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修行的六种境界:开示众生如何“超凡入圣”!(上)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佛教修练的最高境界 佛教修行的六种境界:开示众生如何“超凡入圣”!(上)

佛教修行的六种境界:开示众生如何“超凡入圣”!(上)

2024-06-09 17:25|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0 分享至

用微信扫码二维码

分享至好友和朋友圈

人生有各种境界,著名的如国学大师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谈到:“古之成大事业,大学问者,必经过三种之境界。”并用“昨夜西风凋碧树”、“衣带渐宽终不悔”、“众里寻他千百度”三句词来阐述。

在佛教的修行中,也有一种关于修行境界的著名说法,这就是由隋代天台宗开宗祖师智者大师提出来的“六即佛”说:1.理即佛,2.名字即佛,3.观行即佛,4.相似即佛,5.分证即佛,6.究竟即佛。

什么叫“即”呢?佛教有“即心即佛”之语,意谓求佛无须向外,众生之心本来就具有佛性,与诸佛菩萨没有区别;只是由于众生妄想颠倒执著的缘故,而对本具之佛性不知不见,因此智者大师说“六”,目的在于给修行人指明修行的方向和方法,令其舍一切凡情妄执,渐而超凡入圣,次第得证究竟解脱,还回本来清净。

对此,南宋的普润大师(无机子)曾作《六即佛颂》,以赞颂的形式来阐发智者大师的“六即佛”说。此颂言简意赅,可谓总摄了“六即佛”说的精要;下面,我们就通过该颂来简单了解一下,佛教修行“超凡入圣”的这六种境界:

1.理即佛:动静理全是,行藏事尽非。冥冥随物去,杳杳不知归。

“理”,指一切众生本具之佛性。“动静理全是”,是说佛性之理时时刻刻存在,动也存在,静也存在,无论穿衣吃饭、行住坐卧都存在。我们与佛形影相随,纤毫不离,因为我们的本心即是佛。但是,“行藏事尽非”,表明“一切众生皆有佛性”,只是从理上说的;而从事上看,则完全不是这样,众生的所作所为皆与佛性之理相违背。

“冥冥随物去”,进一步指出众生在冥昧当中,六根(眼耳鼻舌身意)随逐外境而生贪、瞋、痴、妄之心,无有止息;“杳杳不知归”,则言众生因此而枉受六道轮回,生死无穷,不知回光返照,归向自身本具之佛性。

这是第一种境界,众生本具佛性之理,却全然无闻无信,是谓“理即佛”。从修行的阶位来说,属凡夫位。

2.名字即佛:方听无生曲,始闻不死歌。今知当体是,翻恨自蹉跎。

“无生曲”、“不死歌”,是形容佛性之理没有生灭。众生得遇机缘,或从善知识处,或由佛经之中,始闻不生不灭、本心具足的佛性之理。于是豁然有悟,了知我心之当体即是佛,根本不用向心外求法,反过来悔恨从前昏昧,随逐外境,妄自蹉跎。

这是第二种境界,明白了心就是佛,佛就是心,有了佛的名字(概念),但还没有采取行动,是谓“名字即佛”。从修行的阶位来说,仍属凡夫位。

3.观行即佛:念念照常理,心心寂幻尘。遍观诸法性,无假亦无真。

知道了理即佛、名字即佛,就要采取行动,开始修行,按照教法修观,故曰观行。“念念照常理,心心寂幻尘”,是说念念观照此灵明真常的佛性,以此熄灭虚幻的尘缘,懂得“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故念兹在兹,唯观一心,不随妄境纷扰。“遍观诸法性,无假亦无真”,是说观察一切诸法的体性,皆是因缘假合,空无自性,本由心造,故无真假的差别。

这是第三种境界,观行已起,开始用功修行,是谓“观行即佛”。从修行阶位来说,属于凡位中的外凡。

(未完待续)

/完.

~如果您觉得还不错,

~您的举手之劳,

是对我们最大的支持与鼓励!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阅读下一篇/ 返回网易首页 下载网易新闻客户端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