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艺人,守艺人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休斯敦地图地理位置 手艺人,守艺人

手艺人,守艺人

#手艺人,守艺人|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永不凋谢的牡丹花

  红玉瓣、黄金蕊、琥珀枝、翡翠叶……在位于河南洛阳牡丹宫的主题文化艺术馆,瓷盘上的一朵朵牡丹花栩栩如生,承载着这座古城的牡丹文化。

  出生于“牡丹之乡”洛阳的李学武,自幼就有浓厚的牡丹情结。然而“花开花落二十日”,让很多喜爱牡丹的人不免为它短暂的花期叹息。

  “要让家乡的牡丹千年常开!”一个念头在李学武心里渐渐扎根。

  一朵花的盛开要经历漫长的周期。这朵“永不凋谢的牡丹花”也不例外。

  2007年,李学武萌生创意——将牡丹元素与中国陶瓷技艺相融合。他走遍三大瓷都、五大官窑、七大陶瓷产区等地,到处拜师求艺。两年半的时间,20多万公里。博物馆里留下了他查阅史料的身影,20余万字的笔记也由此而来。历尽艰辛后,他走上了对唐白瓷烧制技艺这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创新之路——烧制牡丹瓷。

  为了捏好花型,李学武特意摘下真正的牡丹花,把花瓣一片一片掰开照着捏。最多时,一朵花“有”400多片花瓣。

  更艰难的是烧制过程。“烧要11个小时,冷却也要11个小时。”每逢烧制,李学武都要在窑边守上一天一夜,一刻也不敢走开。

  等待时,他常常会想起曾经当兵的日子。那时他被分配到通信连,第一个任务就是在一个月内拆除一条线路。他每天要攀上十几米高的电线杆剪断电线,爬上爬下,连续干了两个月。“干完以后,脸上的皮都能撕下来一层。”在风吹日晒中,李学武学会了坚持与忍耐。

  凭着同样的坚持,经过上千次试验,以唐白瓷为基础,汲取雕塑造型、镂空捏花、装饰刻印、颜料釉色等传统工艺精华,全手工制作而成的牡丹瓷,终于在2009年12月“盛开”。

  精雕细琢,厚积薄发,花如此,手艺人亦然。走进牡丹瓷的制作车间,一块块白瓷土泥坯在李学武的手里腾挪转换、按压掐捏,不一会儿就变成了素色牡丹花瓣。一片片花瓣聚集成花朵盛开的模样,用细小工具填充花蕊后,一件牡丹瓷素坯便成型了。入窑一色,出窑万彩。经1300摄氏度高温的3次烧制,一块泥巴终于在20余道工序后浴火重生,以瓷盘、屏风、花瓶、首饰等各种样态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让唐白瓷回归世界,让世界都认识牡丹瓷。”如果说制作牡丹瓷的初衷是留住“一朵花”,那么如今的李学武则有了更大的“野心”,他要让国花牡丹被更多人熟知,让中国牡丹文化在唐白瓷烧制技艺的传承与创新中走进千家万户。

  4月的洛阳,牡丹花开。匠人手中的那朵花,经淬火熔炼,正带着牡丹文化的古朴气韵,把家乡的故事讲给世界听。

一壶一故事

  在广东潮州,退役军人卢文祥的故事也与瓷有关。

  潮州是我国陶瓷文化的发祥地之一,与陶瓷的缘分由来已久,手拉朱泥壶是当地有名的陶瓷器皿。生长于此、喜欢喝茶的卢文祥从小耳濡目染,对手拉壶有着特殊的情感。

  1994年退役返乡后,卢文祥循着父辈的足迹从事陶瓷行业,彩瓷、白瓷、高骨瓷……几乎所有陶瓷他都制作了个遍。他与手拉壶的故事,也在这个过程中慢慢有了雏形。

  有了做一把壶的想法,卢文祥说干就干,1995年初便成立了手拉壶工作室。他背上竹筐,拿起锄头和铲子就往山上走去,开始精心挑选泥料。

  上山的路不平坦,亦如他从事手拉壶手工艺事业的道路,并非一帆风顺。

  彼时,潮州陶瓷产业步入快速发展阶段,个体企业不断涌现,然而工艺考究的手拉壶制作产业却面临着从业人员逐渐减少的困境,传承和推广都举步维艰。传统的手工拉坯法如何精进、如何在茶壶上雕刻、怎么保证壶在烧制时不会裂开……诸多技术难题让卢文祥整日茶不思饭不想,他绞尽脑汁钻研如何把卢氏手拉壶做出特色。

  家人不解、朋友质疑,大家都在劝他放弃。但是不愿服输的劲儿一直鼓励着他:“不成功,那就投入更多精力和时间!”他大量翻阅史料,广泛借鉴传统经验,又在泥料制作、坯料成型处理和窑炉烧成等环节加入巧思,不断精益求精,完成创新改良。不仅如此,卢文祥一直坚持开办培训班,将潮州手拉朱泥壶的技艺倾囊相授,只为留住手艺。

  二十载如一日的努力和热爱终于惊艳时光。2015年,卢氏手拉壶在行业中初露锋芒,走出潮州,在国内外大放异彩。2017年,卢文祥在手拉朱泥壶上创作了粉彩、浮雕金,这是当时壶界工艺中绝无仅有的突破。在不损坏壶面的基础上,壶身被添上了艳丽色彩,有了生动的图案。之后,他又开创性地将百家姓的姓氏图腾、书法、花草、十二生肖等传统文化精华在手拉壶上一一呈现。那些无眠夜晚里将手拉壶做精做细的思绪,终有回响。

  “一个壶承载一段故事。”看着工作室展览柜上琳琅满目的壶,卢文祥说手拉壶不只是工艺品,更是一件件被赋予生命力的艺术品。制作手拉壶时,他摒弃所有杂念,从压实底座到确定中心点,感受着朱泥在手中旋转,历经手的温度,变化成为独一无二的作品。

  一把手拉朱泥壶,从泥土到成品,要经过60多道工序。从制作壶身、壶把、壶嘴到高温烧窑等一系列步骤,需几天才能完成。近30年对工艺精细的执着,卢文祥靠的不过是一份朴素的初心,再加上4年陆军野战部队生涯里习得的坚定与韧劲儿。

  如今,潮州手拉壶成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手艺传承人卢文祥与手拉壶的故事还在继续。

枯木逢春

  安徽广德,皖南根雕的工艺已流传数百年。孩童时的靳朝晖与竹木根雕初识,便展现出对根艺创作的极大兴趣,在家人的支持下,他学习画画和雕刻,每天跟铅笔、木头打交道。

  1985年,靳朝晖高中毕业,之后到青岛某海军基地的潜艇部队服役。虽然画画的机会变少了,但多年绘画经验成就了他温润的笔触,他的才能慢慢被发现,他开始为战友绘制素描肖像、制作黑板报、设计宣传栏……很快成为连队的文艺骨干。

  在一次与青岛高校的共建文化活动中,靳朝晖接下制作模型的任务。为确保不出纰漏,靳朝晖将道具、材料一一罗列,抓住机会就和高校老师探讨。他跑进山林搜寻木料、寻遍周边商店采购道具、逐一记录并思考前辈们的经验,熬了几个日夜后,他用各种木料和泡沫制作的模型获得大家的高度认可。

  这次经历成为靳朝晖专业美术学习的开端,之后一得闲,他便跑去各大高校蹭课旁听,从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起源学起,系统掌握了根雕理论。

  做潜艇兵时与海水相伴的日子,带给靳朝晖许多灵感。在狭小的潜艇空间里勤加训练、沉心学习,磨练了他耐得住寂寞的心性,让他更加明确根艺创作的职业方向。

  1990年,靳朝晖退役后回到广德。自此,与刻刀相守,与竹根为伴,他成了别人眼中为“根”痴狂的人。

  “美是无处不在的。”别人眼里的朽木残根,在靳朝晖的心里都是宝贝。有时在自家仓库钻研至深夜,他就在材料堆里随意睡下;和家人吃饭时,他的脑子里也全是“仓库里那节根料这样设计是否妥帖”,当灵感迸发,他便顾不得其他,囫囵吞下饭菜就跑回仓库。家人寻来,也只见他头发潦草,全身布满灰尘,窝在根木堆里。

  冲洗、去皮、修整、雕琢、修光、打磨、上油打蜡,一块朽木在靳朝晖布满老茧的手中翻转,诞生了几百件活灵活现的作品。

  将古代神话融于根艺中的《北方之神玄武》、以特殊的根抱石为原料的《神算》、遵循自然之力的《无为》……近年来,靳朝晖的作品在国家级、省级的展会中屡获佳绩。2014年,皖南竹木根雕更入选安徽省第四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早在2004年,靳朝晖就想着如何更好地传承根雕技艺。10多年来,他跑遍各家单位、编写资料,积极争取人力、物力、财力支持,最终建立皖南朝晖竹木雕刻博物馆,并正式对公众免费开放,为更多人欣赏、交流、体验这项技艺提供了平台。

  现在走进靳朝晖的根雕工作室,可以看到原本枯朽陈旧的树根,被雕琢成《山海经》里记载的异兽、山水、飞禽……形态万千、灵动非常。

  “完成‘山海经’系列需耗费五年甚至更久时间,这看起来得不偿失,但这是我梦寐以求的事情。”33年的时间,靳朝晖将雕刻之外的所有时间,都投入到茫茫天地间,寻找与自己契合的那段木材。伴随刀锋顿挫,他把皖南文脉刻印在根材之上,连接起传统文化的古今传承。

  (中国退役军人·全媒体记者 宫宇凡 通讯员 海晓笛 刁晓玲 梅良仿)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