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文化传承的乡村公共空间营造思考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传统公共空间状态 乡土文化传承的乡村公共空间营造思考

乡土文化传承的乡村公共空间营造思考

2023-07-05 22:50|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2

乡村公共空间

对于乡村的公共空间,城乡规划学科的戴林琳,徐洪涛认为乡村公共空间是作为容纳村民公共生活及邻里交往的物质空间,是村民可以自由进入,开展日常交往、参与公共事务等社会生活的主要场所;社会学学科的曹海林指出乡村公共空间是指社会内部业已存在的一些具有某种公共性且以特定空间相对固定下来的社会关联形式和人际交往结构形式。

今天所讨论 乡村公共空间是以承载村民的日常交往、民俗节庆等公共活动为主的,具有村庄记忆,体现乡村秩序的物质空间载体。包含村口、街头、(老)树下、河边、广场、祠堂、庙宇等,此外还有各种乡村民俗节庆、婚丧嫁娶等仪式场合。

Part.2

乡村公共空间 演变历程

1

村民自治下的空间活力

1949年以前

传统乡村社会,农民在水塘边、晒场、田间地头等进行着日常交流、红白喜事等活动,该类活动有着较强的重复性,因此其所依附的空间使用频率逐渐提高,公共性不断增强,该类空间也就形成了乡村早期的公共空间。

随着乡村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通过长期的生产与生活方式形成了一系列组织,如家族组织、宗教组织, 这些组织所依附的空间也逐渐成为公共空间的重要组成部分,承载了当时重要的乡村政治制度。

由于传统乡村农耕定居的要求以及小农经济自给自足的性质,使得乡村具有高度的自闭性,与外界联系极少,于是乡村公共空间就成为村民日常社会交往的唯一场所,因此凝聚着广大乡村居民的家园感与归属感。

总的来说, 传统社会时期的乡村公共空间体现了乡村居民的生活方式及观念,记录着当地的历史,反映了一种真实、直观的乡土公共生活场景。

2

权利渗入下的空间僵化

1949——1978

新中国成立以后,随着村民思想观念的转变,对传统文化进行了批判,如拆除祠堂、寺庙等传统公共文化建筑,并禁止“封建文化”活动, 致使承载乡土制度型的传统公共空间遭到极度破坏。

此外,随着国家权力不断渗入到乡村,乡村社会的一切活动都是围绕政治主题而展开,乡村的生产与生活被统一化管理,相应的公共空间建设形式也更加整齐划一,其发展的自主性收到了极大的制约。同时由于村民对集体生活的日益崇尚,严格遵循着组织秩序与纪律 ,造成传统的乡土生活也逐渐消失,相应地其所依赖的乡土公共空间也不复存在。

3

改革开放触动下的空间沉寂

1978——2002

1978以后,随着对经济发展的迫切需求,国家逐渐改变以往的计划经济模式,实施改革开放的重大战略,逐步从乡村撤离国家政治力量,乡村公共空间的营造也逐渐淡化了以往浓厚的政治氛围。随着农村传统的生活与生产方式的逐步恢复,真实的乡村生活得以回归,乡村公共空间的发展也逐步承载乡土气息。

但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村民开始越来越多地去城市获取生存与发展的机会,进而很少参与乡村公共空间建设,较传统乡村社会,该时期公共空间的乡土文化特征还是呈现相对弱化的状态。

4

新农村推进下的空间再生

2002——至今

为响应2002年中共中央、国务院提出的“关于做好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意见”政策方针 ,地方政府再次作为公共空间建设的主导力量,造成了空间场所的使用者不再是空间的创造者, 公共空间的营造成为政府的单向创造。然而,政府及其委托的规划设计单位缺乏对乡村的深入了解,大多只是对乡村公共空间进行简单化、机械化的设计,使得大部分公共空间成为乡村的摆设。村民作为空间的主要使用者只能被动地接受, 致使空间的营造与村民的传统生活习惯相脱离,其所承载的乡土文化再次逐渐消失。

通过对各个时期公共空间发展状况的分析,乡村公共空间 由建国初期其传承乡土文化的功能便已开始弱化,至当下, 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1

政府乡土观念的物化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美丽乡村建设的关注持续深入,地方政府为贯彻落实中央的工作精神,全力开展乡村建设活动,但乡村建设时间紧迫、任务繁重,进而缺乏了与村民的民主协商、反复讨论,最终导致把政府部门的主观建设模式强加给乡村。由于乡土文化的地域性、独特性,主观的空间建设模式往往与之难以融合,使快速建成下的公共空间成为乡村的纯粹符号,缺乏精神内涵。

2

设计对乡土文化的泛化

公共空间建设作为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但乡村量大面广,设计周期短,致使规划设计单位在设计过程中缺乏充分的调研,设计结果往往不符合农村的实际情况。比如,公共建筑、公共广场等大多以村委会为核心进行建设,空间形式规整呆板,并且该种规划设计在多数村庄被当做“范式”进行复制。

3

政府乡土观念的物化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美丽乡村建设的关注持续深入,地方政府为贯彻落实中央的工作精神,全力开展乡村建设活动,但乡村建设时间紧迫、任务繁重,进而缺乏了与村民的民主协商、反复讨论,最终导致把政府部门的主观建设模式强加给乡村。由于乡土文化的地域性、独特性,主观的空间建设模式往往与之难以融合,使快速建成下的 公共空间成为乡村的纯粹符号,缺乏精神内涵。

4

乡土文化运用缺乏创新

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出台以及思想观念的转变,人们对乡土文化的关注逐渐提升,在乡村建设过程中也考虑了乡土文化对公共空间的影响,但大多村庄在公共空间营造中缺乏创新性思考。

例如,对于承载乡土文化的公共空间在当代建设中只是简单的复原及保护,对一些文化景观符号更是在空间中直接还原与罗列,便 造成了新旧空间及新旧景观之间风貌难以协调,并且该种缺乏创新性的文化传承方式也难以满足现代村民的使用需求。

Part.3

基于乡土文化传承的 空间营造策略

1

文化定桩确立乡土特质

“文化定桩”指通过对地方各类型文化资源进行挖掘、整理和提炼,确定乡村物质空间和精神内涵的主题,以统领乡村产业经济、社会文化和空间环境的各项实践。由于乡土文化的形成与发展根植于广大乡村,这些文化理念反映了当地村民在生活、审美、道德、价值观等诸多方面的共同精神追求,具有原生、本土等特征。

因此在乡村公共空间建设时,首先要确定文化特质,凝练村庄定位, 将村庄的乡土文化特征融入到公共空间的建设中来,进而改善目前乡村建设中“千村一面”的现象,为百姓营造具有精神归属感的宜居家园。

2

空间格局重构乡土场景

空间承载着村民的乡愁,是公共空间营造的灵魂,基于村落旧有公共空间或着重要节点进行乡土场景重构,是激发村民的乡土回忆,唤起其家园意识的重要途径。但 乡土场景重构并不是对旧有空间的简单复原,要注重原真性与创新性相结合。

比如,公共空间营造过程中,可整体保留其传统的建设风格与布局,并对其特别有价值、有故事的构筑物进行保留,对不合理之处进行适当优化,同时融入现代景观及功能元素以满足当代村民的使用需求。此外,重构乡土场景的同时要努力把握“新”与“旧”之间的平衡点,使其既能够展现空间格局、思想情感、风土人情、民俗文化等乡土内容,又能够不失现代色彩。

3

视觉逻辑诠释乡土秩序

视觉逻辑作为公共空间的核心,往往通过入村标识、景观节点、公共厕所等构建,其对提高公共空间的观感品质与空间秩序十分重要,并且其对空间秩序的构建,能有效地表达乡村社会秩序,是维持当地乡土秩序的重要力量。此外,承载乡土秩序的视觉逻辑还能培养农民群众的文化价值观和文化自豪感。打造承载乡土秩序的视觉逻辑,首先需要对当地的乡土生活理念、价值观念等加以总结与提炼,然后在视觉逻辑的构建过程中进行物质化表达,使村民在日常使用过程中充分感受,进而使乡土秩序得以充分诠释。

4

营造要素培育乡土精神

营造要素作为公共空间营造的基本要素,在培育乡土精神层面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营造要素包括公共空间营造过程中的物质要素与非物质要素,物质要素通常包含建设材料、植物景观等;非物质要素包含营造手法、空间形式、技术理念等。

为培育乡土精神, 在物质要素的选择上,通常以乡土材料为主,能营造出温暖、质朴、亲近的空间体验,且因其大多是取材于当地的可再生资源,既能节约造价,也有利于环境保护。对于 非物质要素的选择,也需要彰显本土的特点,如营造手法要凸显本土特征,空间形式要与本土风貌相协调,技术理念要与当地的生活观念相一致等。

Part.4

杨凌区公共空间 建设实践

受现代化城市面貌深刻的影响,村民的乡土文化自信意识日渐消弭,因此我们需要采取实际行动去改变这种状况。北斗城乡工作室在杨陵乡村地区采用教育加感染的方式去培育村民的文化自信, 一方面开展课堂教育唤醒村民的乡土文化意识,另一方面通过乡土公共空间的构建打动村民,进而确立文化自信。下文选取了杨陵区公共空间营造中的局部片段进行重点阐述。

1

乡村振兴学堂培育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文化振兴的前提,文化的振兴必须坚持文化自信,尤其是乡土文化自信,因此针对当今乡村空间建设中文化不自信的现象,必须首先培育乡土文化自信。

杨陵区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如姜嫄农耕文化、隋朝节俭文化、传统的工匠文化等,因此为培育文化自信,激活文化活力,北斗城乡工作室率先在五泉镇王上村建立乡村振兴学堂,对本土文化进行深度发掘与提炼并向村民定期开展大型教育讲座, 通过一定的文化教育,村民逐步接受了我们带有乡土色彩的规划设计方案,并且也逐步参与到我们的规划设计讨论中,提出一些自己的设计想法等。

由于乡村振兴学堂是面向西部乃至全国的乡村教育平台,基于此,王上村的乡土文化底蕴与村民文化自信意识也得到了大力宣传,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参观人群, 间接地为创造经济效益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图1:王上村乡村振兴学堂建成照片

2

公共活动空间保存传统记忆

公共活动空间是村庄发展不可缺少的空间,承载着村民的休闲娱乐活动,在农村公共活动空间的营造过程中,积极恢复其传统空间格局,结合当今时代背景与功能需求来活化其乡土景象成为重要的建设内容。

在杨陵区杜寨村公共活动空间的营造过程中,我们对部分与当今周边环境产生冲突的边角适当优化, 整体沿用旧有活动中心的空间格局,进而保留当地居民的乡愁意识,增强其家园感与归属感;通过保留场地中部的土壕,进而保留村民对窑洞岁月的回忆,这同时也是一种向后代讲述先辈生活习惯的方式;此外设计还保留了老宅、构筑物、刮痕、颓垣、青瓦等,这些都深刻反映了村落先辈们的生活方式。 通过记忆物质化,使得乡土场景得以延续,文化得以传承。

图2:杜寨村活动中心建设过程照片

3

入村标志彰显社会秩序

入村标志作为公共空间视觉逻辑的重要元素,既是一种良好的视觉标识,同时也是该村乡土文化精神的集中显现,因此在乡村的公共空间建设中,入村标志的设计就显得尤为重要。由于村庄的人文历史及生活方式等各不相同,所以在设计入村标志时,一定要深度挖掘该村的乡土文化内涵,使二者能够深度地融合。

以郭管村的入村标志设计为例,郭管二字分别刻在两个石盘之上,郭字的石盘较大,以体现该姓氏形成的顺序在先,并且相对于管氏人口较多;而管氏所在的圆盘较小,以对应其人口较少的特征,同时提高管氏基座高度,使两者的最终高度基本统一,体现两者的社会等级无尊卑差别。

以物质空间秩序体现乡村社会秩序。同时该村标也从侧面提醒两大姓氏的村民减少攀比的心理,避免邻里纷争,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

图3:郭管村入村标志设计过程图

图4:郭管村入村标志建设过程

4

后街建造唤醒本土精神

长期以来,农村后街多杂物堆砌、污水任之排放,致使脏乱差现象严重,从而丧失了其原有的公共性。而后街一般多与厕所相连,随着农村厕所革命的大力推进,因此后街的空间整治也被提上征程。在过去的一年里,杨陵农村地区的空间建设以后院综合整治为重点。

后街路面的规划设计以村庄拆除过程中产生的废旧红砖以及混凝土块为原料,以遵循乡土材料及废弃材料再利用的原则,也有效避免了废旧材料对自然环境的污染, 这也正是呼应乡村有史以来勤俭节约的乡土文化传统。此外,对于后院墙的设计,不再使用乡村中常用的“水泥砂浆磨平、刷白”的施工程序,而是通过青砖及红砖的空间组合打造清水花式砖墙,从而提高墙面的美观持久性, 同时这个建设过程也正是匠人精神的呼唤、乡土文化的传承。

Part.5

结语

乡村公共空间是乡土文化传承的物质空间载体和支撑,而基于乡土文化的空间营造又是改变当今新农村建设“千村一面”的重要手段之一,因此乡土文化与公共空间的有机结合将是当前乡村振兴物质空间建设的重要任务。基于当今时代背景与功能需求的乡土文化的活化是乡村文化振兴的重要活力源泉,作为新时代的乡村建设者,我们应当充分把握乡村振兴的机遇,以乡土文化为切入点,致力于营造具有地域特色的公共空间环境,为乡村百姓提供具有精神归属感的宜居家园,凝聚乡村发展动力。

文章来源

北斗城乡规划

编辑排版

中规建业城市规划设计院 信息中心

CONTACT US

合作/投稿/转载请联系

[email protected]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