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华大学出版社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信天游刘成章结构图 清华大学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23-11-11 10:23|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本书是清华大学《电路原理》(于歆杰、朱桂萍、陆文娟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教材的配套辅导书,结合作者多年的教学经验和学生反馈意见编写而成。书中仍按主教材分为6章,每章再以“教”与“学”过程中的多个难点和课程重点作为论题进行深入分析,并对教材中的相关知识点做了延伸和拓展(如MOSFET和OpAmp的应用)。本书还对教材中的所有习题给出了详细解答,指出了每一道习题的考查重点。 本书既可以作为普通高等学校电气工程、电子工程、自动化、计算机、微电子、软件工程、生物医学工程等专业本科生学习电路原理课程的复习指导书,也可作为从事电路原理课程教师的教学参考书。此外,书中介绍的内容对于准备参加研究生入学考试的考生和从事与电路相关专业的研究人员来说,也具有参考价值。

more >

本书是电路原理课程的辅导读物。它与其他教学资料一起,构成了清华大学电路原理课程的立体化教材体系。这些资料包括: (1) 主教材: 《电路原理》于歆杰,朱桂萍,陆文娟编著.电路原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 (2) 教学和学习辅导: 《电路原理导学导教及习题解答》(即本书)。 (3) 习题集: 《电路原理学习指导与习题集》徐福媛,刘秀成,朱桂萍编著.电路原理学习指导与习题集.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 (4) 课件: 《电路原理电子课件》刘秀成,于歆杰,朱桂萍,陆文娟著.电路原理电子课件.清华大学出版社,2008年(该课件可向主教材用量较大的高校任课教师免费赠送。请感兴趣的读者与清华大学出版社联系)。 (5) 教学网站: http://www.eea.tsinghua.edu.cn/pec,其中包括网络课堂和2007年秋清华大学电路原理课程的全程录像等多媒体资料。 整套资料的完成以教育部“高等学校电子信息科学与电气信息类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分委员会编写的电子信息科学与电气信息类平台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为依据。对于电路分析基础课程(信息学院本科生学习,64学时),上述5项内容构成了完整的教学支撑环境; 对于电路理论基础课程(电机系本科生学习,96学时),则将主教材替换为《电路原理(第2版)》江缉光,刘秀成主编.电路原理(第2版).清华大学出版社,2007即可。 写作本书的目的主要可以归结为以下三点。 1. 说意犹未尽之话 毋庸置疑,电路原理中有些知识点是需要颇费笔墨才能阐述清楚的。但如果在主教材中对每个知识点都言之务尽,则定会使整本教材显得冗长而重点不清,因此作者在编写过程中不得不有所取舍和保留。篇幅的减少必然带来读者理解上的困难,而且由于某些章节的编排与目前国内其他电路原理教材差别较大,因此很有必要向读者解释清楚作者的写作初衷。本书无疑是畅谈这些意犹未尽之话的最佳去处。 2. 答似是而非之疑 电路原理这门课程的一大特点就是知识点特别多,而且很多知识点相互之间关系紧密。这些知识点往往在学生的若干后续课程中被反复应用。因此对基本概念有清晰而正确的理解是电路教学的基本要求之一。遗憾的是,作者在课下与学生交流或面试研究生的过程中经常发现,学生能够快速而准确地做对习题,但对基本概念的理解却比较肤浅,经不起推敲。所以有必要对电路原理中学生理解时容易似是而非的一些基本概念进行深入的剖析。 3. 解章后练习之题 尽管作者始终认为题海战术对学好电路原理课程是不适用的,但认真完成适量的练习是学好电路原理的必要手段。学电路,切忌眼高手低、浅尝辄止,务必要踏踏实实算出结果来。关于这一点,在主教材中已有较多讨论,这里就不再赘述。本书给出所有主教材章后习题的完整解答,供读者参考。 本书的写作目的决定了其写作风格。在内容的组织和编排上也许会稍显松散,有点“信马由缰”的感觉,但所有的论题都是有感而发。它们汇集了作者在编写主教材和教学过程中的很多体会,基本上都是电路原理课程教学中必须强调的重点或是学生学习过程中容易出错或难以理解的难点,也有些内容需要和后续课程中的若干知识点相互联系起来才能理解得更为深刻,例如第2章和第4章中与MOSFET相关的部分(目录中已经用 * 标出)。这一部分内容也许并不适合学生阅读,但对于教授电路原理课程的老师来说,却是很有必要搞清楚的。作者非常欣赏清华大学郑君里教授所著《教与写的记忆——信号与系统评注》郑君里,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的写作风格,虽然我们不可能具备大师那样举重若轻的高超技巧,但我们笃信“取法于上,仅得为中,取法于中,故为其下”李世民《帝范》卷四,因此这种略显轻松的写作风格是我们乐于尝试的。 本书每一章的若干论题篇幅不等,它们之间的联系并不紧密,有时可能需要一些后面的知识才能读懂前面的内容。从导学的角度看,这也许会给学生造成一些困难; 但从本书的另一出发点——导教的角度看,这种阐述方法也许会帮助教师或者已经全部学完本课程的学生更加深刻、正确地认识一些知识点之间的相互联系。 本书的写作分工基本与主教材相同,即朱桂萍主要负责第5、6章的编写,于歆杰主要负责第1、2、4章的编写,陆文娟主要负责第3章的编写,刘秀成对各章均有贡献。正是由于本书具有略显轻松的写作风格,同时并不要求体系完整,因此可以允许教师针对其他内容编写自己感兴趣的话题。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难免存在错漏之处,我们恳切希望读者多多批评指正。联系方式为: 朱桂萍,北京市清华大学电机系,100084,01062794878,[email protected]

more > 暂无课件 暂无样章 暂无网络资源 扫描二维码 下载APP了解更多

版权图片链接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