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行路上的几道坎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佛心果和菩提果的区别在哪里 修行路上的几道坎

修行路上的几道坎

2024-07-15 10:52|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见道位是关键,见道就是见到那个道路、真理,知道如何修行。声闻乘见道就是“初果人”,会知道修到阿罗汉的方法。缘觉见道会知道修到辟支佛的方法。大乘见道就是七住位明心开悟的菩萨,会知道修到究竟成佛的方法。从第七住一直到初地都算是见道位。初地以上一直到等觉菩萨,还没成佛以前,都算修道位。究竟位就是究竟佛。

二、几个位阶、关口的界定

1、声闻乘开悟(解脱道果位为初果向)。

实证“六见处” (五蕴无常、苦、空、非我)[1]。声闻乘的开悟有两个重点,一是观行必须周遍,要达到“尽所有性”的程度。二是要通过因果报应和生死轮回这一客观现象推论并确信生死轮回中有一个常恒、不变异的主体第八识存在。(问:声闻乘开悟这一提法缺经教依据。答:这是浓缩版,充分的论述请看《实证佛教导论》。)

“尽所有性”是世俗谛的观行达到周遍、没有渗漏的程度。对于五蕴非我的实证,《杂阿含经》要求必须“若过去、若未来、若现在,若内、若外,若粗、若细,若好、若丑,若远、若近,彼一切如实观察,非我,非异我,不相在”。要求在过去、未来、现在、内、外、粗、细、好、丑、远、近等各种情况之下去检查五阴是不是无常、苦、空、非我。只要有某个部分确定不了,就表示你的观行没有做到“尽所有性”。这要使用逻辑推理才能够达到尽所有性,因为其中的“若未来”是指未来的五蕴,“若远”可以远到数百亿光年之外,“若细”可以细小到如光子、电子、四大极微,这些都不是我们可以一一现见的五蕴,然而你却必须完成现观,才算“尽所有性”。

施设“声闻乘的开悟”这个层次,主要是针对已经实证“六见处”,而不能转依真如的人而言,这种人在解脱道上的果位是初果向而不是初果。例如,有的人可以讲解正确的声闻法,但是却会取相分别而赞自毁他,将来不见得能够离开三恶道的果报,这样的人没有不堕恶道的功德,所以不是初果。

2、声闻乘见道(解脱道果位为初果)。

开悟是世俗谛的观行成就。由开悟所得的知见,转入胜义谛,能够离开法相的系缚,才是见道。转依真如是三乘见道的必要条件,缺少这个条件,最多只是初果向而已。

“尽所有性”是世俗谛的开悟,“如所有性”才是胜义谛的见道。要具足“尽所有性”和“如所有性”才是声闻见道。经教依据:《瑜伽师地论》卷85 “云何方便?谓于诸行中依如所有性及尽所有性修无常想,依无常修苦想,依苦修空、无我想,因此得入谛现观时,由正观察所知境故,获得正见。”从这里可以知道,如所有性和尽所有性都是见道以前必须修习的法,必须满足这两个观行,才能得到初果的正见。(问:只需要对六见处进行“尽所有性”的观行就可以获得“正见”了,为什么还需要转入离开语言文字等一切法相的“如所有性”胜义谛境界才能获得“正见”?)答:初果的正见必须包括如所有性,若只有尽所有性的正见只是初果向的正见。因此,只要不满足如所有性或尽所有性,就不是初果人,即使他可以宣说正确的六见处,也顶多是初果向而已。

“如所有性”是整个全部打成一片。它指向的是胜义谛,只有胜义谛才有如所有性。《瑜伽师地论》卷26说:“云何名为如所有性?谓若所缘是真实性,是真如性。”“真实性”,“真”是符合事实,“实”是常住不坏。“真如性”,即离开语言文字等一切法相的胜义谛境界。由于对真实性的现观,才能够安住于如所有性。所以简单说来,“如所有性”的意思就是:以正智缘于胜义谛而安住。

声闻人在完成六见处的观行之后,还要把六见处观成非我、不异我、不相在。只要这个观行很彻底,一定会符合如所有性的要求。世尊在《杂阿含经》里最重要的教诲即是五阴“非我、不异我、不相在”,如果五阴皆不异我,岂不是全体皆是“我”吗?这不就是大家所习称的“世界”吗?南传《中部经典》卷3的“彼是世界,彼是我”和《中阿含经》卷54〈2 大品〉的“此是世,此是我”,即是在讲打成一片的真如,这相当于大乘法所说的“一真法界”。但是声闻人所证,集中在五蕴不异于我,称为生空真如。生,是指众生。生空,就是五蕴不异于我、五蕴即是我。 “尽所有性”和“如所有性”是声闻见道最重要的两个部分,很多人因为这里没有掌握好,以致无法转依于生空真如,无法完成初果的实证,而落于初果向。

(问:您说“要判定证初果,必须是如所有性。”但是初果只是断见所断烦恼不是断修所断烦恼呀,如所有性涉及到转依真如,是修行上的功夫境界,不是知见和认识层面。如果能够安住真如,是否已经具有了一定层次的定力?那就是证二果了吧,证初果的人应该还没有什么定力。)答:如所有性,既是一切有为法皆是真如,所以若要得到它的现量,一定要先从尽所有性的观察而来。这是观行,而不是修止。观行必须分别法相,修止却是尽量离开法相,二者有显然的差异。分别法相之后,发现都不异于我,转入一真法界,这就能够转依于真如。能够转依真如,并不表示能够随时转依于真如,也不是从不丢失一切法皆不异于我的作意。从不丢失生空真如的作意因而形成定境,是声闻二果人的证德;随时转依于生空真如,则是阿罗汉的证德。不丢失作意,是功夫,这是属于修道位。随时转依生空真如更不容易,这是声闻的究竟位。初果人虽然没有功夫,但是只要他愿意,便可以用如所有性来化解烦恼,这时候功夫还没有成就,却已经能够开始修道,所以仍然是见道位的证德。反过来说,若是不能转依真如,就肯定没办法安住在胜义谛,不能安住在胜义谛,必然无法证得涅槃,就算有未到地定也没有用。

3、缘觉乘的开悟与见道(解脱道果位为初果)。

缘觉人在观行“十因缘法”时,由后往前从“名色”追溯到“齐识而还,不能过彼”的“识”的时候,推论到这就是根本识,是三界万法的总源头,名色由此“识”出生。确认常住法第八识的存在,他还会知道第八识能够了别根身和种子。[2]

经典记载,生于无佛法的时代,自行依因缘法证得缘觉果的人,大多是先修定再修观,因此当他们开悟的时候,因为有初禅以上的定力,因此他们开悟的时候,必然能够转依真如,所以开悟与见道是同时完成的。如果是生于有佛法的时代,包括有像法、末法,就有可能是借着经教完成因缘法的观行,这个时候未必能完成如所性的观行,也可能变成开悟而未见道的状况。

4、大乘十信位的满足(初信位到十信位)

用凡夫的地位去发起求证佛菩提道的心。 有数不清的众生都在这个位阶,凡夫发菩提心,包括主修人天善法或者外道法的人。许多道场也传菩萨戒,也讲成佛,但是他们不明白佛、法、僧的真实义,也不知道用什么方法成佛,在修证上进进退退。虽然如此,我们还是要肯定他们的发心,因为这是成佛必经的历程,即使是这样的修行,还是有利于福德资粮的修集。佛陀说这叫「退分善根」,他们有善根,但是善根会退转。必须经过一个大劫到十个大劫,修集福德资粮,才能从初信位修到第十信位。

5、大乘初住位的满足(三大阿僧祇 劫后成佛的起算点 )

十信位满了就进入初住位。 《大乘起信论》讲:「信成就发心,略说有三。一发正直心,如理正念真如法故。二发深重心,乐集一切诸善行故。三发大悲心,愿拔一切众生苦故。」 这是进入初住位的三个条件。大部分的人发菩提心只符合第二条和第三条,而不符合第一个条件。 什么叫作「真如」?《大乘起信论》讲: 心真如者,即是一法界大总相法门体, 就是一真法界。所有的法,统统都是第八识流注种子现起的功能差别,种子即是心的所藏义,能藏与所藏打成一片,便是一法界大总相法门体。 进入初住位的关键就在于「发正直心,如理正念真如法」。

6、大乘的开悟、破参(解脱道果位为初果向,菩萨道位阶为六住位满心)。

所有的佛经都是围绕着法界的实相(第八识)而开演的。所谓“三界唯心,万法唯识”,就是指的这个自性清净心、第八识。它是万法的依止,而蕴、处、界诸法随时都有生、住、异、灭,所以第八识必定也是剎那剎那地积集种子、生起现行。包括七转识了别六尘,以及第八识了别根身、器界与种子,其实也是第八识所生起的现行。我们没有办法直接看到种子,但是可以看到种子所现起的功能差别,如果能够找到这种功能差别,便是禅宗的开悟或破参(简称为“悟”)。开悟的人除了知道第八识如何了别根身和种子(初悟的人无法现观第八识如何了别器界),还要知道它如何集积种子生起现行。

7、大乘见道、明心(解脱道果位为初果,菩萨道位阶为七住位)。

大乘开悟后,只要能够转依在第八识的真如性(简称为“入”),便是大乘见道。大乘见道必须具足“悟”与“入”,未悟者不知道第八识如何生起现行,未入者不会转依于第八识的真如性。“悟”不只是胜解经教、善说法义,还要知道经教所未记载的真相──第八识如何现起三界万法。“入”不只是身心轻安、情绪稳定,还要能缘在第八识的真如性上面。若不具足“悟”与“入”,必定欠缺般若慧与解脱功德,不堪做为具格的菩萨法师。

必须要转依真如才是明心的七住位不退转菩萨。经教依据在《菩萨璎珞本业经》:“诸善男子!若一劫、二劫乃至十劫,修行十信得入十住。是人尔时从初一住至第六住中,若修第六般若波罗蜜,正观现在前,复值诸佛菩萨知识所护故,出到第七住,常住不退。自此七住以前,名为退分。” 般若波罗蜜是度一切法到彼岸,“般若正观”就是要能够转依无相的真如,不能转依就只是六住位,有可能会退转,造作五逆重罪、下无间地狱。知道大乘密意,又能转依的菩萨在解脱道上果位是初果,如果能够发起真如三昧则是二果。

《成唯识论》:“已入见道诸菩萨众得真现观,名为胜者,彼能证解阿赖耶识,故我世尊正为开示。或诸菩萨皆名胜者,虽见道前未能证解阿赖耶识,而能信解求彼转依,故亦为说。非诸转识有如是义。”这段话是在解释《大乘阿毗达磨契经》“由摄藏诸法,一切种子识,故名阿赖耶,胜者我开示”,其中的“胜者”到底是什么意思,各家说法不同,一家认为“胜者”是指已经见道的菩萨,另外一种说法认为“胜者”也包括见道以前的菩萨,但这个见道以前的菩萨要求得比较严格,他必须要能够信解,就是能够相信、能够理解这个阿赖耶识的法义,而且能够“求彼转依”。求彼转依是指希望能够大乘见道,因为大乘见道才能够转依在第八识的真如性上面。这段解释说见道前的菩萨未能证解阿赖耶识,见道后的菩萨则能够证解阿赖耶识,可见大乘见道的内容便是证解阿赖耶识。

云门匡真禅师曾说:“十经五论,师僧抛却,入丛林,十年、二十年尚不奈何。”意思是说,能讲得十经五论的出家人,放下讲席,入禅门专心参禅,十年、二十年往往参不出来。禅门史传记载禅师法嗣(开悟的弟子),基本上每一个人的名字都会被记录下来,因为他们是少数人,还有更多的是至死未悟的禅和子。这还是指初关而言,据说过重关而有文献记载可查者,不超过十人,过牢关的人当然更少了。

三、三乘见道是见地上的成就,因此不需要修定

有初禅以上的定力的人见道时会直接证三果(阿那含)或四果(阿罗汉),有未到地定的人见道时直接证二果(斯陀含),只有欲界定或者没有定力的人见道就是初果。没有定力的人见道之后,必须补修定力,才能断掉贪瞋,证得三果以上的果位。三果以上才称为圣人,三乘见道只是转凡成圣的起点,并不是马上成为圣人。初果、二果和一般人一样有贪瞋,通常也没有特异功能,人家不会觉得他有什么了不起(所以证果的人不要随便跟人家讲,不然很容易害人造口业),但是这样的修证次第才是最合理的,万丈高楼平地起,一个人从凡夫修到成佛,需要经过漫长的时劫,即使只到阿罗汉,也不是那么容易。虽然往后还有很长的道路,但是相对于凡夫而言,三乘见道者从此不会堕入三恶道,将来必定能够究竟苦边,乃至可以究竟成佛,这已经是不得了的成就了。

四、勘验大乘开悟或大乘见道的方法

参禅者如何判定自己是否开悟,一直是个大问题。如果没有人帮你勘验,你可以自我勘验,《实证佛教导论》379页:

“第八识的了别性,必须到究竟佛位,成就一切种智,才能完全洞悉。刚开悟的人虽然只知道一点点,但是相对于不知道的人,这可是惊人的突破。所以,要勘验一个人有没有开悟,其实很简单。《宗镜录》有十条勘验的标准,其中一条是:‘还逢缘对境,见色闻声,举足、下足,开眼、合眼,悉得明宗,与道相应不?’ 从这里随便找一件事(例如举足、见色闻声),问他:‘这个时候第八识在了别什么?怎么证明第八识有这种了别性?’没有开悟的人,一定答不出来。(若您曾经自认为开悟,看到这里,应该心里有数了。)不过,这只能适用于禅师勘验入室弟子,或者参禅者自行勘验。要是问的人没有开悟,而开悟的人回答了这个问题,就把大乘法的机密泄露出去了,这可是任何人都承担不起的重罪!不因为某些人信或不信因果律而有改变。”

《宗镜录》的原文现在公布在下面,如果您觉得自己开悟了,不妨用这十条标准检查看看。这十条有的是勘验开悟(B, H),有的是勘验大乘见道(C, E, F, I),有的是勘验见性(A),有的是勘验悟后差别智(D, G, J)。分类并不容易,很难说一定是勘验什么,真观的分类只是给大家做为初步的参考而已。

“设有坚执己解,不信佛言,起自障心,绝他学路,今有十问,以定纪纲:

A. 还得了了见性,如昼观色,似文殊等不?

B. 还逢缘对境,见色闻声,举足下足,开眼合眼,悉得明宗,与道相应不?

C. 还览一代时教,及从上祖师言句,闻深不怖,皆得谛了无疑不?

D. 还因差别问难,种种征诘,能具四辩,尽决他疑不?

E. 还于一切时一切处,智照无滞,念念圆通,不见一法能为障碍,未曾一剎那中暂令间断不?

F. 还于一切逆顺好恶境界现前之时,不为间隔,尽识得破不?

G. 还于百法明门心境之内,一一得见微细体性根原起处,不为生死根尘之所惑乱不?

H. 还向四威仪中,行住坐卧,钦承祗对,着衣吃饭,执作施为之时,一一辩得真实不?

I. 还闻说有佛无佛,有众生无众生,或赞或毁,或是或非,得一心不动不?

J. 还闻差别之智,皆能明达,性相俱通,理事无滞,无有一法不鉴其原,乃至千圣出世,得不疑不?

若实未得如是功,不可起过头欺狂之心,生自许知足之意,直须广披至教,博问先知,彻祖佛自性之原,到绝学无疑之地,此时方可歇学,灰息游心。”

***********************

破参知道密意之后,若是热衷追求名位,将道场当成名利竞技场者,可比量推知此人未转依。这是未转依当中最下等的人,未来必堕入三恶道。热衷求证神通,意图博得世人恭敬,也是凡夫心性。热衷求证禅定者,其心性介于凡夫与二乘之间。热衷于断烦恼者,为二乘心性。悟后能够缘于般若波罗蜜,观一切法皆是真如,深知名位、神通、禅定、断烦恼得解脱等,皆是妄见,不需造作追求;对于心、佛、众生三无差别的法义,再无疑惑,这才是真正能够转依真如的大乘见道者。

有关三乘见道的修行方法推荐深入阅读吕真观所著的《文艺佛心》《实证佛教修行方法》《实证佛教导论》、《禅宗的开悟与传承》等佛学书籍,以及实证佛教研究中心发行的佛学电子期刊《实证佛教通讯》。

[1] 详见《佛法的真修实证:第一步——六见处 (论述版)》http://user.qzone.qq.com/372037220/blog/1421458658

[2]详见《实证佛教导论》第六章《因缘法的实证》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