腾讯书院第33期:余光中:《乡愁》遮住了我的脸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余光中乡愁歌 腾讯书院第33期:余光中:《乡愁》遮住了我的脸

腾讯书院第33期:余光中:《乡愁》遮住了我的脸

2023-08-17 08:47|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乡愁》是巨大的名片 遮住了我的脸 余光中:诗歌读不懂 不怪读者怪诗人

腾讯文化网友提问:伍尔夫曾经写过一篇批评文章,说诗人总是太多的描写自我,诗中都是自我环境和情感的描写和表达,这样对于广大的读者而言,往往过于晦涩难懂,特别是在这样一个阅读已经开始走入某种困境的时代环境下,如果诗歌还是依然难懂的话,大家都去上网看视频,看电视,不去阅读了,余老师对这个怎么看?

在现代社会,网络、视频、图片更受欢迎,阅读似乎走入某种困境。 在现代社会,网络、视频、图片更受欢迎,阅读似乎走入某种困境。图为日本油画家石田彻也作品。

余光中:这不能完全怪读者,要怪诗人自己。你的诗写得够不够好,要看读者能否寻着你的道路进入你的诗中,如果这个做不到的话,就应该努力写出更深入浅出的作品来。我觉得这点很冤枉,我的诗,别人不懂的很少,可是我常常因为这个问题作辩护。

梁启超是很有学问的,他论李商隐的诗的时候说,虽然我不懂,但是我觉得它美,这又是另外一个面貌。有些诗你在理性上不懂,在感性上不喜欢,那就完了。梁启超说,我读不懂李先生的诗,可是他感性上能打动我,我觉得很美,这还是有得救的。再比如说胡适,胡适欣赏杜甫的诗,喜欢“三吏三别”社会批评的诗,不喜欢《秋兴八首》,所以胡适的感性不够宽阔,这就要怪胡适自己,他太喜欢非常明白如水的东西了,所以他自己写诗也是比较浅显一点。

孙甘露:写的东西别人看不懂,我觉得有两个层面的问题。一个是训练问题,因为阅读也不是完全没有门槛的,就像我们年少的时候,很多今天大家看来能理解的作品,那个时候也读不懂。还有一个修辞问题,因为有些事情作者不是直接讲,而是通过一个委婉的方式讲。写得好的时候,诗人就为读者建立好了一个转弯的通道,写得不好的时候,诗人心里有,但是写不出来,读者就很费解,不知道怎么建立联系。

孙甘露:诗歌打开了世界的另一个维度

腾讯文化网友提问:我所见过的最真挚的动人的表白,都是跟诗有关系的。比如说朱生豪先生写给他夫人的一句,“我爱你就像爱一首诗”。这个问题就是说,为什么人们总是用诗来表达爱情?诗为什么会让人感觉这么美?

余光中:诗比较简短,有意向、有节奏,有感观、感性,包括视觉之美,诗有的时候是婉转的表达,因此用诗来表达爱情是很自然的事情。

孙甘露:我突然想起一个当代的诗人张枣,他有两句诗特别好,很多年轻读者都知道,很有趣,他说“只要想起一生中后悔的事/梅花便落满了南山”,有古典的意境,但是又很白话,意象非常美。诗歌是一个非常丰富的宝藏,不仅仅是男女之情的表达。爱尔兰人一般把它看成是一种修养,但是我觉得读诗肯定就是为你打开世界的另外一个维度,如果没有阅读,你的世界是缺乏的。

余光中:《乡愁》像张巨大的名片 已经遮住了我的脸 余光中说:“《乡愁》好像变成一张名片,这张名片,大到把我的脸遮住了”。 余光中说:“《乡愁》好像变成一张名片,这张名片,大到把我的脸遮住了”。

腾讯文化网友提问:我们大多数都是从中学教科书上第一次接触到您的诗歌,《乡愁》是最为大陆读者熟悉的一首。不知道台湾那边学校的教科书中,是否收录了您的诗?您的诗作中,您自己最满意或者觉得最能代表您风格的,是哪一首诗?

余光中:《乡愁》这首诗是我40年前写的。那个时候,在大陆文革的后期,我心情很暗淡,认为我此生或者回不了大陆了,所以写了《乡愁》。其实同时我还写了别的类似的主题,《乡愁》之类的诗我写了至少有二三十首。后来在大陆选入教科书,很多人会背,所以小兵立大功。可是它也妨碍我。因为它好像变成一张名片,这张名片,大到把我的脸遮住了,我很多诗跟《乡愁》是完全不一样的。如果有些人想认识我,喜欢诗的话,可以把这首诗暂时忘掉。

我自己对什么诗最得意,还没有写出来。所以我还在写。如果我认为最得意的诗写出来了,可能就不写了。所以我一日还在写诗,一日我就觉得自己还死不了。 [详细]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