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号量和PV操作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信号量的同步怎么算 信号量和PV操作

信号量和PV操作

2024-07-13 21:1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转载自:https://blog.csdn.net/cs_hnu_scw/article/details/80204038

 

一:信号量的本质    信号量(semaphore)的数据结构为一个值和一个指针,指针指向等待该信号量的下一个进程。信号量的值与相应资源的使用情况有关。当它的值大于0时,表示当前可用资源的数量;当它的值小于0时,其绝对值表示等待使用该资源的进程个数。注意,信号量的值仅能由PV操作来改变。 二:信号量机制的功能    进程间通信处理同步互斥的机制。信号量是一个计数器,可以用来控制多个进程对共享资源的访问。它常作为一种锁机制,防止某进程正在访问共享资源时,其他进程也访问该资源。 三:PV操作的含义    PV操作由P操作原语和V操作原语组成(原语是不可中断的过程),针对信号量进行相应的操作。 四:PV操作的定义     其中S表示信号量的值,P表示P操作,V表示V操作;     P(S):①将信号量S的值减1,即进行S = S-1;             ②如果S < 0,则该进程进入阻塞队列;           ③如果S >= 0, 则该进程继续执行;         ④执行一次P操作其实就是意味请求分配一个资源,所以针对②和③来说就好理解了,当信号量的值小于0,那么就表示没有可用资源,那么进程就只能进行等待其他拥有该资源的进程释放资源之后,才能进行执行;当信号量大于0的时候,那么表示还有足够的资源,所以,当前进程就可以继续执行;     V(S):①将信号量S的值加1,即 S = S + 1;             ②如果S > 0,则该进程继续执行;         ③如果S < 0, 则释放阻塞队列中的第一个等待信号量的进程;         ④执行一次V操作其实就是意味释放一个资源,所以针对②和③来说就好理解了,当信号量的值大于0,那么就表示有可用资源,那么表示信号量的资源足够进程进行申请,就不需要将进程进行放入到阻塞队列中;而当信号量小于0的时候,就表示针对这个信号量,还有其他的进程是已经进行了申请信号量的操作,而只是之前是无法满足进程获取资源的,简单点说,就是表示阻塞队列中还有其他的进程是执行了P操作,在等待信号量,所以,这样的话,就讲阻塞队列中的第一个等待信号量的进程进行处理即可;    我觉得,通过我上面对PV操作以及信号量的解释,大家应该对整个的过程有了一个简单的理解了,可能这里面有点绕,但是好好的读一下我写的,慢慢的揣摩下,应该就理解了,这可能和我们平常的逻辑不是非常的切合,但是,理解了就会觉得,其实这就是PV操作的一个好处。下面,我用一个例子来帮大家更好的理解一下。 五:实例分析信号量和PV操作之间的处理过程 实例:现在有三个进程分别是A,B,C,它们三者都是需要信号量S的临界资源,而信号量的初值为1(所以,当它们三者进行申请资源的时候,也就只会让一个进程得到资源进行执行) 第一步:很幸运,A首先进入临界资源中,那么它就需要执行P操作之后,所以,此时信号量就变成S = 0; 第二步:而后B也进入临界资源,但是A还没有将资源释放,B执行了P操作进行申请资源,所以,此时信号量就变成S = -1; 第三步:同理,而后C也进入临界资源,但是A还没有将资源释放,C执行了P操作进行申请资源,所以,此时信号量就变成S = -2; (通过前面三步,这时候的情况就是,A在正常执行,但是还没执行完成并没有释放资源,而B和C都是出于阻塞队列,因为没有足够的资源呀,所以,这里是不是很好理解呢?那么,很好,我们继续!) 第四步:哇塞,A终于执行完成了,那么由于PV操作必须是成对出现的,所以,A肯定是要执行V操作的,所以此时,A将资源释放出来,那么信号量就变成了 S = -1 (因为第三步的时候S=-2,而执行V操作就是相当于释放一个资源,所以这里就变成-1,这个理解不难吧) 第五步:因为A执行了V操作,那么就会唤醒阻塞队列中第一个进行等待的进程,那么从前面可以得到,是B先等待的,所以自然而然的就将B进行唤醒,所以,这时候,B就开始进入临界区进行相应的执行处理;(我觉得,有可能有朋友会问,那现在B进行临界区操作了,那么不应该要先执行P操作获取资源才可以吗?大家,请注意一下,并不是的,因为B我们知道,它其实是从阻塞队列中被唤醒出来的,而它之所以进入到阻塞队列,就是因为之前执行了P操作,导致那时候没有足够的信号量让其能够进行执行,所以,现在只是相当于唤醒操作,就不需要再一次进行P操作,就类似我们进程中的从就绪状态变成执行状态了。因为A执行了V操作,B就从阻塞到就绪,当有资源的时候,那么B自然就可以进入到运行状态了,这样理解是不是就比较好了呢?---注意:这是打个比方来帮助大家理解) 第六步:B执行完成之后,同样,再进行V操作,所以,此时,信号量 S = 0 第七步:由于B执行了V操作,那么唤醒了阻塞队列中的第一个等待进程,即是C,所以这时候,C就获得了临界区的资源,那么就可以开始执行了; 第八步:C执行完成之后,同样,再进行V操作,所以,此时,信号量 S = 1 第九步:三个进程都执行完成了,并且阻塞队列也没有等待进程,这样是不是就实现了进程之间的通信呢?并且,有没有发现,从开始到结束的时候,信号量的值是没有改变的,都是S = 1。这样,是不是就很好理解了?有说到的内容,信号量的值其实是不会发生改变的。。到这里,基本上,进程的通信就可以完成了,PV操作也都结束了。 我想,有可能有些朋友会问,如果现在又有进程D到来了并且它也是需要ABC一样的临界资源,此时又是如何的呢? 第十步:很简单,因为这时候S = 1 ,而 S > 0,那么这时候D来了的话,就可以直接执行啦,即执行P操作,这样 S = 0,然后D执行它需要的操作,执行完成之后再进行V操作,即释放资源,这时候 S = 1,所以,又回来这样的情况啦。 第十一步:针对第十步的情况,如果此时,又有一个进程E来了(哇塞,这么多,很可恶~~),又会发生什么呢?其实,只要我们明白了工作原理,很容易就理解的了,那么由于这时候 S = 0 ,无法让E继续执行,所以E先执行P操作,S = -1,然后就被放入到阻塞队列去了,而当D使用资源之执行完成之后,由于D执行了V操作,所以S = 0 ,这时候唤醒等待队列的第一个,所以E就获得了执行的机会,那么E就开始执行,执行完成之后进行V操作,所以,S = 1 ,很明显,又是到最初的状态啦。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