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废钢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伊朗废钢出口 我国废钢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我国废钢产业发展现状及前景分析

2023-09-27 19:0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珠三角地区包括广东、广西、福建,该区域是经济最发达区域,废钢产生量最多,区域内没大型钢厂,因废钢资源量富余,通常销往长三角区域和渤海及周边区域的钢厂。

我国废钢消耗情况

2018年废钢社会资源量为2.2亿吨,炼钢废钢消耗量达1.88亿吨,铸造用废钢1800万吨,其它部分是铁合金企业及高炉加废钢等消耗,废钢比20.2%,电炉钢比9.8%。

2019年1-10月份生铁产量6.75亿吨,增长5.4%,粗钢产量8.29亿吨,增长7.4%;炼钢废钢消耗总量1.75亿吨,同比增长11.4%,吨钢废钢综合单耗211.9千克,增长5.1%;废钢比21.2%,增长1个百分点,电炉钢比9.9%,增长0.1个百分点。

预计2019年全年我国废钢资源消耗量为2.4亿吨,增加2000万吨,增长9%。自产废钢约为5000万吨,占资源总量的20.84%,社会回收废钢1.9亿吨,占资源总量的79.2%。炼钢消耗2.15亿吨,占89.6%,铸造消耗1800万吨,占7.5%,以及其他领域废钢消耗。

转炉废钢比根据冶炼的钢种不同,最高可超过35%,平均为18%左右。2018年我国废钢比平均为15.3%。2019年1-10月份平均为16.78%。电炉废钢比最高可为100%,但实际生产中,考虑到冶炼成本、杂质、钢种等因素,会加入热铁水、还原铁等其它原料,2018年我国电炉钢废钢比为66%,2019年1-10月份有所下降,为61.41%。

由于铁水成本优势保持不变,长流程生产粗钢产量仍然增长较快,预计2019年我国转炉钢占粗钢产量的90%,其消耗废钢占废钢消耗总量的70%左右,电炉钢产量(电炉钢比)仍然在10%左右,其消耗废钢占废钢消耗总量的30%左右。从2017年至2019年废钢消耗分析,电炉钢的废钢消耗从35%下降到30%,而转炉钢的废钢消耗从65%增长至70%。

我国废钢回收加工企业现状

目前我国资源再生回收企业9万多家,年资源回收量3.7亿吨。其中废钢回收企业占70%以上。

自2012年工信部开展废钢加工企业准入活动后,至2018年共有253家企业成为准入企业,加工能力7000万吨,2019年各省区市又上报180多家企业,加工能力4000万吨。预计入围企业(已入围及待入围)合计加工能力超过1.1亿吨。

废钢加工企业发展特点如下:

加工配送一体化建设进度加快。马钢、鞍钢、宝钢、德龙集团、日照钢铁、沙钢等一批钢企通过自建、参股、控股等方式,进一步加大废钢资源控制,稳定废钢原料供应。

大型资本开始或准备进入废钢产业。一批央企、国企如国家投资集团、五矿集团、厦门建发集团、浙江交通集团、深圳康佳集团等开始进军废钢产业,建立废钢加工基地,如辽宁本溪市本溪湖废钢加工基地(200万吨)等。

废钢加工设备供应品种较多。废钢加工设备的机械化、自动化,大大提高了废钢加工能力。华宏、力帝、大圣博、大龙凯、路友等一批废钢加工设备供应商中,仅华宏一家,每年提供设备数量可达1000台(套)以上,不仅给国内钢加工企业提供了破碎机生产线、打包机、液压龙门剪、压饼机等,而且还将设备远销越南、泰国、马来西亚、印尼、中东、日本、波兰等国家。

加工尾料处理技术进一步提高。以江苏海生源公司为代表的一批企业,尾料处理技术成熟,生产工艺可做到零排放,基本解决了加工企业环保问题。

废钢产业相关政策

2016年工信部发布第74号关于“废钢铁加工行业准入条件”和“废钢铁加工行业准入管理办法”公告,提出废钢企业准入条件有:1)企业设立符合国家产业政策;2)环境评估合格;3)土地使用合法(租期15年以上);4)年产能力15万吨以上(不锈钢废钢5万吨以上),加工场地面积不小于3万平方米,硬化面积不小于1.5万平方米;5)有相关的加工设备,如:打包机设备、剪切设备、破碎线及相应的装卸运输设备;6)产品符合环保标准;7)企业应通过ISO质量、环境管理体系认证;8)加强流向管理,废钢不得销售给违规生产企业。

2015年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财税78号关于印发《资源综合利用产品和劳务增值税优惠目录》的通知为废钢企业提供增值税优惠。2018年国家税务总局28号文“关于发布《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凭证管理办法》的公告”进一步明确进项发票问题:1)停止企业开具收购发票,对新办的企业不再核发收购发票;2)自开收购发票不得作为企业所得税税前扣除凭证;3)对个人从事应税项目达到增值税起征点以上的,应按规定征收增值税;4)对应当扣缴个人所得税的,应按规定代扣代缴个人所得税。

2018年生态环境部、商务部、国家发改委、海关总署关于调整 《进口废物管理目录》的公告,提出自2019年7月1日起,废钢铁、铜废碎料、铝废碎料等八个品种固体废物从《非限制进口类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目录》调入《限制进口类可用作原料的固体废物目录》。

加工企业存在的问题

当前废钢加工企业税收风险依然存在,特别是进项税票问题一直没有解决,国家优惠政策落实不一,异地开票存在经营风险。

此外,废钢加工能力高于资源供应能力,设备闲置现象增多。产业集中度过低,无序竞争加剧,而且行业不规范难以使政府提供有效的支持。

废钢质量有待提高,废钢标准贯彻落实还需一定的时间。

中国电炉钢发展现状

2018年我国电炉钢比为9.8%(2019年1-10月份为9.9%),美国为72%,日本34%,其他发达国家50%。

废钢资源占整个钢产量的比重不高,2018年占比仅为23.71%,而美国废钢资源量占钢产量达50%以上,甚至出口量达到2000多万吨,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废钢资源量较高,一部分废钢需出口。

电炉产能利用率低。按2018年电炉钢产能1.4亿吨计算,产能利用率65%左右,电炉开工率78%左右。

废钢价格高,电炉冶炼成本高。以螺纹钢冶炼为例,电炉生产成本比转炉生产成本高300-500元/吨,其中,废钢价格占成本的75%以上,电费仅占10%左右。如果钢材价格低,利润空间小,电炉炼钢很容易出现亏损,废钢价格高企是制约电炉钢生产发展的主要因素。

总结

中国废钢资源量的增加,会导致炼钢的炉料结构发生变化,2025年我国综合废钢比若达到30%,将减少1.65亿吨铁矿用量;到2030年前后,若废钢资源量占钢铁产量的30%-50%,则对铁矿石消耗冲击更大。

增加废钢使用量有利于中国钢铁工业实现超低排放,但使用量增加,不能仅依靠电炉产量或产能的增加,也要依靠转炉废钢比的提高。

由于废钢价格高,电炉炼钢成本在短期内难以与转炉炼钢成本竞争,电炉钢大发展还需要相关政策大力扶持,企业新增电炉钢产能要量力而行。

中国废钢加工企业正向规模化、规范化发展,目前废钢加工企业集中度依然很低,废钢企业兼并重组趋势已经显现。

受国家税收政策影响,税收风险仍然存在,应引起废钢产业投资者的重视。

本文摘选自本报2019年49期A09部分内容,若要详细了解更多相关行业和技术信息,请关注本报纸质报纸每期A版和B版内容,或者登陆本报手机APP客户端,或者本报网站新址:http://www.worldmetals.com.cn/电子报阅读全文。转载请注明出处。

更开放 更专业 更实用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