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经》导读第十八讲丨须菩提三问,发愿修菩萨行者云何应住?云何修行?云何摄伏其心?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修行是修自己的心 《金刚经》导读第十八讲丨须菩提三问,发愿修菩萨行者云何应住?云何修行?云何摄伏其心?

《金刚经》导读第十八讲丨须菩提三问,发愿修菩萨行者云何应住?云何修行?云何摄伏其心?

2024-07-13 02:39|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只是玄奘译本和义净译本中间多了一问:“云何修行?”梵文本是几问?是三问:第一问,“sthātavyaṃ”,安住;第二问,“pratipattavyaṃ”,修行;第三问,“cittaṃpragrahītavyam”,调伏心。

所以对照《金刚经》梵文本来看,显然玄奘译本、义净译本跟现存梵文本是完全吻合的。鸠摩罗什译本相比而言缺了一问。既然梵文本是三问,那么读这段经文时,要尊重玄奘和义净译本,应从三问来理解这段经文。

总结一下,须菩提给佛陀问了三个问题:如果一个人发了大乘心、想修佛陀的大乘法的话,他/她应该怎么安住?应该怎么修行?应该怎么降伏他/她的心?

应云何住

首先讲什么叫安住。须菩提是问希求修大乘法的人应该怎样安住,其实这句话是在对比着人天乘和小乘佛法来讲的。修人天乘的人,只认同三世说生命观,相信自己是在六道中轮回,但是生不起出离心,并不愿意摆脱轮回,因此修行人天乘的众生,修行的结果安住于哪里?安住于生死。

修行小乘佛法的人,不仅认同了三世说生命观,相信自己是在六道中轮回,同时对轮回的苦极度认同,渴望着尽快断除自己内心的烦恼,自己证入一种解脱的境界,这个境界就叫涅槃;所以修行小乘法的结果是安住于涅槃。

那么可以理解了,在这里须菩提问老师的问题是,修行大乘法的人最终会安住于哪里?修人天乘最终安住于生死,修小乘最终安住于涅槃,那修大乘法安住于何处呢?这就是须菩提给老师提出的第一个问题。

云何修行

第二个问题,“云何修行?”修人天乘的人,不希求解脱,渴望轮回,修行的法是五戒十善。很好地修五戒十善,就能确保着在六道轮回的过程中得到人天果报。

修行小乘法的人,修八正道,八正道细分是三十七项,也叫作修三十七道品。学习小乘法的人,修三十七道品,证人我空,断除自己内心的烦恼,证得清净的涅槃境界。所以人天乘修五戒十善,小乘修八正道或叫三十七道品。

在这里,须菩提问老师,发大乘心的人要修什么?怎样修行?这是第二个问题。

云何降伏其心

第三个问题,修行大乘法的人,应该怎样开始修行?这个入手就是首先要降服其心,要摄伏自己贪欲的、烦恼的心。修大乘法如何降服自己的心?

须菩提问的三个问题,怎么安住,是从果上说的;为了获得这个果,怎么修行,是从修行过程上说的;云何降伏其心,是从修行的下手处说的。

一定要对这三个问题有个非常清楚的认识,可以讲整部《金刚经》,佛陀就是在回答这三个问题,这三个问题贯穿整部《金刚经》。甚至讲大乘法门的修行根本,其实就是这三个问题:怎么降伏其心?怎么修行?最终如何安住?这是大乘佛法修行的纲领。

须菩提提了问题后,看佛陀是怎么表态的:“佛言:‘善哉善哉!’”

“善哉”,梵文是sādhu,什么意思?“很好!”佛教典籍里的“善哉善哉”是一个非常充分的肯定语气,往往用于老师对学生的表扬——问得好,说得好啊!接着往下看:

“如汝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

——《金刚经》

前面须菩提提问之前,先赞叹佛陀,说“如来善护念诸菩萨,善付嘱诸菩萨。”佛陀把须菩提的赞叹承当下来说:“如汝所说”——就像你说的那样。紧接着,老师说:“汝今谛听,当为汝说。”“谛听”就是用心听,认真听。我现在就给你说。

“善男子善女人发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心,应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

——《金刚经》

发了大乘心的人,应该这样安住、这样降伏自己的心。当然,玄奘译本和义净译本是:“应如是住,如是修行,如是摄伏其心”三句,跟前面三个问题对应。这里的“如是”,没有什么特别深奥的法义,就是认真听、我现在就讲:一个发了大乘心的人,要像我下边说的那样去安住、修行和摄伏其心。

“唯然世尊,愿乐欲闻。”——好啊,老师,在场的大众都特别愿意听闻老师下边的教诲。

到这儿为止,第二段圆满了。

下边进入第三段,就是释迦牟尼老师开始回答须菩提的问题:

“佛告须菩提:‘诸菩萨摩诃萨,应如是降伏其心。’”

——《金刚经》

大菩萨

首先解释一下“摩诃萨”。“摩诃”是梵文“mahā”的音译,意为“大”。菩萨摩诃萨就是大菩萨。什么是大菩萨?

大菩萨,就是修行很好很高的菩萨。佛陀跟须菩提说,大菩萨是怎么降伏自己的心的?原本须菩提问的是,普普通通的善男子善女人,如果发了大乘心,最终怎样安住?怎样修行?最初应该怎么摄伏自己的心?但是佛陀在这儿没有说普普通通的善男子善女人,他说那些大菩萨是怎么做的?给树立了一个高高的榜样。接下来:

鸠摩罗什译本:“应如是降伏其心”

玄奘译本:“应当发起如是之心”

义净译本:“当生如是心”

“发起”和“生”比较接近,而鸠摩罗什用的“降服”,和玄奘译本、义净译本出入比较大。梵文本是“utpādayitavyaṃ”,译过来是“应该产生”。

所以对照梵文,玄奘译本和义净译本译得更准确一些。释迦牟尼回答须菩提说,发起菩萨乘者,那些大菩萨们,是怎样生起自己的心的?怎样生起自己的心的呢?

“所有一切众生之类。”

——《金刚经》

这句话鸠摩罗什译得非常好。印度人一说“众生”,指的仅仅是人吗?不是,一定指的是六道众生,所以鸠摩罗什译成“所有一切众生之类”。在汉语里,“所有”和“一切”是两个近义词,而且在习惯中这两个近义词并不总是叠用,而鸠摩罗什译本在这儿把这两个词叠用了,“所有一切众生之类”呀!这个语气非常强烈,也就是六道众生一个都不能漏掉!

四生

“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若有色、若无色,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

——《金刚经》

这一段是对“所有一切众生之类”的三个强化性注脚,强调“所有一切”众生之类。第一个注脚:“若卵生、若胎生、若湿生、若化生”,这在印度文化里叫“四生”,从降生方式上来划分,六道众生只此四种,绝没有第五种。

“卵生”,比如鸡。“胎生”,人是胎生。“湿生”,印度古代认为的湿生,是昆虫一类的降生,先由母体生出卵,卵离开母体后需要水分、湿气和温度,变为成虫。

“化生”,印度人认为,有些天道和地狱众生是化生的。中国人特别熟悉的一个形象就是化生——孙悟空。印度人认为从降生方式划分,六道众生只此四种,绝没有第五种。什么意思?佛陀跟须菩提说,须菩提啊,我可说的是“所有一切众生之类”,既包括卵生的,还包括胎生的,也包括湿生的,又包括化生的,可千万别遗漏。这是第一个强化性的注脚。

有色无色

现在看第二个强化性的注脚:“若有色,若无色”。“色”是佛教的高频词。狭义上讲,六尘之色——“色、声、香、味、触、法”的“色”,对应六根,“眼、耳、鼻、舌、身、意”,色对应眼根,对应眼识,所以六尘之色,可以理解为眼睛能看见的颜色,这是对色的狭义理解。

佛教还讲“五蕴”——“色、受、想、行、识”;五蕴之色,比六尘之色的概念宽泛些。五蕴之色,梵文是“rūpa”,不单单指有没有颜色的问题,还指存在形态有没有“质碍”,通俗地讲就是,这样一种物质的存在状态,有没有相当的密度,当它们碰撞时,会不会产生强烈的相互作用;碰撞时能够产生强烈相互作用的,就称为色法。

这指的是广义的色,也就是印度人认为六道众生从存在形态上划分,只此两种,绝没有第三种。哪两种?要么是有色的,要么是无色的,人就是有色的。

比如说,昨晚大楼停电,我在楼道里跟邻居撞个满怀,我俩脑袋撞起了大包。我们撞到一起,脑袋上为什么会撞起包?因为我俩是色法,碰撞时会产生强烈的相互作用。印度人认为,天道有些众生是无色的,这个无色不只是没有颜色,而是没有质碍,即相互碰撞时产生不了强烈的相互作用。

中国民间认为的一种生命形态,大概是无色的,打个比方,我昨晚花园散步,跟一鬼撞一满怀,看给我脑袋撞的这个包——如果脑袋依然撞起包了,那撞的肯定不是鬼,还是人。跟鬼撞一满怀的结果是什么?鬼就从身体透过去了,产生不了相互作用,这种生命状态就叫“无色”。

印度人认为,六道众生要么有色、要么无色。“若有色若无色”什么意思呢?佛陀跟须菩提说,须菩提啊,我可说的是“所有一切”众生之类,既包括有色的也包括无色的,千万别遗漏。这是第二个强化性的注脚。

有想、无想、非有想非无想

第三个强化性的注脚:“若有想、若无想、若非有想非无想”。“想”,通俗讲是有情众生头脑里的思维活动。印度人认为,从头脑的思维活动形态的不同来划分的话,六道众生只此三类,绝没有第四类。哪三类?要么有想,要么无想,要么非有想非无想。人是有想,我们一生这脑壳里的想就没断过。印度人认为,天道众生里有一重天,叫“无想天”,生到那儿的众生一生头脑里无想。

有人修习禅定,误以为是修什么都不想;当然能修到什么都不想,也是相当难的,但是一旦真修成就了,无想了,那感得的结果是来生生到无想天。印度一些教派专修无想,他们误以为生无想天就是涅槃,而佛教认为无想天是天道,福尽还要轮回。

印度人认为还有第三类众生,也就是天道的最高一重天,叫“非想非非想天”,生到那里的众生,头脑中的思维状态,既不是想,也不是不想。你说他想,他没有所谓有想众生的粗想,所以只能说“非有想”;但是他也不是完全的无想,还有细微的想,所以还得说“非无想”;“非有想非无想”是生到“非想非非想天”众生的头脑中的思维活动状态。

印度人认为,从头脑中思维状态的不同来划分,六道众生只此三类,绝没有第四类。意思是什么?老师跟须菩提说,须菩提啊,我可说的是“所有一切”众生之类,可千万别遗漏一些,既包括有想的,还包括无想的,也包括非有想非无想的。

这是三个对“所有一切众生之类”的强化性注脚。

无余涅槃与有余涅槃

接着往下看,释迦牟尼说,大菩萨们面对“所有一切众生之类”,要干什么?看下一句:

“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

——《金刚经》

佛教认为从一个特定角度可以把涅槃划分为“有余”和“无余”两类。

通俗地讲,有余涅槃就是有所剩余的涅槃。比如说佛陀三十几岁坐在菩提树下证道了,那么可以认为他在那一时刻其实已经涅槃了,这个涅槃,可以理解为有余涅槃。比如说还剩余着这个身体,这个色身。为什么还要保留着身体?因为要给众生说法,跟众生结缘。

80岁时,佛陀认为该说的都说了,该办的都办了,因此他入了无余涅槃,就是这一点儿身体都不要了,彻底进入了涅槃。所以无余涅槃是涅槃的最后境界、最高境界。大菩萨们发了什么心?他们发了要让六道一切众生最后都入无余涅槃的心:“我皆令入无余涅槃而灭度之。”

“灭度”,其实是同义语叠用,灭是熄灭,度是“pārami”,过河,在佛教里同一个意思,表示语气强烈。也就是大菩萨们发了一个心,要让所有一切众生都入无余涅槃。

大乘心量

读到这儿,应该体会到大乘佛法的心量,心量之大啊,是度一切众生入无余涅槃。里面有没有亲人、朋友、帮助我的人、爱护着我的人?“所有一切众生之类”,当然包括这些人。但是包不包括那些伤害过我的人、打击过我的人?当然包括。我是佛教徒,你也是佛教徒,咱俩是同修,“所有一切众生之类”包不包括这些同修?当然包括。

我是佛教徒,那位先生不信佛,那位女士批评佛,还有的人甚至诽谤佛,“所有一切众生之类”包不包括那些不信佛甚至批评佛、谩骂佛、诽谤佛的?当然包括。所以佛教徒心中没有异教徒。在佛教徒心中,信仰佛教的是同修,不信佛教甚至信仰其他宗教的,依然是朋友。

我们绝不能视没有宗教信仰的、不信仰佛教的、信仰其他宗教的人为魔鬼,佛教从来没有这样的观念,佛教视一切众生都是平等的。大乘佛法要度一切众生入无余涅槃,今生没有缘,来生接着度,生生世世。这是大乘佛法的心量。

这句话不仅心量大,而且具有强烈的彻底性。在佛教徒心中,只要还在六道中生死轮转,那么一定是充满了苦难。

六道轮回的苦难,靠着轮回自身是不能最终彻底解决的。有人觉得生命的苦是因为钱少,因此解决方案是挣钱。有人挣到了钱,有人没挣到钱。没挣到钱的人认为还苦,但是不知道挣到钱的人,没钱人的苦没了,有钱人的苦又来了。有人把生命的苦归结为地位低,拼命往上爬。有人爬上去了,有人没爬上去,没爬上去的认为依然苦,但是不知道真正爬上去的、有了地位的人,没地位的苦是没了,有地位的苦又来了。

有人说,苦是因为太胖,你以为瘦人不苦?有人说苦是因为个儿太矮,你以为姚明不苦?所以我们总在世间找解决生命苦的方法。但佛陀说,能彻底解决生命苦的只有涅槃。所以在佛教徒心中,涅槃是神圣的,是彻底的,是最彻底的摆脱生命之苦的解决方案。

大菩萨们发的什么心?大菩萨们发的心,是要把所有一切众生都度向无余涅槃。所以修行大乘佛法的人,他的心中:第一,心量很大;第二,度生彻底。

(未完待续)

本文由净名精舍

根据喜马拉雅FM于晓非

《金刚经》导读”第21、22讲整理

上海玉佛禅寺开启2020年读经活动,日日精进。寺院微信平台每周二、周四推出《金刚经》讲义,持续更新!信众在家诵持《金刚经》,每天一部。有的信众日常较忙碌,或已有安排其他经文诵读,也可每周一部。

我们修学佛法就是走在

通往解脱成佛的路上

其中必不可少的就是

坚持不懈!

上海玉佛禅寺发起

专为发心诵持《金刚经》的同修

建立了打卡群

鼓励大家日日精进

善始善终坚持聆听

佛陀的谆谆教诲

修一切善法

共证如来

来源 | 净名精舍

编辑 | 传逍

摄影 | 儒文、晓峰

责编 | 明月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