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解读,住宅限高80米!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住宅层数标准是多少平方米 最新《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解读,住宅限高80米!

最新《城市居住区规划设计标准》解读,住宅限高80米!

2024-07-03 10:18|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标准》以居住街坊为基本生活单元,限定了居住街坊的规模和尺度(大约2公顷~4公顷范围)。居住街坊外围是城市道路,对接“小街区、密路网”,落实“开放街区”和“路网密度”,使居民能够以更短的步行距离到达周边的服务设施或公交站点;同时城市支路的开放与共享,有利于缓解城市交通压力。

第3.0.4条 居住区按照居民在合理的步行距离内满足基本生活需求的原则,可分为十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十分钟生活圈居住区、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及居住街坊四级,其分级控制规模应符合表3.0.4的规定。

表3.0.4 居住区分级控制规模

2、住宅用地开发强度

与住宅建筑高度的控制>>>>

《标准》以塑造更加人性化的生活空间为目的,不鼓励超高强度开发居住用地,提出了新建住宅建筑高度控制最大值不超过80米的规定,有利于合理控制人口密度和建筑容量的空间分布、缓解城市交通、市政公用设施、公共服务设施的配套压力,缓解应急避难空间、消防救灾能力对城市的挑战。同时有利于避免“高低配”等不良建筑空间形态对城市风貌的损害。

第4.0.1条 各级生活圈居住区用地应合理配置、适度开发,其控制指标应符合下列规定:

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用地控制指标应符合表4.0.1-3的规定。

4.0.1-3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用地控制指标

注:居住区用地容积率是生活圈内,住宅建筑及其配套设施地上建筑面积之和与居住区用地总面积的比值。

第4.0.2条 居住街坊用地与建筑控制指标应符合表4.0.2的规定。(该条款为强制性条文)

表4.0.2居住街坊用地与建筑控制指标

注:1 住宅用地容积率是居住街坊内,住宅建筑及其便民服务设施地上建筑面积之和与住宅用地总面积的比值;

2 建筑密度是居住街坊内,住宅建筑及其便民服务设施建筑基底面积与该居住街坊用地面积的比率(%);

3 绿地率是居住街坊内绿地面积之和与该居住街坊用地面积的比率(%)。

4.0.3 当住宅建筑采用低层或多层高密度布局形式时,居住街坊用地与建筑控制指标应符合表4.0.3的规定。(该条款为强制性条文)

表4.0.3 低层或多层高密度居住街坊用地与建筑控制指标

注:1住宅用地容积率是居住街坊内,住宅建筑及其便民服务设施地上建筑面积之和与住宅用地总面积的比值;

2 建筑密度是居住街坊内,住宅建筑及其便民服务设施建筑基底面积与该居住街坊用地面积的比率(%);

3 绿地率是居住街坊内绿地面积之和与该居住街坊用地面积的比率(%)。

3、配套设施的完善>>>>>>

《标准》强调不同生活圈满足不同的生活需求,越必需越常用、方便度要求越高的设施,服务半径越小;针对老龄化趋势及其生活特征,规定了基层养老服务设施的设置要求;针对全民健身,提出了居住区基层群众体育活动设施的设置要求;对老年人、儿童活动设施、无障碍设施等居住区全龄化发展,提出了控制要求。

第5.0.2条 居住区配套设施分级设置应符合本标准附录B的要求。

表B.0.2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配套设施设置规定

注:1 ▲为应配建的项目;△为根据实际情况按需配建的项目;

2 在国家确定的一、二类人防重点城市,应按人防有关规定配建防空地下室。

表B.0.3居住街坊配套设施设置规定

注:1 ▲为应配建的项目;△为根据实际情况按需配建的项目;

2 在国家确定的一、 二类人防重点城市,应按人防有关规定配建防空地下室。

第5.0.3条 配套设施用地及建筑面积控制指标,应按照居住区分级对应的居住人口规模进行控制,并应符合表5.0.3的规定。

表5.0.3配套设施控制指标(m2/千人)

注:1 十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指标不含十分钟生活圈居住区指标,十分钟生活圈居住区指标不含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指标,五分钟生活圈居住区指标不含居住街坊指标。

2 配套设施用地应含与居住区分级对应的居民室外活动场所用地;未含高中用地、市政公用设施用地,市政公用设施应根据专业规划确定。

第5.0.6条 居住区应配套设置居民机动车和非机动车停车场(库),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机动车停车应根据当地机动化发展水平、居住区所处区位、用地及公共交通条件综合确定,并应符合所在地城市规划的有关规定;

(2)地上停车位应优先考虑设置多层停车库或机械式停车设施,地面停车位数量不宜超过住宅总套数的10%;

(3)机动车停车场(库)应设置无障碍机动车位,并应为老年人、残疾人专用车等新型交通工具和辅助工具留有必要的发展余地;

(4)非机动车停车场(库)应设置在方便居民使用的位置;

(5)居住街坊应配置临时停车位;

(6)新建居住区配建机动车停车位应具备充电基础设施安装条件。

4、配建绿地的调整>>>>>>

对《若干意见》提出的“优化城市绿地布局”、“强化绿地服务居民日常活动的功能使居民在居家附近能够见到绿地、亲近绿地”、“进一步提高城市人均公园绿地面积”等要求进行了落实。以居住用地中、小学校调整为教育用地的机会,增加了城市公园绿地在居住区层级的配建控制指标,与《规范》相比,居住区人均公共绿地指标大幅增加,总体上比原《规范》提高3平方米/人。同时强调了绿地更接近家门、方便居民使用的功能要求。

第4.0.4条 新建各级生活圈居住区应配套规划建设公共绿地,并应集中设置具有一定规模,且能开展休闲、体育活动的居住区公园;公共绿地控制指标应符合表4.0.4的规定。(该条款为强制性条文)

表4.0.4 公共绿地控制指标

注:居住区公园中应设置10%~15%的体育活动场地。

第4.0.7条 居住街坊内集中绿地的规划建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新区建设不应低于0.50m2/人,旧区改建不应低于0.35m2/人;

2、宽度不应小于8m;

3、在标准的建筑日照阴影线范围之外的绿地面积不应少于1/3,其中应设置老年人、儿童活动场地。(该条款为强制性条文)

5、居住环境品质的保障>>>>>>

《标准》增加了“基本规定”及“居住环境”篇章,明确提出了营造安全、卫生、方便、舒适、美丽、和谐及多样化的居住生活环境的总体要求。对居住区的自然环境、空间环境、物理环境、道路交通等提出了规划设计与建设控制原则,以引导居住区建设塑造宜居的生活环境;增加了顺应自然、因地制宜、透水增绿等低影响开发、海绵城市建设的绿色发展控制要求。

第3.0.2条 居住区应选择在安全、适宜居住的地段进行建设,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不得在有滑坡、泥石流、山洪等自然灾害威胁的地段进行建设;

(2)与危险化学品及易燃易爆品等危险源的距离,必须满足有关安全规定;

(3)存在噪声污染、光污染的地段,应采取相应的降低噪声和光污染的防护措施;

(4)土壤存在污染的地段,必须采取有效措施进行无害化处理,并应达到居住用地土壤环境质量的要求。(该条款为强制性条文)

第4.0.9条 住宅建筑的间距应符合表4.0.9的规定;对特定情况,还应符合下列规定:

(1)老年人居住建筑日照标准不应低于冬至日日照时数2h;

(2)在原设计建筑外增加任何设施不应使相邻住宅原有日照标准降低,既有住宅建筑进行无障碍改造加装电梯除外;

(3)旧区改建项目内新建住宅建筑日照标准不应低于大寒日日照时数1h。(该条款为强制性条文)

表4.0.9 住宅建筑日照标准

注:底层窗台面是指距室内地坪0.9m高的外墙位置。

第6.0.2条 居住区的路网系统应与城市道路交通系统有机衔接,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居住区应采取“小街区、密路网”的交通组织方式,路网密度不应小于8km/km2;城市道路间距不应超过300m,宜为150m~250m,并应与居住街坊的布局相结合。

(2)居住区内的步行系统应连续、安全、符合无障碍要求,并应便捷连接公共交通站点;

(3)在适宜自行车骑行的地区,应构建连续的非机动车道;

(4)旧区改建,应保留和利用有历史文化价值的街道、延续原有的城市肌理。

第7.0.4条 居住区内绿地的建设及其绿化应遵循适用、美观、经济、安全的原则,并应符合下列规定:

(1)宜保留并利用已有的树木和水体;

(2)应种植适宜当地气候和土壤条件、对居民无害的植物;

(3)应采用乔、灌、草相结合的复层绿化方式;

(4)应充分考虑场地及住宅建筑冬季日照和夏季遮阴的需求;

(5)适宜绿化的用地均应进行绿化,并可采用立体绿化的方式丰富景观层次、增加环境绿量;

(6)有活动设施的绿地应符合无障碍设计要求并与居住区的无障碍系统相衔接;

(7)绿地应结合场地雨水排放进行设计,并宜采用雨水花园、下凹式绿地、景观水体、干塘、树池、植草沟等具备调蓄雨水功能的绿化方式。

信息来源:莒南县城乡规划编制研究中心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