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教育公平与社会公平正义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促进教育公平作文 谈教育公平与社会公平正义

谈教育公平与社会公平正义

2024-05-24 18:0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基石。

自古以来,在中国老百姓心中始终有三件大事,即教育、医疗和住房,可以说这三件事是民生的主体和基础,也是社会治理能力和公平正义程度的重要体现。其中,教育是百姓的头等大事。中华文明之所以能够5000年星火相传,灿烂不熄,就是因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尊师重教,爱学习善学习。老百姓不仅向来对教育的质量要求高,而且对教育的公平程度要求更高,“不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几乎是每个家长的共同心愿。因此,我们不仅要为人民提供优质的教育,而且更要为人民提供公平的教育。

要让教育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教育是人们获得知识的重要途径,是人生成长成才不可或缺的阶梯。习近平指出:“教育是提高人民综合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重要基石,是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决定性意义的事业。”我们的教育是人民的教育,发展教育为了人民,教育发展依靠人民,教育发展的成果也必须让人民共享。

办好农村教育,缩小城乡差距。我国人口多、国土广、地区差异大,有2.6亿学生和1400万教师,搞好教育事业任务艰巨。当前,我国教育的城乡差别还较大,这既是教育公平问题,也是发展平衡问题。消除教育的城乡差别,既是我国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要求,又是实现全面小康和民族复兴的必然要求。没有优质公平的教育,就不可能有人才辈出的社会;没有大量人才,就无法顺利实现小康和复兴。我们不能再忽视广袤的农村,我们要让农村成为育人育才的广阔天地,成为杰出人才生产基地。习近平指出:“当今世界,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特别是经历了历史上罕见的国际金融危机,各国纷纷调整发展战略,更加注重科技进步和创新驱动。当今世界的综合国力竞争,说到底是人才竞争,人才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更加突显。‘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实现,归根到底靠人才、靠教育。”

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缩小校际差距。2016年4月26日发布的《教育蓝皮书——中国教育发展报告(2016)》指出,中国大城市居民对义务教育均衡发展的总体满意度在提高,但是,义务教育阶段的校际差距明显,居民反映强烈。在区域内部,重点学校长期积累的名牌效应不断固化,家长的择校冲动十分强烈,学校之间的差距在短期内很难明显缩小。要想实现教育资源的均衡发展,政府关注是关键,教育改革是根本。唯有政府对各类学校给予同样的关注,同待遇等投入,才会逐步消除“重点”情结和“名校”效应。教育主管部门要转变理念,消除“嫌贫爱富”论和为升学率论,公平对待每一所学校、每一个老师和每一个学生,把教育质量和教育公平放在同样地位来抓。

加大对特殊群体扶持力度,缩小群体差距。教育公平是社会公平的重要基础,有社会公平均衡器的作用。在现代社会中,教育的阳光应更多地播撒在因各种原因而处于困难之中的特殊群体身上。要健全困难学生资助体系,要完善特殊体系,要加大对特殊学生的资助力度,要着力解决随迁子女享受同等教育等问题。要让公平教育的光辉,灿烂每个家庭,使学有所教,人人出彩。

以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社会公平正义是全面深化改革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全面深化改革必须以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增进人民福祉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如果不能给老百姓带来实实在在的利益,如果不能创造更加公平的社会环境,甚至导致更多不公平,改革就失去意义,也不可能持续。要通过深化改革,完善制度,强化监管,综合施策,努力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展开全文

让人人都享有人生出彩机会。教育是出彩人生的基石,是人生出彩的加油站。没有人人享有的公平教育,就不可能有公平的出彩机会。尽管新中国成立69年来,我国教育事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巨变,但是,我们一定要清醒地认识到,我们的教育、特别是教育公平问题,离人民的期盼还有较远的距离。我们优质教育资源,大多还集中大城市、发达地区,甚至共同生活在同一个城市中人们也无法享受到同等的教育。教育公平问题,已经成为许多家长的“心病”。为了孩子教育,人们不得不买高价的学区房,不得不交高额的“代培费”或“赞助费”,不得不“求爷爷、拜奶奶”走各种“门”。时至今日,还有人把教育当作“摇钱树”,还有人把教育当作“收费站”,上索国家财物,下取百姓钱粮;还有人在给教育设置各种“门槛”,在给学习建造各种“围墙”。口袋没钱上学难、上重点更难,一次考试成绩差就别想进“重点”;明明是公共财产的实验设备,却被某些部门、甚至个人或几个人长期占有,变成了事实上的私产。教育公平问题,不仅是影响社会公平正义的重要因素,而且也是影响政府公信力的重要因素,还是影响人民获得感和社会安定的重要因素,必须引起全社会的高度重视。习近平指出:“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人民期盼更好的教育、更加公平的教育,我们就必须办出让人人公平共享的教育事业。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中央领导,坚持把促进公平作为基本国策之一,加快缩小城乡、区域、校际、群体等教育差距,努力形成惠及全民的公平教育。习近平指出,要让人人“都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都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都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同成长进步的机会”。教育公平不仅体现着一个国家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的水平,而且也体现着一个执政党的执政理念。教育是奠定社会公平的基石之一,也是影响民众公平感最重要的因素之一。教育公平是人生公平的起点,教育是促进人的社会化的最有效手段,是实现个人发展的主要途径。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能够显著地改善人的生存状态,是缩小、消除甚至超越每个人先天性差距的最有效手段,是实现社会公平“最伟大的工具,最有效的渠道”。习近平指出:“努力让每个孩子享有受教育的机会,努力让13亿人民享有更好更公平的教育,获得发展自身、奉献社会、造福人民的能力。”

深化教育改革,实现教育公平,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实现教育公平的希望在改革、措施在改革、途径在改革,改革是实现教育公平的关键一招、唯一一招。要坚决破除既得利益的羁绊,实现教育公平。改革是利益关系的调整,不只是增量利益调整,更多要触动已经被固化的不合理的存量利益格局。我国教育改革面临的种种挑战,背后或多或少都有各种各样既得利益的掣肘,不破除既得利益的羁绊,改革就难以突破。要坚决破除“社会优势阶层”的利益羁绊,实现教育公平。要破除“权力择校”和“金钱择校”,“不为五斗米折腰”是中国知识分子的伟大精神,不能让教育向金钱和权力下跪,也不能让困难学子向学校下跪。要坚决破除教育管理者的利益羁绊,实现教育公平。政府要向教育主管部门放权,教育主管部门要向学校放权,要实行负面清单制,让懂教育的管教育,让懂教学的当老师。要完善教育体制机制,建立公平的教育管理制度,健全促进教育公平的政绩考核制度,坚定公平教育的政策导向。

教育公平关乎每个人的切身利益,关乎整个社会肌体的活力和健康。我们必须加快推进教育改革的进程,让中国教育尽快实现公平、实现普惠,让教育的阳光照亮每个人的人生之路。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