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医学教育不同阶段应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案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主要内容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医学教育不同阶段应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案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医学教育不同阶段应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案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医学教育不同阶段应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案|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2015年4月25日,由国家卫生计生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主办的“首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师资标准研讨会暨两岸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经验交流会”在上海召开。中央和3个省市的卫生计生委领导,以及来自21个省4个直辖市107家规培基地的相关负责人参加了此次会议,到会人数达210人。会议围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医学毕业后教育,两岸参会嘉宾从政策、培训推进情况、教学经验等方面做了精彩演讲和交流。

会议讨论落实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全面启动与我国目前医疗人才资源结构失衡密切相关。这种失衡体现在两方面:一方面,人才资源无论在地域上,还是在不同层级的医疗机构中,均存在分布不均的现象;另一方面,人才资源在类型上偏重专科医疗人才,全科医疗人才缺乏。显然,这种失衡有悖于保基本、强基层和分级诊疗的国家医疗发展总体战略。

国家卫生计生委医药卫生科技发展研究中心主任李青概括“中国大陆临床医学教育呈现多学制多层次的‘杂合’特点,这给临床医学教育培训质量控制和认证管理造成了很大的困难,也为后续进入临床医学专业的学生埋下了职业发展的障碍。”一言以蔽之,中国缺乏同质化、标准化的住院医师培训制度。

2013年12月31日中央7部委联合印发《关于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指导意见》。2014年相关配套政策文件陆续出台,同年年底国家卫生计生委等部门确立2015年全面启动以“5+3”模式为主体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并提出要在2020年基本建立该项制度。

据国家卫生计生委科教司主任科员王波介绍,截至目前,全国31个省区市均开展了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已招收培训学员5.7万人(不含研究生),其中全科专业超过5600余人(含中医全科)。招收对象为医学类专业本科及以上毕业生,包括临床医学,口腔医学,中医学类和中西医结合类。另外,已从事临床诊疗工作的医师也可申请培训。在培训期间,培训对象需接受由培训基地组织实施的过程考核和由各地基于国家题库组织实施的结业考核,考核合格者可获得全国统一制式的证书。

在培训基地遴选方面,主要选取三级甲等医院中符合条件的学科作为专业基地,区域内基地可协同协作,并实行动态管理制度;培训对象在基地内作为住院医师队伍的一部分,领取由单位发放的工资、基地发放的补助和政府给予的补助。

在经费保障方面,采取政府投入、基地自筹和社会支持的多元投入机制,其中,政府对培训基地给予基建、教学设备和教学活动等支持,同时对培训对象给予必要补助。目前,中央财政按照3万元/人/年的标准,对于培训对象和培训基地教学实践活动进行补助,按照500万元/个培训基地的标准,对于培训基地培训教学设备进行补助。2014年中央财政补助的33亿元专项资金已拨付各地。

从“单位人”到“行业内社会人”

对于以往住院医师培训制度存在的弊端,上海市卫计委科教处处长张勘分析称:“第一,各级医院的培训质量差异大;第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多数没有培训;第三,住院医师选定单位后,在本单位接受培训,缺乏有效的竞争激励机制;第四,培训主要针对本科生,但对硕士、博士毕业生没有明确规定,存在以学历层次代替临床水平的现象”。究其根源,住院医师“单位人”身份阻碍了统一规范的毕业后医学教育机制的形成。

2010年,上海卫计委率先全面开展“5+3+X”模式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试点工作,提出临床医学毕业生以“行业内社会人”的身份进行3年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和2至4年的专科医师规范化培训。

所谓“行业内社会人”,是指临床医学毕业生取得5年制本科或7年制硕士或8年制博士研究生学位后,进入用人单位从事住院医师工作,在通过医学研究生考试后,进入为期最多三年的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住院医师与培训医院之间实行双向选择,以培训暨劳动合同为据。培训结束合同终止,培训对象自主择业。培训者在培训期间的工资福利待遇由政府、培训医院和用人单位共同承担。

北京协和医院陈杰书记介绍称:北京协和医院自建院以来一直坚持住院医生培训和总住院医师制度,坚持“三基三严”的教学传统和大查房制度,从而保证北京协和医院能够提供高质量、高水平医疗服务。现在已打破只培养“协和人”的限制,招收“行业内社会人”进行培养。

全科医师培养:“5+3”模式及多元化培训机制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科目中包含全科医学。来自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全科医学科的祝墡珠教授自2000年开始担任该院的全科医学科主任,一直致力于建立中国全科医师培养体系,以及培养全科医师人才队伍。2014年,她主导建设的上海医学院全科医学系被世界家庭医生组织(WONCA)认可,成为国际上第一个通过WONCA标准认证的培训机构。

就全科医师个体培养模式而言,祝墡珠认为多元化的培养机制,包括“5+3”的规培模式、基层在岗医师的转岗培训和适用于医学专科的“3+2”培养模式,能够贴近我国目前不同地域对全科医师不同层次的现实需求。祝墡珠强调,尽管不同培养模式下的培训目标有高低之分,但临床基本技能和公共卫生实践能力是所有培训内容的必备要素。

全科医师培养的另一工作重点是在于加强培养基地的建设,尤其是全科医师师资的培训。全科医师是公众健康的“守门员”。祝墡珠说:“全科医师在基层医疗机构中看到的疾病有别于专科医院,这些病种呈现出的多样化特点及其诊疗思维的复杂性不容小觑。因此,需要同时建立临床培训基地和社区培训基地,侧重不同的培训功能。”

由于绝大多数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目前的基础条件普遍薄弱,如何可持续性地提升其医疗整体水平,建立一批优质的社区培训基地便成为一个值得深入探索的课题。加强全科医学师资队伍的建设是该领域一贯的工作重点,其中难点在于制定统一的全科医学师资准入标准。祝墡珠表示该标准尚未完全建立,将会是未来三年的工作任务。

医疗态度是根基

从医疗政策谈到教学模式,再到师资培养,围绕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的交流最终离不开对医学教育内涵的探索。事实上,这正是目前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亟待改善提升的环节。对此,台湾医策会执行长林宏荣及海峡两岸多所医科大学的教授、专家基于自身的工作经验,在交流会上献计献策。

林宏荣介绍,同中国大陆一样,台湾的临床医学教育,尤其是毕业后的临床教育,也一度疏于“一般医学训练”(类似住院医师培训),其结果是年轻的住院医师专科业务能力很强,却缺乏包括内、外、妇、儿的基本医疗照护技能,这种教育中存在的缺失在2002年应对SARS事件中暴露无遗。之后,参照美国、英国和日本等发达国家的临床医学生毕业后教育,台湾医策会从2003年开始循序渐进地推动实行“毕业后一般医学训练”,又称“PGY训练”。该训练时长从3个月延长至6个月,之后又延长至1年,目标是建立一至两年的学制。

在台湾,以“全人照护”为指导思想的“一般医学训练”,侧重培养和考核学员的六大核心能力(MIS-PPP),即病人照护、医学知识、从工作中学习及成长、人际关系及沟通技巧、专业素养伦理和制度下之临床工作,其核心任务是培养临床医师的三大基本素质——态度(Attitude)、知识(Knowledge)和技能(Skills)。上述六种能力是由美国毕业后医学教育评鉴委员会(ACGME)在1998年至1999年期间根据深度调研的结果总结制定而成的。

关于上述六种核心能力,台湾中国医药大学副校长陈伟德和台北医学大学内科学系教授陈振文均认为,医疗态度会深刻影响一位临床医师运用临床知识和技能的方式,是支撑“上层建筑”的根基。由于医学教育需要临床医师自觉投入毕生的精力,因此,提升医疗态度很难通过短期培训来实现。不过,将医学伦理学和法律学、医疗质量,以及以病人为中心的照护等相关课程加入“PGY训练”,能启发学员在这些方面的思考。

台湾中国医药大学医学院医学系副教授白培英强调,“从工作中学习及成长”的关键是要培养学员建立循证医学思维,教学模式是将问题解决式学习(PBL)与循证医学(EBM)整合在一起,即所谓“PBL-EBM整合教学”。这种教学模式通常采取导师参与的小组讨论授课形式,通过回顾特定临床问题的最新信息,激发讨论,在此基础上鼓励学员进行文献搜寻、文献评读和临床应用,以此帮助住院医师审视、评估、学习和改善自己的行医行为。

此外,在总结台湾医学教育的阶段性教学方案时,陈伟德认为,结合他本人的教学工作经验,对不同培养阶段的医师应采取不同的教学方案,适用于实习医师、住院医师和专科医师的最佳教学方案分别是客观结构化临床技能考试(OSCE)、迷你临床演练评量(Mini-CEX)/直接观察操作技能(DOPS)和健康照护矩阵(Healthcare Matrix)。

相关附件下载: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内容与标准( 试行)

下载附件

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认定标准( 试行)

下载附件

《中国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发展报告(2014)》摘要

下载附件

《关于建立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的指导意见》文件解读

下载附件

北京协和医院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工作情况

下载附件

江苏省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制度建设情况

下载附件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