时,月儿是圆的,眨眼时,就又成了月牙儿。他的头发和眉毛,变成了天上的星星,洒满蓝天,伴着月亮走,跟着月亮行。

他嘴里呼出来的气,变成了春风、云雾,使得万物生长。他的声音变成了雷霆闪电。他的肌肉变成了大地的土壤,筋脉变成了道路。他的手足四肢,变成了高山峻岭,骨头牙齿变成了埋藏在地下的金银铜铁、玉石宝藏。他的血液变成了滚滚的江河,汗水变成了雨和露。他的汗毛,变成了花草树木。他的精灵,变成了鸟兽鱼虫。

从此,天上有了日月星辰,地上有了山川树木、鸟兽虫鱼,天地间从此有了世界。

看完这则神话故事,我们反思几个问题。第一个就是宇宙形成的问题,第二个就是太极的问题,第三个就是类比取象的问题。

目前西方主流科学界认为,宇宙是从一奇点爆炸形成,而且目前宇宙还在不停地膨胀。也就是说,对宇宙形成的看法上,人们都是倾向于一个从无到有的过程。

第二个就是太极,什么是太极?《系辞》说:“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太是巨大的意思,极是终极的意思,也就是说太极包含万物没有终点。又说:“太极者,立乎天地之先,超乎阴阳之上。”也就是说没有天地阴阳之前,就有了太极。那么在天地未分、阴阳未判之前,是什么样子呢?有一句话是如此描述的:“鸿蒙混沌,渺冥虚空,无形无象,无声无臭。”这样我们就能稍微体悟一下太极的境界,也就是:至高、至大、至极,无形、无象、无声、无臭,没有精神没有物质,也无法用文字来形容。

其实上面漏了一条,就是气化的问题。也就是说,气是形成宇宙万物的基础,气凝则成形。西方目前最前沿的弦理论认为:世界是由一种叫“弦”的物质组成,“弦”通过不同频率的组合震荡,形成了物质,而且从“弦理论”推导出世界不止一个宇宙。有这方面兴趣的同学可以寻找相关资料自学一下。

第三个问题,什么是类比取象?类比取象是我国的一个专属词汇, 或者说是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一个重要特点。相传昔日伏羲氏仰观天文,俯察地理,类万物之情,而作八卦。简单来说,根据事物的内部或外部的道理,把事物以“象”归类,属于归纳演绎法的一种。

那么这个跟神话故事有什么关联?我们再仔细一看《盘古开天辟地》的这个神话,不免突然间倒吸一口冷气。这不就是宇宙大爆炸么?!这不就是太极么?!盘古氏身体所化成的不就是万物么?!

这个神话故事讲的是盘古开天辟地,意思就是盘古从混沌中开辟了新的世界。古人很喜欢借物喻物,这个神话借助盘古讲明了宇宙形成的观念,也就是说宇宙是从无到有的。清轻升为天,浊阴沉为地。这则神话包含了简单深刻的易理。

第七节:节气的秘密

其实了解完以上的知识,我们就可以读懂一些看似深奥的文章了。比如《黄帝内经》的阴阳大论,再比如最近比较火的黄元御的“一气周流”的理论,以及圆运动等等,根源就在于这张圆图。下面我们简单看一下黄元御书中的天人解第一篇阴阳变化。

阴阳未判,一气混茫。气含阴阳,则有清浊,清则浮升,浊则沉降,自然之性也。升则为阳,降则为阴,阴阳异位,两仪分焉。清浊之间,是谓中气,中气者,阴阳升降之枢轴,所谓土也。枢轴运动,清气左旋,升而化火,浊气右转,降而化水。化火则热,化水则寒。方其半升,未成火也,名之曰木。木之气温,升而不已,积温成热,而化火矣。方其半降,未成水也,名之曰金。金之气凉,降而不已,积凉成寒,而化水矣。水、火、金、木,是名四象。四象即阴阳之升降,阴阳即中气之浮沉。分而名之,则曰四象,合而言之,不过阴阳。分而言之,则曰阴阳,合而言之,不过中气所变化耳。四象轮旋,一年而周。阳升于岁半之前,阴降于岁半之后。阳之半升则为春,全升则为夏;阴之半降则为秋,全降则为冬。春生夏长,木火之气也,故春温而夏热;秋收冬藏,金水之气也,故秋凉而冬寒。土无专位,寄旺于四季之月,各十八日,而其司令之时,则在六月之间。土合四象,是谓五行也。阳升于岁半之前,阴降于岁半之后。阳之半升则为春,全升则为夏;阴之半降则为秋,全降则为冬。春生夏长,木火之气也,故春温而夏热;秋收冬藏,金水之气也,故秋凉而冬寒。《四圣心源·天人解》

我们看这一句“阳生于岁半之前,阴降于岁半之后”,这指的是圆图乾卦位置。如果我们把这张圆图看成一年,结合我国的气候,可以发现夏至是太阳直射北回归线的那一天,冬至是直射南回归线的那一天。在这两条线之间就是阳气升降的直接通道。

从冬至之后阳气一天一天的积累,计时六十个时辰为一周(六十甲子),刚好 5 天。5 日为 1 候,3 候则为变,15 日就是一节,这就是节气。也就是说,阳气每逢 15 日会变化一次,以此为基础形成我国的播种时节,天地万物也根据阳气的变化而变化。

节气最根本的秘密就是天地之间阳气的变化,这一点在古今很多书中都没有说明。这一点,是天地之间比较重要的秘密。

第八节:太极、两仪、四象和五行

摘录一下几位大家的话,参悟一下太极。

孔子系辞传:是故易有太极,是生两仪,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八卦定吉凶,吉凶生大业。

杭辛斋氏:太极者,立乎天地之先,超乎阴阳之上。

老子:有物混成,先天地生,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强字之曰道。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

郑玄:太极为极中之道,淳和未分之气也。

朱子:易者阴阳之变,太极者,真理也。

图1.1.8.1【第1卷,第1章,第8节,第1图】

一般认为,太极之前有四个状态,分别为太易、太初、太始、太素。天地之道,不离乎五太。太者,泰也。太易者,清浊未分也。太初者,阴阳之初也。太始者,气形之始也。太素者,天地之本也。本立道生。太极者,万物之极也。

太极在气化的作用下,清则升,浊则降,形成了两仪。那么两仪的状态是什么?两仪相互对立又统一,所以我们可以简单归纳一下:

凡是具有兴奋,推动,温煦,向外挥发的作为阳。

凡是具有抑制,收敛,滋润,向内凝聚有形体的为阴。

我们简单看下阴阳代表的意思:

阳仪:奇数、正面、正数、外在、俯下、左边、实际、精神、德生

、光明、善、刚、男、动等等。

阴仪:偶数、反面、负数、内在、仰上、右边、空虚、物质、刑杀

、阴暗、恶、柔、女、静等等。

图1.1.8.2【第1卷,第1章,第8节,第2图】

四象属于阴阳两种(二气)气化初步复合而成。在时令而言,春属少阳,夏属太阳,秋属少阴,冬属太阴。以阳气之变分之。阳始于一,生于三,合于五,小成为七,大成为九,故七为阳数之稚,九为阳数之究。我们看一下黄元御医书的这段话,再深入了解一下四象和五行的关系。

水、火、金、木,是名四象。四象即阴阳之升降,阴阳即中气之浮沉。分而名之,则曰四象,合而言之,不过阴阳。分而言之,则曰阴阳,合而言之,不过中气所变化耳。

四象轮旋,一年而周。阳升于岁半之前,阴降于岁半之后。阳之半升则为春,全升则为夏;阴之半降则为秋,全降则为冬。

春生夏长,木火之气也,故春温而夏热;秋收冬藏,金水之气也,故秋凉而冬寒。土无专位,寄旺于四季之月,各十八日,而其司令之时,则在六月之间。土合四象,是谓五行也。

第九节:先天八卦

四象之上再复阴阳,则形成了八卦。

图1.1.9.1【第1卷,第1章,第9节,第1图】

首先我们先看先天八卦。

《系辞》讲:“古者包羲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

包羲氏又称伏羲氏或太昊氏,据传“则河图而作八卦”。说到这里,先加上一个传说。河南的淮阳县有一座伏羲墓,现称为太昊陵,据说伏羲的头颅埋葬在此。每年阴历 2 月 2 到 3 月 3 是庙会季节,香火非常旺盛。相传伏羲画卦是从一只白龟的背部得到启发,并画到了龟背上。1997年的时候,淮阳县龙湖钓上来一只白龟,此龟壳上依稀可见八卦的形状,被封为神龟展览,后放生在淮阳东湖。

太昊陵扩建于明代朱元璋期间。据说是朱元璋被元兵追击,来到破败的伏羲墓前,墓前有一个破败的小庙。他走投无路之下便一头钻进了庙里拜祭伏羲,称躲过大劫之后必定扩建伏羲庙。结果庙门口的蜘蛛迅速织出了一个大蜘蛛网,把庙门封闭,追击的元兵见庙门口蛛网没破,以为朱元璋跑了继续向前追去,朱元璋因此逃过一劫。后朱元璋当了皇帝之后,按照南京皇宫的式样,给伏羲修建了一座缩小版的寝陵,这就是现今太昊陵的由来。话扯的远了,跟咱们今天讲的八卦有什么联系呢?

据传,先天八卦是伏羲所创。伏羲一画开天地,也就是说画了个一,一的上面是天,下面是地,也指开天辟地,开创的意思。从两仪、四象推衍出了八卦。

上文讲“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也就是说,先天八卦是伏羲从观察天地之象,再观察万物,通过类比得出卦象的规律。这个卦,可以通神明,可以表达万物。

《说卦传》讲:“天地定位,山泽通气,雷风相薄,水火不相射,八卦相错。数往者顺,知来者逆,是故易逆数也。”这段话什么意思呢?我们结合先天八卦图看一下。

图1.1.9.2【第1卷,第1章,第9节,第2图】

天地定位,讲的是乾和坤,乾代表天,坤代表地的意思。山泽通气,讲的是艮和兑,艮代表山,兑代表泽。雷风相薄,震和巽,震代表雷,巽代表风。水火不相射,水是坎,火是离。我们继续看先天八卦的位置,可以清楚地看到这四对卦是相对的,而且卦爻也是相对的。那么先天八卦又代表什么意思呢? 先天八卦代表的就是规则。自然的规则,不可逾越。

有什么规则呢?我们简单地看一下。

图1.1.9.3【第1卷,第1章,第9节,第3图】

我们先看内爻,剥离出来可以得到此图。这个图包含的什么意思呢?其实这个图表达的是太阳一年的运行状态。从坤左行,一阳生,起于北方。从乾开始右行,表示夏至一阴生,起于南方。

奇门遁甲起局中的阴遁、阳遁也是取二至(夏至、冬至)作为分界点,从这两点开始,天地能量开始转变,起局也分顺逆。

好,这样我们就已经开始了解了一点先天八卦的规则问题,以及一年的阳气变化,这就是规则。

图1.1.9.4【第1卷,第1章,第9节,第4图】

我们继续看一下中爻是什么含义。从图可以看到在东西两方,阴阳爻的位置变化。中间一爻,表明太阳一天的运行状态。阳爻代表白天,阴爻代表黑夜。我们看离方位,在后天八卦图中属于震的位置,古人有时会比喻日照雷门,多么形象 而有内涵。太阳从东方升起,经南天而落入西方。

最后看一下上爻代表的内涵。上爻包含两层含义。

图1.1.9.5【第1卷,第1章,第9节,第5图】

上图第一表,示太阳一年当中的四个重要位置,简称四至。也就是指冬至,春分,夏至,秋分,用四正位表示。第二表,示月亮的阴晴圆缺,用四隅表示。

很多易学家们认为先天八卦为体为规则,后天八卦为用。体和规则已经在先天八卦的课上举了几个例子,表明了自然规律的不可改变性。

第十节:后天八卦

《说卦传》曰:“帝出乎震,齐乎巽,相见乎离,致役乎坤,说言乎兑,战乎乾,劳乎坎,成言乎艮。”这里讲的是后天八卦的方位。我们看一下图。

图1.1.10.1【第1卷,第1章,第10节,第1图】后天八卦图

帝出乎震。后天八卦以震卦,东方为起始,一阳起于下,表明阳气振奋的意思。另外,每逢春季,北斗七星勺柄指向东方。斗为车,北极星在古代被称为紫微真武大帝,掌管天下生死,帝出乎震,意在于此。

齐乎巽。巽为风,风主生长。齐为整齐的意思,风能助长万物,象征着万物齐头并进的生长。

相见乎离。离为火,主光明,位于南方,于季节来讲处在夏季,指一切事物具体、火热而明朗。

致役乎坤。坤为体为用,为大地,在四时而言,在此象征着阳中生阴,万物经过茂盛繁荣的阶段而即将成熟。

说言乎兑。兑为嘴,代表说话,同时为泽、为悦,于时为秋,象征着成熟,喜悦的气氛。

战乎乾。阳气已衰,指阴阳两气在此暗中搏斗,天地一片肃杀苍凉之气。

劳乎坎。坎为水为劳,有闭藏之意,象征着天地之德生生不息,阴中抱阳,万物由此开始。

成言乎艮。艮为山,为止之意,也有重头开始的含义。而且艮处于丑寅之间。寅月为正月,故有一岁已经终了,新岁开始的含义。

后天八卦的用处很多。多是结合五行及河图洛书,无论是易学范畴的哪门功课,都会用到先后天八卦。对于后天八卦和先天八卦,我们可以这样简单理解一下,先天八卦为体为规则,后天八卦为用。也就是说后天八卦的运作是在先天八卦的规则之下,就好比一个国家的法律,国家的公民进行生产生活都要在法律的约束下进行活动。

第十一节:乾坤生六子

在此我们看一下乾坤生六子的含义。乾道为男,坤道为女。

乾把三阳爻,分配给三个儿子,大儿子为震卦,二儿子为坎卦,三儿子为艮卦。

坤把三阴爻,分配给三个女儿,长女为巽,次女为离,小女儿为兑。

图1.1.11.1【第1卷,第1章,第11节,第1图】乾坤生六子图

第十二节:八卦万物类象

乾卦:

「天时」:天、冰、雹、霰

「地理」:西北方、京都、大郡、形胜之地、高亢之所

「人物」:君、父、大人、老人、老人、长者、宦官、名人、公门人

「人事」:刚健勇武、果决、多动少静

「身体」:首、骨、肺

「时序」:秋、九十月之交、戌亥年月之时,五金年月日时

「动物」:马、天鹅、狮子、象

「静物」:金玉、宝珠、圆物、木果、刚物、冠、镜

「屋宿」:公厕、楼台、高堂、大厦、驿宿、西北向之居

「家宅」:秋占宅兴隆、夏占有祸、冬占冷落、春占吉利

「婚姻」:贵官之眷、有声名之家、秋占宜成、冬夏不利

「饮食」:马肉珍味、多骨、肝肺、干肉、木果、诸物之首、圆物、辛辣之物

「求名」:有名、宜随内任、刑官、武职、掌权、天使、驿官、宜向西北之任

「谋旺」:有成、利公门、宜动中有财,夏占不成,冬占多谋少遂

「交易」:宜金、玉珍宝珠贵货,易成,夏占不利

「求利」:有财,金玉之利,公门中得财,秋占大利,夏占损财,冬占无财

「出行」:利于出行,宜人京师,利西北之行,夏占不利

「谒见」:利见大人,有德行之人,宜见贵官,可见

「疾病」:头面之疾,肺疾、筋骨疾、上焦疾,夏占不安

「官讼」:健讼,有贵人助,秋占得胜,夏占失理

「坟墓」:宜向西北,宜乾山气脉,宜天穴,宜高,秋占出贵,夏占大凶

「方道」:西北

「五色」:大赤色、玄色

「姓字」:带金旁者,行位一四九

「数目」:一、四、九

「五味」:辛、辣

坤卦:

「天时」:阴云、雾气、冰霜

「地理」:田野、乡晨、平地、西南方

「人物」:老母、后母、农夫、乡人、众人、老妇人、大腹人

「人事」:吝啬、柔顺、懦弱、众多、小人

「身体」:腹脾、肉、胃

「时序」:辰戌丑未月、未申年月日时,八五十月日

「静物」:方物、柔物、布帛、丝绵、五谷、舆斧、瓦器

「动物」:牛、百兽、牝马

「屋宿」:西南方、村店、男舍、矮屋、土阶、仓库

「家宅」:安稳、多阴气、春占宅舍不安

「饮食」:牛肉、土中之物、甘味、野味、五谷之味、芋笋之物、腹脏之物

「婚姻」:利于婚姻,宜税产之家、乡村之家,或寡妇之家,春占不利

「生产」:易产,春占难产,有损或不利于母,坐宜西南方

「求名」:有名、宜西南方或教官、农官守土之职,春占虚

「交易」:宜利交易、宜田土交易、宜五谷利、贱货、重物、布帛、静中有财,春占不利

「求利」:有利,宜土中之利,贱货重物之利,静中得财,春占无财,多中取利

「谋旺」:利求谋,邻里求谋,静中求谋,春占少遂,或谋于妇人

「出行」:可行、宜西南行、宜往乡里行、宜陆行,春不宜

「谒见」:可见,利见乡人,宜见亲朋或阴人,春不宜见

「疾病」:腹疾、脾胃之疾、饮食停滞,从而食不化

「官讼」:理顺、得众情、讼当解散

「坟墓」:宜向西南之穴、平阳之地、近田野、宜低葬,春不可葬

「姓字」:带土姓人、行位八五十

「数目」:八、五、十

「方道」:西南

「五味」:甘

「五色」:黄、黑

震卦:

「天时」:雷

「地理」:东方、树木、闹市、大途、竹林、草木茂盛之所

「身体」:足、肝、发、声音

「人物」:长男

「人事」:起动、怒、虚惊、鼓动噪、多动少静

「时序」:春二月、卯年月日时、四三八月日

「静物」:木竹、苇、乐器(竹木)、花草繁鲜之物、核

「动物」:龙、蛇、百虫、马鸣

「屋舍」:东向之居、山林之处、楼阁

「家宅」:宅中不时有虚惊,春冬吉,秋占不利

「饮食」:啼、肉、山林野味、鲜肉、果酸味、菜蔬、鲤鱼

「婚姻」:可、有成、声名之家、得长男之婚,秋占不利

「求利」:山林竹木之财、动处求财,或山林、竹木茶货之利

「求名」:有名、宜东方之任、施号发令之职、掌刑狱之官、竹茶木税课之任、或闹市市货之职

「生产」:虚惊、胎动不安、头胎必生男,坐宜向东,秋不吉

「疾病」:足疾、肝经之疾、惊恐不安

「谋旺」:可旺、可求,宜动中谋,秋占不遂

「交易」:利于成交,秋占难成,动而可成,山林、木竹茶货之利

「官讼」:健讼、有虚惊、行移取甚反复

「谒见」:可见、在宜山林之人,利见宜有声名之人

「出行」:宜行,利东方、利山林之人,秋占不宜行、但恐虚惊

「坟墓」:利于东向、山林中穴,秋不利

「姓字」:带木姓人、行位四八三

「数目」:四、八、三

「方道」:东

「五味」:甘、酸味

「五色」:黑青、绿碧

巽卦:

巽为风 风天小畜 风火家人 风雷益 天雷无妄 火雷噬嗑

山风颐 山风蛊

「天时」:风

「地理」:东南方之地、草木茂秀之所、花果菜园

「人物」:长女、秀士、寡妇之人、山林仙道之人、僧道

「人事」:柔和、不定、鼓舞、利市三倍、进退不果

「身体」:肱股、气、风疾

「时序」:春夏之交、三五八之时月日、三月、辰巳月日时、三五八数月日

「静物」:木香、绳、直物、长物、竹木、工巧之器、臭、鸡毛、帆、扇、臼

「动物」:鸡、百禽、山林中之禽虫

「屋舍」:东南向之居、寺观楼台、山林之居

「家宅」:安稳利市,春占吉,秋占不安

「饮食」:鸡肉、山林之味、蔬果、酸味

「婚姻」:可成、宜长女之婚,秋占不利

「生产」:易生、头胎产女、秋占损胎、宜向东南坐

「求名」:有名、宜文职有风宪之力、宜为风宪、宜茶果竹木税货之职、宜东南之任

「求利」:有利三倍、宜山林之利、竹货木货之利,秋占不吉

「交易」:可成、进退不一、交易之利、山林交易、山林木茶之利

「谋望」:可谋望、有财可成,秋占多谋少遂

「出行」:可行,有出入之利,宜向东南行,秋占不利

「谒见」:可见,利见山林之人,利见文人秀士

「疾病」:股肱之疾、风疾、肠疾、中风、寒邪气疾

「官讼」:宜和、恐遭风宪之责

「坟墓」:宜东方向、山林之穴、多树木、秋占不利

「姓字」:角音、草木旁姓氏、行位五三八

「数目」:五、三、八

「方道」:东南

「五味」:酸味

「五色」:青、绿、碧

坎卦:

坎为水 水泽节 水雷屯 水火既济 泽火革 雷火丰 地火明夷

地水师

「天时」:月、雨、雪、露、霜

「地理」:北方、江湖、溪涧、泉井、卑湿之地、沟渎、池沼、有水之处

「人物」:中男、江湖之人、舟人、资贼、匪

「人事」:险陷卑下,外示以柔,内存以刚,漂泊不成,随波逐流

「身体」:耳、血、肾

「时序」:冬十一月、子年月日、一六数月日

「静物」:水带子、带核之物,弓轮、矮柔之物,酒器、水具、酒

「动物」:猪、鱼、水中之物、狐、水族

「屋舍」:向北之居、近水、水阁、江楼、茶酒肆、宅中湿地之处

「饮食」:猪肉、酒、冷味、海味、羹汤、酸味、宿食、鱼、带血、淹藏之物、 有带核之物、水中之物、多骨之物

「家宅」:不安、暗昧、防盗

「婚姻」:利中男之婚,宜北方之婚,不利成婚,不可在辰戌丑未月成婚

「生产」:难产有险,宜次胎男,中男,辰戌丑未月有损,宜北向

「求名」:艰难,恐有灾险,宜北方之任,鱼盐河泊之职

「求利」:有财防失,宜水边财,恐有失陷,宜鱼盐酒货之利,防遗失,防盗

「交易」:不利成交,恐防失陷,宜水边、鱼盐货酒之交易,或点水人之交易

「谋望」:不宜谋望,不能成就、秋冬占可谋

「出行」:不宜远行,宜涉舟,宜北方之行,防盗匪;恐遇险阻溺之事

「谒见」:难见,宜见江湖之人,或有水旁姓氏之人

「疾病」:耳痛、心疾、感染、肾疾、胃冷、水泻、涸冷之疾、血病

「官讼」:不利、有阴险,因讼有失,失陷

「坟墓」:宜北向之穴、近水傍之墓、不利葬

「姓字」:羽音、点水旁之姓氏、行位一

「数目」:一、六

「方道」:北方

「五味」:咸、酸

「五色」:黑

离卦:

离为火 火山旅 火凤鼎 火水未济 山水蒙 风水涣 天水讼

天火同人

「天时」:日、电、虹、霓、霞

「地理」:南方、干亢之地,窑灶、炉冶之所,刚燥之地,其地面阳

「人物」:中女、文人、大腹人、目疾人、甲胄之士

「人事」:文化之所,聪明才学,相见虚心,书事,美丽

「身体」:目、心、上焦

「时序」:夏五月,午火年月日时,三二七数月日

「静物」:火、书、文、甲骨、干戈、槁衣、干燥之物、赤色之物

「动物」:雉、龟、鳌、蚌、蟹

「屋舍」:南向之居,阳明之宅、明窗、虚室

「家宅」:安稳、平善、冬占不安,克体主火灾

「饮食」:雉肉、煎炒、烧炙之物、干脯之体、熟肉

「婚姻」:不成、利中女之婚,夏占可成,冬占不利

「生产」:易生,产中女,冬占有损,坐宜向南

「求名」:有名,宜南方之职,文官之任,宜炉冶坑藏之职

「求利」:有财宜南方求,有文书之财,冬占有失

「交易」:可成,宜有文书之交易

「出行」:可行,宜动向南方,就文书之行,冬占不宜行,不宜行舟

「谒见」:可见南方人,冬占不顺,秋见文书考案才士

「官讼」:易散,文书动,辞讼明辨

「疾病」:目疾、心疾、上焦病、热病,夏占伏暑,时疫

「坟墓」:南向之墓,无树林之所,阳穴,夏占出文人,冬占不利

「姓字」:徵音、带次或立人旁姓氏,行位三二七

「数目」:三、二、七

「方道」:南

「五色」:赤、紫、红

「五味」:苦

艮卦:

艮为山 山货賁 山天大畜 山泽损 火泽睽 天泽履 风泽中孚

风山渐

「天时」:云、雾、山岚

「地理」:山径路、近山城,丘陵、坟墓,东北方,门阙

「人物」:少男、闲人、山中人、童子

「人事」:阻隔、宁静,进退不决,反背,止住,不见

「身体」:手指、骨、鼻、背

「时序」:冬春之月、十二月、丑年月日时,土年月日时、七五十数月日

「静物」:土石、瓜果、黄物、土中之物、闾寺

「动物」:虎、狗、鼠、百兽、黔啄之物

「家宅」:安稳,诸事有阻,家人不睦,春占不安

「屋舍」:东北方之居,山居近石,近路之宅

「饮食」:土中物味,诸兽之肉,墓畔竹笋之属;野味

「婚姻」:阻隔难成,成亦迟,利少男之婚,宜对乡里婚,春占不利

「求名」:阻隔无名,宜东北方之任,宜土官山城之职。

「生产」:难生,有险阻之厄,宜向东北,春占有损

「交易」:难成,有山林田土之交易,春占有失

「出行」:不宜远行,有阻,宜近陆行

「谒见」:不可见,有阻,宜见山林之人

「疾病」:手指之疾,胃脾之疾

「官讼」:贵人阻滞,官讼未解,牵联不决

「坟墓」:东北之穴,山中之穴,近路旁有石,春占不利

「姓字」:官音、带土字旁姓氏、行位五七十

「数目」:五、七、十

「方道」:东北方

「五味」:甘

「五色」:黄

兑卦:

兑为泽 泽水困 泽地萃 泽山咸 水山蹇 地山谦 雷山小过

雷泽归妹

「天时」:雨、泽、新月、星

「地理」:湖泽、水际、缺池、废井,山崩破裂之地,其地为刚卤

「人物」:少女、妾、歌妓、伶人、译人、巫师

「人事」:喜悦、口舌、谗毁、谤说、饮食

「身体」:舌、口、肺、痰、涎

「时序」:秋八月,酉年月日时,金年月日,二四九数月日

「静物」:金刃、金类、乐器、废物、缺器之物,带口之物,毁折之物

「动物」:羊、泽中之物

「屋舍」:西向之居,近泽之居,败墙壁宅,户有损

「家宅」:不安,防口舌,秋占喜悦,夏占家宅有祸

「饮食」:羊肉、泽中之物、宿味、辛辣之物味

「婚姻」:不成,秋占可成,有喜,主成婚之吉,利少女婚,夏占不利

「生产」:不利,恐有损胎、或则生女,夏占不利,宜坐向西

「求名」:难成,因名有损,利西之任,宜刑官,武职,伶官,译官

「求利」:无利有损,财利主口舌,秋占有财喜,夏占不利

「出行」:不宜远行,防口舌,或损失,宜西行,秋占宜行有利

「交易」:难有利,防口舌,有竞争,秋占有交易之财,夏占不利

「谒见」:利行西方,见有咒诅

「疾病」:口舌、咽喉之疾,气逆喘疾,饮食不便

「坟墓」:宜西向,防穴中有水,近泽之墓,或葬废穴,夏占不宜

「官讼」:争讼不已,曲直未决,因讼有损,防刑,秋占为体得理胜讼

「姓字」:商音、带口带金字旁姓氏,行位四二九

「数目」:四、二、九

「方道」:西方

「五色」:白

「五味」:辛辣

第二章:河洛的秘密

第一节:河图

易传讲: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

河图是天地自然气数所赋而成自然之象。我们怎么理解河图?

图1.2.1.1【第1卷,第2章,第1节,第1图】河图

天地本于气化而成,而生成之间都是有数注定,从外则有象来显示。也就是说,河图以图,明示天地之间表象之内的深刻规律。

什么是数?这个数不是单纯指的数字,还包含有其他的含义在内。比如我们常看的神话小说里面,说一个人的灾难都是定数,在这里我们可以简单的把“数”理解为结果。

按照生成顺序以及方位而言,一六居北,二七居南,三八居东,四九居西,五十居中。河图分为内外两层,一、二、三、四、五列之于内,六、七、八、九、十在于外。

内为生数,代表先天境界,在内隐伏难知。外为成数,代表后天境界,故在外明显可见。举个例子:如果我们把左侧的 3 个点和 8 个点看做东方。那么东方为木,为肝,为生之气。那么肝之数应该是什么?

对!为 8。为什么不是 3 呢?因为肝已经生成了,我们具体可以看到肝脏,故取数字 8。

我们看一下黄帝内经的一些原文。

《素问·金匮真言论篇》:

帝曰:五脏应四时,各有收受乎? 岐伯曰:有。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藏精于肝。其病发惊骇,其味酸,其类草木,其畜鸡,其谷麦,其应四时,上为岁星,是以春气在头也。其音角,其数八,是以知病之在筋也,其臭臊。

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藏精于心,故病在五脏。其味苦,其类火,其畜羊,其谷黍,其应四时,上为荧惑星。是以知病之在脉也。其音徵,其数七,其臭焦。

中央黄色,入通于脾,开窍于口,藏精于脾,故病在舌本。其味甘,其类土,其畜牛,其谷稷,其应四时,上为镇星。是以知病之在肉也。其音宫,其数五,其臭香。

西方白色,入通于肺,开窍于鼻,藏精于肺,故病在背。其味辛, 其类金,其畜马,其谷稻,其应四时,上为太白星。是以知病之在皮毛也。其音商,其数九,其臭腥。

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开窍于二阴,藏精于肾,故病在溪。其味咸,其类水,其畜彘,其谷豆,其应四时,上为辰星。是以知病之在骨也。其音羽,其数六,其臭腐。

故善为脉者,谨察五脏六腑,一逆一从,阴阳表里,雌雄之纪,藏之心意,合心于精,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是谓得道。

如此我们可以明白五脏之数,是从河图而来,取其已成外显之意。

第二节:洛书

洛书在我国的文化应用中比较广。洛书记忆的口诀是: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我们看洛书的点,和下面图中的数字是对应关系。也就是说,几个点,数字就为几。上图为象,下图为数。

图1.2.2.1【第1卷,第2章,第2节,第1图】洛书

洛书的秘密很多,简单的了解一下。洛书是世界上公认的最早的数字魔方。什么是数字魔方?意思就是格中的数字,上下左右斜各个方位数字加起来的和都是 15。

4+9+2=15

8+1+6=15

4+5+6=15

2+7+6=15

这并不是随便拆解的数字。如果你认为这是简单的数字那就错了。因为我们研究的洛书,不仅仅是数字。

我们看奇数,代表阳,从 1 → 3 → 9 → 7,从我们前几节可以明显看出,这是阳气的运行规律。

再看偶数 2 → 6 → 8 → 4,这是阴气的运行规律。原来洛书还有这个奥秘在里面。

如果我们再把洛书的数字从 1 至 9,按照顺序串起来,会得到一个运行图。

有一些人士研究认为洛书九宫数字顺序是西方科学最完美理想的电子回路网,也有人研究称是布朗运动的方式。其实本人更倾向于是天地能量之间的运转通道。

洛书九宫分为顺逆两种能量通道,顺就是数字顺行 1 → 9,逆行就 是数字逆行 9 → 1,这是一个循环无端的运转通道。

这个通道在奇门遁甲之中运用最多。夏至之前用顺行,冬至之前用逆行,这是奇门遁甲排基础盘的要求。比如阳遁 9 局,那么就是从原数字 9 宫开始起能量通道,结合能量临转的方位,判断天地能量的强弱,从而趋吉避凶。民间的择日,就是取黄道吉日,都是由此而来。而天地能量对人体的影响是巨大的,如果天地的能量对你今天比较有利,那么做事情都会比较顺利,反之则不顺。

好了,看到这里,可能有些人不明白这些东西同中医有什么联系。我们深入思考一下。如果熟知了这个能量流布方式,是不是可以选择对病人最好的时机进行治疗,也可以通过这个方式去预判疾病的发生,以及恢复情况。然后再想一想中医中的灵龟八法针灸,就是按照经络的流布时间进行选穴治疗。所以说现在的时间治疗学,在中医中早就是一种治病的方法,而不是新鲜学科。这些东西可能有点匪夷所思,但是如果你能想一想,你玩的魔兽世界,英雄联盟等一些游戏,你对于人物属性技能的把握,不同的组合,以及你当时的状态,会对你的竞技结果有多大的影响?一个游戏高手必定对游戏的规则、属性、技能等东西了如指掌,对于一次暴击能打多少血,几次攻击可以杀死敌人,都有预判,而这个预判就是来源于对基础东西的把握。中医也是如此,后期高手对病的把握可以达到知病从何来,现在在哪,应该怎么解决。当然前提是你要把这些基础的东西完全掌握,再灵活运用。

第三节:洛书和先后天八卦

看一下洛书合先后天八卦图。

图1.2.3.1【第1卷,第2章,第3节,第1图】洛书配先天八卦;洛书配后天八卦

从洛书配先后天八卦,可以得出八卦的数。比如乾卦为 1 和 6,坎卦 为 1 和 7,等等。

第四节:洛书的深度应用

《灵枢·九宫八风篇》

太一常以冬至之日,居叶蛰之宫四十六日,明日居天留四十六日,明日居仓门四十六日,明日居阴洛四十五日,明日居天宫四十六日,明日居玄委四十六日,明日居仓果四十六日,明日居新洛四十五日,明日复居叶蛰之宫,曰冬至矣。

太一日游,以冬至之日,居叶蛰之宫,数所在日,从一处至九日, 复返于一。常如是无已,终而复始。

太一移日,天必应之以风雨,以其日风雨则吉,岁美民安少病矣。先之则多雨,后之则多汗。太一在冬至之日有变,占在君;太一在春分之日有变,占在相;太一在中宫之日有变,占在吏;太一在秋分之日有变,占在将;太一在夏至之日有变,占在百姓。所谓有变者,太一居五宫之日,病风折树木,扬沙石,各以其所主,占贵贱。因视风所从来而占之,风从其所居之乡来为实风,主生,长养万物;从其冲后来为虚风,伤人者也,主杀,主害者。谨候虚风而避之,故圣人日避虚邪之道,如避矢石然,邪弗能害,此之谓也。

是故太一入徙立于中宫,乃朝八风,以占吉凶也。风从南方来,名 曰大弱风,其伤人也,内舍于心,外在于脉,气主热。风从西南方来, 名曰谋风,其伤人也,内舍于脾,外在于肌,其气主为弱。风从西方来,名曰刚风,其伤人也,内舍于肺,外在于皮肤,其气主为燥。风从西北方来,名曰折风,其伤人也,内舍于小肠,外在于手太阳脉,脉绝则溢,脉闭则结不通,善暴死。风从北方来,名曰大刚风,其伤人也,内舍于肾,外在于骨与肩背之膂筋,其气主为寒也。风从东北方来,名曰凶风,其伤人也,内舍于大肠,外在于两胁腋骨下及肢节。风从东方来,名曰婴兀风,其伤人也,内舍于肝,外在于筋纽,其气主为身湿。风从东南方来,名曰弱风,其伤人也,内舍于胃,外在肌肉,其气主体重。此八风皆从其虚之乡来,乃能病人。三虚相搏,则为暴病卒死。两实一虚,病则为淋露寒热。犯其两湿之地,则为痿。故圣人避风,如避矢石焉。其有三虚而偏中于邪风,则为仆偏枯矣。

这段话看上去扑朔迷离,令人目昏眼花,不知所云,但是我们结合下图来看。

图1.2.4.1【第1卷,第2章,第4节,第1图】九宫八风图

九宫即为 1 宫叶蛰宫,2 宫玄委宫,3 宫仓门宫,4 宫阴络宫,5 宫招摇宫,6 宫新络宫,7 宫仓果宫,8 宫天留宫,9宫上天宫。

每宫代表了方位和时令。其中一、三、七、九宫代表四正方位,即东西南北。二、四、六、八宫分居四隅。太一指的北极星,也是帝星。《史记·天官书》:“斗为帝车,运于中央,临制四乡,分阴阳,建四时,均五行,移节度,定诸记,皆系于斗。”北斗七星的天枢,天璇同北极星是一条直线。斗为帝车,载帝行驶。

图1.2.4.1【第1卷,第2章,第4节,第1图】北斗七星

九宫八风的来历也就是指的北斗七星和北极星。根据地球的公转和自转,北斗七星会围绕北极星作旋转,而与此同时,天地之间的阳气也会逐渐消长。根据古代的测量,以冬至日为起点计算。为什么取冬至日?通过日晷测算出的一年中此日影子最长(阴最长),也就说明阳最短,过了此日阳气渐长。

地球的公转导致了太一从九宫的推移,节气也开始交换,阴阳开始消长,气候也因此发生了改变,所以导致了各种风向的产生。如一宫的大刚风,二宫的谋风等。

与此同时,北斗七星绕北极星作顺时针方向运动,一年刚好一圈。 斗柄根据季节的不同指向不同的方位。正月时勺柄指向寅方,故称为正月建寅,以寅月作为一年之始的正月。一年之中,太一(北极星)依次会移行中央和八方的位置,每一方为一宫。每一宫代表一方风。当天和前后的几天,由于天地之气的变化(可简称为阳气)会引起气候和风雨的变化。

太一从冬至这一天起,居于叶蛰宫,共有冬至、小寒、大寒三个节气,大概 46 天【注:每个节气本是 15 天,但是由于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原因,时间会有微小变化,称之为交节】,在第 47 天时移居到天留宫(8 宫)的位置,历经 3 个节气 46 天后依次到仓门宫(3 宫),阴络宫(4 宫),上天宫(9 宫),玄委宫(2 宫),仓果宫(7 宫),新络宫(6宫),最后移居到叶蛰宫(1 宫)。

移宫之日的前后几日,以风调雨顺为吉。如果在移宫之日这一天最好。但是要以移宫时的节气为准,在节气前出现风雨认为是多涝,节气后出现风雨认为是多旱。为什么?古代认为天的能量影响着社会的发展,这也是全息观的一种表现。

太一游宫导致的九宫八风,是天地能量运转的一种表现,这种天地能量的运转影响着社会发展和自然环境,并由此可推断王朝更迭的气数,以及自然灾害等。

根据斗柄所转的方位,所来之风则为时令之风,为实风,主生长。于所对时令所来之风则为虚风,主杀伐。

这里的三虚,解释很多,鄙人认为是指人体虚,又逢虚风,且五运六气推断之年不好。

九宫八风这个属于河洛之数在黄帝内经中具体运用的体现,也揭示了天地自然之道对我国医学形成的影响和对天人感应用于治疗疾病的探讨。

图1.2.4.2【第1卷,第2章,第4节,第2图】

第三章:五行和天干地支

第一节:五行

五行指金木水火土五种属性。但是五行是以气论而不以质论,也就是说五行只是气的状态。

前面方圆图[图1.1.3.2]和黄元御的书中我们已经看到了阳气的变化情况。当阳气位于东方时,阳气渐长,气候温暖,故木气有温暖的性质。当阳气位于南方,阳气最极,气候炎热,故火的性质也为炎热。当阳气位于西南方,长夏的位置,由于阳极而产阴,阴阳相搏,所以暑湿难耐,于时令处在六月,与土相应,所以土性为湿。当阳气位于西方,已经变弱,此时阴气渐长,故金气有凉的属性。当阳气位于北方,阳气已枯,阴气大盛,故北方水有寒的属性。这是五行的基本属性,表明的气的状态。

而且由于四时,天地之间的气场也发生了变化,气的颜色也有所不同,故有了五色。

第二节:天干地支

十天干:甲乙丙丁戊己庚辛壬癸。

十二地支:子丑寅卯辰巳午未申酉戌亥。

关于天干地支的说法很多,我们可以认为天干地支代表的是时间和空间。而每个组合,除了代表对时间和空间的定位,也能代表这段时间的天地之气运行状况,五运六气的推断也是基于此。

十天干中,奇数为阳,偶数为阴。

十二地支中也是奇数为阳,偶数为阴。

因此在六十甲子中,都是奇阳配,偶阴配的组合。

十天干中:

甲乙于方向在东方,按照五行状态属木。如果配到人体,则以肝胆为配。甲木为阳,阳为腑,所以甲木为胆。乙木为阴,阴为脏,故乙木为肝。

丙丁于方向在南方。五行属火,故丙丁合心与小肠,于是丙火为小肠,丁火为心。

戊己为中央土,九宫处于中 5 宫的位置,寄位于西南方,故戊土为胃,己土为脾。

庚辛为西方,五行属金,故庚金为大肠,辛金为肺。壬癸为北方,五行属水,故壬水为膀胱,癸水为肾。

图1.3.2.1【第1卷,第3章,第2节,第1图】

十二地支中

寅卯位于东方,为木。

巳午位于南方,为火。

申酉位于西方,为金。

亥子位于北方,为水。

辰戌丑未位于四时,为土。

第三节:五运经天

五运六气属于中医的精华部分,是利用地球公转以及自转导致的天地之气的变化而对人的身体影响所导致的疾病进行的探讨。

总体来说,一共分为五运。土、金、水、木、火。按照五行相生的次序。具体是:甲己之年为土运,乙庚之年为金运,丙辛之年为水运,丁壬之年为木运,戊癸之年为火运。

为何甲己之年为土运?《素问·五运行大论》有明确的记载。

图1.3.3.1【第1卷,第3章,第3节,第1图】五运经天图

岐伯曰:臣览《太始天元册》文,丹天之气,经于牛女戊分;黅天之气,经于心尾己分;苍天之气,经于危室柳鬼;素天之气,经于亢氐昴毕;玄天之气,经于张翼娄胃;所谓戊己分者,奎壁角轸,则天地之门户也。夫候之所始,道之所生,不可不通也。

甲己为黅天之气,经心尾角轸,为土为黄。

乙庚为素天之气,经房氐毕昂,为金为白。

丙辛为玄天之气,经翼张胃娄,为水为黑。

丁壬为苍天之气,经鬼柳室危,为木为青。

戊癸为丹天之气,经奎壁斗牛,为赤为火。

五运、五气、五色,均由上古之人察天之气得之,在易学中也多有运用。五运同六气交互,相互影响,从而导致天地之气的变化,加于人身,则人感天地之气异常,从而导致疾病的发生。

第四节:全息理论和天人感应

在前面我们提过一些类比取象的思想,比如寸口脉可以象征天地人, 又从寸口脉的变化可以推断一个人身体内部运行是否正常。这个现象如果从深层次去探讨,或用现在的一些理论可以称之为全息规律。但是这个全息,不等于类比取象。

什么是全息?意思是指小部分的内容包含了整体的信息,比如人体的DNA,每个细胞都有,所以每个细胞都包含着人体的整体信息。

我们在黄帝内经中也可以经常发现这种全息理论。如《灵枢·五色篇》讲:“明堂骨高以起,平以直,五脏次于中央,六腑挟其两侧”再比如,观舌象可以判断身体哪个部位的疾病。这都属于全息诊断方法。因而在中医的诊断中,很多都是用到了全息理论。

人类是自然的一部分,身上也就包含了自然的属性,也能表达出自然的状态。如癌症村的出现就表明自然环境遭到破坏,这也是天人感应的一些表现。

《伤寒论》从人体正气不足、外邪从皮毛侵入渐至腠理再至五脏六腑的角度论述了各种病症以及治疗方法,也是基于天人感应的原理。不知天道,难窥人理。历史上的中医大家都是体悟到了天地之间的一些深刻规律,并用此规律应用与指导治病的思想。把握了天道和人体的奥秘就能对病症了然于胸,也就能做到有的放矢,随手获效,自然不在话下。

第一卷易理部分到此结束,第二卷会结合一些经典的医书,探讨中医的基础。

第二卷:中医基础第一节:天地综合

图2.1.1.1【第2卷,第1章,第1节,第1图】

上图以太极为中,阴阳相分,脾胃与五行立判。左升右降,代表阳气的盛衰。后以先天八卦立天地规则,后天八卦为万物之用,从震至巽至艮,是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五行相生之理,代表相生之意。而八卦,干支也在其中。后以 24 节气表明天地阳气之变,再以六气主时,六经主令,后以五脏六腑之应作为结尾。

黄元御《四圣心源·阴阳变化篇》:

阴阳未判,一气混茫。气含阴阳,则有清浊,清则浮升,浊则沉降,自然之性也。升则为阳,降则为阴,阴阳异位,两仪分焉。清浊之间,是谓中气。中气者,阴阳升降之枢轴,所谓土也。《四圣心源·阴阳变化篇》

这里讲的是无极生太极,太极化生两仪。我们已经在第一卷学过, 在此注意的是中气的定义。中气位于中央,而中央为脾胃的位置,故为土。这里还要注意的就是先天之气和后天之气。先天之气指的是人秉天地一点真种,就是指炁,不分阴阳。从先天的境界化至后天则阴阳立判,此为后天之气。

枢轴运动,清气左旋,升而化火,浊气右转,降而化水。化火则热,化水则寒。方其半升,未成火也,名之曰木。木之气温,升而不已,积温成热,而化火矣。方其半降,未成水也,名之曰金。金之气凉,降而不已,积凉成寒,而化水矣。水、火、金、木,是名四象。四象即阴阳之升降,阴阳即中气之浮沉。分而名之,则曰四象,合而言,不过阴阳。分而言之,则曰阴阳,合而言之,不过中气所变化耳。《四圣心源·天人解》

四象轮旋,一年而周。阳升于岁半之前,阴降于岁半之后。阳之半升则为春,全升则为夏;阴之半降则为秋,全降则为冬。春生夏长,木火之气也,故春温而夏热;秋收冬藏,金水之气也,故秋凉而冬寒。土无专位,寄旺于四季之月,各十八日,而其司令之时,则在六月之间。土合四象,是谓五行也。《四圣心源·阴阳变化篇》

这里也是我们在第一卷中学习的知识,可以很容易地看明白。主要讲太极立判之后,化生四象五行的过程,再从四象五行的过程,同四季四时相结合。天地之气通过枢轴运动,清阳左升,浊阴右降,由阳气的变化而化成木、火、金、水四象。但是四象只不过是天地之间的阳气变化而已,而气的变化归于中土之气的运转,所以从这里就强调了中土脾胃的重要性:任何变化都是由脾胃而起。由此奠定了黄元御理论的基础。

五行之理,有生有克。木生火,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木克土,土克水,水克火,火克金,金克木。其相生相克,皆以气而不以质也,成质则不能生克矣。

五行皆以气化,不以质论。

盖天地之位,北寒南热,东温西凉。阳升于东,则温气成春,升于南,则热气成夏;阴降于西,则凉气成秋,降于北,则寒气成冬。春之温生夏之热,夏之热生秋之凉,秋之凉生冬之寒,冬之寒生春之温。土为四象之母,实生四象,曰火生土者,以其寄宫在六月火令之后,六月湿盛,湿为土气也。其实水火交蒸,乃生湿气。六月之时,火在土上,水在土下,寒热相逼,是以湿动。湿者,水火之中气。土寄位于西南,南热而西凉,故曰火生土,土生金也。《四圣心源·天人解·五行生克》

一年之气化五行方式。

相克者,制其太过也。木性发散,敛之以金气,则木不过散;火 性升炎,伏之以水气,则火不过炎;土性濡湿,疏之以木气,则土不 过湿;金性收敛,温之以火气,则金不过收;水性降润,渗之以土气,则水不过润。皆气化自然之妙也。《四圣心源·天人解·五行生克》

五行相克原理。重点理解记忆:木的属性为发散,疏泄,可以用金的收敛相克达到平和;火的属性上炎,以水之闭藏收服;土性湿粘,风木疏泻;金性收敛,以火之炎发之;水性降润,以土镇之。五行之气必须要达到平衡,任何一气太过或不及都会产生问题。

人与天地相参也。阴阳肇基,爰有祖气。祖气者,人身之太极也。祖气初凝,美恶攸分,清浊纯杂,是不一致,厚薄完缺,亦非同伦。后日之灵蠢寿夭,贵贱贫富,悉于此判,所谓命秉于生初也。《四圣心源·天人解·脏腑生成》

本段讲的就是先天化后天。人秉先天之种,受先天之福德,一个人的人生从出生就定好了,比如相貌,比如性格,比如贫贱,比如愚智,由先天之气所决定,也是支撑命理学的理论观点。

祖气之内,含抱阴阳,阴阳之间,是谓中气。中者,土也。土分戊己,中气左旋,则为己土;中气右转,则为戊土。戊土为胃,己土为脾。己土上行,阴升而化阳,阳升于左,则为肝,升于上,则为心;戊土下行,阳降而化阴,阴降于右,则为肺,降于下,则为肾。肝属木而心属火,肺属金而肾属水。是人之五行也。《四圣心源·天人解·脏腑生成》

天地之五行同人身之五行相同。

五行之中,各有阴阳,阴生五藏,阳生六府。肾为癸水,膀胱为壬水,心为丁火,小肠为丙火,肝为乙木,胆为甲木,肺为辛金,大肠为庚金。五行各一,而火分君相。藏有心主相火之阴,府有三焦相火之阳也。《四圣心源·天人解·脏腑生成》

天地之五行六气与人之脏腑相应。

天地者,万物之上下也。左右者,阴阳之道路也。水火者,阴阳之征兆也。《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上为阳,下为阴,故言之上下。左升右降,所以为道路。阳热阴寒,所以为征兆。

天有四时五行,以生长化收藏,以生寒暑燥湿风。人有五脏化五气,以生喜怒忧思恐。《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人与天地一致,天人感应的表现。

六气者,风寒暑湿燥火也。

初之气,厥阴风木主令,自大寒至惊蛰止。

二之气,少阴君火主令,自春分至立夏止。

三之气,少阳相火主令,自小满至小暑止。

四之气,太阴湿土主令,自大暑至白露止。

五之气,阳明燥金主令,自秋分至立冬止。

六之气,太阳寒水主令,自小雪至小寒止。

这里指的是天之六气,不是人之六经,不要混淆。六气者,阳气之变化。

第二节:人之生成

西医认为,人是由于精子和卵子的结合,经过在子宫胚胎发育,历经十月而成。

易经讲:男女媾精,万物化生。《系辞传下》

内经云:两精相搏谓之神,两神相搏,合而成形。(《灵枢·决气》&《灵

枢·本神》)未成之前,爰有祖气,人以气化而不以精化也 (《素灵微蕴·胎化解》)。

到了黄元御,解释的又更为精妙。

阳奇而施,阴偶而承。丁壬妙合,凝结而成。阴阳未判,是为祖气,气含阴阳,则有清浊。清轻善动,浊沉善静,动静之交,是曰中黄,道曰黄庭。黄庭四运,是生五神。五神既化,爰生五气以为外卫,产五精以内守,结五脏以为宫城,开五宫以为门户。《素灵微蕴·胎化解》

肾藏精开窍于耳和二阴,生骨荣发;心藏神开窍于舌和耳,生脉而荣色;肝藏魂开窍于目,生筋而荣爪;肺藏魄开窍于鼻,生皮而荣毛;脾藏意开窍于口,生肉而荣唇。气以煦之,血以濡之,日迁月化,浅滋默长,形完气足,十月而生。《素灵微蕴·胎化解》

人之生成,由父母相结合,历经胚胎发育,十月怀胎,然后分娩。中医认为,在怀孕三月之前,男女性别尚未形成,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改变胎儿的性别。

当然在授精之前,也可做好相应的“科学准备”。民间有很多偏方, 比如生子生女择日法,据说准确率达到 90%,这个不做探讨。另外中医也有一些办法。

其实经过现在科学的考究,酸性环境容易生女儿,碱性环境容易生男孩。科学家也发现,乌龟的性别,是通过孵化蛋的温度决定的。当孵化温度在 23~27℃时,绝大部分乌龟为雌性;当温度在 30~33℃时,绝大部分乌龟为雄性。由此看来,生男生女,也是可以通过一些方法来实现的。

我国古代,在“母凭子贵”观念影响下,生出一个男孩对于母亲来讲十分重要。故我国中医在对男女生成这个方面也深有心得,当然有一定规律可循,方法就暂且隐过。

婴儿在胎中为先天,靠母亲的脐带进行营养输送,这时不用肺部呼吸。当婴儿分娩之后,便不再依靠母亲的脐带输送营养,而改用后天的脾胃吸收营养,而且开始用肺呼吸。故分娩之后,则为后天。

婴儿在胎中,先生两肾,如豆芽之生。两肾相长,生成两须,上通于心,下通与膀胱,故肾为先天之本。后成五脏六腑,胎至十月则生。

人之出生,气发于丹田,随肺呼吸出入。吸入之清气,由口鼻入肺, 转入心脏、三焦,而至五脏六腑、四肢百骸,气下可至丹田。呼出之浊气,则自丹田经各脏腑转入肺部而出。血液循环,也随着呼吸息息相随。故血之行全靠气之推动。如果气阻则血滞。各脏腑不能受血液运行的精华灌溉滋养,则身体机能出现障碍,产生疾病。

《素问·金匮真言论》:

平旦至日中,天之阳,阳中之阳也;日中至黄昏,天之阳,阳中之阴也;合夜至鸡鸣,天之阴,阴中之阴也;鸡鸣至平旦,天之阴,阴中之阳也。故人亦应之,夫言人之阴阳,则外为阳,内为阴。言人身之阴阳,则背为阳,腹为阴。言人身之脏腑中阴阳,则脏者为阴,腑者为阳。肝、心、脾、肺、肾,五脏皆为阴,胆、胃、大肠、小肠、膀胱、三焦,六腑皆为阳。故背为阳,阳中之阳,心也;背为阳,阳中之阴,肺也;腹为阴,阴中之阴,肾也,阴中之阳,肝也;腹为阴,阴中之至阴,脾也。此皆阴阳表里,内外雌雄,相输应也。故以应天之阴阳也。

《素问·金匮真言论》中以白天黑夜为基础,以地平线划分。白天为阳,黑夜为阴。如果按照日中和半夜划分,左边为阳,右边为阴。以此为坐标,那么日中和半夜为纵轴,平旦和黄昏为纵轴。左边为阳,上边也为阳,所以坐标的左上部分为阳中之阳。人体以背为阳,腹为阴, 所以,心为阳中之阳。

坐标右上部分,为阳中之阴,在人体则应为肺。坐标左下部分,为阴中之阳,则为肝。坐标右下部分,则为阴中之阴,为肾。脾位于中 央,以运四旁,故为阴中至阴。这是人体同天之相配。由此我们可知五脏配天的基本属性。

帝曰:五脏应四时,各有收受乎? 岐伯曰:有。

东方青色,入通于肝,开窍于目,藏精于肝。其病发惊骇,其味酸,其类草木,其畜鸡,其谷麦,其应四时,上为岁星,是以春气在头也。其音角,其数八,是以知病之在筋也,其臭臊。

南方赤色,入通于心,开窍于耳,藏精于心,故病在五脏。其味苦,其类火,其畜羊,其谷黍,其应四时,上为荧惑星。是以知病之在脉也。其音徵,其数七,其臭焦。中央黄色,入通于脾,开窍于口,藏精于脾,故病在舌本。其味甘,其类土,其畜牛,其谷稷,其应四时,上为镇星。是以知病之在肉也。其音宫,其数五,其臭香。

西方白色,入通于肺,开窍于鼻,藏精于肺,故病在背。其味辛,其类金,其畜马,其谷稻,其应四时,上为太白星。是以知病之在皮毛也。其音商,其数九,其臭腥。

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开窍于二阴,藏精于肾,故病在溪。其味咸,其类水,其畜彘,其谷豆,其应四时,上为辰星。是以知病之在骨也。其音羽,其数六,其臭腐。

故善为脉者,谨察五脏六腑,一逆一从,阴阳表里,雌雄之纪,藏之心意,合心于精,非其人勿教,非其真勿授,是谓得道。

五脏所应。

第三节:五脏六腑论述

心:

心:

为南方,为热,为火,为苦《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为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灵枢·本神》。故曰: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

心为全身之主宰,如君主一样,统揽身体的大事,主神智方面。

诸血皆属于心《素问·五脏生成篇》,心藏神《素问·五脏生成篇》,在卦为离,在体为脉,在色为赤,在音为徵,在声为笑,在志为喜,在变动为忧,在窍为耳和舌,在味为苦《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其液为汗,其荣为色,其臭为焦,其数七,其谷黍,其畜马,其虫羽,其果杏,其菜韭《中西汇通医经精义·五脏所属》

血统于心,心藏神。这里的神指一个人后天的性格等,能充分反映出一个人不同于其他人的性格,习惯等,也可简单理解为个人意识。

心合小肠《灵枢·本输》《灵枢·本藏》均有,其主肾《素问·五脏生成篇》

心恶热《素问·宣明五气篇》

忧愁思虑则伤心《素问·本病论》

心病者,胸中痛,胁支满,胁下痛,肩甲间痛,两臂内痛。虚则胸腹大,胁下与腰牵引而痛《素问·脏气法时论》

小肠:

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

小肠与心同属火,为心之府。唐容川称:“小肠上接于胃,凡胃所纳之物,皆受盛于小肠之中。” 《中西汇通医经精义·脏腑之官》小肠通体是油膜相连,油膜中有微细血管同小肠相通。胆汁同脾汁都从微细血管注入小肠,用来消化食物。食物所化的精华,又从油膜的微细血管中出小肠而到达各脏,所以称化物出焉。小肠通过微细血管与心相通,通过循环可上达于心包络和心脏。食物在小肠中化为汁液,奉心而化血。心为热,若遗热于小肠,则化物不出,这样就会变成痢疾以及淋沥。

仲景云:小肠有寒者,其人下重便血;有热者,必痔 《桂本伤寒·杂病例》

内经云:小肠病者,小腹痛,腰脊控睾而痛《灵枢·邪气藏府病形篇》

小肠同中焦相连。胆汁如点卤一般入胃。胃中之食物经过胃的初步消化。水谷化为乳糜之后在小肠吸收。其精华由中焦上输于上,糟粕继续下行至大肠。

肝:

肝属木,位于东方,性温暖,其味酸。

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

诸筋皆属于肝。

主藏魂《宣明五气篇》。在卦为震,在体为筋,在色为苍,为青,在音为角,在声为呼,在志为怒,在变动为握《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开窍于目《素问·金匮真言论》

其液为泪《素问·宣明五气篇》,其臭为臊《素问·金匮真言论》。其荣为爪《素问·六节藏象论》。其数八,其谷麦,其畜鸡《素问·金匮真言论》,其虫毛《素问·五运行大论》,其果李《素问·金匮真言论》,其菜韭《素问·脏气法时论》

肝合胆《灵枢·本输》《灵枢·本藏》均有,其主肺《素问·五脏生成篇》

肝恶风《灵枢·九针论》

悲怒气逆则伤肝《中西汇通医经精义·五脏所伤》

肝病者,两胁下痛引少腹,令人善怒。虚则目眈眈无所见,耳无所闻,善恐,如人将捕之《素问·脏气法时论》

唐容川云:肝之阳藏于阴,故主谋。取其体阴用阳之意。

胆:

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十一脏皆取决于胆《素问·灵兰秘典论》

叶天士云:“唯柴胡清轻升达胆气,胆气调达,则十一脏从之宣化《本草经解》。”但黄元御称胆以降为正。综其意取胆气须通达。唐容川云:“胆汁多者,其人不惧,胆火旺者,其人亦不惧。太过者,不得乎中,则失其正,是以敢横逆。不及者,每存俱怯,亦不得乎中正也。胆气不刚不柔,则得成为中正之官,而临事自有决断。《中西汇通医经精义·脏腑之官》”此处指胆旺则胆子就大,但是太刚易折,故要刚柔并济才可。

内经云:胆病者,善太息,口苦,呕宿汁,心下澹澹,恐人将捕之《灵枢·邪气藏府病形》

脾:

脾居中央土位,寄位西南,阴阳相搏故为湿。

其味甘《素问·金匮真言论》

脾者,谏议之官,知周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

诸肉皆属于脾。

主藏意《素问·宣明五气篇》,在卦为坤,在体为肉,在色为黄,在音为宫,在声为歌,在志为思,在变动为哕,在窍为口《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其液为涎《素问·宣明五气篇》,其臭为香《素问·金匮真言论》。其荣为唇《素问·六节藏象论》,其数五,其谷稷,其畜牛《素问·金匮真言论》,其虫毛介《素问·五运行大论》,其果枣《素问·金匮真言论》,其菜葵《素问·脏气法时论》

脾合胃《灵枢·本输》《灵枢·本藏》均有,其主肝《素问·五脏生成篇》。脾恶湿《灵枢·九针论》,饮食劳倦则伤脾《难经·四十九难》

脾病者,身重,善饥,肉痿,足不收,足下痛。虚则腹满,肠鸣绱泄,食不化《素问·脏气法时论》

【按:据郭霭春《素问校注语释·藏气法时论》为:脾病者,身重,善肌(饥),肉痿,足不收行,善瘛,脚下痛;虚则腹满(腹胀),肠鸣,飱泄,食不化】

胃:

胃者,仓禀之官,五味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

泻而不存,与大小肠,三焦,膀胱同为传化之府,司职疏泻,名曰太仓。十一脏皆赖以滋养。

胃有五窍《灵枢·胀论》言“胃之五窍者,闾里门户也”,上窍主纳水谷,下窍通于小肠,主化物之糟粕《中西汇通医经精义·全体总论》,旁窍连脾、三焦、肺。连三焦主行水,通脾以化水谷,同肺以布精汁。胃体阳而用阴喻嘉言·《医门法律·中寒门方·论附子理中汤》。治久病,应当首顾胃气。

内经云:胃病者,腹脘胀,胃脘当心而痛,上肢,两胁,膈咽不通,食饮不下。《灵枢·邪气藏府病形》

【按:《中国医学大成续集·黄帝灵枢经(王冰补注)·邪气藏府病形》为:胃病者,腹䐜胀,胃脘当心而痛,上肢,膈咽不通,食饮不下。】

肺:

肺位于西方,阳气已降,阴气已生,故性凉。以燥为性,五行属金,味辛。

肺者,相傅之官,制节出焉《灵枢·邪气藏府病形》

诸气皆统于肺《灵枢·五脏生成篇》:诸气者,皆属于肺[李可先生澳洲讲稿也提到]

肺藏魄《素问·宣明五气篇》,在卦为兑,在体为皮毛,在色为白,在音为商,在声为哭,在志为忧,在变动为咳,在窍为鼻。其液为涕《素问·宣明五气篇》五脏化液&《灵枢·九针论》五液,其臭为腥《素问·金匮真言论》,其荣为毛《素问·五脏生成篇》,其数为九《素问·金匮真言论》,其谷稻《素问·金匮真言论》,其畜犬《素问·金匮真言论》:马,其虫介《素问·五运行大论》,其果桃《素问·五常政大论》,其菜葱。

肺合大肠《灵枢·本输》《灵枢·本藏》均有,其主心也《素问·五脏生成篇》

肺恶寒《灵枢·九针论》,形寒饮冷则伤肺《难经·四十九难》

肺病者,喘咳,气逆,肩背痛,汗出;虚则少气。《素问·脏气法时论》

按:据郭霭春《素问校注语释·藏气法时论》为:肺病者,喘咳逆气,肩背痛,汗出,尻阴(痛)股膝髀腨胻足皆痛;虚则少气不能报息,耳聋嗌干。

大肠:

大肠者,传导之官,变化出焉。大肠属金,为肺之府,上接小肠, 小肠中食物精汁尽化,变为糟粕而出。大肠之所以能传导,以肺气下达之故,故欲理大便,先调肺气。

内经云:大肠病者,肠中切痛而鸣濯濯,冬日重感于寒即泄,当脐而痛,不能久立,与胃同候。《灵枢·邪气藏府病形》

仲景云:大肠有寒则鹜溏,有热则肠垢。《桂本伤寒杂病论·杂病例》

肾:

肾主北方,为水,为寒,味咸。

肾者,作强之官,技巧出焉。《素问·金匮真言论》

诸骨皆属于肾。

主藏志,卦为坎,在体为骨《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在色为黑《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在音为羽《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在声为伸(呻)《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在志为恐《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在变动为栗《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在窍为二阴(为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在味为咸《素问·阴阳应象大论》

其液为唾《素问·宣明五气篇》,其臭为腐《素问·金匮真言论》,其荣为发《素问·五脏生成篇》,其数为六《素问·金匮真言论》,其谷豆《素问·金匮真言论》,其畜豕(彘)《素问·金匮真言论》,其虫鳞《素问·五运行大论》,其果栗《素问·五常政大论》、《灵枢·五音五味》,其菜藿。

肾合膀胱《灵枢·本输》《灵枢·本藏》均有,其主脾《素问·五脏生成篇》

肾恶燥《灵枢·九针论》,久坐湿地,强力入房,则伤肾《素问·本病论篇》:人久坐湿地,强力入水即伤肾

肾病者,腹大,胫肿,咳喘,身重,寝汗出,憎风。虚则胸中痛,大小腹痛,清厥,意不乐。《素问·脏气法时论》

膀胱:

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素问·金匮真言论》

因与肾合,故为寒水之府。因能化气,又为传化之府。人之饮水,皆入于膀胱,化气上行而为津液,所剩余质,下出为溺。故内经言:“气化则能出《素问·灵兰秘典论》”,指膀胱可散布津液,非出溺(小便)也。

火交于水,即化为气,人心生火,吸入之气,乃为天阳,亦属火,下至胞中,则蒸动膀胱之水,化而为气,透出膀胱,入于胞中,上循脐旁气街,上膈入肺而还出于口鼻。在口舌脏腑之中,则为津液。横出皮毛,熏肌润肤则为汗。故言气化津液能出者。吸从脊入,督脉主之,呼从膈出,冲任主之。吸入阳使火交于水,呼出阴则气化为水。若火不足以蒸水,则津液不升,气不得化,故仲景立五苓散之所以用桂。水不足以济火,则津液干枯,小水不下,故仲景猪苓汤所用阿胶也。

内经云:膀胱病者,小腹偏肿而痛,以手按之,即欲小便而不得。《灵枢·邪气脏腑病形篇》

【按:《中国医学大成续集·黄帝灵枢经(王冰补注)·邪气藏府病形》为:膀胱病者,小腹偏肿而痛,以手按之即欲小便而不得,肩上热若脉陷,及足小指外廉及胫踝后皆热若脉陷。】

心包络:

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心(主)之宫城也《灵枢·胀论》。手厥阴之脉,出属心包,故心包络称手心主。五脏中加此一脏,实六脏也。

唐容川曰,膻即胸前隔膜,周围连及胁脊以遮浊气。隔膜名膻,而居膻之中者,则是心包络。相心布令,居于膻膈之中,故名膻中。属相火,又主血,以血济火,则和而不烈,故主喜乐。

心忧者,包络之火不宣也。心过喜者,包络之火太盛也。有关心包络这一脏探讨很多,关于膻中最早的记载是在《灵枢·胀论》篇。历史上众说纷纭。黄元御讲,善言天者,必有验于人。善言人者必有验于天。天人一也。

心为一身之君主,以帝王喻之,历史上心包膻中多解释为相,这个是有深意的,鄙人以为,理解心包膻中,还是要结合北极星。北极星坐宫不动,以北斗七星代令,为帝驾。在人,心为君主,则心包络 则为相使。这样比较符合天道。人有六腑,而脏有五,加上心包络,则为十二经。一家之言,仅供参考。

三焦:

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素问·灵兰秘典论》

三焦即人身之膜膈,俗语网油,周身之膜皆是。网油连接膀胱,水因网油深入膀胱,故名决渎之官。三焦之源,根于肾系。两肾之间,有油膜一条,贯于脊骨,是为焦源。连接胸前之膈,以上循胸中,入心包络,连肺系上咽,外出为手臂、胸前之腠理,为上焦。【从板油连及鸡冠油,】着于小肠,外出为腰腹腠理,为中焦。【从板油连着网油,】后连大肠,前连膀胱,中为胞室,外出为臀胫,少腹之腠理,为下焦。

凡人饮水,自三焦而入膀胱,则决渎通快,三焦不利,则水道闭,外为肿胀。

这里明确了三焦是连接人身通体的油膜,在皮肤腠理之间,连接脏腑。三焦根在于肾间沿脊骨的一条油膜。

油膜上连心包络,肺系,上咽胸前及胃,中连小肠,下连大肠,子宫,少腹。三焦主利水道,如果三焦不通,则水充斥腠理为胀,小腹不利,小便窘急。

内经云:三焦病者,腹中满,小腹尤坚,不得小便,窘急,溢则水流,即为胀。《灵枢·邪气藏府病形》

按:《中国医学大成续集·黄帝灵枢经(王冰补注)·邪气藏府病形》为:三焦病者,腹气满,小腹尤坚,不得小便,窘急,溢则水,留即为胀

参考文献:

1.《素问·阴阳应象大论》2.《素问·五脏生成篇》

3.《素问·金匮真言论》4.《素问五运行大论》5.《素问·灵兰秘典论》6.《素问·六节藏象论》7.《灵枢·本神篇》8.《灵枢·邪气藏府病形篇》9.《桂林古本伤寒论·伤寒例》10.《四圣心源·天人解》11.《中西汇通医经精义·脏腑之官》、《五脏所伤》、《五脏所属》12.《本草经解》·叶天士

13.《医学探源》·陈鼎三、江尔逊

第四节:十一脏取决于胆

“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出自《素问·六节藏象论》。理解这句话,应该从前文中去推断。

黄帝问曰:余闻天以六六之节,以成一岁。人以九九制会,计人亦有三百六十五节,以为天地,久矣。不知其所谓也?岐伯对曰:昭乎哉问也,请遂言之。夫六六之节,九九制会者,所以正天之度,气之数也。天度者,所 以制日月之行也,气数者,所以纪化生之用也。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行有分纪,周有道理。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而有奇焉,故大小月三百六十五日而成岁,积气余而盈闰矣。立端于始,表正于中,推余于终,而天度毕矣。《素问·六节藏象论》

注:六六之节,指每年 360 天,刚好 6 个甲子年。九九绘制指人同天地一样,分为九州、九窍。三百六十五节指穴位。意在用时间和空间,用来测量天之变化,气之数。天之变化,指日月之行的规律,气数,是万物生杀的根本。

第一段讲的是历法及节气的推断问题。

帝曰:余已闻天度矣,愿闻气数何以合之?岐伯曰:天以六六为节,地以九九制会,天有十日,日六竟而周甲,甲六复而终岁,三百六十日法也。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其气九州九窍,皆通乎天气。故其生五,其气三,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三而三之,合则为九,九分为九野,九野为九脏。故形脏四,神脏五,合为九脏,以应之也。《素问·六节藏象论》

注:天有十日,指十天干。日六竟而周甲,指干支相配,每个天干刚好轮六次,六次之后刚好又到甲子。自古懂得天道规律的,都知道万物生之本在于阴阳,而地上的九州,人的九窍都于天之气相通。其生五,指五行。其气三,指三阴三阳之气。形脏四,指胃、小肠、大肠、膀胱四腑,藏纳有形之物。神脏五,指五脏,心藏神、肝藏魂、脾藏意、肺藏魄、肾藏志。

以天应人。形脏四,神脏五。

帝曰:余已闻六六九九之会也,夫子言积气盈闰,愿闻何谓气?请夫子发蒙解惑焉。岐伯曰:此上帝所秘,先师传之也。帝曰:请遂闻之。岐伯曰: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六气谓之时,四时谓之岁,而各从其主治焉。五运相袭,而皆治之,终期之日,周而复始,时立气布,如环无端,候亦同法。故曰: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矣。《素问·六节藏象论》

注:气指节气。五日为一候,三候为一节气,六节气为一季,四季为一年。中间五运流转,周而复始。不懂得五运六气运转,气之盛衰不可以为上医。

节气,五日之候,60 时辰,为 5 天。

帝曰:五运之始,如环无端,其太过不及何如?岐伯曰:五气更立,各有所胜,盛虚之变,此其常也。帝曰:平气何如?岐伯曰:无过者也。帝曰:太过不及奈何?岐伯曰:在经有也。《素问·六节藏象论》

五运六气太过不及的论断。

帝曰:何谓所胜?岐伯曰:春胜长夏,长夏胜冬,冬胜夏,夏胜秋,秋胜春,所谓得五行时之胜,各以气命其脏。帝曰:何以知其胜?岐伯曰:求其至也,皆归始春,未至而至,此谓太过,则薄所不胜,而乘所胜也,命曰气淫。不分邪僻内生,工不能禁。至而不至,此谓不及,则所胜妄行,而所生受病,所不胜薄之也,命曰气迫。所谓求其至者,气至之时也。谨候其时,气可与期,失时反候,五治不分,邪僻内生,工不能禁也。《素问·六节藏象论》

注:五运的重点在于五行相克。五运六气未至及太过,都为天之气异常,天人相通,天之气异常则易导致人生病。

求其至为春,春为四时之初,候气以立春为本,一年之春为重点。

帝曰:有不袭乎?岐伯曰:苍天之气,不得无常也。气之不袭,是谓非常,非常则变矣。帝曰:非常而变奈何?岐伯曰:变至则病,所胜则微,所不胜则甚。因而重感于邪,则死矣。故非其时则微,当其时则甚也。《素问·六节藏象论》

注:有不袭乎?指五运四时之气有没有不循常规的,春温、夏暑、秋凉、冬寒,四季之正气,如果反常则易导致疾病。

帝曰:善。余闻气合而有形,因变以正名。天地之运,阴阳之化,其于万物,孰少孰多,可得闻乎?岐伯曰:悉哉问也!天至广不可度,地至大不可量,大神灵问,请陈其方。草生五色,五色之变,不可胜视,草生五味,五味之美,不可胜极,嗜欲不同,各有所通。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五色修明,音声能彰。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素问·六节藏象论》

注:气合而有形,因变以正名。指万物都是由阴阳之气所形成,万物 的不同正是因为气的变化。下面草因感五形之气而生,故有五色、五味。天 之气清,化而无形,故人感天之气,鼻子可以感知五气。地之气浊,故舌头可以感知五味。

注:阴阳化五行五味五色,以养人之五气。

帝曰:脏象何如?岐伯曰: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阳,通于夏气。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其华在毛,其充在皮,为阳中之太阴,通于秋气。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其充在骨,为阴中之少阴,通于冬气。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其华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气,其味酸,其色苍,此为阳中之少阳,通于春气。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能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其味甘,其色黄,此至阴之类,通于土气。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素问·六节藏象论》

注:五脏之表象,从表象判断脏腑的情况。最后一句为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

胆为甲木,甲为一年气之始也,阳气开始流布,甲木胆为始气,他的状态决定后面各脏的状况,甲木胆经流注于子时,也取其意。在脾胃消化过程中,需要胆汁的参与,才能消化食物,化为精华被人吸收。故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

另,多有注解称胆在十一脏腑(五脏六腑)里主决断。另有为“土” 字笔误成十一的解释。这一点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并不影响中医水平的 高低。

故人迎一盛,病在少阳。二盛,病在太阳。三盛,病在阳明。四盛已上 为格阳。寸口一盛,病在厥阴。二盛,病在少阴。三盛,病在太阴。四盛已上为关阴。人迎与寸口俱盛四倍已上为关格。关格之脉赢,不能极于天地之精气,则死矣。《素问·六节藏象论》

注:人迎在人迎穴,喉结两侧颈动脉处,属足阳明胃经。人迎在上,为天部之脉。人迎盛,主阳盛。一盛,指人迎脉大寸口脉一倍,燥在手 少阳三焦;二盛,指人迎脉大寸口脉两倍,燥在手太阳小肠;三盛,指人迎脉大寸口脉三倍,燥在手阳明大肠。四盛则大于寸口脉 四倍。这时阳盛至极,食不得入。

寸口大于人迎一倍,则病在手厥阴心包;大于两倍,在手少阴心;大于三倍,在手太阴肺;四倍为关阴。阴盛至极,则尿不出。

人迎寸口脉都比平常大四倍以上,为关格。这说明气血太盛导致脉溢出,这时不通于天地之气,必死也。

第五节:课外读物,古代历法

夏历建寅孟春之月,以阴历正月为岁首;

周历建子仲冬之月,以阴历十一月为岁首;

商历建丑季冬之月,以阴历十二月为岁首。

网上资料:

历法,主要是农业文明的产物,各个国家不同的农业文明成熟程 度, 往往决定著该国家文明的历法的科学性。这就是说,由于中国是世界历史上最成熟的农业文明国家,所以,中国的历法是世界上最丰富和最富有科学内涵的历法。

从黄帝历法到清朝末期启用西历始,中国历史上一共产生过自己的102 个历法。这些历法中,有的曾经对中国的文明产生过重大影响 ,比如夏历、商历、周历、西汉太初历、隋唐大衍历和皇极历等。有的历法虽然没有正式使用过,但是其依然对中国的养生、医学、思想学术、天文、数学等起到过重大作用,比如西汉末期的三统历法和唐朝的皇极历法等。

中国上古,根据不同的农业牧业生产情况需要,分别产生过太阳历法和太阴历法。所谓的太阴历法,就是古代天文学们先将地球看成为是静止点,然后,再根据日晷测影确立一年为 365.25 个太阳日,再根据这个太阳年的参考系,去确立每太阳年 365.25 天内,月亮饶地球所转的圈数,及其根据月亮圆缺周期,去将每太阳年分段成多少个“月”和每月多少“日”。这样,就产生出了我们现在使用的农历的雏形,即,每太阳年有12 个月左右,每个月有 30 天。周朝的历法是太阳历法,就是根据日晷测影,先将地球看成为是静止点,然后,再将 365.25 天分成“春、夏、秋、冬”四季、“寒、风、缓、热、雨、干”六季、“藏、生、长、化、成、 收”六节气。由此可见,周朝历法,重要是根据地球上动植物的生长周期 去确定季节划分的。

无论夏历法还是周历法,他们都以 12 地支为历法的数学划分标准, 这种以土地为标准的数学理念,反映了当时人们非常重视农业生长周期和动植物生长周期,这种以地为本的价值理念,直到今天依然流行在中国政治、经济和文化习俗中。

周历法之所以是太阳历法,就是以“冬至节”为标志的。冬至节,其实就是太阳在相对于地球的运动周期中,运行到最南段的极点,冬至节以后,太阳相对于地球就开始往北运转了。所以,周朝人将冬至节这一极点,看成为是新的一年的开始,并将一个太阳年分段成为 24 个节气,每月两个节气。

阴阳历法究竟是什么时候起源的,至今还没有定论。但是,西汉太初历是阴阳历法,是确信无疑的。西汉太初历是由当时巴蜀地区的阆中人落下闳等人创立的,其最大的功劳是计算出了太阳和月亮之间的相对复合运动的周期关系,这是需要极其高的抽象思想能力和数学知识及其农业经验的。

阴阳历法是先将地球视为是静止参考点,太阳饶地球一周,月亮绕地球运行 12.33 周。太初历充分考虑到了太阳和月亮的复合运作周期都会对农业和鱼牧业有很大影响。人们对月亮周期的观察则又可以直接计算出循环的日数。所以,阴阳历法按照月亮相对于地球的朔望四个周期,即人们在晚上可观察到的月亮的上弦(夏历月初八)、望(夏历月十五、十六)、下弦(夏历月二十三)、朔(夏历月初一)的四个周期区间,再参照于此相对应的 28 个星象情况,将一个朔望月分成四个“星期”,每一“星期”可以观察到七个星象。在这样的复合运动关系下,每月的太阳日数就是 29 日 12 小时 44 分 2 秒 8。为了确保人们根据月亮的圆缺情况,也就是确保人们观察到的月亮最圆的时候是每月的十五和十六这两天。所以,落下闳等人参照早期夏历和自己观测出的月亮和太阳的复合运动周期情况,设立了闰月,即每 19 年设立 7 个闰月,以确保人们可以根据月亮的圆缺去判断每月的日数情况。

第六节:人体探秘

气管以下,与脏连,食管以下,与腑连。口的上下为唇,古曰飞门,取其运动开张,如物之飞。口之内有舌,舌为心主,为心之苗。舌下有两个隐窍,于肾相通,称为廉泉、玉英。如果肾水枯竭,则津液不能上冲,则口干舌燥。上下牙齿为户门,属手足阳明,又本乎肾,因肾主骨,齿乃骨之余。喉间有小垂,曰悬雍,在往下有会厌,居吸门之上,两者为声音的机关。薄而易起,则声音轻快,如果厚且迟起,则声音慢而厚重。脖子前面硬骨为喉咙,主气,下为肺管通肺。肺管有十二节,长七寸。肺为相傅之官,形如华盖,六叶两耳,上有二十四孔,肺主藏魄。心位于肺下,如未开的莲花。心为君主之官,主藏神。周围有膜覆盖,为心包络。下面又有一层隔膜,周围张大,连接胸脊前后,作用是遮膈下的浊气,不令其上蒸心肺。隔膜之上,谓之膻中,为上焦。膻中为气之海,乃清气所居之地。主持呼吸,而系贯百脉者也。心有四支,一通肺,一从左侧隔膜通于肝连胆,一从右侧隔膜下通于脾,以从隔膜循后脊同于肾。肝为将军之官,主藏魂,有四叶,胆附于肝的短叶之间。胆为清净之府。脾如马蹄,位于胃上,胃称作太仓。脾为谏议之官,主消磨水谷。其位居中,主藏意。肾有两个,形如豇豆,色紫黑,位于背脊第十四节脊骨两边。肾为作强之 官,主藏精和志。两肾正中为命门。内经云:七节之旁,中有小心是也(《素问·刺禁论》),乃人生立命之根本。

喉咙后管,为食道,长一尺三寸。下连贲门,即胃之上口。胃与脾相表里。脾为运化之原,胃为藏纳之府,主腐熟水谷,与中焦合变化。胃之下口为幽门,谓幽微隐秘之处,食物由此传入小肠,小肠承受化物。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也称作赤肠。小肠与大肠的接出称为阑门,为下焦。肠胃通身与油膜相通。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人饮水入胃,胃的四周有微细血管,吸出所饮之水,散走隔膜,到达油膜之中,渗于膀胱。膀胱者,州都之官。膀胱下有口,直通尿道。食物糟粕,由胃入小肠,由小肠入大肠,形成粪便最后由肛门排出。直肠在肛门之上,肛门又称为魄门。

第七节:十四经脉

常言道:不识人体经络,开口动手就是错[注:喻嘉言《医门法律》云,凡治病,不明脏腑经络,开口动手便错;《扁鹊心书》云,学医不知经络,开口动手便错]。了解掌握十四经络的走向以及相关穴位是中医的基础。

十四经络包含十二经络及任督二脉。

图2.1.7.1【第2卷,第1章,第7节,第1图】人体经络

十二经脉是经络系统的主体,与相应脏腑络属,表里经脉相合。主要有手三阴经(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三阳经

(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三阳经(足阳明胃经、足少阳胆经、足太阳膀胱经)、足三阴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也称为“正经”。

十二经脉的体表分布规律:十二经脉在体表左右对称地分布于头面、躯干和四肢,纵贯全身。六阴经分布于四肢内侧和胸腹,六阳经分布于是四肢外侧和头面、躯干。

十二经脉表里属络关系:十二经脉在体内与脏腑相连属,其中阴经属脏络腑,阳经属腑络脏。一脏配一腑,一阴配一阳,形成了脏腑阴阳表里属络关系。

即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相表里;手厥阴心包经与手少阳三焦经相表里;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相表里;足太阴脾经与足阳明胃经相表里;足厥阴肝经与足少阳胆经相表里;足少阴肾经与足太阳膀胱经相表里。互为表里的经脉在生理上密切联系,在病症上相互影响。

十二经脉的循行走向:手三阴经从胸走手;手三阳经从手走头;足三阳经从头走足;足三阴经从足走腹(胸)。

十二经脉的交接规律:阴经与阳经(互为表里)在手足末端相交;阳经与阳经(同名经)在头面部相交;阴经与阴经在胸部相交。

十二经脉的流注顺序:十二经脉的流注是从手太阴肺经开始,阴阳相贯,首尾相接,逐经相传,到肝经为止,从而构成了周而复始、如环无休的流注系统。将气血周流全身,起到濡养的作用。

图2.1.7.1【第2卷,第1章,第7节,第2图】十二经脉流注图

寅时从肺起,至丑时肝止。肺手太阴之脉,起于中焦,横出腋下,循臂内出手大指,历次指,而交于手阳明大肠经。

大肠手阳明经之脉,起于手大指之次指(即食指),循臂外入缺盆,上面挟鼻孔,而交于足阳明之胃脉。

图2.1.7.1【第2卷,第1章,第7节,第3图】手太阴肺经、手阳明大肠经

足阳明胃脉,起于鼻頞(è,指鼻梁)中,至额颅,循喉咙,下膈挟脐,入膝膑,下足跗,出足大趾,而交于足太阴脾脉。

足太阴脾经,起于足大趾,上膝股之前,入腹上膈,连舌本,注心中,循腋下,而交于手少阴心脉。

图2.1.7.2【第2卷,第1章,第7节,第4图】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

手少阴心经,起于心中,上肺,挟咽,出腋下,循臑(nào)内,抵掌骨,注手小指内,而交于手太阳之小肠经。

手太阳小肠经,起于手小指,出手踝,循臑外,交肩上入耳中,至目内眦,而交于足太阳膀胱经。

图2.1.7.3【第2卷,第1章,第7节,第5图】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

足太阳膀胱经,起于目内眦,从头下项脊,循背膂(lǚ ,脊骨),下腿后,至足小指外侧,而交于足少阴之肾脉。

足少阴肾经,起于足小指,循足心,上(腘)股,贯脊,上贯肝膈,入肺,挟舌本,注胸中,而交于手厥阴之心包经。

图2.1.7.4【第2卷,第1章,第7节,第6图】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阴肾经

手厥阴心包经,起于胸中,循胸出胁,入肘循臂,过掌中,循中指,络次指(即无名指),而交于手少阳三焦经。

手少阳三焦经,起于手小指之次指,循手臂,出臂外,贯肘上肩,入 耳中,出耳前后,至目锐眦,而交于足少阳胆经。

图2.1.7.5【第2卷,第1章,第7节,第7图】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

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眦,循耳后,至肩,合缺盆,下胸中,过季胁,出膝循足跗,出足大趾,而交于足厥阴肝经。

足厥阴肝经,起于足大趾丛毛之际,从腘股而上,过阴器,抵小腹,上入乳下,而交于手太阴肺经。

图2.1.7.5【第2卷,第1章,第7节,第8图】足少阳胆经、足厥阴肝经

第八节:奇经八脉

武侠小说中,对奇经八脉描述的都非常神奇,一旦打通任督二脉,就认为是小周天通了,主角就会武功盖世。那么奇经八脉是什么呢?

奇经八脉,指的就是人体八条比较奇特的经脉。十二经络,都是有表里相应,但是此八脉没有表里相配,一般认为,奇经八脉连接十二经络,起到的是辅助作用,如果比喻的话,十二经络为江河,譬如长江,而奇经八脉则为长江的洞庭湖,鄱阳湖。当然人体的经络是一个循环,大河水满小河溢,人体经络气息强盛,则会流入奇经八脉,可以内温脏腑,外濡腠理。

对于奇经八脉的研究,历代医家也是多有猜测,以李时珍的《奇经八脉考》,稍显体系,也是采众家之长。

奇经八脉,指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阳蹻,阴蹻,阳维,阴维。奇经八脉为病治法同十二经。

第九节:营卫运行

水谷入胃,化生气血。气之慓悍者,行于脉外,命之曰卫;血之精专者,行于脉中,命之曰营。

营卫运行,一日一夜,周身五十度。人一呼,脉再动,一吸,脉再动,呼吸定息,脉五动,闰以太息,脉六动。一息六动,人之常也。一动脉行一寸,六动脉行六寸。《四圣心源·营气运行》

食物入胃之后,经过脾阳的消磨推动,小肠吸收,精华输送到三焦上升到心肺,化生为气血。卫气行于脉外,营血行于脉中。营卫随着呼吸顺布全身,一天五十次循环。人的一次呼吸,脉跳动六次,行六寸。

《灵枢·脉度》

手之六阳,从手至头,长五尺,五六三丈。手之 六阴,从手至胸,长三尺五寸,三六一丈八尺,五六三尺,合二丈一尺。足之六阳,从足至头,长八尺,六八四丈八尺。足之六阴,从足至胸,长六尺五寸,六六三丈六尺,五六三尺,合三丈九尺。蹻脉从足至目,长七尺五寸,二七一丈四尺,二五一尺,合一丈五尺。督脉、任脉,长四尺五寸,二四八尺,二五一尺,合九尺。凡都合一十六丈二尺。平人 一日一夜一万三千五百息,一息脉行六寸,十息脉行六尺,一日百刻,一刻一百三十五息,人气半周于身,脉行八丈一尺,两刻二百七十息,人气一周于身,脉行十六丈二尺,百刻一万三千五百息,人气五十周于身,脉行八百一十丈。《四圣心源·营气运行》

营气之行也,常于平旦寅时,从手太阴之寸口始。自手太阴注手阳明,足阳明注足太阴,手少阴注手太阳,足太阳注足少阴,手厥阴注手少阳,足少阳注足厥阴,终于两蹻、督、任,是谓一周也。二十八脉,周而复始,阴阳相贯,如环无端。五十周毕,明日寅时,又会于寸口,此营气之度也。《四圣心源·营气运行》

营血流注,同十二经络流注的顺序是一样的,只不过又通过了任督, 阴蹻阳蹻四奇经。每天运行五十循环,于第二天的寅时(凌晨 3~5 点),又会于寸口。这个推算方法,《黄帝内经》中有记载。按照一天 24 小时计算,共计十二个时辰,则营血运行一周为 48 分钟。卫气昼行阳经二十五周,夜行阴藏二十五周。

卫气之行也,常于平旦寅时,从足太阳之睛明始。睛明在目之内眦,足太阳之穴也。平旦阳气出于目,目张则气上行于头,循项,下足太阳,至小指之端。别入目内眦,下手太阳,至小指之端。别入目锐眦,下足少阳,至小指次指之端。上循手少阳之分侧,下至名指之端。别入耳前,下足阳明,至中指之端。别入耳下,下手阳明,至次 指之端。其至于足也,入足心,出内踝,下入足少阴经。阴蹻者,足少阴之别,属于目内眦。自阴蹻而复合于目,交于足太阳之睛明,是 谓一周。如此者二十五周,日入阳尽,而阴受气矣,于是内入于阴藏。其入于阴也,常从足少阴之经而注于肾,肾注于心,心注于肺,肺注于肝,肝注于脾,脾复注于肾,是谓一周。如此者二十五周,平旦阴尽而阳受气矣,于是外出于阳经。其出于阳也,常从肾 至足少阴之经,而复合于目。卫气入于阴则寐,出于阳则寤。一日百刻,周身五十,此卫气之度也。《难经》营卫相随之义,言营行脉中,卫行脉外,相附而行,非谓其同行于一经也。《四圣心源·卫气运行》

卫气运行同营血运行规律不一样。卫气从平旦寅时,从睛明穴起,白天行阳经 25 周。自太阳落山之后,阴气始盛,则从足少阴肾经始,夜行阴经 25 周。

第十节:我国古代的计时资料

古人把一昼夜划分成十二个时段,每一个时段叫一个时辰。十二时辰既可以指一天,也可以指任何一个时辰。十二时辰是古人根据一日间太阳出没的自然规律、天色的变化以及自己日常的生产活动、生活习惯而归纳总结、独创于世的。

十二时由十二个特定的时间名词构成。人们可以从先秦的古籍中溯寻出这些词语的渊源。汉代之前,这些称谓多有不同,直到汉代太初年间,我国实行了太初历,“其以一日分十二时,而以干支为纪。”(赵翼《陔余丛考》卷 34)才基本定型定名。十二时表时独特、历史悠久,是中华民族对人类天文历法的一大杰出贡献,也是我国灿烂的文化瑰宝之一。

昼夜分为十二个时辰:子(zǐ)、丑(chǒu)、寅(yín)、卯(mǎo)、辰(chén)、巳(sì)、午(wǔ)、未(wèi)、申(shēn)、酉(yǒu)、戌(xū)、亥(hài)

子时二十三点至一点,丑时一点至三点,寅时凌晨三点至五点,卯时五点至七点,辰时七点至九点,巳时九点至十一点,午时十一点至十三点,未时十三点至十五点,申时十五点至十七点,酉时十七点至十九点,戌时十九点至二十一点,亥时二十一点至二十三点。

古代计时法:

1、十二时辰制。西周时就已使用。汉代命名为夜半、鸡鸣、平旦、日出、食时、隅中、日中、日昳、晡时、日入、黄昏、人定。又用十二地支来表示,以夜半二十三点至一点为子时,一至三点为丑时,三至五点为寅时,依次递推。

2、二十四时辰制。宋以后把二十时辰中每个时辰平分为初、正两部分,这样,子初、子正、丑初、丑正依次下去,恰为二十四时辰,同现在一天二十四小时时间一致。

3、十时辰制。出现于先秦。昼夜各五分。据《隋书·天文志》,昼为朝、禺、中、晡、夕,夜为甲、乙、丙、丁、戊(后用五更来表示)。

4、五时辰制。其名称为晨明、朏明、旦明、蚤(早)食、宴(晚)食、隅中、正中、少还、铺时、大还、高舂、下舂、县(悬)东、黄昏、定 昏。参阅《淮南子.天文训》。

5、百刻制。即把昼夜分成均衡的一百刻。其产生与漏刻的使用有关。可能起源于商代。汉时曾把它改造为百二十刻,南朝梁改为九十六刻、一百零八刻,几经反复,直至明末欧洲天文学知识传入才又提出九十六刻制的改革,清初定为正式的制度。

6、古代不一定具备严格的时间意义,而又常见常用的有关名称亦颇不少。一般地说,日出时可称旦、早、朝、晨,日入时称夕、暮、晚。太阳正中时叫日中、正午、亭午,将近日中时叫隅中,偏西时叫昃、日昳。日入后是黄昏,黄昏后是人定,人定后是夜半(或叫夜分),夜半后是鸡鸣,鸡鸣后是昧旦、平明——这是天已亮的时间。古人一天两餐,上餐在日出后隅中前,这段时间就叫食时或早食;晚餐在日 昃后日入前,这段时间叫晡时。

【子时】夜半,又名子夜、中夜,是十二时辰的第一个时辰。(北京时间 23 时至 01 时)。

【丑时】鸡鸣,又名荒鸡,是十二时辰的第二个时辰。(北京时间 01 时至 03 时)。

【寅时】平旦,又称黎明、早晨、日旦等,是夜与日的交替之际。(北京时间 03 时至 05 时)。

【卯时】日出,又名日始、破晓、旭日等,指太阳刚刚露脸,冉冉初升的那段时间。(北京时间 05 时至 07 时)。

【辰时】食时,又名早食等,古人“朝食”之时也就是吃早饭时间。(北京时间 07 时至 09 时)。

【巳时】隅中,又名日禺等,临近中午的时候称为隅中。(北京时间 09 时至 11 时)。

【午时】日中,又名日正、中午等。(北京时间 11 时至 13 时)。

【未时】日昳,又名日跌、日央等,太阳偏西为日跌。(北京时间 13 时至 15 时)。

【申时】哺时,又名日铺、夕食等。(北京时间 15 食至 17 时)。

【酉时】日入,又名日落、日沉、傍晚,意为太阳落山的时候。(北京时间 17 是至 19 时)。

【戌时】黄昏,又名日夕、日暮、日晚等,此时太阳已经落山,天将黑未黑。天地昏黄,万物朦胧,故称黄昏。(北京时间 19 时至21 时)。

【亥时】人定,又名定昏等,此时夜色已深,人们也已经停止活动,安歇睡眠了。人定也就是人静。(北京时间 21 时至 23 时)。

时辰———十二地支纪一昼 24 小时为十二时辰:

前半夜 11 时至 1 时为“子时”,午夜 1 时至 3 时为“丑时”,后半夜 3 时至 5 时为“寅时”,早上 5 时至 7 时为“卯时”,上午 7时至 9 时为“辰时”,9 时至 11 时为“巳时”,11 时至下午 1时为“午时”,中午 1 时至 3 时为“未时”,下午3时至5时为“申时”,下午5时至7时为“酉时”,下午晚上 7 时至 9 时为“戌时”,9时至 11 时为“亥时”。每个时辰各占两个钟头。可见“从巳时直杀到未时”相当于现在的“从上午 9 时直杀到下午 3 时”。(可参下图)

子时前半夜11时至1时丑时1时至3时寅时3时至5时卯时5时至7时辰时7时至9时巳时9时至11时午时11时至下午1时未时下午1时至3时申时下午3时至5时酉时下午5时至7时戌时晚上7时至9时亥时晚上9时至11时

图2.1.10.1【第2卷,第1章,第10节,第1图】12时辰对应24时

更点———古代把晚上戌时作为一更,亥时作为二更,子时作为三,丑时为四,寅时为五更。把一夜分为五更,按更击鼓报时,又把每更分为五点。每更就是一个时辰,相当于现在的两个小时,即 120分钟,所以每更里的每点只占 24 分钟。由此可见“四更造饭,五更开船”相当于现在的“后半夜 1 时至 3 时做饭,3 时至 5 时开船”。“五更三点”相当于现在的早晨 5 时又 72 分钟,即 6 时 12 分,“三更四点”相当于现在的午夜 1 时又 96 分钟,即 2 时 36 分。

刻———古代用漏壶计时。

漏壶分播水壶和受水壶两部。播水壶分二至四层,均有小孔,可滴水,最后流入受水壶,受水壶里有立箭,箭上刻分 100 刻。箭随蓄水逐渐上升,露出刻数,以显示时间。而一昼夜 24 小时为 100 刻,即相当于现在的 1440 分钟。可见每刻相当于现在的 14.4 分钟。所以“午时三刻”相当于现在的中午 11 时 43.2 分。

古人将夜里的时间还分为更和点。一夜等分为五更,一更也等于现在的二个小时,从晚上七时开始起更,一更指七时至九时,二更指九时至十一时,三更指十一时至次日凌晨一时,四更指一时至三时,五更指三时至五时。

古人把一昼夜分为 12 个时辰,用 12 地支表示,每个时辰等于现代的二个小时。古时与现时对照:子时从夜间十一点到次日凌晨一点,丑时从一点到三点,寅时从三点到五点,依此类推,每隔两小时分别为卯时、辰时、巳时、午时、未时、申时、酉时、戌时、亥时。

“更天”前最大的数字是五,是指三时至五时。中国古代计时单位。

:指时辰。古时一天分 12 个时辰,采用地支作为时辰名称,并有古代的习惯称法。时辰的起点是午夜。顾炎武《日知录》:“自汉以下。历法渐密,于是以一日分为十二时,盖不知始于何人,而至今遵而不废……然其(指杜元凯注)曰夜半者即今之所谓子时也,鸡鸣者丑也,平旦者寅也,日出者卯也,食时者辰也,隅中者巳也,日中者午也,日昳者未也,哺时者申也,日入者酉也,黄昏者戌也,人定者亥也。一日分为十二,始见于此。”北宋时开始将每个时辰分为“初”、“正”两部分,分十二时辰为二十四,称“小时”。

:大约西周之前,古人就把一昼夜均分为 100 刻,在漏壶箭杆上刻 100 格。折合成现代计时单位,则 1 刻等于 14 分 24 秒。“百刻制”是我国最古老、使用时间最长的计时制。到了汉代,在使用“百刻制”的同时,又采用以圭表测量太阳射影长短来判断时间的“太阳方位计时”法。圭表由两部分组成:一是直立于平地上的测日影的标杆或石柱,叫做表;一为正南正北方向平放的测定表影长度的刻板,叫做圭。既然日影可以用长度单位计量,所以才有“一寸光阴一寸金”的俗语。圭表所测得的每一太阳方位,渐渐有了一个固定的名称,这就是时辰的来历。到了隋唐,“太阳方位计时”正式演变为“十二时辰计 时”。“百刻制”与“十二时辰计时”并用,使得我国古代的计时制趋于完善。

明末清初,西方机械钟表传入中国,在采用十二时辰的同时,也兼用一天二十四小时的计时法。由于百刻制不能与十二个时辰整除,不好计算,又先后改为 96 刻、108 刻和 120 刻。到了清代才正式规定一昼夜为 96 刻,每个时辰八刻,又区分为上四刻和下四刻。中国古典小说常有“午时三刻开斩”的说法,如,《西游记》第九回:“却说魏征丞相在府,夜观乾象,正萟宝香,只闻得九霄鹤唳,却是天差仙使,捧玉帝金旨一道,着他午时三刻,梦斩泾河老龙。”午时三刻,按照现在的计时方法,是差十五分钟到正午 12 点。按阴阳家说法,此时是阳气最盛,而现代天文学认为正午最盛,两者说法略有不同。午时三刻是古代重罪犯人行斩刑的时辰,此时开刀问斩,阳气最盛,人死后的阴气会立刻消散,罪大恶极的犯人,被斩后“连鬼都不得做”,以示严惩。罪刑轻者,可在正午开刀行斩刑,让其有鬼做。所以,“午时三刻,梦斩泾河老龙”,以显示老龙罪行极重。

:汉代皇宫中值班人员分五个班次,按时更换,叫“五更”,由此便把一夜分为五更,每更为一个时辰。戌时为一更,亥时为二更,子时为三更,丑时为四更,寅时为五更,其对应如下:

一更天:戌时 19:00-21:00

二更天:亥时 21:00-23:00

三更天:子时 23:00-01:00

四更天:丑时 01:00-03:00

五更天:寅时 03:00-05:00

“鼓角”、“钟鼓”都是古时用来打更的器具。

:古代使用铜壶滴漏计时,以下漏击点为名。一更分为五点,所以,一点的长度合现在的 24 分钟。如《西游记》第九回:“却说那太宗梦醒后,念念在心。早已至五鼓三点,太宗设朝,聚集两班文武官员。“三更两点”就是指深夜 11:48;“五鼓三点”就是指凌晨 04:12。

第十一节:精华糟粕

【四圣心源·天人解·精华滋生】

阴生于上,胃以纯阳而含阴气,有阴则降,浊阴下降,是以清虚而善容纳。阳生于下,脾以纯阴而含阳气,有阳则升,清阳上升,是以温暖而善消磨。水谷入胃,脾阳磨化,渣滓下传,而为粪溺,精华上奉,而变气血。

胃为腑,为阳,故为阳而含阴气。为仓禀之官。脾为脏,故以阴体而含阳气。浊阴下沉,清阳上升,脾胃一个容纳,一个善于消化,通过微细血管连接,使精华变为气血,使渣滓变为粪溺。

气统于肺,血藏于肝。肝血温升,则化阳神;肺气清降,则产阴精。五藏皆有精,悉受之于肾;五藏皆有神,悉受之于心;五藏皆有血,悉受之于肝;五藏皆有气,悉受之于肺。总由土气之所化生也。

肺主呼吸,主统气,肝藏血。肝位于东方,四时属春季,为天地阳气温暖之时,肝气温升,积阳为热,化为心气,心藏神,故肝血温升而化阳神。

肺气为阳气渐消,天地之气已凉,为阳气清降之时,阳气持续清降,则化为冬寒,为肾,主藏。阳为气,阴为精,故肺气清降则产阴精。五脏之精由肾统之,五脏有神由心统之,五脏有血由肝统之,五脏有气由肺统之,而其中的变化,则是由于土气运化,养育四旁所致,故同归于土,由土气所化生。

土爰稼穑,稼穑作甘,谷味之甘者,秉土气也。五谷香甘,以养脾胃,土气充盈,分输四子。己土左旋,谷气归于心肺;戊土右转,谷精归于肾肝。脾胃者,仓廪之官,水谷之海,人有胃气则生,绝胃气则死。胃气即水谷所化,食为民天,所关非细也。

土有养育万物之象,故为稼穑,谷中之甘味,秉土气,故五谷以土气可养脾胃。土气充盈,则能分输四脏。其气为阳,故归于心肺,因心肺位于上。其精为阴,故归于肝肾,因其在下。人有胃气,则能继续滋养五脏六腑,如无胃气,则死。胃气是有谷气所化,是因谷气秉土气。

【四圣心源·天人解·糟粕传导】

水谷入胃,消于脾阳,水之消化,较难于谷。缘脾土磨化,全赖于火,火为土母,火旺土燥,力能克水,脾阳蒸动,水谷精华,化为雾气,游溢而上,归于肺家,肺金清肃,雾气降洒,化而为水,如釜水沸腾,气蒸为雾也。气化之水,有精有粗。精者入于脏腑而为津液,粗者入于膀胱而为溲溺。溲溺通利,胃无停水,糟粕后传,是以便干。

水谷入胃,由脾之阳所化,而水的消化则比谷物更难一些。原因是因为脾土的消化功能,借火力之功。这是火生土的原理,火生土,土克水。如果不借助火力,则水多土辱,这属于五行之理。水谷精气,精者通过脏腑及三焦的联络而入脏腑。水之精者入于脏腑为津液,粗者则入膀胱而为尿液。

《灵枢·营卫生会》:上焦如雾,中焦如沤,下焦如渎。

气水变化于中焦,沤者,气水方化,而未盛也。及其已化,则气腾而上,盛于胸膈,故如雾露。水流而下,盛于膀胱,故如川渎。川渎之决,由于三焦。

《素问·灵兰秘典》: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盖三焦之火 秘,则上温脾胃而水道通;三焦之火泄,则下陷膀胱而水窍闭。

《灵枢·本输》:三焦者,足太阳少阴之所将,太阳之别也。上踝五寸,别入贯腨肠,出于委阳,并太阳之正,入络膀胱,约下焦,实则闭 癃,虚则遗溺。

中焦为脾胃之地,靠相火划分水气。气之上行,如水气一般,流于胸膈为宗气;水之下行如溪水一般,流入膀胱。如果三焦之火正常,则为正,如果三焦之火不正,实则小便不通,虚则小便失禁。

以水性蛰藏,太阳寒水蛰藏,三焦之火秘于肾藏,则内温而外清。 水府清通,上窍常开,是以气化之水渗于膀胱,而小便利。若太阳寒水不能蛰藏,三焦之火泄于膀胱,膀胱热癃,水窍不开,脾胃寒郁,但能消谷,不能消水,水不化气上腾,爰与谷滓并入二肠,而为泄利。泄利之家,水入二肠而不入膀胱,是以小便不利。所谓实则闭癃者,三焦之火泄于膀胱也。

肾主水,位于北方,故为蛰藏。太阳寒水为膀胱经,也为闭藏之意。肾与膀胱互为表里,三焦之火藏于肾。水府为膀胱,三焦清通,则气化之水可入膀胱,小便正常。如果膀胱经太阳寒水不能闭藏,三焦之火就会泄于膀胱,膀胱热癃,蒸化水液,则小便不利。如果脾胃遇寒,谷物可以消磨,但是水需要火力才可蒸腾而上,化为津液。水不能蒸腾,则与糟粕一块下到大小肠,形成泄利。泄利的根源就是水入大小肠而不入膀胱,水不入膀胱,膀胱无水则小便不利。这也是实则闭癃,虚则遗溺的根本原因。

第十二节:六气

六气名目

厥阴风木足厥阴肝乙木手厥阴心主相火少阴君火手少阴心丁火手少阴肾癸水少阳相火手少阳三焦相火手少阳胆甲木太阴湿土足太阴脾己土手太阴肺辛金阳明燥金手阳明大肠庚金足阳明胃戊土太阳寒水足太阳膀胱壬水手太阳小肠丙火

图2.1.12.1【第2卷,第1章,第12节,第1图】六气名目

天有六气:风,热,暑,湿,燥,寒。地有五行:木,火,土,金,水。人与天地相应,感天之六气在人化生六腑,故六腑为阳。感地之五行化为五脏,故五脏属阴。

五脏:肝,心,脾,肺,肾。

六腑: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

《灵枢·胀论》云:膻中者,心主之宫城也,是为心包。合五脏为六脏。

六腑六脏,在人体化为十二经,经气内根于脏腑,外络于肢节。足之六经为脾,肾,肝,胆,胃,膀胱。手之六经为肺,心,心包,三焦,大肠,小肠。 于是,手有三阴三阳,足有三阴三阳。脾肺两经,同属太阴。心肾二经,同属少阴。肝与心包,同属厥阴。胆于三焦,同为少阳。胃与大肠,同为阳明。膀胱与小肠,同为太阳。十二经由天之六气统之,两经一气,故也成为六经。太阳与少阴互为表里。阳明与太阴互为表里。少阳与厥阴互为表里。

阳经在表,阴经在里。太阳居最外,皮毛之分,次之阳明,次之少阳,次之太阴,次之少阴,次之厥阴。厥阴几近于骨。阳经属腑络脏,阴经属脏络腑。

【注:阳经在表,阴经在里。太阳在外,皮毛之分也,次则阳明,次则少阳,次则太阴,次则少阴,次则厥阴,近于骨矣。《素灵微蕴·经脉解》】

再继续准确划分:足之阳经行于股外,阴经行于股内。手之阳经行于臂外,阴经行于臂内。阳经的次序:阳明在前,少阳在中,太阳在后。阴经的次序:太阴在前,厥阴在中,少阴在后。 手之阴经,自胸走手,阳经自手走头。足之阳经,自头走足,阴经自足走胸。手之三阳走头,足之三阳走足,皆行于颈项,会于督脉的大椎。手足经分走不同的道路形成循环。太阳、少阴行身之背,阳明、太阴行身之前,少阳、厥阴行身之侧。

天有六气:

初之气厥阴风木。

二之气少阴君火。

三之气少阳相火。

四之气太阴湿土。

五之气阳明燥金。

六之气太阳寒水。

【注意天之六气次序同人体六经次序不一样,注意甄别不可搞混。】

天人同气。故,足厥阴肝经,为风木;手少阴心经,为君火;三焦手少阳之经,为相火。足太阴脾经,为湿土。手阳明大肠,为燥金。足太阳膀胱,为寒水。天之六气统十二经。厥阴为风,故以风木为主令。手厥阴心包经为相火,木生火,故手厥阴心经需从母气即木气为主。少阴为君火,当以君火主令,足少阴肾经为水,需从火令,水火既济,故从妻之君火气为主,化为热。少阳为相火主令,足少阳胆为木,需从子化气为暑。太阴为湿土主令,手太阴肺经为金,需从母化气为湿。阳明为燥金主令,足阳明胃经为土,故从子化气为燥。太阳为寒水主令,手太阳小肠为火,需从夫化气为寒。

六气以天之气为主,故人之六经化气随天之气应。人之六气不病则不见,病则一经之气见,或见其本令之气,或见其本气,或主令者见从化之气,或从化者见主令之气,具体判断要以经气的盛衰为准。

具体分化:

厥阴、太阴、太阳,是足经主令,手经为化气。

足厥阴肝经风木主令,手厥阴心包经为相火,应当从足厥阴风木之气为主。而厥阴经病,阳虚则手厥阴化气为风木,阳盛则手厥阴不 从风化,而从少阳之暑化。足太阴脾经为湿土主令,手太阴肺经应从湿化气。太阴经病,阳虚则手太阴肺经化为湿土,阳盛则从阳明化为燥金。太阳经病,阳虚则手太阳小肠化为寒水,阳盛则手太阳不从寒化,而从少阴之热化。

少阴、少阳、阳明,是手经主令,足经化气。

少阴肾经为水,水之气为寒,少阴经病,阳盛则足少阴肾经化气于君火,阳虚则不从火化,而从足太阳之寒化。足少阳木也,木之气为风。少阳经病,阳盛则足少阳化气于相火,阳虚则不从火化,而从厥阴之风化。足阳明土也,土之气为湿。阳明经病,阳盛则足阳明化气为燥金,阳虚则不从燥化,而从太阴之湿化。主令者盛,则化气者从之。化气者盛,则主令者从之。

【四圣心源·六气偏见】

人之六气,不病则不见,凡一经病,则一经之气见。平人六气调和,无风、无火、无湿、无燥、无热、无寒,故一气不至独见。病则或风、或火、或湿、或燥、或热、或寒,六气不相交济,是以一气独见。如厥阴病 则风盛,少阴病则热盛,少阳病则暑盛,太阴病则湿盛,阳明病则燥盛,太阳病则寒盛也。

六气,不病则不显现,如果一经病,则一经的气就会显现而出。平常人的六气正常,无风,无火,无湿,无燥,无热,无寒,所以不会显出一经的气。如果病了,则就会出现风,火,湿,燥,热,寒等象。六气不相合,则就会显现出一经的气。比如,厥阴病,则为风盛,少阴病则为热盛,少阳病则为暑盛,太阴病则为湿盛,阳明病则为燥盛,太阳病则为寒盛。

以此气之偏盛,定缘彼气之偏虚。如厥阴风盛者,土金之虚也。少阴热盛、少阳暑盛者,金水之虚也。太阴湿盛者,水木之虚也。阳明燥盛者,木火之虚也。太阳寒盛者,火土之虚也。以六气之性,实则克其所胜而侮所不胜,虚则己所不胜者乘之,而己所能胜者亦来侮之也。

那么怎么来确定一经病后气的偏盛呢?都是以出现的气的偏盛,来确定所克或被克之气的偏虚。比如厥阴为风木,风盛者,是由于土金之虚,原因是木克土,风木盛则克土。金克木,木盛则辱金。少阴热盛,少阳暑盛,同为火,故金水为虚。太阴湿盛,是由于土木之虚。阳明燥盛是由于木火之虚。太阳寒盛则为火土之虚。以六气的五行属性,实则克其所胜辱其所不胜,虚则已不所胜者乘虚相克,而己所克者也来辱之。

究之一气之偏盛,亦缘于虚。厥阴能生,则阳气左升而木荣,其风盛者,生意之不遂也。少阴能长,则君火显达而上清,其热盛者,长气之不旺也。阳明能收,则阴气右降而金肃,其燥盛者,收令之失政也。太阳能藏,则相火闭蛰而下暖,其寒盛者,藏气之不行也。土为四维之中气,木火之能生长者,太阴己土之阳升也;金水之能收藏者,阳明戊土之阴降也。中气旺则戊己转运而土和,中气衰则脾胃湿盛而不运。

为什么一经之气会出现偏盛,也是因为虚。如果厥阴风木为生,则阳气可以从左侧升起,生意萌发木气欣欣向荣。如果风盛,则阳气之生意就不能生发。少阴君火为长,茂盛之意,则君火显达上如天之清轻,如果出现热盛,则长生之气不旺。阳明燥金能收,收则阴气右降金气收敛,如果燥盛,则不能收敛。太阳本来为藏,藏则相火闭蛰,肾水温暖。如果寒盛,则收藏之气不行。土为四方之中气,木火之气之所以能生长,是由于太阴脾土阳升;金水之气之所以能收藏,是由于胃阳明戊土的阴降。中气旺,则戊己脾胃运转而土和,中气衰则脾胃湿盛而不运。

土生于火而火灭于水,土燥则克水,土湿则水气泛滥,侮土而灭火。水泛土湿,木气不达,则生意盘塞,但能贼土,不能生火以培土,此土气所以困败也。血藏于肝而化于脾,太阴土燥,则肝血枯而胆火炎,未尝不病。但足太阴脾以湿土主令,足阳明胃从燥金化气,湿为本气而燥为化气,是以燥气不敌湿气之旺。阴易盛而阳易衰,土燥为病者,除阳明伤寒承气证外,不多见。一切内外感伤杂病,尽缘土湿也。

火生土而水克火,土燥则克水,土湿则为水气泛滥,水气盛则克火而辱土。水多土湿,则木气不能升生,不能升生则会克土,木不升则不能生火,火不生则不能再生土,这样土气就会困败。血藏于肝,而赖于脾土的磨化,太阴土燥,则肝血会枯,胆火也会上逆,这样就会生病。但是,足太阴脾以湿土主令,足阳明胃从燥金化气,湿为本气,而燥为化气,所以燥气不敌湿气。阴易盛而阳易衰,故土燥为病,除了阳明伤寒承气证不太常见。一切内伤外感的杂病,都是因为太阴土湿的缘故。

【四圣心源·本气衰旺】

经有十二,司化者六经,从化者六经。从化者不司气化,总以司化者为主,故十二经统于六气。病则或见司化者之本气,或见从化者之本气,或司化者而见从化之气,或从化者而见司化之气,全视乎本气之衰旺焉。

十二经,司化者六条,从化者六条。从化者不司气化,主要以司化者为主。从六气风热暑湿燥寒,统领十二经。病则见司化之气,或者见从化之本气,或司化见从化之气,或从化见司化之气。如何判断确定, 要看本气的衰旺。

手少阴以君火司化,足少阴之水从令而化热者,常也。而足少阴之病寒,是从化者自见其本气,以水性原寒。手少阴之病寒,是司化者而见从化之气,以君火原从水化也。

手少阴心经,以少阴君火为司化之气,足少阴肾水从令而化热为正常。如果足少阴病寒,是从化者见其本气,因水性本寒。手少阴病寒, 则是司化之气见从化之气,因为君火为司化者却见从化者之气。

足太阳以寒水司化,手太阳之火从令而化寒者,常也。而手太阳之病热,是从化者自见其本气,以火性原热。足太阳之病热,是司化者而见从化之气,以寒水原从火化也。

足太阳以太阳寒水为司化之气,手太阳小肠原为火,从司化之气化为寒为正常,如果手太阳之病见热,是从化者变为其本气,火。火性本热。足太阳病热,是司化者化为从化者之气,司化之气寒水从小肠本火气而化。

足厥阴以风木司化,手厥阴之火从令而化风;手少阳以相火司化,足少阳之木从令而化暑者,常也。而手厥阴之病暑,足少阳之病风,是从化者自见其本气,以火性生暑,而木性生风也。

足厥阴原为风木司化,手厥阴心包为相火暑也,从令化风为常。手少阳以相火司化,足少阳之木从令而化暑为正常。而手厥阴之病暑,足少阳之病风,都是从化者化为其本气。以火性生暑,而木性生风。

足太阴以湿土司化,手太阴之金从令而化湿;手阳明以燥金司化,足阳明之土从令而化燥者,常也。而手太阴之病燥,足阳明之病湿,是从化者自见其本气,以金性本燥而土性本湿也。

足太阴脾土以湿主司化之气,手太阴肺金从其令而化湿。手阳明以燥金司化,足阳明之土从令而化燥,为正常。而手太阴病燥,足阳明病湿,都是从化者化其本气,以金性为燥,土性为湿。

大抵足太阳虽以寒化,而最易病热。手少阴虽以热化,而最易病寒。厥阴原以风化,而风盛者固多。少阳虽以火化,而火败者非少。金性本燥,而手太阴从土化湿者,常有七八。土性本湿,而足阳明从金化燥者,未必二三也。

一般情况下,足太阳虽然以寒为司气,但是却最容易病热。手少阴虽然以热为本气,却最易病寒。厥阴以风为司化,但是风盛居多。少阳以火暑为司化,但是大多数是见从化之风。金性为燥,但手太阴肺经从土见湿气为多数。土性本湿,而足阳明从金化燥却很少。

第十三节:四诊

四诊为望闻问切。为什么要实行四诊?有什么具体的含义?四诊是通过观察一个人的形体气色,听其声,察其神,问其病,再通过脉确定病症及其形成过程。四诊需要互参。一个人的病,在身体的表现,有真有假,若只通过一种诊断方式,难免会出现错误。如能通过多种方式,归纳相通点,则能进行准确的判断。这样对病的形成就会了然于胸,遣方也不在话下。

我们在易学中也会经常运用到这种方法——多象定一象。什么是多象定一象?意思是指,假如出现某一病症,会有相关的病象表现出来。通过总结这个病在外面的象,可以判断出是哪里出了问题。怎么总结?就是通过四诊来相互印证判断。如果肝木有问题,在气色、声音、脉象、舌象上均有所体现。也就是说只要出现症状,四诊都会有相关的病象显现,需要医生自己去分析归纳把握。四诊合一,才是最全面完整的诊断方法。

望诊

望诊主要是察气色,观形体精神,再观舌象。再细致点可以观齿唇。气色要从脸上观,上医擅察气色,能辨明气色,可以定狐疑,决生死。望色要观察五色,肝病青,心病赤,脾病黄,肺病白,肾病黑。以脸部为太极具体判断,也可以鼻部为太极进行判断。一般为旺季本色旺可治,本色不旺或相克者难治或死。

望舌要分舌和苔。舌的根部为肾,舌尖为心,中部为土。也可代表下焦,上焦,中焦。具体取象要自己去判断。舌苔有白苔,黄苔,黑苔。白苔可视为表,黄苔可视为里,至于黑苔,则为危机之时。每色苔又各有层次。需细细辨证。

图2.1.13.1【第2卷,第1章,第13节,第1图】舌诊脏腑图

闻诊要听患者声音,是否洪亮,还是嘶哑无力,按照五声来推测判断,可由此判断中气是否足。望诊和闻诊主要把握气色、精神、形体、步伐、声音,加上舌象,具体细节只可意会,需多加体会,方能初窥堂奥。

脉学

脉学常用的是寸口脉法。这里只讲寸口脉法,具体需要多实践。脉象遵循天地之道。一年之中,春温夏热秋凉冬寒。气候的变化的背后是一年中阳气生长收藏的过程。人体的脉象也是如此,随着天地阳气的状态也会有生长收藏的过程。

寸口位于双手鱼际后。寸在鱼际下,鱼际下有一高骨,此处为关,关下为尺。

左侧: 右侧:

寸:心(膻中) 寸:肺(胸中)

关:肝(胆腑) 关:脾(胃)

尺:肾 尺:肾(命门)

第十四节:脉学精要

【桂林古本伤寒论·平脉法】

脉乃气血先见。气血有盛衰,脏腑有偏胜。气血俱盛,脉阴阳俱盛;气血俱衰,脉阴阳俱衰。气独盛者,则脉强;血独盛者,则脉滑。气偏衰者,则 脉微;血偏衰者,则脉涩。气血和者,则脉缓;气血平者,则脉平;气血乱者,则脉乱;气血脱者,则脉绝。阳迫气血,则脉数;阴阻气血, 则脉迟。若感于邪,气血扰动,脉随变化,变化无穷,气血使之。病变百端,本原别之。欲知病源,当凭脉变;欲知病变,先揣其本。本之不齐,在人体躬。相体以诊,病无遁情。

脉象的根本是气血,故通过脉象可以了解气血的变化情况,而气 血的盛衰和脏腑的情况有关系。如果气血都盛,那么脉象也表现的非常强盛;如果气血衰弱,那么脉象也表现的十分衰弱。如果只是气盛,则脉象就会鼓动强力;只是血盛,脉就会出现滑的现象。气衰,那么脉就会鼓动的微弱;血衰,脉就表现出一种涩象。气血和,脉则流动平缓;气血平,脉则平。气血若乱,那么脉象也会乱;气血不行,则脉不行。如果阳气逼迫气血,那么脉搏就会跳动很快,如果阴气阻碍气血,那么脉象就变得迟慢。当病人受到外邪内伤的冲击,则气血就会随之变动,也会跟着疾病的变化而变化。所以无论疾病怎么变化,都会在脉象中表现出来,根据脉象的表现,就可以确定气血哪里偏盛,也就能知道脏腑的情况。所以想要知道病的变化,就必须要知道病的根本在哪里,而这在于医生亲自把脉诊断,根据脉象和病症的表现,就能使病形毫无遁形。

脉有三部,尺寸及关;荣卫流行,不失衡铨;肾沉心洪,肺浮肝弦; 此自经常,不失铢分;出入升降,漏刻周旋;水下百刻,一周循环;当复寸口,虚实见焉;变化相乘,阴阳相干;风则浮虚,寒则牢坚;沉潜水蓄,支饮急弦;动则为痛,数则热烦;设有不应,知变所缘;三部不同,病各异端;太过可怪,不及亦然;邪不空见,中必有奸;审察表里,三焦别焉;知其所舍,消息诊看;料度脏腑,独见若神。

脉法三部指的是寸关尺,营卫气血在人一身的流动时间很精确。肾主水,脉象沉,心主火,脉象洪,肺主金,脉象浮,肝主木,脉象弦。根据时间的变化,每天、每年气血在体内出入升降的流动都很准时。一天有一百刻时间,每天都会在寅时回到寸口。假如身体有病, 感染了阳邪或阴邪,都会影响脉象。比如染上风病,就会使脉变得浮虚,如果染上寒病,就会使脉象变得牢坚。如果脉象表现沉潜,那么很可能是肾水失调;如果脉表现的弦急,那么就可能是支饮的症状。(师曰:有痰饮,有悬饮,有溢饮,有支饮。问曰:四饮何以为异? 师曰: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谓之痰饮。饮后水流在胁下,咳唾引痛,谓之悬饮。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 身体疼重,谓之溢饮。咳逆倚息,短气不得卧,其形如肿,谓之支饮。引自《金匮要略·痰饮咳嗽》) 如果脉如珠动肯定表示疼痛,脉数病人肯定热烦。如果脉象和症状不匹配,就应该思考为什么不一样。三部脉象不同,病的表现也不同。邪气不会无端出现,脉象的奇怪变化其中肯定有隐情,碰见这种情况一定要详细审查腠理三焦脏腑的情况,综合诊断,这样就能知道病邪藏在哪里,犹如神明神机妙算一般。

平脉大法,脉分三部。浮部分经,以候皮肤经络之气;沉部分经, 以候五脏之气;中部分经,以候六腑之气。脉分寸关尺。寸脉分经以候阳,阳者气之统也;尺脉分经以候阴,阴者血之注也;故曰阴阳。关上阴阳交界,应气血升降,分经以候中州之气。

脉法分为三部分。浮部用来查皮肤经络之气,沉部用来查五脏之气,中部用来查六腑之气。脉分寸关尺。寸部用来查阳,阳由气统。尺脉用来查阴,阴由血统。关为阴阳交接之处,为气血升降之地,用来查中间枢轴的状态。

寸口脉,浮为在表,沉为在里;数为在腑,迟为在脏。寸口脉浮紧,浮则为风,紧则为寒。风则伤卫,寒则伤荣。荣卫俱病,骨节烦疼,当发其汗也。寸口脉浮而数。浮为风,数为热;风为虚,虚为寒。风虚相搏,则洒淅恶寒也。

寸口脉,浮表示病在表,沉表示病在里。数脉表示病在腑,迟脉表示病在脏。如果寸口脉浮紧,浮为风,紧为寒。风则伤卫气,寒则伤营血。营卫俱病,不能流布滋养围护全身,则感觉浑身烦痛。这时应当发汗把病邪散出。如果寸口脉浮数,浮为风,数为热,风为卫气伤,表虚,则易感寒气,身体发热,风寒相博,卫气虚,则人感觉到怕冷。

凡脉大、浮、数、动、滑,此名阳也;凡脉沉、涩、迟、弦、微, 此名阴也。凡阴病见阳脉者生,阳病见阴脉者死。

凡是碰到脉大、浮、数、动、滑,这属于阳之脉。沉、涩、迟、弦、微,这属于阴之脉。如果碰到阴类的病摸到阳之脉主生,指病人气血尚盛。如果阳类的病摸到阴脉则病不易治,多死。原因病人体内气血亏空,不能抵御病邪。

人脉皆无病,暴发重病、不省人事者,为厉鬼。治之以祝由,能言者可治,不言者死。

人的脉象正常,却突然爆发了重病,不省人事者,这属于鬼病(附体),需要用祝由之术治之。

人一呼一吸之间,脉六动。这是正常人的脉象。六动以上为数脉,四动以下为迟脉。数脉主热,迟脉主寒。轻按即得为浮脉,重按得之为沉脉。浮脉主表病,沉脉主里病。脉细小,为细脉,脉粗大,为大脉。细脉主虚,大脉主实。脉来短缩,上不到寸,下不到尺,这为短脉,短脉主人的形体比较弱,气血不足,难以推动脉搏过寸尺,用药要注意补。脉来较长,上过寸,下过尺,为长脉,主人形体较健壮。

这八种脉比较好摸,也比较好上手,可以以此八种为标尺。如果浮兼数,为表热,沉而尺,为里寒。在表里寒热之间,再辨脉的粗细,可知属虚属实。再通过表里寒热虚实可辨人的身体是否需要补其根本。

【浮脉】

浮而有力为洪,洪脉主火;

浮而无力为虚,虚主气虚;

浮而虚甚为散,主气血散;

浮如葱管为芤,芤主失血;

浮如按鼓为革,革主阴阳不交;

浮而柔细为濡,濡主湿。

【沉脉】

沉而挨骨为伏,主邪闭;

沉而底硬为牢,牢主寒实;

沉而细软为弱,弱主血虚;

【迟脉】

迟在脉四动之间为缓,无病。

迟而不流利为涩,涩主血少;

迟而偶停为结,结主气郁痰滞;

迟停有定期规律为代脉,代脉多主死。(孕妇无妨)

【数脉】

数而流利为滑脉,主痰,食;

数而牵牢为紧脉,主寒,痛;

数而有停止为促,主阳邪内陷;

数而见于关为动,主阴阳相搏;

【细脉】

细不显明为微,微主气殃;

细小而浮为濡,主湿,气虚;

细小而沉为弱,弱主血虚;

细而端直且有劲为弦,主饮,腹痛。

【大脉】

大而涌沸为洪脉,主热盛;

大而坚硬为实脉,主实邪;

【四时六气正常脉】

人体脉象,法天地之气。

大寒至惊蛰,为初之气,厥阴风木主令,其脉弦;

春分至立夏,为二之气,少阴君火主令,其脉钩;

小满至小暑,为三之气,少阳相火主令,其脉大而浮;

大暑至白露,为四之气,太阴湿土主令,其脉沉;

秋分至立冬,为五之气,阳明燥金主令,其脉短而涩;

小雪至小寒,为六之气,太阳寒水主令,脉大而长;

春脉多弦,夏脉多洪,秋脉如毛,冬脉如石。(参见下图)

初之气厥阴风木主令大寒至惊蛰脉弦二之气少阴君火主令春分至立夏脉钩三之气少阳相火主令小满至小暑脉浮而大四之气太阴湿土主令大暑至白露脉沉五之气阳明燥金主令秋分至立冬脉短而涩六之气太阳寒水主令小雪至小寒脉大而长

图2.1.13.2【第2卷,第1章,第13节,第2图】六气二十四节气脉象表

第三卷:治病方略

第一节:长生之道

【素问·上古天真论】

昔在黄帝,生而神灵,弱而能言,幼而徇齐,长而敦敏,成而登天。乃问于天师曰: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不知持满,不时御神,务快其心,逆于生乐,起居无节,故半百而衰也。

夫上古圣人之教下也,皆谓之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恬惔虚无,真 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是以志闲而少欲,心安而不惧,形劳而 不倦,气从以顺,各从其欲,皆得所愿。故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 高下不相慕,其民故曰朴。是以嗜欲不能劳其目,淫邪不能惑其心,愚智贤不肖,不惧于物,故合于道。所以能年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者,以其德全不危也。帝曰:夫道者年皆百岁,能有子乎?岐伯曰:夫道者能却老而全形,身年虽寿,能生子也。

黄帝曰:余闻上古有真人者,提挈天地,把握阴阳,呼吸精气,独立守神,肌肉若一,故能寿敝天地,无有终时,此其道生。中古之时, 有至人者,淳德全道,和于阴阳,调于四时,去世离俗,积精全神,游行天地之间,视听八达之外,此盖益其寿命而强者也,亦归于真人。其 次有圣人者,处天地之和,从八风之理,适嗜欲于世俗之间,无恚嗔之 心,行不欲离于世,被服章,举不欲观于俗,外不劳形于事,内无思想 之患,以恬愉为务,以自得为功,形体不敝,精神不散,亦可以百数。 其次有贤人者,法则天地,象似日月,辨列星辰,逆从阴阳,分别四时,将从上古合同于道,亦可使益寿而有极时。

昔日黄帝问于岐伯(中医也称为岐黄之术,指岐伯、黄帝),听说上古之人,都能长命百岁,而且依然身体敏捷,但是现在的人,还没到五十岁身体已经大不如以前。是时代导致的,还是人即将灭亡呢?岐伯答道:上古之人,懂得天地之道者,饮食、起居等生活合于天地之道,从来不恣意损坏自己的身体,所以形神俱旺,可以享其天年。但是现代人却不是,现代人都喜欢饮酒作乐,不按照天地之道生活,任意糟蹋自己的身体,耗散精神元气,不知道爱精保神,过着今朝有酒今朝醉的生活,因为生活习惯不正常,所以年过半百就年衰体弱。

上古真人教授人按照天地之气的运转,躲避天地之邪气的侵害。人保持者恬惔虚无的情绪,控制欲望,不恣意损害自己的身体,所以身体的真气运转有序,精神守在内,故病邪没有办法入侵人体。正是因为这样,精神和身体得到保全,上古之人都能长命百岁而身体不衰,而且虽然年龄已大,但是身体真元依在,年老也可以生子。

我听闻上古之时,有真人可以把握天地运化之道,掌握阴阳之变化,吸收天地之精气,调控自我之精神,肌肤不老,容颜长存,所以可以与天地同寿。中古之人,有至人可以达到品德淳朴敦厚,道行高深完美,跟随天地阴阳运化而调整自己,避开世俗习气的干扰,积攒精气,圆满神气,可以游行在天地之间,有千里眼和顺风耳之神通,这种寿命也很长的强人,也归于真人的类别。然后有一种圣人,可以顺天地之道,从自然变化之理,在世俗之间控制自己的欲望,没有愤 怒怨恨之心,衣服华美,行事不离于世,举止有形,不同于世人,在外不劳于形体,在内精神内守,心无思杂念,以恬淡愉悦为自己的追求,乐天知命,这种人形体不坏,精神不散,也可以长命百岁。还有一种是贤人,效仿天地阴阳运化之道,明日月盈亏之理,知斗转星移之律,四季变化之精微,从而合于天地之道,也可以达到长寿的目的。

第二节:致病之理

外感内伤,百变不穷,溯委穷源,不过六气。六气了彻,百病莫逃,义至简而法至精也。《四圣心源·六气解》

人之病,不过是因为外感天地之邪气,内因饮食情绪劳作房事等导致的疾病。无论外感或是内伤,根本都在于人体的脏腑经络之气出现了异常。故能清楚的了解六气,就能知道病的根源。

人秉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能生长万物,也能害万物。如果人之五脏元真通常,则病气不能加于身,人即安和。

人之病,外感病从皮毛至孙络,以至腠理,经脉,凡伤寒,邪从络传入经,则病发热。外感内伤之病,毒邪之气,留在何经,则必发何病。

【桂林古本伤寒论·伤寒例】

尺寸俱浮者,太阳受病也,当一二日发。以其脉上连风府,故头项痛,腰脊强。

尺寸俱浮,表明病邪在表,太阳主一身之表,故太阳受病。病邪有轻重。气血运行一天五十周,故早则一日,迟则两日,病邪由络传经。太阳脉上连风府穴,病在表在上,故病在中上部,头项痛,腰部和背脊肌肉因气血不畅而僵硬。

尺寸俱长者,阳明受病也,当二三日发。以其脉夹鼻络于目,故身热、汗出、目痛、鼻干、不得卧。

尺寸俱长,表明病气已深入,长为气血热盛,二日传阳明。其脉过 鼻络于目,阳明热则身热,发汗,目痛,鼻孔发干,心中烦躁床上翻滚。

尺寸俱弦者,少阳受病也,当三四日发。以其脉循胁络于耳,故胸胁痛而耳聋。此三经受病,未入于腑者,皆可汗而已。

尺寸俱弦,弦为肝之病脉,手少阳胆行令。三日传少阳。少阳脉循肋骨上络于耳,故胸胁部位痛,耳朵聋。太阳、阳明、少阳三经为外,病邪尚未入腑,只在皮肤腠理之间,故可以使病邪汗出。

尺寸俱沉濡者,太阴受病也,当四五日发。以其脉布胃中络于嗌,故腹满而嗌干。

尺寸俱沉濡,沉为病邪已入里,濡为太阴之病脉。四日传太阴。太阴之脉从胃上络喉舌,故病则腹满而口舌干。

尺寸俱沉细者,少阴受病也,当五六日发。以其脉贯肾络于肺,系舌本,故口燥舌干而渴

尺寸俱沉细者,沉为在里,细为少阴病脉。少阴脉从肾过,上络于肺,连舌头,故口干舌燥而渴。

尺寸俱弦微者,厥阴受病也,当六七日发,以其脉循阴器络于肝,故烦满而囊缩。此三经受病,已入于腑者,皆可下而已。

尺寸俱弦、微,弦为厥阴风木之脉,微主气衰。六日传厥阴,厥阴之脉绕生殖器上络于肝,故感觉心烦,涨满而阴囊缩。这三阴经受病,表明病已经入腑,要用下法把病邪排出。

伤寒病:自霜降后、至春分前,凡有触冒霜露,中寒即病。

伤寒病,指在霜降后、春分前,如人感受到天地之寒气,中之即发病,则为伤寒。

温病:立春节后,无暴大寒,又不冰雪,有人壮热为病,此时属春时阳气,发其冬时伏寒,变为温病。

温病,指立春后,天气没有突然寒冷及冰雪的天气,人突然高热,此时属于春天的阳气,冬天感染的寒邪因春之生气而发,这时变为温病。

时行寒疫:春分后至秋分节前,天有暴寒,中病为时行寒疫,病与温病类似,治有殊。

时行寒疫,指春分后、秋分前,如果遇到天地突然变寒冷,人因此中寒即发病,这为时行寒疫。病于温病类似,但是治法同温病不通。

春伤于风,夏必飧泄;夏伤于暑,秋病必疟;秋伤于湿,冬必咳嗽;冬伤于寒,春病必温。

这四条都为伏气之病。春天伤于风木之气,当时病未发,风主疏泻,夏季必然出现泄泻之症。夏天伤于暑气,暑为少阳之气,主寒热往来,至秋季则病发为疟。秋伤于湿,湿为太阴之气,湿气郁结上焦,遇冬天之寒气则内外夹肺致咳嗽。冬伤于寒,寒为太阳之气,太阳主表,病邪入经则发热,故春发病为温。

第三节:治病之略

【桂林古本伤寒论·杂病例】

问曰:上工治未病,何也?师曰:夫治未病者,见肝之病,知肝传脾,当先实脾。四季脾旺不受邪,即勿补之。中工不晓相传,见肝之病,不解实脾,惟治肝也。夫肝之病,补用酸,助用焦苦,益用甘味之药调之。酸入肝,焦苦入心,甘入脾。脾能伤肾,肾气微弱则水不行,水不行则心火气盛,心火气盛则伤肺,肺被伤则金气不行,金气不行则肝气盛,肝必自愈,此治肝补脾之要妙也。肝虚则用此法,实则不可用之。经曰“勿虚虚,勿实实,补不足,损有余。”是其义也。余脏准此。

问:上工治未病,这是怎么治的?答:治未病,是指见肝之病应当知道肝会传脾,所以在见到肝病的时候就应当先实脾。四季脾旺之时(辰戌丑未月),脾旺不会受邪,这时不用补脾。一般的医生不知道病传的规律,不知道见到肝病要实脾,只知道治肝之病。如果是肝病,补肝要用酸,助肝升法要用焦苦之味,再用甘之味调之更好。因为酸入肝,焦苦入心,甘入脾。因为,如果脾病了,脾能伤肾,肾被克则水弱不能生肝之气,水之气衰则心火之气也盛了,心火之气盛就会伤肺气,肺气被伤则金气微弱,金气微弱也不能制肝之气了,这样的话,肝气盛了之后就会自己痊愈。这就是治肝补脾的诀窍所在。这种方法只能用在肝虚的时候,如果肝气实则不能用。《黄帝内经》讲:不要虚上加虚,实上加实,损有余之气,补不足之气。这就是其中的奥秘。其他的脏气也是仿照这样来治。

夫人秉五常,因风气而生长。风气虽能生万物,亦能害万物,如水能浮舟,亦能覆舟。若五脏元真通畅,人即安和。客气邪风中人多死,千般灾难不越三条:一者,经络受邪,入于脏腑,为内所因也;二者,四肢九窍,血脉相传,壅塞不通,为外皮肤所中也;三者,房室、金刃、虫兽所伤。以此详之,病由多尽。若人能养慎,不令邪风干忤经络,适中经络,未流传脏腑,即医治之;四肢才觉重滞,即导引、吐纳、针灸、膏摩,勿令九窍闭塞;更能无犯王法,禽兽灾伤,房室勿令竭乏,服食节其冷热苦酸辛甘,不遗形体有衰,病则无由入其腠理。腠者,是三焦通会元真之处,为血气所注;理者,是皮肤脏腑之文理也。

人含金木水火土之气,因天地之风气而生长。风气虽然可以生长万物,也可以损害万物。正如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一样。如果五脏之真气通畅无碍,则病邪不能加身,人也安和。如果碰到客气的邪风伤到五脏之气不平之人一般多死。但是基本上所有的病都分为这三条:一、经络受到邪气,病入脏腑,这为内病之因;二、四肢九窍的血脉不通,这属于外病之因;三、因为房事、刀伤、虫兽所伤。绝大部分的病都因这三条而致。如果病人懂得这些道理,不让邪风伤身,或刚入身,外邪没有进入脏腑就赶紧治疗。四肢刚觉得有麻痹不通之意赶快通过练功,呼吸吐纳,或者针灸、按摩等方法通络,并不让九窍闭塞。或者触犯法律获得刑罚,不让禽兽伤自己,房事不过度,吃饭的时候注意不贪图五味,保持身形不让体衰,这样病就不会进入腠理。腠,是三焦通会之所,为血气流通之地方;理,是皮肤脏腑表面的纹理。

注:腠理,泛指皮肤、肌肉、脏腑的纹理以及皮肤、肌肉间隙交接处的结缔组织。腠理与三焦相通,三焦中的元气和津液向外流入腠理,濡养肌肤。卫气有温润、充养腠理、控制腠理开合的作用。

第四节:药材本始

经云,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天有五气,化生五味,万物秉天地之气生,故含天地之气。人秉天地五运六气而化生五脏六腑,人为万物之灵,故秉天地之全气,物与人异,故物含天地之偏气。人病则气偏,故可借物之气偏,调整人之气偏,使人气归于平和,则病去。

《神农本草经》共三百六十五味药,分上中下三品,应天之日数,四时八节之气。上品之药,可以服食补益;中品之药,可以疗疾祛邪;下品之药,可以杀虫辟邪痈疽。

黄帝问曰∶谷气有五味,其入脏分别奈何?岐伯对曰∶胃者,五脏六腑之海,皆入于胃,五脏六腑皆禀于胃,五味各走其所喜。故谷味酸,先走肝。《九卷》又曰∶酸入胃,其气涩(一作涩以收),不能出入。不出则留于胃中,胃中和温,则下注于膀胱之胞,膀胱之胞薄以软,得酸则缩绻,约而不能,水道不行,故癃。阴者,积筋之所终聚也,故酸入胃而走于筋。《素问》曰∶酸走筋,筋病无多食酸。其义相顺。又曰∶肝欲辛,多食酸,由肉胝而唇揭。谓木胜土也。(木、辛与《九卷》义错。《素问》肝欲辛作欲酸。)

问:谷之五味是如何进入脏腑的?对曰:胃为五脏六腑之海,食物皆入于胃,化生精华滋养五脏六腑,五味各走五脏之所喜。故味酸之物,先入肝脏。《灵枢》讲:酸味入胃,由于其气涩,故酸味为收敛之味。因其收敛,不跟着气之往来则滞留于胃,经过胃气的温煦、蒸化之后,下注到膀胱。膀胱之筋膜又薄又软,受到酸味 的收敛作用后,则会收缩卷曲,这样就会使膀胱之筋膜收紧,同时,生殖器也为宗筋之所聚,肝主筋,故胃中之酸必然灌注到筋中,从而导致小便不利的闭癃之症。所以《素问》讲:酸味归于筋,筋有疾病时不可多吃酸味食物。正常人多吃酸味食物会使肌肉紧厚皱缩,口唇外翻。原因是肝克土的缘故,因脾主肌肉,其华在唇,过食酸味导致肝旺克脾,木盛土。

苦先走心。《九卷》又曰∶苦入胃,五谷之气皆不能胜苦。苦入下 脘。下脘者,三焦之路,皆闭而不通,故气变呕也。齿者,骨之所终也。故苦入胃而走骨,入而复出,必黧疏,是知其走骨也。水火相既,骨气通于心也。《素问》曰∶苦走骨,骨病无多食苦。其义相顺。又曰∶心欲酸,食苦则皮槁而毛拔。谓火胜金也。(火、酸与《九卷》义错)

味苦之物,先入心。《灵枢》讲:苦味入胃,由于其气燥,具备涌泄的作用,故饮食中其他气味难以胜之。苦味厚重走下,入下焦。下焦为三焦运行的通道,故当苦味入下的时候,三焦均闭塞不通,这时就会引起胃气上逆引起呕吐。同时,齿为骨之余。苦味入胃之后注入骨中,后入于齿,则会导致牙齿黑,疏松不坚固的现象。根据牙齿的改变也可以知道苦味能入骨。苦味为心之味,这里之所以走骨,为心肾相交、水火既济之故。肾主骨,所以骨之气也与心相通。《素问》讲:苦味注于骨,故骨有疾病时不可多吃苦味。《素问》还讲:心喜苦味,但多吃苦味之物,会导致皮肤枯槁,毛发脱落。这是由于心火克肺金,而肺金合皮毛,多吃苦味会使心火克肺。

甘先走脾。《九卷》又曰∶甘入脾,其气弱少,不能上至上焦,而与谷俱留于胃中。甘者,令人柔润也。胃柔则缓,缓则虫动,虫动则令人心闷。其气通于皮,故曰甘走皮。皮者,肉之余。盖皮虽属肺,与肉连体,故甘润肌肉并皮也。《素问》曰∶甘走肉,肉病无多食甘。其义相顺。又曰∶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谓土胜水也。(与《九卷》不错。)

味甘之物,先入脾。《灵枢》讲:甘味入胃,由于甘之味微小,不 能达于上焦,故与水谷一起在胃中存留。甘之味腻滞,具备柔润的功效。胃脘柔软则易迟缓,迟缓则胃中之虫动,虫动则会在胃中扰乱不安,使人心中烦闷。皮为肌肉之余,故甘味通注于皮。皮毛虽未肺所主,但与肉为一体,故甘味既能滋润肌肉,也能滋养皮肤。《素问》讲:甘味注于肉,肉有疾病时则不可多吃甘味。又讲,脾喜甘,但过食甘则使骨骼烦疼,头发脱落。这是由于脾旺克肾,肾主骨,其华在发。过食甘则使脾旺乘肾。

辛先走肺。《九卷》又曰∶辛入胃,其气走于上焦。上焦者,受诸气而营诸阳者也。姜韭之气,熏至营卫,营卫不时受之,久留于心下, 故洞心。辛者,与气俱行,故辛入胃,则与汗俱出矣,(《千金》云∶辛入胃而走气,与气俱出,故气盛)。《素问》曰∶辛走气,气病无多食辛。其义相顺。又曰:肺欲辛,多食辛则筋急而爪枯,谓金胜木也。

味辛之物,先入肺。《灵枢》讲:辛味入胃,其气发散而上升,达于上焦。由于上焦是宣发五谷精华,化生营卫之地,则辛味聚集在上焦熏蒸营卫,在心下久留导致心中空虚。辛味易走窜,其与卫气一起流布全身,与汗一起排泄而出。《素问》讲:辛味走于气分,气病则不能多食辛味。又讲,肺喜辛,但多食辛则使筋脉拘急,爪甲枯槁。这是由于肺克肝,而肝主筋,其华在爪。过多食辛则使肺旺克肝,为金胜木。

咸先走肾。《九卷》又曰∶咸入胃,其气上走中焦,注于诸脉。脉 者,血之所走也。血与咸相得则血凝。血凝则胃中汁注之,注之则胃中 竭,竭则咽路焦,故舌干而善渴。血脉者,中焦之道,故咸入而走血矣。咸先走肾,此云走血者,肾合三焦,血脉虽属肝心,而为中焦之道,故 咸入而走血也。《素问》曰∶咸走血,血病无多食咸。其义相顺。又曰∶ 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谓水胜火也。(虽俱言血脉,其义不同)。谷气营 卫俱行,津液已行,营卫大通,乃糟粕以次传下。

咸味先走肾。《灵枢》讲:咸味入胃,其气可以通达中焦,渗注于血脉。血液凝滞,胃中之津液必定流注到脉中补充,这样就会使胃中津液枯竭、咽部失养而舌干、口渴。血脉是输送精华物质的通道。肾之味为咸,因肾与三焦关系密切,故咸味入胃之后从三焦而入血脉。

《素问》讲:咸走血分,血病不宜多食咸味。又讲,肾喜咸,但多食咸则使血脉凝涩,面色变暗。这是由于肾水克心火,而心主血脉,其华在面。多食咸使肾水旺而克心火,水胜火也。

曰∶营卫俱行奈何?曰∶谷始入于胃,其精微者,先出于胃之两焦,以溉五脏,别出两焦,行于营卫之道。其大气之搏而不行者,积于胸中,名曰气海,出于肺,循于喉咙,故呼则出,吸则入。天地之精气,其大数常出三而入一,故谷不入,半日则气衰,一日则气少矣。

问:营卫使怎么行走的?答:食物入于胃,其精微物质,先出于中焦上焦,灌溉五脏,再从中焦而出化为营卫。有一股气在胸中搏动不息,名字叫做气海,也为宗气。宗气自肺而出,上循喉咙随呼吸出入,天地之精气,其出入人体之规律为出三进一,即从宗气呼出、营卫汗出、糟粕下出,又从天地之清气和水谷之精微吸收。所以半天不吃饭则气衰,一天不进食,则气少。

曰∶谷之五味可得闻乎?曰∶五谷∶粳米甘,麻(《素问》作小豆)酸,大豆咸,小麦苦,黄黍辛。五果∶枣甘,李酸,栗咸,杏苦,桃辛。五畜∶牛肉甘,犬肉酸,豕肉咸,羊肉苦,鸡肉辛。五菜∶葵甘,韭酸,藿咸,薤苦,葱辛。五色∶黄宜甘,青宜酸,黑宜咸,赤宜苦,白宜辛。

问:食物之五味怎么回事?

答:五谷,粳米甘、小豆酸、大豆咸、小麦苦、小米辛。

五果:枣甘、李酸、栗甜、杏苦、桃辛。

五畜:牛肉甘、狗肉酸、猪肉咸、羊肉苦、鸡肉辛。

五菜:葵甘、韭酸、藿咸、薤苦、葱辛。

五色与五味的关系:黄、甘属土。青、酸属木。黑、咸属水。赤、苦属火。白、辛属金。

脾病者,宜食粳米、牛肉、枣、葵,甘者入脾用之。心病者,宜食麦、羊肉、杏、薤,苦者,入心用之。肾病者,宜食大豆、豕肉、栗、藿。咸者,入肾用之。肺病者,宜食黄黍、鸡肉、桃、葱。辛者,入肺用之。肝病者,宜食麻、犬肉、李、韭,酸者,入肝用之。肝病禁辛,心病禁咸,脾病禁酸,肺病禁苦,肾病禁甘。

脾病,宜食甘味入脾。心病宜食苦味入心。肾病宜食咸味入肾。肺病宜食辛味入肺。肝病宜食酸味入肝。肝病禁辛,心病禁咸,脾病禁酸,肺病禁苦,肾病禁甘。

肝,足厥阴、少阳主治。肝苦急,食甘以缓之。心,手少阴、太阳主治。心苦缓,急食咸以收之。脾,足太阴、阳明主治。脾苦湿,急食苦以燥之。肺,手太阴、阳明主治。肺苦气上逆,急食苦以泄之。肾,足少阴、太阳主治。肾苦燥,急食辛以润之。开腠理,致津液,通气坠也。

肝病,足厥阴、足少阳为主治。肝为将军之官,其气急,常为燥急所苦,故须急用甘味药来缓和治疗。心病,则从手少阴、手太阳主治。心主神志,动则气易耗散,故须急用酸以收之。脾病,应从足太阴、足阳明主治。脾主运化,喜燥而恶湿,易被湿邪所困,故应用苦味燥之。肺病,则从手太阴、手阳明主治。肺主肃降,病则上逆,故以苦之厚味降之。肾病,则从足少阴、足太阳主治,肾主闭藏,为水,怕干燥,故以辛之味润而发之。总之,五味对于治疗五脏疾病的机理开泄腠理、运化津液、疏通气机的升降出入。

毒药攻邪,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气味合而服之,以补精益气。此五味者,各有所利,辛散,酸收,甘缓,苦坚,咸软。

用毒药攻邪,用五谷为养,用五果相助,用五畜补益,五菜为补充。将五味调和而服之,用来补精益气。这五味对五脏各有益处,辛味主发散,酸味主收敛,甘味主缓和,苦味主坚燥,咸味主软坚,根据其特性而正确选用。

第五节:祛病示法

伤寒传经,依次传之。从一日传太阳,二日传阳明,三日传少阳,四日传太阴,五日传少阴,六日传厥阴,第七日复传太阳。如果人之正气足,则经传无碍。

伤寒病例

一、传经在太阳,脉浮而急数,发热,无汗,烦躁,宜麻黄汤。

麻黄汤

麻黄三两(去节) 桂枝三两(去皮)甘草一两(炙) 杏仁七十枚(去皮尖)

上四味,以水九升,先煮麻黄减二升,去上沫,纳诸药,煮取二升半,去滓,温服八合,覆取微似汗,不 须粥饮,余如桂枝法将息,桂枝汤见后卷。

解:伤寒传太阳,太阳为一身之表,故脉浮。传经则热,故脉数,发热。表寒,寒气凝结身表,卫气闭合不开,故腠理之汗无法通畅排出。身体之气机不能通畅于外,故烦躁,宜用麻黄汤。

麻黄,味苦,气温。主中风伤寒、头痛、温疟,发表出汗,去邪 热气,止咳逆上气,除寒热,破癥瘕积聚。

麻黄味苦属火,火之性发散。气温,属木。故麻黄主温热发散之性

。心主汗、肝主疏泻,麻黄象中通,故能入肝、心,通水气而发汗,使邪气从腠理随汗而出。因其可发腠理之汗,故可以破瘕病积聚之症。咳嗽为寒气束肺,故可止咳逆。

桂枝,味辛气温无毒,主上气咳逆,结气,喉痹,吐吸,利关节,补中益气。久服通神,轻身不老。

桂枝味辛,属金,温属木,辛温主气之生升。肺感寒气则气不降,发为咳嗽,桂枝走肺,温散肺之寒气,故可止咳逆。因其气温散,故解结气。喉痹、吐吸,为气之结于上,桂枝可开之。辛则为润,温则筋脉和而利关节。因其气之温生可舒达肝气,肺主气,故可补中益气。

甘草,味甘气平无毒,主五脏六腑寒热邪气,坚筋骨、壮肌肉、倍气力、金创肿解毒。久服轻身延年。

甘草味甘属土,气平属金,生长在西北,故秉秋凉之金气。土甘可 除寒,金凉可以除热,故主五脏六腑寒热之邪气。甘草为土,在中运化, 养育脏腑经络,筋为肝,骨为肾,脾肺为气力,故可坚筋骨,倍气力。 土为万物之母,故可解毒。金创肿则为热,气平可除热。炙甘草,以蜂蜜炙之,得蜂蜜之甘润,其性变温,故可温通血脉。

杏仁,味甘苦,气温,冷利有小毒,主治咳逆上气,雷鸣喉痹,下气产乳金疮,寒气奔豚。

杏仁,味甘为土,苦为心,气温木。杏仁之毒在皮,故用要去皮。冷利指油滑,为滋润之意,故为下气。咳逆上气,为肺气郁结。雷鸣喉痹,为火结痰滞,杏仁温能散结破气,苦味厚下泄,故主之。乳汁为津液之精华,肝藏血,杏仁甘温通于入肝,故主产乳。疮口主气血郁结不行,因其破气通血,故主金疮。寒心奔豚,为心阳心火衰弱。水气从肾凌心,状入奔豚。杏仁苦入心补火,气温入肝,从火之母以补火,使火足心阳复,则水火既济。

麻黄、桂枝、炙甘草、杏仁。四味药,以温、苦为主,发身体之阳气,行身体之津液,温通血脉,解皮毛之郁气,使邪气外出。

二、传阳明,脉大而数,发热,汗出,口渴,舌燥,宜白虎汤。不差,与承气汤。

白虎汤方

知母六两 石膏一斤(碎) 甘草二两(炙) 粳米六合

上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解:伤寒二日传阳明。脉大,主气实,数主热。寒在阳明经,故身发热。胃部热则津液蒸腾汗出、口渴、舌燥。故用白虎汤去胃之热,同补津液。

知母:味苦气寒无毒,主治消渴热中,除邪气,肢体浮肿下水, 补不足,益气。

味苦入心,气寒属肾,有水火既济之功。消渴为热结中焦,知母质地滋润,调和中焦之热,除中焦之邪气,以免病土传肾。肢体浮肿为肾水之过,肾气恶燥,燥则开阖不利,故水蓄而浮肿。知母以其寒滑滋润之性,补肾利水,滋阴去火,故主浮肿下水,补不足,益五脏之阴气。

石膏:味辛气微寒无毒,主治中风寒热,心下逆气,惊喘,口干舌燥不能息,腹中坚痛,除邪鬼,产乳,金疮。

石膏味辛入肺胃,微寒入肾。石类之物,镇下之力强。味辛能发散 解肌,寒能滋水清热,使郁热从毛孔而出。中风寒热,心下逆气,惊喘,口干舌燥,为热邪入阳明,蒸腾胃中津液发而为汗,热气郁结中焦,则在心下逆气,胃中液空则口干舌燥。

热结中焦,谷物因津液少不能下导,故腹中粪便郁结坚痛。中焦之 热气上传则扰心神,如癫如狂,似邪鬼附身。中焦热气郁结,津液枯竭, 则乳液不通,故主下乳。金疮为热结皮肉,石膏气寒,故可掺合治金疮。

石膏应以生石膏为用,禁用煅石膏。

粳米:五谷之一,味甘,气平。五谷为养,粳米以其味甘滋养胃气, 补五脏。气平而不助热。

炙甘草:(见上)。

邪传阳明,则肠胃燥热。土之病则当实肾。故以知母清热滋肾。石膏入阳明而泄胃肠之热结。粳米为五谷养胃。炙甘草温补中焦而行血脉以制药之寒。四药共济凉功以平阳明之邪。

大承气汤方

大黄四两(酒洗) 厚朴半斤(炙去皮) 枳实五枚 芒硝三合

上四味,以水一斗,先煮二物,取五升,去滓,纳大黄更煮取二升,去滓,纳芒硝,更上微 火一两沸,分温再服,得下,余勿服。

阳明热结,如白虎汤不愈,为热结过深,食谷在肠胃干结难下, 故须破热结通肠便。

大黄:味苦气寒无毒,主下瘀血,血闭,寒热,破症瘕、积聚、留饮、宿食,荡涤肠胃,推陈致新,通利水谷,调中化食,安和五脏。

大黄味苦入心,味厚为阴故下行,气寒入肾。心主血,血结、血凝固不通则为瘀滞。大黄入心,味苦下泄,故可破下瘀血,血闭。因其泄下, 质地油滑多汁,走而不守,可把胃肠中留饮、宿食油润而下,故有推陈致新、通利水谷、调中化食之功。胃肠中浊物泄下之后,则五脏安和。

黄柏、黄连、黄芩,因其质地干枯,守而不走,故可以厚肠胃止泄痢。

厚朴:味苦气温无毒,主治中风伤寒头痛,寒热惊悸,气血痹死肌, 去三虫。

厚朴味苦入心,气温入肝。中风有便溺阻隔之症,伤寒有下之微喘症。发汗后,腹部胀满,大便硬结,头痛为浊气上冲,故厚朴主中风伤寒头痛之症。苦主泄,温主行,故厚朴温通血脉,有破气行瘀之功,死肌为血不通所致,故主气血痹去死肌。湿则生虫,厚朴味苦燥湿,故可杀虫。

枳实:味苦气寒无毒,主治大风在皮肤中,如麻豆苦痒,除寒热结, 止痢,长肌肉,利五脏,益气力轻身。

枳实味苦入心,气寒入肾。风为温,大风在皮肤中,如麻豆苦痒,主热邪在太阳郁结,枳实寒凉破气,故主之。寒热结,止痢,指小肠受邪, 寒热结之,枳实以苦入丙火,故主之。枳实泄小肠中之寒热结,膀胱中寒热结,故可使脾胃功能恢复,长肌肉,利五脏,益气力轻身。

硝石:味苦气寒无毒,主治五脏积热,胃胀闭,涤去蓄结饮食, 推陈致新,除邪气。炼之如膏,久服轻身。

石类镇下之力强,五脏积热,则胃胀闭不通。硝石味苦气寒,故可泄胃肠中积食,除胃肠之邪气。炼之位玄明粉,减少泄下之性,久服肠胃洁净,肠胃健康则百病不生。

小承气汤方

大黄四两(酒洗) 厚朴二两(炙去皮) 枳实三枚大者(炙)

上三味,以水四升,煮取一升二合,去滓,分温二服,初服当更衣,不尔者尽饮之,若更衣者

,勿服之。

调胃承气汤方

甘草二两(炙) 芒硝半斤 大黄四两(酒洗)

上三味,以水三升,煮二物至一升,取去滓,纳芒硝,更上微火一两沸,温顿服之,以调胃气。

三承气汤均主用大黄。调胃承气汤主胃之燥结。小承气汤主小肠之燥结。大承气汤主大肠之燥结。手足阳明经属秋之燥气,故须加入芒硝引水润燥。小肠属于太阳寒水,无需引水润燥,不须加入芒硝。

三、传少阳,脉弦而急,口苦,咽干,头晕,目眩,往来寒热, 热多寒少,宜小柴胡汤。不差,与大柴胡汤。

小柴胡汤方

柴胡半斤 黄芩三两 人参三两 甘草三两(炙)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 半夏半升

上七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解:伤寒三日传少阳。少阳脉弦,急为热迫。少阳之气,自头走足,口苦、咽干,为少阳温热之气上逆,肝胆同气,故头晕目眩。寒热往来,热多寒少,指少阳为表里之枢,经与腑交界之处,邪结与胸腹肠胃,阴阳交争,则见寒热之症。

柴胡:味苦气平无毒,主心腹肠胃中结气,饮食积聚,寒热邪气, 推陈致新。就服轻身,明目益精。

柴胡味苦入火,气平入金,为少阳之正药。外邪入内,则结于胸腹肠胃,饮食受制不能传下则积聚,寒热之气则在腹内相争则寒热往来。柴胡味苦气平,入少阳清解胸腹肠胃之结,使中焦之气恢复正常,积食正常而下,故能推陈致新。常服可以清理肠胃。肝之气通于目,柴胡秉少阳之生气,清气上行,则阴气下降,升降有序,故明目益精。

黄芩:味苦气寒无毒,主治诸热黄疸肠癖泄痢,逐水下血闭,恶疮疽蚀火疡。

黄芩味苦气寒,故主诸热,色黄入脾。黄疸,湿热乘脾,肠癖泄痢为大肠湿热。黄芩苦泄土湿,故主黄疸、肠癖泄痢。湿热之气壅结,则中焦不能运化水入膀胱,黄芩除三焦之湿热,则水归其位,故主水下。血闭为热在血分,经闭不通。心主血,黄芩味苦清心,能泄其热,故主血闭。恶疮疽蚀火疡均为热结,黄芩苦寒泄其热故主之。黄芩、黄连、黄柏,一般黄芩用于中上焦之湿热,黄连用于中下焦之湿热,黄柏用于下焦之湿热。

人参:味甘气微寒无毒,主补五脏,安精神、定魂魄、止惊悸、除邪气,开心、明目、益智、久服轻身延年。

人参味甘入土,微寒入水。秉天地之精华,传说日久可成人形, 故得天地之气全,主补五脏。五脏平和则精神安、魂魄定。气虚易惊,血虚易悸,人参益气血,故主惊悸。正气足则邪气不存,故可除邪气。五脏调和则心宽、目明,形全气盛神足则智力开。现在考证人参为上党之党参,可作参考。

生姜:味辛。温。主治胸满。咳逆上气。温中。止血。出汗。逐风湿痹。肠澼下痢。生者尤良。久服去臭气。通神明。

生姜味辛气温,色黄,汁多。辛则发散,温则气升,色黄走脾胃,故生姜具备驱寒发汗止呕之作用。干姜无汁,故温中散寒之力强,发散上升之力弱。因此欲用之发汗,驱寒,止呕可用生姜。如需温散中焦之寒, 则用干姜。生姜主走,干姜主守。

大枣:味甘气平无毒,主心腹邪气,安中养脾气,平胃气,通九窍,安十二经,补少气,少津液,身中不足,大惊,四肢重,和百药。久服轻身延年。

大枣色赤形似脾,为脾、心之精华。脾气盛,则食物消化正常, 精华散布有序,故九窍通,十二经安。肺主气而生津液,甘平入肺, 故补气血津液,身中不足。脾主四肢,脾气足则四肢轻。甘平解毒, 故可以和百药。

半夏:味辛气平有毒,主治伤寒寒热,心下坚,胸胀咳逆,头眩, 咽喉肿痛,肠鸣下气,止汗。

半夏得秋之肃降之气,故主降。伤寒寒热,为病结少阳。心下坚,胸 胀咳逆,为气不降。头眩,为痰之凝结,气不通。咽喉肿痛,热结在喉。肠鸣下气,肠道受湿所困。阳明热,则蒸腾汗出。故半夏主降气除痰湿。

大柴胡汤方

柴胡半斤 黄芩三两 芍药三两 半夏半升(洗) 枳实四枚(炙) 大黄二两生姜五两(切) 大枣十二枚(劈)

上八味,以水一斗二升,煮取六升,去滓,再煎,温服二升,日三服。

芍药:气味苦平无毒,主治邪气腹痛,除血痹,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益气。

芍药味苦,气平。邪气腹痛,为木克土。肝藏血,血痹则肝气不行,血滞则积为疝瘕,气血瘀滞则坚积寒热。芍药入肝,苦以散之,故能敛风木郁结而致疏泻之性,同时行血脉,故可治邪气腹痛、血痹,能破坚积寒热、疝瘕止痛,利小便。芍药气平入肺则益气。

邪结少阳,则寒热在心腹肠胃凝结。小柴胡汤,发散之力强,泄下之力弱。大柴胡汤,泄下之力强,发散之力弱。其实是邪入少阳之后病情的迁移加深。少阳病,如果上焦阳之病重,则用小柴胡,如中下阴之症重,则用大柴胡。

四、传太阴,脉濡而大,发热,下利,口渴,腹中急痛,宜茯苓白术厚朴石膏黄芩甘草汤。

茯苓白术厚朴石膏黄芩甘草汤方

茯苓四两 白术三两 厚朴四两 石膏半斤 黄芩三两 甘草二两(炙)

上六味,以水一斗,煮取五升,每服一升五合余,日三服。

解:四日传少阴。少阴脉濡,濡为湿。邪刚入太阴,仍有余热。太阴为脾主湿,故下利拉肚子。口渴,水随大便而下,不能化为津液,故口渴。腹中急痛,木克土也,中焦湿重,氤氲不开,故腹痛。

茯苓:味甘气平无毒,主治胸胁逆气,忧恚(huì)惊邪恐悸,心下结气疼痛,寒热烦满,咳逆口焦舌干,利小便。久服安魂养神,不饥延年。

茯苓为松木之精华,接土气以生,色黄白,能吸湿气。味甘入土, 气平为降,故主胸胁逆气。忧恚惊邪恐悸,为五脏之情志也,为中焦失职所致。茯苓在中焦运筹帷幄,脾肺平和,则七情可调。湿乘肺金, 外感寒邪,则咳逆。口焦舌干,为中焦不运导致的津液失调,茯苓入肺胃,除中焦之湿,故能调气与津液,令湿气从小便而出。久服茯苓则中焦湿气不生,脾胃健壮,肝木生达,则安魂养神,不饥延年。

白术:味甘气温,治风寒湿痹、死肌、痉疸,止汗、除热,消食。作煎饵久服,轻身延年不肌。

白术质地滋润,多脂膏。痹者,风寒湿所合也,拘挛而麻木。死肌,湿邪侵入皮肤。痉者,湿流关节而筋紧。疸,湿侵脾土,肌肉发黄。白术甘温,入中焦而补脾阳,消食燥湿。油厚,稍有滞气之害, 应随通利制品同用。

太阴为湿。上六味药,从湿而治,配合以厚朴运幄中焦,石膏黄芩以清热,炙甘草温补通脉。内除湿,外清热。

五、传少阴,脉沉细而数,手足时厥时热,咽中痛,小便难,宜附子细辛黄连黄芩汤。

附子细辛黄连黄芩汤方

附子大者一枚(炮去皮,破八片) 细辛二两 黄连四两 黄芩二两

上四味,以水六升,煮取三升,温服一升,日三服。

解:五日传少阴。邪已入内,故脉沉,细为血弱,数为热。正气不足, 邪气深入,气血弱,不能达于四肢,则手足厥冷,手足时厥时热,说明正邪交争。水火不交,则上炎下寒,火气上逆,则咽喉疼痛,水气下寒,则小便寒闭难出。

附子:味辛气温有大毒,主治风寒咳逆邪气,寒湿踒躄(wō,bì),拘挛膝痛,不能行步,破症坚积聚,血瘕金疮。

物性之偏处则毒,偏于无可加处为大毒。因大毒两字,可知附子之极温大热。故为回阳救逆第一大药。以其火性迅发,通行十二经,筋骨皮肉,无所不到。

因其大热,故能逐阴气,风寒咳逆之寒邪,遇之则散。踒躄,意指寒湿导致的肢体不便,麻木不仁,踒通痿。拘挛膝痛,不能步行,为寒湿所痹,附子以大热,如太阳临之,寒湿尽散。症坚积聚,为阳气虚而寒气内结,故附子能通之。血瘕为血脉不通凝固所致,金疮得阳气而愈合。

附子之毒,现代研究为乌头碱。一般用炮制附子,以去其毒性。

细辛:味辛气温无毒,主咳逆上气,头痛脑动,百节拘挛,风湿痹痛、死肌。久服明目利九窍,轻身延年。

咳逆上气,为寒结于上。太阳之脉,自目内眦至颠顶而下,感邪则失职,气郁于上,头痛脑动。百节拘挛、风湿痹痛,因阳气不至, 湿伤筋骨,细辛辛温散湿、活血助阳,故主之。久服辛温畅肝,温通开窍,肝之窍在目,故明目、利九窍。

细辛不过钱,始于宋朝。意指单服不可过钱。

少阴之病,为阴阳不交,水火不济。故用附子、细辛大开阳气上通于心,荡涤一身寒邪。同时以黄芩、黄连降真阴于下,厚肠胃,除上焦之热,中焦之湿,从而阴阳相交,水火既济。

六、传厥阴,脉沉弦而急,发热时悚,心烦呕逆,宜桂枝当归汤,吐蚘者,宜乌梅丸。

桂枝当归汤方

桂枝二两 当归三两 半夏一升 芍药三两 黄柏二两 甘草二两(炙)

上六味,以水七升,煮取四升,去滓,分温三服。

解:六日传厥阴。脉沉弦,邪已入脏,弦为厥阴之脉,急为热。肝之病,实则怒,虚则恐。肝藏魂,魂不安则惊骇。肺藏魄,魄不安则惊躁。脾藏意,意不专则惊惑。肾藏志,志慊则惊恐。心烦呕逆,厥阴不升则心火不调,故烦满。中焦升降失调则呕逆。厥阴之病源于肝木不升,血脉受阻,木克土,中下焦湿盛。故法宜温升厥阴之气,温通血脉,去其中下焦湿热。

乌梅丸方

乌梅三百枚 细辛六两 干姜十两 黄连十六两 当归四两

附子六两(炮去皮) 蜀椒四两(出汗) 桂枝六两(去皮)人参六两 黄柏六两

上十味,异捣筛,合治之,以苦酒渍乌梅一宿,去核蒸之,五斗米下,饭熟,捣成泥,和药

令相得,纳臼中与蜜杵二千下,丸如梧桐子大,先食饮服十丸,日三服,稍加至二十丸,禁 生冷滑物臭食等。

解:湿热盛则虫生。

乌梅:味酸涩气温平无毒,主治下气,除热烦满,安心,止肢体痛,偏枯不仁死肌,去青黑痣,蚀恶肉。

乌梅为厥阴之要药。色黑入肾,味酸入肝,温补肝肾,气平涩补肺,敛涩滑脱止久痢。下气为厥阴不升,温肾补肝则气胜升。乌梅味酸,能收浮热,吸气下行,故除热烦满、安心。肢体为脾所主,木克土则痛,乌梅味酸能收敛风木之逆,故主之。偏枯不仁死肌为营血干涸,乌梅温补肝肾,则气血充足。酸收之味外治,能消痣与肉。

厥阴肝木为外邪入侵入脏,在中下焦凝结。中焦不运则湿生,土之病则传肾,故肾水寒之,厥阴不升则温热结之,其根本在于阳气已败,温、湿、寒结于中下焦。故厥阴治病,故法宜开肾阳,除脾湿热,扶肝木。

后记

这本中医基础教材终于整理完了。虽然还有很多内容言之未尽,但是作为入门来说,这本书已经达到了普及、入门的目的。

自古学医,都知道医易一家。很多人在易学上颇有心得,但是一旦结合到具体治病,便无从下手。中医虽包含深刻的易理,但最终还是要落到解决疾病的实处,否则都是纸上谈兵。病人希望的是解决病痛, 而不是只听天地大道。所以本书从实处入手,从天地之理延伸至中医之理,再从中医之理中牵出治病之理法,方便系统学习。

本书第一卷内容多出自本人以前的一个中医基础教程,只做了简单的修改,增强了逻辑。从第二卷起多引用《四圣心源》、《医学探源》、《针灸甲乙经》、《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经典内容。这些内容都是比较贴合本书脉络的知识和内容。学完本书后,这些书的内容都可继续研读,增加自己的水平和深度。

第三卷中治法方略的最后一节,只是示法。为什么示法,而不是继续解下去?因为从本书中,已经基本完全勾出了中医的脉络,从这个脉络里,可以形成自己的风格和系统。明白了天地之道理,结合一些系统架构,则术可以千变万化。最后一节,出于桂本《伤寒杂病论》,已经勾出了一些基本的系统架构,这个系统架构是仲景的,从这里,可以体悟到《伤寒》形成的主旨思想和架构。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特征。我们之所以是中华民族,是因为我们继承了中华的优良文化,有着最深刻的烙印。所以,保证我们中华优良传统文化历久弥新是每个中国人的义务和责任。

我们的国学不仅仅只有书法美术,只有简单的三字经,也不仅仅只有论语,中华民族最强大的秘密就在于我们掌握并深刻理解了天地至理,这是我们最精粹的国学,是我们华夏民族之魂。

很多人争论中医和西医的优劣。天行健以自强不息,地势坤以厚德载物。对于这些争论,我们可以搁置一旁,潜下心来认真学习,不把时间花在无谓的争吵上。两种医学发展到现在各有其独到之处,无论中医和西医,我相信医生们都是为了让病人痊愈,而病人们也不分辨中医西医哪个好,只求病能痊愈。我们都知道以和为贵,也知道阴阳平衡谓之道,那么中医西医孰胜孰劣何必那么较真?简便实用能治病就行。

有人说不是医学专业,学了没有办法考证,不能行医。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古人学医并不仅仅为了从医,而是为了明了天地之道,治病只是为了保健。现在国家针对中医考证已经松绑很多,以后会有越来越多的机会去考执业证。学好中医,不但保证了自己和家人的身体健康,在此基础上,懂得天地之理,对自己的人生、家庭、事业都有裨益。达则能兼济天下,穷则能独善其身。进退有度,不失君子之道。

如果想进一步学习,可以联系我。

正阳

2018 年 2 月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