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典型案例展示(陕西省)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传承传统文化典型案例 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典型案例展示(陕西省)

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典型案例展示(陕西省)

2024-03-19 17:1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日前,根据《文化和旅游部公共服务司关于开展“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典型案例征集活动的通知》,经各省推荐和专家评议,确定了“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典型案例名单,共有91个典型案例入选。

  这些案例在创新规划、吸引社会力量广泛参与;打造特色服务空间,积极开展阵地服务,带动基层公共文化服务高质量发展;充分利用互联网及数字技术,吸引群众积极参与;推动“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成果转化,实现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和旅游业融合发展等方面进行了积极探索,积累了一些好经验好做法,具有典型示范效应。

  为了加强典型案例的宣传推广,国家公共文化云将推出系列典型案例,陆续对各个典型案例进行宣传展示。

  今天为您展示的是来自陕西省的3个“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典型案例。

  宝鸡市千阳县

  创新传承西秦刺绣 打造群众增收好产业

  陕西省宝鸡市千阳县委、县政府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重要论述精神,坚持开发保护、传承转化、融合发展的思路,制定全县刺绣产业发展规划和扶持政策,聚力打造“丝路果乡、绣美千阳”文化品牌,推动农商旅深度融合、文体康一体发展。千阳县组织群众把西秦刺绣非遗传统制作技艺,融入现代时尚理念,采取协会+合作社+绣娘的模式结成市场主体,不断推动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壮大生产规模,提升市场竞争力,带动上万名群众就近就地就业创业,成为群众增收致富的骨干产业,走出一条非遗文化产业助力乡村振兴的新路子,创出了民间文化传承发展典型经验。

  渭南市华州区

  华州皮影:打造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文化IP

  华州皮影戏起源于西汉,盛行于唐宋,鼎盛于明清,历经两千余年的发展传承,被称为皮影艺术的“活化石”。近年来,陕西省渭南市华州区通过建设“一村两园”传承保护基地、开办“订单式”技能培训班、多措并举“研学育创”、创新发展皮影艺术等方式,推动华州皮影在促进文旅融合、推动乡村振兴、丰富公共文化服务供给、满足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等方面作出了独特贡献,华州皮影已成为华州最具代表性和影响力的文化IP。目前,华州皮影文创产品已开发出5大类48种,多部皮影作品荣获专业奖项、多次登上央视等各大媒体平台。华州区创新发挥“中国皮影艺术之乡”“华州皮影中国地标产品”等文旅品牌资源优势,结合少华山旅游、渭华起义红色游、名人故里游等旅游资源,有力推动了华州文旅产业高质量发展。

  榆林市榆阳区

  依托陕北民歌博物馆打造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文化地标

  陕北民歌是陕北文化的独特标识。传统民歌通过劳动号子、山曲、秧歌曲、小调、道情、信天游和二人台、陕北说书等曲调或体裁,以拦羊嗓子回牛声的独特声腔,展示陕北人民特有的生活方式和精神世界,如《黄河船夫曲》《赶牲灵》《三十里铺》等。为保护传承和发展陕北民歌,推动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建设,陕西省榆林市榆阳委区、区政府启动了陕北民歌博物馆建设并于2018年5月正式开放。依托陕北民歌博物馆,通过推动文化和旅游、文化与科技深度融合,建设新型文化空间,榆阳区不断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弘扬红色革命文化,发展现代公共文化,强化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增强民族文化自信,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化生活需要,推动陕北民歌史研究深入发展,在文化旅游科技融合空间建设与服务实践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社会效益,积极打造出民间文化艺术之乡文化新地标。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