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伤寒论是谁所著 中医

中医

2024-07-13 21:3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在学习了冯世纶先生“怎样读懂《伤寒论》”这堂课后,知识见长,对于学习《伤寒论》又有了新的认识,特别是其中论述《伤寒论》与《黄帝内经》的关系,别开生面,耳目一新,打破了我印象中固有的狭隘认识。现将冯世纶先生授课内容录于下。

各位大家对《伤寒论》与《黄帝内经》关系的论述:

胡希恕先生

排除误读传统,率先提出:仲景书本与《内经》无关,六经来自八纲!正本清源,开创了读懂《伤寒论》的历史。(此是后人的评价,胡希恕先生一直说还没考虑好,故未刊其著。)

所以用胡希恕先生“六经来自八纲”读《伤寒》,方法比较简单。

杨绍伊先生

仲景书本与《内经》无关,只以仲景序言中有“撰用《素问》、《九卷》......”的为文,遂使注家大多走向附会《内经》的迷途,影响后来甚大。其实细按其序文,绝非出自一人手笔,历来识者亦多疑是晋人作伪,近世杨绍伊辨之尤精,今择要介绍于下,以代说明:

1948年杨绍伊在其所著《伊尹汤液经》中写到:知者以此篇序文,读其前半,韵虽不高而清,调虽不古而雅,非骈非散,的是建安。天布五行,与省疾问病二段,则笔调句律,节款声响,均属晋音,试以伤寒例中词句,滴血验之,即知其是一家骨肉......再以文津格之,勤求古训,博采众方,在文法中为浑说,撰用《素问》、《九卷》等五句,在文法中为详举,凡浑说者不详举,详举者不浑说,原文当是: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天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为《伤寒杂病论》,台十六卷。此本词自足,而体且简,若欲详举,则当云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天之莫救,乃撰用《素向》、《九卷》、《八十一难》、《阴阳大论》、《胎胪药录》并《平脉辩证》为《伤寒杂病论》,台十六卷,不当浑说又后详举也。

大冢敬节

其师汤本所写《临床应用伤寒论解说》说到:《黄帝内经》和《伤寒论》,是代表中国医学的二大古典医藉。《伤寒论》与《黄帝内经》是具有不同世界观的医学体系。

娄绍昆先生

中国历代医家大都以《内经》的理论来阐释《伤寒论》,正如陆渊雷《伤寒论今释》叙例中所说的“金元以后医家,困守《内经》,莫能自拔,单词只义,奉为金科,驰骛空言,不验实效”,所以读这些《伤寒论》阐释本,反而会越读越糊涂。

刘岳超 

复兴中医网载裘沛然国医大师往事:中医的现状,是我们常议的话题,有过多次,我们深谈结束,他总要关照:慎勿多言,有的话等我死后再说,否则要被驾死!现在,大师去世了,“有的话”,可以公开了。他常说,《黄帝内经》算不上经典,长期以来被捧得过高,尤其被一个作家,解读成上下两集的“巨著”后,它的地位更"虚胖”,像"圣经"一样,其实它也就是当年的“诸子"书之一,反映了两千年前,国人对人体疾病的认识,真知灼见固多,谬误偏见也有,何必对它顶礼膜拜呢。比如《内经》说,天有日月,人有双目,一阴一阳,荒唐。还说,天有群星,人有列齿,天人对应,星齿感应,挨得上边吗?所以,真正的好书,还是《伤寒论》。

岳美中

重读张仲景的《伤赛论》、《金匮要略》,见其察证候而罕言病理,出方剂而不言药性,准当前之象征,投药石以祛疾,直逼实验科学的堂奥。《伤寒论》所论六经与《内经》迥异,强合一起只会越讲越糊涂,于读书临证毫无益处。

章太炎

自《素问》、《难经》以五行内统五脏,外贯百病,其说多附会......隋唐、两宋唯巢元方多说五行......金元以下,如守真、洁古,明清之景岳、天士诸师......而未忘五行玄虚之说以为本。尤在泾心知其非,借客难以攻之,犹不能不为曲护,徐灵胎深诋阴阳五行为欺人,顾己亦不能无濡染,夫以二子之精博,于彼众口雷同终无奈何,欲言进化,难矣!中医胜于西医者,大抵以《伤寒论》独甚。

彭坚

中医事业最大的失误,是几十年来,没有培养出一支过硬的临床队伍、一大批能够用中医方法看好病的医生。有什么办法,能够迅速培养出中医临床人才呢?一条是鼓励学生自学针灸,一条是突出经方教学。

彭坚伯父当时是湘雅医学院祖国医学教研室主任,作为一个中医临床家、教育家......他不让我读其他中医古籍和现代教材,甚至先不读《黄帝内经》,直接读《伤寒论》。

后世对于《伤寒论》的几种误读、误解情况:

一、《伤寒论》序非仲景所写

为了消除误读传统,为了读懂《伤寒论》,业内人士做出了不懈努力,例如有者对《伤寒论》六经实质进行了探讨;有者对《伤寒论》序进行了考证;有者对《伤寒论》的方证进行了研究......做出了一定贡献。对于序非张仲景所写论述见于杨绍伊所论。

而胡希加先生集前资之长,以“始终理会”的方法研究《伤寒论》,做出了突出贡献,尽一生心血,正本清源解读了《伤寒论》

二、《伤寒论》的撰成非因伤寒

当读懂《伤寒论》后,再看序有问题,其中“伤寒”之义用的是《内经》、《难经》中的概念:凡热病都称伤寒。(余宗族素多,向馀二百,建安纪年以来,犹未十稔,其死亡者,三分有二,伤寒十居其七。感往昔之沦丧,伤横夭之莫救,乃勤求古训,博采众方......)

《伤寒》全书用“伤寒”冠首者97条,其概念皆是表实证,绝不致人死。而序却称死于伤寒十居其七,显然写序者和写书者不是一人。缘于“叔和之学虽非出自仲景然于仲景书致力颇勤”。怀疑是王叔和写的。序之伤寒与《伤寒》中的伤寒名同,概念不同

三、东汉无《伤寒论》书名

张仲景在世时未有《伤寒论》书名,《汉书·艺文志》有“《汤液经法》三十二卷”记载,而无《伤寒论》书名,东汉书亦无《伤寒论》记载,是说汉代尚未见《伤寒论》书名。一些考证资料更证实,张仲景在世时未曾用《伤寒论》名书。

王叔和三撰仲景书时,只见到仲景的《胎胪药录》,而未见《论广汤液》,更未见《伤寒论》书名。

现今对伤寒的误读书名起了很大误导作用。如皇甫谧出生时张仲景尚在世,可以说是对张仲景最知情者,其在《甲乙经序》云:"伊尹以元圣之才,撰用《神农本草》以为《汤液》,汉张仲景论广汤液为十数卷,用之多验”,称其书为“论广汤液”,中国古代无现代专以标明书名的符号,只能从字词涵义来分析判定,“论广汤液”或许即其书名。清姚振宗在《汉书艺文志条理》记有《汤液经法》三十二卷下云:"按后汉张机仲景取是书论次为十数卷。"

陈亦人:视《伤寒论》为外感病专著由来已久,何以会长期沿误而得不到纠正呢?囿于书名。由于误读传统,后世出现温病学、伤寒学,是沿袭了医经,而远离了经方医学。

《伤寒论》书名,不符合仲最本意,很可能为王叔和所起,缘于“叔和之学虽非出自仲景,然于仲景书致力颇勤”,即以《内经》、《难经》观点释义《汤液》。王叔和把仲景书定名为《伤寒杂病论》

四、欲解时是后人所加

1、经方的六经是八纲概念的证不是经络发的病。六经是症状反应,症状随时在变,欲解时是以《内经》释《伤寒论》的表现。

2、天元纪大论等六篇为唐王冰加入;

3、运气、玄学兴起于魏晋,《汉书·艺文志》记载并无五运六气内容。

4、临床未见其规律。

为此陆渊雷:当剪开,毋使徒乱人意,六经病之欲解时,理论事实俱不合者也。

五、中国有两大医学体系

《汉书·艺文志》

1、经方者,本草石之寒温,量疾病之浅深,假药味之滋,因气感之宜,辨五苦六辛,致水火之齐,以通闭解结,反之于平(主要理论是八纲方证对应)。代表著作:《神农本草经》、《汤液经法》、《论广汤液》、(《伤寒论》)。

2、医经者,原人血脉、经络、骨髓、阴阳表里,以起百病之本,死生之分;而用度针、石、汤、火所施,调百药齐和之所直(主要理论是经络脏腑)。代表作:《黄帝内经》、《扁鹊内经》、《白氏内经》、《外经》。       认识到中医有两大体系是读懂《伤寒论》的最根本的一条。

六、经方有不少独有理念

1、阳无阳、亡阳、阳气重;

2、半表半里;

3、病名同而概念不同:伤寒、中风;

温疟:《金·疟病》:“温疟者,其脉如平,身无寒,但热,骨节烦痛,时呕,白虎加桂枝汤主之”。《内·疟病》:"帝曰:先热而后寒者何也?岐伯曰:此先伤于风而后伤于寒,故先热而后寒也,亦以时作,名日温疟,其但热而不恶寒者,阴气先绝,阳气独发,则少气烦冤,手足热而欲呕,名瘅疟。"

"伤寒学家大多强调《伤寒论》所论是广义伤寒,主要根据是《素问·热论》“今夫热病者,皆伤寒之类也",以及《难经》“伤寒有五,有中风,有伤寒,有湿温,有热病,有温病”的论述,从而肯定《伤寒论》是一部讨论多种外感热病的专著”。

以上就是冯世纶先生对《伤寒论》的一些论述,真知灼见,对于临床以及学习中医的人有非常大的帮助。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