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诊开放性伤口清创缝合术专家共识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伤口不缝线贴合 急诊开放性伤口清创缝合术专家共识

急诊开放性伤口清创缝合术专家共识

2024-06-08 17:1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4C原则:颜色(color)、韧性(consistency)、出血(capacity to bleed)、收缩性(contractility)。

3.肌腱评估:

(1)有活力:主动、被动活动正常;(2)无活力:失去张力或呈绿色。

4.骨与骨膜评估:

(1)危险可能需要清除:骨膜内瘀斑;(2)必须清除:骨膜与周围组织完全分离。

5.神经评估:

(1)神经受压:剧痛、感觉迟钝;(2)神经损伤:疼痛刺激无反应,无反射;(3)神经断裂:功能丧失,足下垂、垂腕、爪形手。

6.探查评估注意事项:

(1)止血:若血流不止,需止血,四肢部位开放伤可应用止血带;(2)麻醉:若伤口较深需探查伤口,需麻醉;(3)应尽可能清除伤口内的各种异物,有时需辅助检查帮助定位;(4)多学科会诊:对于开放性骨折、严重的手部肌腱或肌肉撕裂、损害功能的神经损伤、眼部或眼睑深于皮下的撕裂,为保证良好的效果,应请相应专科医师协助评估清创和治疗。

(二)伤口周围清洗消毒

处理伤口内部前,尤其是污染较重的伤口,先要将伤口周围至少15 cm范围的皮肤做清洗消毒。具体步骤:先用无菌敷料盖住伤口,然后清水+肥皂水/去污剂清洗伤口周围至少2遍。然后用碘酒+酒精或者碘伏2遍消毒。伤口周围处理后,再去掉保护伤口的无菌敷料,准备处理伤口(图1)。

▲图1 伤口周围清洗消毒

(三)麻醉

麻醉的主要目的为减轻患者痛苦,提高清创准确性。对于较大、较深的伤口,直接冲洗较为疼痛,所以根据伤情及患者耐受力,可酌情给予局部麻醉。若伤口很大,需要镇静或全身麻醉清创,应请麻醉师进行麻醉。对于儿童的急诊伤口,通常注射局部麻醉配合度较差,可选用表面麻醉剂。尤其适用于头面部5 cm、伤口位于四肢末端、钝性伤、糖尿病、血管性病变、动物咬伤等)应谨慎一期缝合;对尚未发生明显感染者,皮肤的缝线暂不结扎,伤口内留置盐水纱条引流,24~48 h后伤口仍无明显感染者,可将缝线结扎使创缘对合。如伤口已感染,则取下缝线按感染伤口处理。

(六)伤口敷料覆盖

伤口敷料覆盖是防止感染的关键,伤口敷料的作用是覆盖伤口,等待皮肤愈合(保护伤口),同时具有减少感染、促进愈合(释放抗生素、清创)等治疗伤口作用。急诊开放性伤口闭合后敷料的选择取决于受伤原因、创面大小、深度、位置、渗出程度、伤口污染程度及患者经济状况等。目前缺乏循证医学证据证明某种敷料为最佳且适用于所有伤口。封闭敷料价格虽比传统纱布要高,但其疼痛轻、应用方便、加速愈合,且需要更换的频率较低,可能会使总成本下降。对于大面积创面常需同种异体皮肤等生物敷料临时覆盖,为皮肤移植或皮瓣转移赢得时间。对于大块组织缺损的开放性骨折等还需负压封闭引流敷料(VAC)。

三、抗生素的规范使用

单纯急诊开放性伤口感染率很低,为2%~5%。研究表明对于清洁伤口,全身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并不能改善其预后。因此对于大多数急诊开放性伤口,无需全身应用抗生素。局部外用抗生素可降低轻微污染伤口(包括咬伤伤口)的感染风险。

出于以下考虑,不推荐常规服用抗生素:伤口局部血运差,药物不易到达;药物全身吸收,引起不良反应;引起耐药;菌群失调。推荐外用抗生素,这是因为:局部浓度高;全身吸收少,副作用小;避免肠内菌群紊乱;应用总量少;更好的经济性。

理想外用抗生素应具备的优点:安全性高,全身吸收率低;强效杀菌,快速渗透,局部浓度高;不影响创面愈合;维护皮肤微生态;不易发生过敏;不易耐药。

对于深部的轻/中度感染应使用口服抗生素治疗,中度/严重感染的高危患者需尽快静脉输注抗生素。具体伤口感染的分类和口服/静脉应用抗生素的指征见表3。

表3 伤口感染的分类和抗生素治疗方案

严重性

症状、体征

治疗方案

特别考虑

未感染

无脓性分泌物及炎症

局部外用即可

轻度感染

有伤口周围蜂窝组织炎,直径2 cm;深部组织脓肿;坏疽;感染累及筋膜或肌肉、肌腱、关节、骨骼;淋巴管炎

蜂窝组织炎:青霉素不过敏者:口服青霉素或第一代头孢菌素;对青霉素过敏者:口服克林霉素或红霉素

甲氧苄啶/磺胺甲唑治疗MRSA

咬伤创面:青霉素不过敏者口服阿莫西林/克拉维酸;对青霉素过敏者使用强力霉素或甲氧苄啶/磺胺甲唑或氟喹诺酮+克林霉素

免疫功能低下或无法口服者需要静脉滴注抗生素

严重感染

酸中毒、发热、高血糖、低血压、白细胞增多、精神状态改变、心动过速、呕吐

在大多数情况下,住院治疗或急诊即输液治疗

MRSA引起的蜂窝组织炎:利奈唑啉、达托霉素或万古霉素

蜂窝织炎:青霉素、第一代头孢菌素、克林霉素或万古霉素

咬伤:氨苄西林/舒巴坦或头孢西丁

咬伤:氨苄西林/舒巴坦钠,厄他培南或强力霉素

尽管经验性治疗仍进行性感染

感染呈全身性,出现新症状(如发热,代谢不稳定)

治疗应以革兰染色和培养结果以及药敏结果为指导

MRSA感染:万古霉素、利奈唑啉或达托霉素

若伤口感染好转,考虑改用口服甲氧苄啶/磺胺甲唑

四、急诊开放性伤口

破伤风的预防

破伤风一旦发病,致死率高,若不治疗,重症患者死亡率接近100%;治疗后死亡率为30%~50%(美国11%)。但破伤风是完全可用疫苗预防的非传染病,因此外伤患者破伤风的预防尤为重要。其主要原则为强调主动免疫,必要时加用被动免疫。急诊伤口破伤风预防措施见表4。

表4 急诊伤口破伤风预防措施

既往免疫史

最后1剂疫苗注射至今时间

清洁伤口

不洁伤口及污染伤口

主动免疫

被动免疫

主动免疫

被动免疫

非全程免疫/不详

全程免疫

不需要

全程免疫

注射HTIG或TAT/F(ab′)2

10年

注射1剂TTCV

不需要

注射1剂TTCV

不需要

注:全程免疫是指既往至少注射过3剂含破伤风类毒素疫苗(TTCV),伤后来诊应于第0天和1、7个月后分别接种1剂TTCV,接种部位为上臂外侧三角肌,接种方式为肌内注射;TTCV是指含有破伤风类毒素抗原成分的疫苗,包括吸附破伤风疫苗、吸附白喉破伤风联合疫苗及吸附无细胞百白破联合疫苗等;HTIG为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TAT/F(ab′)2为破伤风抗毒素/马破伤风免疫球蛋白

五、结语

综上所述,本共识对急诊开放性伤口清创缝合术的步骤流程进行归纳总结,并对一些常见易混淆问题进行了重点阐述,以期能对我国清创缝合术的实施起到一定的规范和指导作用,达到降低患者伤口感染率、提高伤口一期愈合率的目标。但是,本共识仅为国内外相关文献总结及部分专家专业建议,可作为临床工作参考和借鉴,清创缝合术的指南应在本共识基础上进一步讨论及论证。另外,本共识提出急诊开放性伤口清创缝合术的基本原则,对于不同患者的具体处理仍应针对患者病情采取个性化治疗措施。

共识牵头专家:王传林(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共识执笔者:魏蜀一(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王艳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

共识制定专家委员会(按姓氏汉语拼音排序):程树杰(河北大学附属医院);都定元(重庆市急救医疗中心重庆市第四人民医院);高福强(中日友好医院);郝晓云(西安急救中心);黄伟(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蒋宜伟(甘肃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荆珏华(安徽医科大学第二附属医院);黎檀实(解放军总医院);李冰(广西医科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柳州市工人医院);李开南(成都大学附属医院);李连欣(山东省立医院);连鸿凯(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刘东明(沧州市中心医院);刘寒松(郑州大学附属郑州中心医院);刘斯(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刘曦明(广州军区武汉总医院);吕军(敦煌市医院);马文生(包头市中心医院);邵标(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孙洪江(沧州市中心医院);孙鸿涛(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田振彪(北京市红十字会紧急救援中心);王传林(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王芳(石家庄市120急救中心);王继东(北大医疗鲁中医院);王鹏(镇江市第一人民医院);王天兵(北京大学人民医院);王艳华(北京大学人民医院);魏蜀一(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徐峰(苏州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张殿英(北京大学人民医院);张进军(北京市急救中心);张可(甘肃省人民医院);张克云(湖南中医药学院附属医院);张亚军(北京大学人民医院);朱凤雪(北京大学人民医院)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