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关青年说】王军:博弈维度下的伊朗核问题研究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伊朗核问题中方立场 【国关青年说】王军:博弈维度下的伊朗核问题研究

【国关青年说】王军:博弈维度下的伊朗核问题研究

2023-02-13 04:4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第二阶段是2005至2008年,伊朗重启并加大铀浓缩力度,联合国通过对伊朗实施经济制裁的决议。2005年8月8日,伊朗新任总统马哈茂德·艾哈迈迪-内贾德以伊朗暂停核活动未得到善意回报为由,宣布在伊斯法罕重启铀浓缩活动。欧洲各大国遂中断与伊朗的谈判,伊朗核问题由此从国际原子能机构转移到联合国安理会框架下处理。

伊朗于2006年4月11日宣布该国已成功提炼出浓度为3.5%的浓缩铀,在2007年则宣称该国已拥有3000台离心机。对于伊朗核进程的快速推进,美国在2006年、2207年核2008年连续三年推动联合国安理会通过了制裁伊朗的决议,制裁主要涉及油气领域。至此,伊朗核问题升温,伊朗与国际社会就此问题呈现恶性互动态势,伊朗核谈判陷入僵局。

第三阶段是2009至2012年,伊朗铀浓缩浓度达到20%临界点,欧美加大对伊朗能源和金融领域等非核领域的制裁力度。2009年9月25日,美国、法国、英国等披漏在福尔多又秘密建设了一座铀浓缩厂。2010年2月9日,萨利希宣称,伊朗已在纳坦兹生产浓度为20%的浓缩铀。这意味着从理论上说伊朗在技术上已突破制造核武器的关键步骤。对于伊朗内贾德政府强硬推行核计划的做法,以色列威胁对伊朗发动“先发制人”的攻击,联合国安理会于2010年第四次通过过了制裁伊朗的协议,制裁领域扩大到武器禁运等非核领域。此外,美欧还出台了针对伊朗的单边制裁法案,如2011年12月,美国公布了《2012年财政度国防授权法案》,其中附加了对伊朗中央银行及相关银行的金融制裁条款;从2012年1月,欧盟决定冻结储蓄在伊朗中央银行里的资金,并从7月1日起实施石油禁运;2012年7月,美国再次推出将对伊朗的制裁范围从金融扩大到贸易、能源和人员等多领域的新制裁措施。在此阶段,伊朗核谈判断续进行,但未能取得任何实质性进展。

第四阶段是2013年至2014年,伊朗与美国政府就核问题展开建设性互动,美、伊就伊核问题达成初步协议。2013年6月,前伊朗核谈判代表哈桑·鲁哈尼当选伊朗总统,并在推动伊核谈判问题上发出积极信号。9月27日,鲁哈尼和奥巴马进行电话交谈,这是标志性事件,是美、伊练国领导人自1979年伊朗伊斯兰革命以来的首次通话。2013年11月24日,伊朗与伊朗核问题六国在日内瓦达成伊核问题阶段性协议,规定伊朗将不再提纯浓度高于5%的浓缩铀,国际社会则部分解除对伊朗的制裁。2014年2月18日,各方为达成最终协议展开谈判,在经过两次延期后,终于达成初步协议。此后,伊朗宣布改造阿拉克核反应堆,限制钚的生产。伊核谈判进入突破性转机阶段。

第五阶段发生于2015年,伊核谈判双方由签署框架性协议最终轴向签署历史性协议。2015年4月2日,经过艰难谈判,伊朗与伊朗核问题六国达成了核谈判的框架性协议。该框架协议为伊核达成铺平了道路。7月14日,引人注目的伊核谈判取得了重大成果,伊朗与伊核问题六国达成伊核问题全面协议。其主要内容有:伊朗放弃生产钚和建造更多的重水反应堆,放弃对核燃料的加工,拆除阿克拉核反应堆,减少2/3用于铀浓缩的离心机,关闭3处核设施中最大的福尔多核设施和停止铀浓缩,并接受最严格的审查。美、欧在确认伊朗执行以上条款并获国际原子能机构核实后,则相应解除因伊核问题而实施的针对金融行业、能源行业和交通行业的制裁。

2大国与伊朗的博弈

这里的“大国”指的是参与解决伊核问题的大国即美、俄、中、法、德和英等国家。这些国家虽然在解决伊朗核问题上采取的策略各不相同,各自里立场不同,但最终目标都是消除核危机。核不扩散是四国的共同利益,伊朗不能拥有核武器是六国的共同立场。六国都是世界核俱乐部的“合法会员”,负有维护国际核不扩散体系的责任。核武器及核技术向其他国家因此,可以把它们看成一个集体来作为博弈的参与方,在此,笔者将博弈分为两个阶段:在第一阶段,大国主要策略有三种:外交谈判、经济制裁、军事威胁。采取策略的行动收益记为a(a表示安全和经济收益)、b(b表示经济上的损失和安全上的收益)、c(c表示军事上的消耗损失和安全的收益),a.>b>c>0。

根据伊朗在核问题上的立场把伊朗看作强硬的伊朗和软弱的伊朗。在此状态下,作为博弈参与方面对外部压力实施的策略都相同。

其主要策略有两种:妥协和不妥协。采取妥协策略的行动收益记为A(表示经济和安全上的收益),B(表示经济上的损失)、C(表示面对军事威胁的损失),A>0>B>C。

在大国分别采取外交谈判、经济制裁和军事威胁的策略,伊朗采取不妥协的策略的情形下,博弈进入第二阶段,在这笔者只讨论大国集体的策略和偏好结果,策略是:不妥协和妥协,偏好结果分别记为:p1、p2 p3(p表示冲突的强度度,右上角的数字越大,意味着越容易发生冲突)和d1、d2、d3(表示退却的速度,右上角数字越大,意味着越快退回到博弈的第一阶段)。下面是双方博弈的动态树状结构图:

大国集体对结果效用的完整偏好:a>b>c>SQ>d=0,伊朗对结果效用的完整偏好:A>SQ>B>C>。

在有限信息的博弈下,笔者设关于伊朗的立场的信念为β,从大国集体关于是否继续推进军事威胁的最终决定开始。计算使其对于退却和继续推进威胁无差异的关键信念。令为大国集体在其最后的移动时关于伊朗的强硬立场的信念。这一信念从大国集体关于伊朗的强硬立场的信念开始作更新。β上一方的星号表示它是一个被更新的信念。当大国集体在退却和推进军事威胁之间无差异的时候,关键信念就出现了。通过让大国集体从退却得到的期望效用和从推进军事威胁得到的期望效用相等,笔者找到这一关键信念:

如果 β>β*那么大国集体偏好却胜于继续推进其军事威胁。如果β的时候,这一混合策略无法得到支持因为得到的软弱的采取不妥协的概率大于1。当β>的时候,无论软弱的伊朗是否采取不妥协的策略,大国集体总会采取妥协的。大国集体已经确信伊朗关于核问题持强硬的立场。于是,软弱的伊朗应该会总是采取不妥协的策略,因为伊朗预计到大国集体会才采取妥协的策略。

如果β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