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出·上海》航拍大片|设计学院风景园林系王云教授团队作品“东海观音寺”亮相上海发布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佛塔设计 《日出·上海》航拍大片|设计学院风景园林系王云教授团队作品“东海观音寺”亮相上海发布

《日出·上海》航拍大片|设计学院风景园林系王云教授团队作品“东海观音寺”亮相上海发布

2024-01-01 13:5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日出·上海》航拍大片:

设计学院风景园林系王云教授团队作品“东海观音寺”亮相上海发布

2021元旦

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官微

【上海发布】

以《日出•上海》航拍大片

带大家一起迎接2021年的温暖和精彩

旭日东升,阳光普照

空中俯瞰,满城尽是金色

设计学院风景园林系王云教授团队作品

【东海观音寺】

精彩亮相!

【项目档案】

项目名称:上海东海观音寺重建工程设计

规模:总占地面积33333㎡,建筑总面积9395㎡

地址:上海市奉贤区金汇塘路999号

建成时间:2012年12月

设计团队:王云、汤晓敏、张永来、陈静宜、洪静波、姚素梅等

业主单位:东海观音寺

合作设计单位:上海亦境建筑景观有限公司、上海工程勘察设计有限公司

东海观音寺,位于上海市奉贤海湾旅游区金汇塘路999号,濒临东海。

观音寺,始建于元末明初,距今约近700年历史。据清嘉庆年间编撰《松江府志》载:“初寺并海,元皇庆壬(公元1312年)僧已满等别管一区,有观音像。元绍兴年间(公园1151年)渔人邬氏得之于海中。”

区位图↑

基地呈长方形,北侧为规划停车场,南侧为防汛河,西侧为海乐路(道路西侧为海湾寝园),东至通港路。

本项目为东海观音寺的重建工程设计,设计内容包括寺院和慈惠公园两部分。寺院设计包括:圆通殿、文殊殿、普贤殿、弘法台、生活区、接待区等建筑及其配套工程;公园设计包括:修持屋、东海宝塔、东海牌楼、如意桥、碑廊、双龙汇、慈慧钟、莲花池等建筑小品及绿化种植、配套工程等。

规划设计围绕“弘扬吉祥文化,构建和谐社区”的总目标,以佛教寺院为主体,以社区公园为景观载体,营造以吉祥(佛教)文化为主旨、功能完善、景观独特的滨海寺院园林。

平面图↑

鸟瞰图↑

1)将佛教文化融入社区公园,以社区公园扩展寺院环境

因寺院的规模局限,无法满足传统寺庙园林“寺园一体”的空间布局,“将社区公园纳入寺院总体规划”成为实现“寺园一体”布局结构的有效途径,形成“前园后寺”的传统寺庙空间布局,同时使原本专属寺院的私园变为服务于大众的开敞式公共绿地。该创新手法力求保护弘扬佛教文化的同时,营建一个集礼佛、休憩、游览的环境。

2)延伸寺院轴线,完善寺院功能

设计将慈慧钟、东海牌楼等景观建构筑物规划于轴线南延伸处(慈慧公园内),延伸寺院原来的短轴线,使其更具纵深感。沿轴线空间收放有序,规划为一轴、三区、六景的景观格局,形成由南到北“望吉祥石、走吉祥道、过如意桥、穿大牌楼、撞慈慧钟、观双龙汇、礼观音寺”的游览路线。

入口轴线景观(东海牌楼、慈慧钟)↑

3)将佛塔设计于寺前公园,兼具标志性及游览性功能

对佛塔进行重新定位,将因基地限制规划于寺院内的佛塔设计在公园中,使其既成为公园的一处景观点、又是佛寺的一处拓展的功能区域、旅游区的一处地标性建筑,满足信徒与游客礼佛、登高的要求,是旅游开发与佛寺建设共同发展、互利互惠的探索。

佛塔↑

1)利用水资源,放大水景观,形成“曲水绕园”的瑞祥格局

将景观水体(双龙汇)与放生池分开设计,增加公园的水体面积。景观水体呈环绕式,取名双龙汇,使公园有山环水绕之意境;放生池位于慈慧莲舍前,主要满足寺院放生的功能要求。两块水体即独立又有联系,既能满足功能要求,又能充分保持水体间不会相互污染。

双龙汇效果图↑

2)设计先进的水处理设备循环

设计采用双龙汇水体大循环、放生池水体小循环+曝氧等设备,通过技术手段对水体进行净化处理。

放生池效果图↑

放生池建成图↑

3)利用水生植物净化水体

以先锋种和建群种引导水生植物群落形成,促进水生植物根系微生物的生长;采用立体式种植综合吸污能力较强的水生植物,快速降解水体营养物以及有害物质。

设计创新性的将传统布置于室内的“铜钟”移至室外,丰富了轴线景观,是寺院与公园的游憩化发展的新触媒,是新型寺院空间布局的一种尝试。

慈慧钟建成图↑

慈慧钟效果图↑

素材来源:上海交大设计学院风景园林系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