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闽侯县第二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信天游阅读题答案 福建省闽侯县第二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福建省闽侯县第二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2023-03-20 20:3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福建省闽侯县第二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福建省闽侯县第二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由会员分享,可在线阅读,更多相关《福建省闽侯县第二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14页珍藏版)》请在冰点文库上搜索。

福建省闽侯县第二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 Word版含答案.docx

福建省闽侯县第二中学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福建省闽侯县第二中学高三上学期期中考

语文试题语文命题组

本试卷分第1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共150分。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

甲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中国文化是诗性文化。

孔子说:

“不学诗,无以言。

”可见“诗”这种文化产品在中国艺术中占有的特殊地位。

中国古代为什么没有《圣经》却有《诗经》,这种以诗为“经”,是华夏独有的文化现象。

从春秋的诗经开始,诗这种形式虽然千变万化,却始终占据中国艺术的主导地位,并渗透到其他艺术形式之中。

汉语词汇具有多义性、模糊性特点,语法上具有灵活性、随意性特点,在语音上还具有音乐性特点。

作为一种语言艺术,诗是远离逻辑思考和理性判断的艺术形式,其赋、比、兴的“兴”字,学者们至今也说不透。

究其原因,这种诗性的智慧,既不是简单的感官享受,也不是纯粹的理性思维,而是介于二者之间,只可意会而难于言传。

这一特点恰恰有利于形象性表达和艺术性思维,说明汉民族的语言与艺术有着天然亲和的关系。

这一独特的表达和思维方式的存在,说明中国人自古以来,就以一种诗性的感受和态度对待世界,以诗性的语言表达情感。

从这一意义上可以毫不夸张地说,传统的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

中国画具有诗的特点,诗的意境,诗的追求,也就是理所当然的事。

国画与中国诗历来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徐复观在分析诗画合璧的历程时指出:

首先,题画诗的出现,开创了诗画在构成形式上的结合。

其次,以诗意作画开创了诗和画在意和景层次上的结合。

第三,以诗的意境作画,以画的意境作诗,诗画在精神上相融合、相启发,实现了在意境层次上的融合。

苏东坡在总结前人艺术实践的基础上,从理论角度考察诗与画的关系。

首次明确提出“诗画本一律”的艺术主张,认为诗与画有相同的审美规律与创作规律。

诗求言外意,画求象外声。

诗以文辞为语言,画以笔墨为语言,把所感、所思塑造为意象。

它们因同样用意象抒怀、寄意的方式表情达意而相通、相近、相融。

中国诗学提出由形似走向神似,进而达到形神兼备,要求“不粘不脱”,“不即不离”,“不似而似”,即不能太粘著物之形迹,也不能离开物自身。

所以中国诗学之精神,认为“形神兼备”是诗歌艺术形象创造所追求的目标和打动读者的关键所在,要求艺术形象做到外表形状与内在精神的完美统一。

国画同样如此。

在唐宋文人与画师共同努力下,形成了重在画意而不求逼似的传统,直接导致文人画的产生。

在中国艺术家眼中,诗中情与画中意的创造都有赖于意象的获得。

这种艺术形象创造的共通之处,正是诗与画之所以合璧的缘由所在,也就是古哲所说的“诗画同源”。

中国诗与画都讲究形神兼备,神似高于形似,讲求得意忘象。

“形神说”影响深远,一直发展到王渔洋的神韵说。

诗画合璧成为中国画艺术的特色。

(选自齐白石《国画诗境论》,有删减)

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孔子“不学诗,无以言”的言论和以诗为“经”的文化现象,说明了“诗”这种文

化产品在中国艺术中占有特殊的地位。

B.诗性的智慧介于简单的感官享受和纯粹的理性思维之间,只可意会而难于言传,所

以学者们至今也说不透“兴”为何物。

C.诗画在精神及意境层次上的相融合、相启发,体现在以诗的意境作画,以画的意境

作诗。

D.苏东坡首次从理论角度提出“诗画本一律”的主张,认为诗画的审美规律和创作规

律相同,意象抒怀和寄意方式一样。

2.下列理解,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从春秋的诗经开始,无论形式如何变化,诗都占据中国艺术的主导地位,并渗透到

其他艺术形式之中,中国画和中国诗有千丝万缕的联系。

B.汉语具有词汇的多义性、模糊性,语法上的灵活性、随意性,语音上的音乐性等特

点,所以诗这种语言艺术远离逻辑思考和理性判断。

C.毫不夸张地说,传统的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因而,中国人自古以来就充满诗

性,有诗性的感受和态度,也有诗性的语言。

D.诗求言外意,画求象外声,诗画相通、相近、相融,中国画也和中国诗一样,要求

艺术形象做到外表形状与内在精神的完美统一。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画和诗最初都注重追求“形似”,后来经过唐宋文人与画师的共同努力,形成

了重在画意而不求逼似的传统,产生了文人画。

B.“形神说”影响深远,“形神兼备”既是中国诗歌形象创造的追求目标,也是中国

画特别是唐宋文人画的创作传统。

C.诗画合璧引起中国学者的关注,古哲的“诗画同源”、苏东坡的“诗画本一律”和

王渔洋之的“神韵说”,都属对其研究的成果。

D.诗画的密切联系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表达和思维上的相似、诗画的形式结合和

精神融合、审美规律与创作规律的一致。

二、古诗文阅读(36分)

(一)文言文阅读(19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4—7题。

舒化,字汝德,临川人。

嘉靖三十八年进士。

授衡州推官。

隆庆初,三迁刑科给事中。

帝任宦官,旨多从中下。

化言:

“法者天下之公,大小罪犯宜悉付法司。

不当,则臣等论劾。

若竟自敕行,则喜怒未必当,而法司与臣等俱虚设。

”诏是其言。

冬.至.郊天,闻帝咳声,推论阴阳姤复之渐,请法天养微阳,词甚切直。

有诏言灾眚洊至,由部院政事不修,令厂卫密察。

化偕同列言:

“厂卫徼巡辇.下.,惟诘奸宄、禁盗贼耳。

驾驭百官乃天子权而纠察非法则责在台谏岂厂卫所得干陛下不信大臣反信若属耶?

”御史刘思贤等亦极陈其害。

帝并不从。

时高拱当国,路楷、杨顺以构杀沈炼论死。

拱欲为楷地,谓顺首祸,顺死,楷可勿坐。

化取狱牍示拱曰:

“狱故无炼名。

有之,自楷始。

楷诚罪首。

”拱又议宥方士王金等罪,化言:

“此遗诏意,即欲勿罪,宜何辞?

”忤拱,出为陕西参政。

万历初,累擢太仆少卿。

由南京大理卿召拜刑部左侍郎。

云南缅贼平,帝御午门楼受俘。

化读奏词,音吐洪亮,进止有仪,帝目属之。

会刑部缺尚书,手诏用化。

化言:

“陛下仁心出天性。

请饬大小臣僚各遵律例,毋淫刑。

《大明律》一书,高皇帝揭之两庑,手加更定。

今未经详断者或命从重拟议,已经定议者又诏加等处斩,是谓律不足用也。

去冬雨雪不时,灾异频见,咎当在此。

”帝优诏答之。

十四年,应诏陈言。

请信诏令,清狱讼,速讯谳,严检验,禁冤滥,而以格天安民归本圣心。

帝嘉纳焉。

帝虑群下欺罔,间有讦发,辄遣官逮捕,牵引证佐,文案累积。

化言:

“主术贵执要,不当侵有司;徒使人归过于上,而下得缘以饰非。

”遂三疏乞归。

帝不许。

寻称病笃,乃听归。

卒,赠.太子少保,谥庄僖。

(选自《明史·列传第一百零八》)

4.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驾驭百官/乃天子/权而纠察非法/则责在台谏/岂厂卫所得/干陛下不信大臣/反信若属耶

B.驾驭百官/乃天子权/而纠察非法则/责在台谏/岂厂卫所得干/陛下不信大臣/反信若属耶

C.驾驭百官/乃天子权/而纠察非法则/责在台谏/岂厂卫所得/干陛下不信大臣/反信若属耶

D.驾驭百官/乃天子权/而纠察非法/则责在台谏/岂厂卫所得干/陛下不信大臣/反信若属耶

5.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冬至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气,在古代,有在冬至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的习俗,谓之

“冬至郊天”。

B.辇,秦以后特指天子所乘车辆;辇下,常常成为天子所居的宫廷、京师等的代称。

C.赠,指在官员生前或死后赐以官爵或荣誉称号,以表彰其对朝廷的贡献。

D.刑部是古代“六部”之一,明清两代,刑部是主管全国刑罚政令及审核刑名的机构。

6.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舒化坚持原则,敢于据理力争。

皇帝信任宦官与厂卫,处理罪犯、纠察百官等重要事

务要跳过相关部门交付其直接办理,舒化等表示反对,皇帝并没有听从他们的意见。

B.舒化刚正不阿。

执掌大权的高拱想为路楷开脱罪责,而后又想加罪于王金,舒化都进

言反驳并出示相关证据,由此得罪高拱,被外放任陕西参政。

C.舒化崇尚法治。

他任刑部尚书,向皇帝进言,建议皇帝命令大臣各自遵从法律,不滥

用刑法,得到了皇帝的首肯。

D.舒化正直敢言,得到皇帝信任。

他应皇帝要求陈列多项刑律措施,以感动上天,安定

百姓为宗旨,皇帝都高兴地采纳了,他多次请求退休,皇帝都极力挽留。

7.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

(1)法者天下之公,大小罪犯宜悉付法司。

不当,则臣等论劾。

(2)去冬雨雪不时,灾异频见,咎当在此。

帝优诏答之。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8~9题。

秋兴皇甫曾

流萤与落叶,秋晚共纷纷。

返照城中尽,寒砧雨外闻。

离人见衰鬓,独鹤暮何群。

楚客在千里,相思看碧云。

8.本诗颔联如何描写秋景?

请简要分析。

(5分)

9.本诗与《天净沙·秋思》相比,表达的情感有何异同?

请简要分析。

(6分)

(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

10.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6分)

(1)在《曹刿论战》中,“齐师败绩”之后,曹刿“下视其辙,又登轼而望之”,由于“,”,最后决定“逐齐师”。

(2)《醉翁亭记》描绘山间朝暮之景的句子:

,。

(3)《诗经·氓》中以桑为女子的憔悴和被弃起兴的两句是“,。

乙选考题

请考生在第三、四两大题中选定其中一大题作答。

注意:

作答时必须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大题题号后的方框涂黑。

只能作选定大题内的小题,不得选做另一大题题内的小题。

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大题计分。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

1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25分)

暮鼓冷清秋

方老爷子在南京城突然有了去处。

他在鼓楼附近新认了一门亲戚。

姓唐,逢年过节什么的方老爷子总要拎点东西去看望。

其实,也不是单逢年过节,隔三差五的方老爷子常去。

去了,无非也就是熟人见面时常说的那几句老话。

说完,就没话了,俩老头都靠在那个旧沙发上晒太阳。

有时,方老爷子去了,亲戚正在忙着。

方老爷子就自己靠在沙发上,看天,看云,看飞过的鸟,树上落下的叶子。

或者干脆弹弹衣襟上的灰,站起来踩跺鞋上的尘。

对了,忘告诉你了。

方老爷子这门亲戚可不是个吃闲饭的。

虽说年纪有七十多岁了,但眼不花耳不聋的,不但会剃头刮脸掏耳朵,还会在生意不忙时,撸起袖子,虎虎生风地打一套小洪拳。

但最最吸引方老爷子的却是他会吼那种叫人听了连肠子都打颤的秦腔。

当初,方老爷子就是被这一嗓子给拽了去,再也挪不开脚步。

原本那天被儿子载去听戏,经过鼓楼附近时,遥遥传来一嗓子,如老汉哭坟般凄凉婉转,方老爷子一下子坐直了身子不瞌睡了。

待第二嗓子透来时,方老爷子说,掉头!

掉头!

赶紧的!

人和人之间向来讲一个缘,也讲究一个巧。

那天,这机缘巧合就撞在了一起。

方老爷子那天坐在理发棚的破沙发上看人家边忙活边唱曲。

掌灯时分才想起走。

人站起来,却又扭回头,一脸羞色地说我喊你声老哥吧。

说完就真的叫了一声老哥哥。

紧接着,老陕话羞羞答答就出来了,其实额叫你老哥你也不亏啊,眼看你是要长额几岁的嘛。

多了额这个老弟,虽说帮不上甚忙,但是逢晴天黄昏过来谝谝还是可以滴。

看对方并不多言语,方老爷子就挥挥手说,不管你认不认,这门亲戚额今儿算是认了。

今儿算是摸个门,以后咱常来往哈。

第二次来的早上,方老爷子一踏进来,将手提袋朝破沙发上一扔,说,看看额给你带啥了。

亲戚瞥一眼却不悦。

慢腾腾地说,弄这叫啥嘛,来就来吧,礼节还怪大。

话虽这么说,后来端起桌上那个紫砂壶还是吱溜溜下去多半壶。

亲戚忙时,方老爷子就和来理发的那帮工人们唠叨,也不管听不听得懂,爱不爱听。

反正只看一支支递过去的烟被对方接了,就拉开了话匣子。

方老爷子常常感叹,说,难得我这把老骨头老了老了,还能有这福气。

免费理发不说,还能听到乡音听到戏哩。

再来,看亲戚在数零碎钞票,方老爷子就打趣,老哥你干脆费费事,收下额这个徒弟如何?

有时,方老爷子干脆半下午过来,来时揣上自己常喝的烧酒,路上在熟食店包上几样卤味。

俩人能从下午直喝到月挂树梢。

有时,亲戚也搓着手挽留,说要不……就歇这儿吧?

方老爷子却说,你再来个信天游,我踩着你的曲曲儿走。

就这样,一次次的,听着来,听着去。

方老爷子以为可以一辈子。

可有一天他赶着来时,工棚不见了,简易的理发橱也不见了。

仰起头,才发现高楼已经建成了,正在清理周边环境。

方老爷子急的见人就拽,很费劲地描述,却没一个人晓得。

抬头看看那鼓楼还在,暮色渐隐下如燃烧后的碳透着暗光。

方老爷子突然很想爬上鼓楼去看看。

这想法一出来他就真的站在了鼓楼上。

爬上去,方老爷子发现世界被分为了两层。

街道上喧闹嘈杂,人潮汹涌,车水马龙,霓虹闪烁。

仰头,天沉沉的落得很低。

(1)下列对这篇小说思想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和鉴赏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小说开头说方老爷子在南京鼓楼附近新认了一门亲戚,暗示了他生活的艰辛,孤苦无依。

B.小说第六段运用了侧面描写的手法表现了理发师唱腔的凄凉婉转。

C.小说表现方老爷子认亲时的方言描写,意在突出方老爷子的热情亲切和见到老乡时的激动。

D.小说综合运用语言、动作、心理、神态、肖像等描写手法来刻画人物,使得人物形

象丰满传神。

E.“鼓楼还在,暮色渐隐下如燃烧后的碳透着暗光”这段景物描写既照应了标题“暮

鼓”,又暗示了小说主题。

(2)小说在刻画方老爷子形象时,突出了他哪些特征?

请简要分析。

(6分)

(3)结合全文,谈谈划线部分文字在文中的作用。

(6分)

(4)“暮鼓”作为小说的标题,意蕴丰富,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理解。

(8分)

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

1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

(1)~(4)题。

(25分)

我是怎样学起美学来的

朱光潜

在《文艺心理学》的“作者自白”里,我已简略地谈过我是怎样学起美学来的。

现在先把有关的一段话抄下来,然后稍作补充:

“从前我决没有梦想到我有一天会走到美学的路上去。

我前后在几个大学里做过十四年的学生,学过许多不相干的功课。

我原来的兴趣中心第一是文学,其次是心理学,第三是哲学。

因为欢喜文学,我被逼到研究批评的标准、艺术与人生、艺术与自然、内容与形式、语文与思想等问题。

因为欢喜心理学,我就被逼到研究想象与情感的关系、创造和欣赏的心理活动以及文艺趣味上的个别差异。

因为欢喜哲学,我就被逼到研究康德、黑格尔和克罗齐诸人讨论美学的著作。

这样一来,美学便成为我所欢喜的几门学问的联络线索了。

事隔半个世纪,现在来检查过去写的这段“自白”,它还是符合事实的。

不过要作两点补充。

当时我也很欢喜历史,为着要了解希腊文学和艺术,我在爱丁堡大学曾正式选修了欧洲古代史。

当时我还是一个穷学生,但是省吃俭用,还一个人跑到意大利罗马地下墓道里考察过高惕大教寺和壁画的起源,参观过梵蒂冈所藏的一些著名雕刻和文艺复兴时代散在意大利各城市的建筑、绘画和雕刻,体会到“耳闻不如目见”这句话的意义。

另一点须补充的是《自白》最后一句后面还应加上这么一句:

“研究美学的人们如果忽略文学、艺术、心理学、哲学和历史,那就会是一个更大的欠缺。

”这一点是我从参加国内美学讨论,到现在所看到的美学落后状态中体会出来的。

关起门来学美学,那是有害于己而无益于人的。

上文我提到“当时我还是一个穷学生”,这对于我学起美学来也颇有影响。

我在学生时代还编写过一部《变态心理学》,一部《变态心理学派别》,都出版过;一部《符号逻辑》的稿子交商务印书馆,在日本侵略上海时遭火灾焚毁了。

为什么一方面读书,一方面又写出那么多书呢?

这就是因为我穷,不得不“自力更生”,争取稿费来吃饭过活。

在这样的生活中我也吸取了一点有益的教训,就是做学问光读不写不行。

写就要读得更认真一点,要把所读的在自己头脑里整理一番,思索一番,就会懂得较透些,使作者的思想经过消化,变成自己的精神营养。

根据这点教训,我指导研究生,总是要求他们边读边写。

他们也因此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不过要补充一句,光写而不读也不行。

解放后我有幸参加了几年之久的国内美学界的批判和讨论。

我至少是批判对象之一。

我是认真对待这一次批判的,有来必往,无批不辩,从此我开始挪动了我原来的唯心主义立场。

于是我又开始了我的新的美学行程。

这三十年来我学的主要是马列主义。

译文读不懂的必对照德文、俄文、法文和英文的原文,并且对译文错误或欠妥处都做了笔记,提出了校改意见。

1978年,我看到世界各国马克思主义学的学者们都在热烈讨论马克思的《经济学哲学手稿》,这是我在五十年代就已读过而没有读懂的,于是又把它翻出来再啃,并且把其中关键性的两章重译过。

虽不敢说我读懂了,但毕竟比原来懂得多一点。

这部经典著作受黑格尔和费尔巴哈的影响都很深。

我对费尔巴哈毫无研究,预备补了这一课后再回头去啃,但愿老天爷分配给我足够的时间和精力!

(有删改)

相关链接

①“美是主客观的统一”,是一个不断变化、生成,不断有新内容充实的命题,此命题恰恰展现了朱光潜努力突破西方主客二分的认识论框架,寻求在中国“天人合一”、“知行合一”的框架下,整合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以及西方美学的一切积极成果,熔铸新型美学系统的艰辛历程。

(宛小平《朱光潜美学思想研究》)

②我把我的信条叫作“三此主义”,就是此身、此时、此地。

一、此身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由此身担当起,不推诿给旁人。

二、此时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在此时做,不拖延到未来。

三、此地(我的地位、我的环境)应该做而且能够做的事,就得在此地做,不推诿到想象中的另一地位去做。

(朱光潜《谈修养》)

(1)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最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朱光潜最初没有研究美学的打算,“美学便成为我所欢喜的几门学问的联络线索”,说明他是误打误撞闯进美学研究的世界的。

B.学生时代的朱光潜喜欢文学,为了研究希腊文学与艺术,他漫游欧洲,考察古迹,积淀了丰厚的美学素养,为日后的研究奠定了基础。

C.朱光潜在学生时代就编写出版了三本著作,之所以取得这样的成就,一方面是因为生活所迫,另一方面也因为他天资过人。

D.朱光潜在学术研究中善于总结经验教训,他认为做学问要注意读写结合,通过阅读、思考、消化、吸收,最后转化为自己的精神营养。

E.朱光潜向读者讲述自己的美学研究历程,既分享经验,也反思现状,更展望未来,表现出学术大家独有的气度与襟怀。

(2)朱光潜的美学思想体系是如何形成的?

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6分)

(3)本文在写作上有何特点?

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6分)

(4)朱光潜的治学态度给了你哪些启示?

请结合材料谈谈自己的看法。

(8分)

第Ⅱ卷(表达题共80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

13.下列各句加点的成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

A.电影《刮痧》播出后,在社会上引起强烈的反响,人们对之评头品足,大加赞赏。

B.大伙都觉得她不管走到哪里,总是穿金戴银,珠圆玉润,一身珠光宝气,显得十分

庸俗。

C.在新加坡你可以品尝到星洲辣蟹、肉骨茶和娘惹菜等美食,品类之丰,实在是擢发

难数。

D.春节期间的哈尔滨“天价鱼”事件,无疑又在国内旅游市场掀起了一场轩然大波。

1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3分)()

A.西班牙巴塞罗那足球俱乐部球员梅西第五次获得国际足联金球奖,用来表彰年度表

现最出色的足球运动员。

B.杭州西湖边武松墓坟头被撒满玫瑰花瓣的事件引发人们热议,可是有趣的是,这座

引来关注的武松墓并不是水浒里的武松。

C.数字货币优势明显,不仅能节省发行、流通所需的成本,还能提高交易或投资的效

率,提升经济交易活动的便利性和透明度。

D.中美两国在网络安全方面的合作,表明了两国之间没有“你死我活”的决斗理由,

更没有根本的利益冲突。

15.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句是(3分)()

保护、拯救包括各种珍稀鸟类在内的濒危物种,维系生态系统的平衡与稳定,关系着人类的生存与发展。

爱护鸟类,就是爱护我们人类自己。

,。

心随影游,情伴鸟生。

我心与鸟儿一起飞翔。

A.愿鸟儿真正成为我们人类永久的朋友,让更多的人都能投入到爱鸟、护鸟的行列中

来。

B.愿更多的人都能投入到爱鸟、护鸟的行列中来,让鸟儿真正成为我们人类永久的朋

友。

C.愿鸟儿真正成为我们人类永久的朋友,让更多的人都能投入到护鸟、爱鸟的行列中

来。

D.愿更多的人都能投入到护鸟、爱鸟的行列中来,让鸟儿真正成为我们人类永久的朋

友。

16.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

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5分)()

在能源领域,煤和石油的时代已渐近黄昏。

①?

环保人士主张发展太阳能、风能、潮汐能之类的“清洁能源”。

不过有人警告说,②:

因为制造相关设备造成的污染是非常严重的。

科学家指出,③,因为核能既经济又清洁。

这种说法遭到了环保人士的嗤笑和抗议。

17.下面是中国铁建股份有限公司(中文简称中国铁建,英文“ChinaRailway

ConstructionCorporationLimited”缩写“CRCC”)的企业标志主体图形,请写出

构图要素,并说明图形寓意,要求语意简明,句子通顺,不超过80个字。

(6分)

1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一篇不少于800字的文章。

(60分)

五四青年节,学校举行“当代学生素质论坛”。

有学生代表发言说:

“我的成绩并不名列前茅,但人缘好,善解人意,不仅当上班长,还被推选为学生会主席”,而另一位学生代表发言说:

“我觉得首要的任务是学习知识,在有限的时间里充分汲取营养,充实自己。

另外,还要努力培养独立意识。

结合学生代表的发言,你认为哪种素质才是当代学生最应该具备的?

请综合材料内容和含意,写一篇演讲词,体现你的思考、权衡与选择。

要求:

选好角度,确定立意,完成写作任务。

语文参考答案

1D2C3A

4.D(驾驭百官是天子的权力,而纠察非法的人和事,则是御史的职责,岂能由厂卫处置?

陛下不相信大臣,反而相信此类人吗?

5.C(赠,是指死后赐以官爵或荣誉称号。

6.B(“想加罪于王金”有误,原文是“拱又议宥方士王金”意为“高拱又提议宽恕方士王金等人的罪过”。

7.

(1)法律是天下的公理,大小罪犯应该全部交付给法律部门。

不恰当的地方,则由我们

论告弹劾。

(判断句、“公”、“悉”“劾”各1分,句意通顺1分)

(2)去年冬天不按时节下雨下雪,灾异频繁出现,过错就在此处。

皇帝下褒扬的诏书答

复他。

(“雨雪”、“不时”、“咎”“优诏”各1分,句意通顺1分)

【参考译文】

舒化,字汝德,临川人。

嘉靖三十八年(1559)的进士。

授职为衡州推官。

隆庆初年,三次调任至刑科给事中。

皇帝任用宦官,旨令多从宫中发出。

舒化称:

“法律是天下的公理,大小罪犯应该全部交付给法司。

不恰当的地方,则由我们论告弹劾。

如果全然由敕令直接执行,则或喜或怒之事未必恰当,而法司与我们都形同虚设。

”皇帝下诏肯定了他的说法。

冬天到郊外祭天,他听到皇帝的咳嗽声,推断阴阳相遇次数又增加了,请皇帝效法上天培养藏匿的阳气,话语很真切、耿直。

有诏书称灾祸又来临了,是因为部院不处理政事,让厂卫秘密监察的缘故。

舒化与同僚上奏称:

“厂卫在京城巡察,希望查办犯法作乱的人、禁锢盗贼。

驾驭百官是天子的权力,而纠察非法的人和事,则是御史的职责,岂能由厂卫处置?

陛下不相信大臣,反而相信此类人吗?

”御史刘思贤等人也极力陈述它的危害。

皇帝都不听从。

当时高拱执政,路楷、杨顺因为诬陷并杀害了沈炼而判死罪。

高拱想改变路楷的处境,称杨顺是祸首,杨顺处死,路楷可以不处死。

舒化将狱案文件向高拱展示说:

“案狱中本来没有沈炼的姓名。

他的姓名被加入,从路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