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曲喀秋莎,铁血柔情与豆田:俄罗斯农业大盘点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俄罗斯耕地主要分布在哪里为什么 一曲喀秋莎,铁血柔情与豆田:俄罗斯农业大盘点

一曲喀秋莎,铁血柔情与豆田:俄罗斯农业大盘点

2024-07-08 07:3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1、农业区分布

俄罗斯横跨寒带、亚寒带和温带三个气候带,大部分地区处于北温带,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围绕着东欧平原及西西伯利亚平原,农业生产集中于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南部、南西伯利亚地区、黑海沿岸亚热带地区、西北部地区和西部地区。

整体来看,俄罗斯种植业以谷物为主,集中分布于以东欧平原为中心的欧洲大陆人口聚集区。其中,东西伯利亚和远东南部地区主要作物为小麦、黑麦及燕麦;南西伯利亚地区为小麦主产区,亦是俄罗斯主要的商品粮基地之一;黑海沿岸亚热带地区为俄罗斯境内仅有的湿润亚热带地区,主要作物包括茶树、柑桔类、油桐树等亚热带作物及芬香油料作物、烟草;西北部地区是俄罗斯谷物、奶牛、亚麻、马铃薯的重要产区,该地区农业开发历史悠久、农业生产潜力较大,是俄罗斯土地资源潜力较大的地区;西部地区是俄罗斯的黑土区,农业自然条件有利于作物生长,也是俄罗斯的甜菜、谷物、畜牧业生产带。

自2010年起,俄罗斯就一直在开垦这片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黑土带,逐步加大农产品的种植面积。俄罗斯有近4亿公顷土地具有农用价值,而目前实际使用量仅为50%左右,开发潜力巨大。肥沃的土地及低廉的土地成本,令俄罗斯农产品在全球出口竞争中拥有巨大的优势。

2、作物种植情况

俄罗斯农作物种植结构比较单一,粮食作物是种植业最重要的部分,种类主要包括小麦、大麦、燕麦和黑麦。除却粮食作物,俄罗斯经济作物中油料作物收获面积居于前列。俄罗斯传统油料作物为葵花籽,但大豆、油菜籽这些非传统油料作物的种植亦随着近些年中国企业赴西伯利亚地区垦荒而获得了较快的增长。

在前期西方制裁的背景下,俄罗斯加大了对农业资金投入与政策扶持,农产品收获面积及产量呈现出良好的增长态势。2017/18年度,俄罗斯主要谷物及油料收获面积从2000年的4290万公顷增加到5250万公顷,增加近1000万公顷。从种植结构上来看,近些年来大麦、黑麦及燕麦种植面积呈现下滑走势,取而代之的则是小麦种植面积的增长;与此同时,葵花籽及大豆、油菜籽的种植面积亦获得一定增长。产量方面,小麦作为传统种植作物,增长数量最为显著,2000-2017年期间增加四千多万吨。油籽产量整体趋增,作为非传统种植作物的大豆及油菜籽产量亦取得较大幅度的增长。2000-2017年期间,俄大豆产量从32万吨增至362万吨,油菜籽产量从13万吨增至150万吨,葵花籽产量从367万吨1036万吨。

因俄罗斯全面禁止转基因,且地广人稀,土地管理方式较为粗放,导致农作物整体单产水平相比全球较低。其中,小麦与葵花籽作为俄罗斯传统种植作物,因管理经验较充足,且这些品种转基因普及率不高,与全球单产水平差距不大。相对而言,作为非传统作物的大豆及油菜籽,因管理经验稍有欠缺且全球转基因普及率高,令俄非转品种单产呈现较大的劣势。根据ISAAA发布的《2017年全球生物技术/转基因作物商业化发展态势》,截止2017年底,全球转基因大豆种植面积为9410万公顷,应用率高达77%;转基因油菜籽种植面积1020万公顷,应用率达虽仅有30%,但亦呈现19%的年增长率。

虽非转基因品种单产水平不具备优势,但俄罗斯土地肥沃,较高的非转农产品质量给予其单价一定的溢价。此外,当地土地及人力成本较低,仍令俄罗斯农产品生产在全球依然具有相当的优势。以大豆生产为例,普渡大学的两位教授分析了包括阿根廷、巴西、俄罗斯、乌克兰和美国在内的七个典型大豆种植农场的成本收益比较,发现俄罗斯典型农场产出虽偏低,但在低廉的生产成本下,种植收益相比典型美国农场仍具有相当的优势。

3、出口情况

肥沃的土壤、政府的大力支持和拥有靠近黑海主要港口这一优势,令俄罗斯粮食的成本最低能降到中东粮食市场上的主要国际对手的一半左右,极具出口优势。当前俄罗斯的农产品出口结构以谷物及油脂油料为主,谷物类主要有小麦、大麦、黑麦及玉米,油脂油料则主要包括葵花籽及产品、菜籽油、豆油。

在全球谷物出口中,当前俄罗斯已成为全球最大的小麦出口国,且大麦及黑麦出口量均居全球第3位。根据最新的USDA预测数据,2018/19年度,俄罗斯农产品出口全球占比中,小麦将达到18.3%,大麦达16.9%,黑麦达14.9%。而在全球油脂油料出口中,俄罗斯的葵花籽及产品出口份额占比亦不低。俄罗斯分别凭借21.7%、16.1%的出口份额成为继乌克兰之后的第二大葵花油及葵花粕出口国,菜籽油及豆油出口亦居于前列。

俄罗斯于2002年开始大规模出口粮食,并进入小麦前十大出口国。在西方经济制裁和国际能源价格低迷的2015年,俄罗斯农业逆势增长,在随后的几年中粮食产量连创新高,一跃成为成为全球最大粮食出口国。近些年来,在俄罗斯农业生产得到快速发展的同时,农产品出口呈现快速增长的态势,成为拉动俄罗斯经济增长的一大亮点。在国际粮食市场上,俄罗斯正取代美国和欧盟,成为新一代领导者;而在全球油脂油料市场上,俄罗斯现亦占据着一席之地,并预计将在中美贸易战波及农产品领域的历史机遇下获得较快增长。

俄农业强势崛起,从宏观上来看主要得益于政府政策,微观上来看主要受益于成本优势。随着经济形势好转,俄开始进一步加强农业私有化的改革力度,加大国家对农业的支持,而国际油价跳水和西方制裁等外部因素的刺激,加快了农业崛起的速度。与此同时,在中美贸易战长期化的背景下,原进口自美国的农产品尤其是油籽需要进口替代,加强中俄双方在农产品领域的合作是符合双方共同利益的,发展潜力必将十分巨大。

二、俄扩种大豆的优势及潜力

1、适宜的大豆生长环境

俄罗斯拥有全球最大的黑土带,分布在俄罗斯顿河、伏尔加河流域、远东地区的黑龙江流域及贝加尔湖周边地区。黑土有机质含量大约是黄土的十倍,是肥力最高、最适宜农耕的土地。虽然大豆比较耐瘠薄,对土壤条件的要求不很严格,但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丰富的土壤依然最适于大豆的生长,令拥有全球近1/3面积黑土带的俄罗斯具有扩种大豆的巨大潜力。

此外,大豆属于喜温作物,在温暖气候条件下生长较好,俄罗斯的自然条件十分符合其生长要求。俄罗斯大部分地区处于北温带,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温差普遍较大,1月平均温度为-1℃到-37℃,7月平均温度为11℃到27℃,年降水量平均为150~1000毫米。

大豆种子在温度达到6-7℃时即可发芽,但生长期最适宜的温度在20℃附近,鼓粒成熟期适宜的温度为19-23℃。俄罗斯昼夜温差大,有利于大豆鼓粒期光合产物的积累及大豆脂肪含量的提高,而在相对较低温度条件下,则有利于大豆蛋白质的形成及蛋白质含量的提高。

大豆整个生育期所需要≥10℃的活动积温,因品种不同而有较大差异。其中,夏播早熟品种约为1600℃,晚熟品种要求在3200℃左右;较高纬度的品种需要的积温少,较低纬度的品种需要的积温多。俄罗斯的五大农业区基本满足大豆生长所需的积温条件,较高的降雨量亦能满足需水较多的大豆生长要求。

根据俄罗斯大豆联合会主席萨纳金,俄罗斯境内具有农用价值的土地约4亿公顷,其中适合种植大豆的区域面积高达2.5亿公顷。目前俄大豆种植面积仅250万公顷,在该国约8060万公顷的农田总面积中仅占约3%。而俄罗斯大豆联合会在评估后则认为,若充分利用各种有利条件,俄大豆年产量将有望超过3000万吨。

2、开发潜力巨大的土地资源

俄罗斯土地辽阔并拥有全世界最大的肥沃黑土带,发展农业的优势十分明显。当前其农业发展主要集中于人口及城市聚集的东欧平原及其周边地区,偏远的西伯利亚及远东地区仍有超过50%的土地资源尚未开发。其中,俄罗斯拥有高达2.2亿公顷的农业土地,但目前实际使用量仅在1.25亿公顷左右,除却尚未开垦,许多优质土地亦因劳动力缺乏出现大面积撂荒现象。在此背景下,俄罗斯出台了一系列政策鼓励远东地区农业开发,如2016年普京颁布《俄罗斯远东地区土地免费配发法案》,俄罗斯公民赴远东可免费获1公顷土地永久所有权,但仍收效甚微。

与劳动力相比严重过剩的土地资源令俄罗斯土地租金十分低廉。据悉,1公顷土地每年的租金仅在数元至数十元之间,相比其他生产成本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此外,俄罗斯农业区土地辽阔、平坦肥沃,大规模机械化作业的进行亦有助于节约大量的人工成本。低廉的土地及人工成本吸引了众多中国企业争相跨境投资俄罗斯农业。近十年以来,国内企业对俄罗斯农业投资占总投资的比例在20%附近,并呈现良好的增长态势,2016年,中国企业对俄罗斯农林牧渔直接投资额超过30亿美元。

其中,西伯利亚及远东地区土地资源丰富,劳动力短缺,为中俄开展农业合作提供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和前提条件。与黑龙江省接壤的自然条件较好的阿穆尔州、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和滨海边疆区是全俄大豆和土豆的主产区,但这些地区土地肥沃、劳动力短缺,大豆扩种潜力巨大。

3、中俄便利的运输条件

中国与俄罗斯陆路相连,漫长的陆地边境线给予了中俄便利的交通,令两国贸易上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从俄罗斯农业区及铁路、航线分布图可以发现,黑海沿岸亚热带农业区及西北部、西部农业区以人口稠密的东欧平原为中心,这些地区生产的谷物及油籽通过黑海港口经航运出口较为便利;而对于西伯利亚及远东农业区,因地处中西部,西运需经黑海,东运需经海参崴,路途遥远令运输成本并不具备优势。相对而言,南运出口至中国则具有良好的交通运输优势。

此外,中俄两国相邻地区的自然条件、气候条件也十分相近,亦利于中国种植的农作物的推广。例如,与黑龙江省接壤的阿穆尔州、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和滨海边疆区就是全俄大豆主产区,在这些地区扩种大豆的推广成本也相对较低。

4、中美贸易战背景下的政策支持

在农业领域,中俄的农业合作正在不断加强,农产品贸易已经成为中俄贸易新的增长点。2016年,俄罗斯向中国出口的农产品规模大幅增长,同时,俄罗斯农产品10年来第一次实现对华贸易顺差。相应的,中国当前也已经成为俄罗斯农产品最大进口国。在中美贸易战长期化背景下,中俄农业合作发展前景仍将十分广阔,两国的农产品贸易有进一步发展的巨大潜力与趋势。

我国对进出口粮食控制十分严格,不同国家的不同农产品进口有指定口岸要求,且需落地加工以灭活。其中,满洲里及黑河为大豆进口指定口岸,2017年,俄罗斯大豆产量360万吨,对中国出口约60万吨,原则上以中国人种植的为主。国内对企业进口俄罗斯粮食有比较严格的限制条件:首先,企业需具备境外投资资格;其次,国内专家将赴企业海外种植基地考察是否满足检验检疫标准;最后,进口的粮食在口岸附近必须完成落地加工。目前中俄双方已签署了关于俄罗斯小麦、玉米、水稻、大豆和油菜籽输华植物检疫要求议定书。其中,中方允许进口俄阿尔泰边疆区、克拉斯诺亚尔斯克边疆、新西伯利亚州、鄂木斯克州出产的小麦,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滨海边疆区、外贝加尔边疆区、阿穆尔州、犹太自治州出产的玉米、大豆、大米及油菜籽。

但在中美贸易战长期化背景下,中俄农业合作将获得进一步的强化,进口限制或将有所放松。据俄联邦动植物卫生监督局最新消息,中国政府相关部门将研究从俄罗斯所有地区进口小麦、大豆、玉米和其他粮食产品的可能性,或将扩大允许进口俄粮食产品的地区清单,在提供相关必要资料进行植物卫生风险分析和出境检测后允许俄罗斯所有地区向中国出口小麦、大豆、玉米、大米、油菜籽。而在未来的农产品贸易中,两国将投资11亿美元建设30个粮食码头及遍布全俄29个谷仓。

除了双方上层双边贸易外,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也开始在俄罗斯开辟新农场,特别是靠近俄罗斯的黑龙江地区。据不完全数据统计,目前每年进口的俄罗斯大豆相当大比例是中国人种植后返销回来的。

三、总结

在中美贸易战长期化的背景下,为弥补停止进口美豆引发的粕类供应缺口,国内积极放开包括大豆在内的油籽进口,与此同时,寻找适合扩种大豆及其他油籽的耕地也成为重中之重。从全球主要农业带的种植情况及潜力来看,除却巴西、阿根廷等大豆传统种植国,拥有全球最大黑土带的邻国俄罗斯亦具有得天独厚的优势。

俄罗斯耕地面积广阔、土地肥沃,具备发展农业的优良条件。土层深厚、有机质含量丰富的土壤最适于大豆的生长,令拥有全球最大黑土带的俄罗斯具有扩种大豆的巨大潜力。从俄罗斯主要农业区自然条件来看,气温、积温及降水等均有利于大豆的生长。当前西伯利亚及远东地区拥有大量肥沃土地尚未开垦,仍有巨大的开发及大豆种植潜力。此外,中国与俄罗斯陆路相连,交通便利,中俄间贸易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优势。若国内长期停止进口包括美豆在内的美国农产品,农业生产极具潜力的俄罗斯完全可以替代美国作为进口的备选来源。

虽然当前在俄罗斯进行农业投资仍有一些不利因素,如政策、人力、基础设施等方面,但在俄罗斯将农业视为未来经济的希望及中美贸易战长期化的背景下,这些不利因素将在双方努力下逐渐获得解决。总体来看,凭借中美贸易战这一契机在俄罗斯扩种大豆是可行的,或将深远地影响全球大豆乃至农产品的生产及贸易格局。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