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建筑行业“一带一路”系列报告:中东篇,中国与中东携手前行,共建带路崭新篇章

您所在的位置:网站首页 伊朗与我国的关系是什么样的 2023年建筑行业“一带一路”系列报告:中东篇,中国与中东携手前行,共建带路崭新篇章

2023年建筑行业“一带一路”系列报告:中东篇,中国与中东携手前行,共建带路崭新篇章

2024-06-21 22:46| 来源: 网络整理| 查看: 265

1 中东:以油气资源著称的“两洋三洲五海之地”

1.1 中东国家基本情况简介

地处两洋三洲五海交汇,高度契合“一带一路”概念。中东是一个泛化的地理术 语,其成员国并无专业界定,本文采用狭义概念约 17 个国家和地区,包括巴林、 埃及、伊朗、伊拉克、以色列、约旦、科威特、黎巴嫩、阿曼、卡塔尔、沙特阿 拉伯、叙利亚、阿联酋、也门、巴勒斯坦、塞浦路斯和土耳其。中东地区是典型 的地理、民族和宗教的多元地带,且地理上扼东西方之间的水陆两路要冲,是世 界地缘政治的战略高地:从陆上丝绸之路的视角来看,中东国家广泛分布于西亚、 北非等板块且与欧洲毗邻;从海上丝绸之路的视角来看,中东国家分布于大西洋、 地中海、红海、阿拉伯海、印度洋及海湾沿线。由此可见,中东国家陆海兼备的 总体地理特征,使其成为中国“一带一路”倡议在陆海两大方向推进的关键枢纽。

中东各国之间地理条件差异较大,再加上多元的政治文化发展水平,导致各项经 济指标差异较为明显。具体看各个国家的基本情况: (1)从 GDP 总量来看,中东国家整体处于快速发展状态。2022 年沙特阿拉伯、 土耳其、以色列、阿联酋、埃及、伊朗、伊拉克、卡塔尔、科威特、阿曼、约旦、 巴林、塞浦路斯、也门的全球 GDP 排名分别为第 45 名/47 名/58 名/59 名/61 名/73 名/79 名/84 名/87 名/97 名/123 名/125 名/140 名/148 名。从体量来看,沙特阿拉伯 2022 年 GDP 总量超万亿美元,约旦、巴林、塞浦路斯和也门 2022 年 GDP 总量 为百亿美元规模,合计在中东国家中仅占据不到 3%的比例,其余国家则为千亿美 元规模。从增速来看,除伊朗和也门两国近 14 年来 GDP 略有下降外,其余国家 增速整体较快。2022 年中东国家 GDP 同比均有增长,其中沙特阿拉伯、阿联酋、 伊朗等八个国家都实现了 20%以上的增速,同时沙特阿拉伯、以色列、埃及、伊 拉克、卡塔尔五国的 GDP 近 14 年 CAGR 均处在 6%以上的较高水平。

(2)从人均 GDP 来看,中东国家所处经济发展阶段的差距悬殊。根据 IMF 发布 于 2023 年 4 月的世界经济展望报告,中东国家中仅有以色列和塞浦路斯被定义为 发达经济体,而联合国于 2022 年将也门定义属于全球最不发达国家。从人均 GDP 规模可见,卡塔尔经济水平较为发达,发展程度遥遥领先,而伊拉克、约旦、埃 及、伊朗和也门人均 GDP 不足 1 万美元,其中也门仅为卡塔尔的 0.7%,可见中 东国家的经济发展水平十分不平衡。从人均 GDP 增速来看,2022 年卡塔尔、科 威特、沙特阿拉伯、阿曼、伊拉克和伊朗六国实现了 20%以上的人均 GDP 增速, 同时卡塔尔、以色列、阿联酋、沙特阿拉伯、伊拉克和埃及六国近 14 年人均 GDP 的 CAGR 达到 3.5%及以上。

(3)从人口来看,中东国家人口数量持续增长,为经济发展奠定基础。从人口体 量来看,2022 年,埃及、伊朗和土耳其为中东人口规模前三的国家,人口数量均 超过 8000 万人,相比之下,巴林和塞浦路斯的人口规模较小,两国人口总和在中 东国家中的占比不足 1%。从增速来看,2022 年阿联酋人口数量同增 3.49%,实现 相对快速增长,伊朗、土耳其、约旦、塞浦路斯人口同增处于 1%及以下的较低水 平,其余九国人口同增在 2%左右。在过去 14 年,中东国家人口数量均实现正增 长,其中埃及、伊拉克、沙特阿拉伯、也门、约旦、科威特、阿曼、卡塔尔、巴 林九国的人口数量 CAGR 在 2%以上,人口持续快速增长为经济生产打下了较好 基础。

(4)从产业特征来看,中东国家主要以油气能源工业或服务业为支柱产业。

以 OPEC 成员国为代表的中东国家能源资源富集,以油气工业作为经济发展主 体。中东地区以油气资源著称,其中油气富集的国家以 OPEC 成员国为主,包括 沙特阿拉伯、阿联酋、伊朗、伊拉克、科威特、卡塔尔(2019 年退出 OPEC),它 们是世界最重要的常规油气供给中心带。同时,作为非 OPEC 国家的埃及、巴林、 阿曼、也门四国尽管油气储量规模不及其他几国,但同样以油气工业作为国家经 济支柱产业。

资源不足的非 OPEC 成员国发展第三产业为主,部分国家有一定农业工业基础。 对于油气资源相对不足的非 OPEC 国家来说,大部分国家以服务业为主体产业, 第三产业占 GDP 比重超过 50%,尤其是旅游业处于比较重要的地位。除第三产业 外,部分国家在农业、工业上也有一定特色和基础,如土耳其在农产品生产与工 业制造方面发展成熟,以色列以高科技制造为发展重点。

产业结构相对单一,产业多元化发展为整体趋势。综合来看,长期以来中东国家 普遍存在着产业单一、工业化程度低、制造业发展薄弱等制约性因素,过去以 OPEC 成员国为主的能源国主要依赖初级产品出口赚取的外汇拉动国民经济增长, 以服务业为主体的非 OPEC 成员国则在工业、农业上对贸易依存度较高。因此, 优化产业结构、加速推动经济政策调整显得十分必要,OPEC 成员国在积极推进 经济的多元化发展以减少对石油的依赖,非 OPEC 国家则普遍推行经济多样化和 工业化的政策以改善产业结构。

1.2 基建现状:铁路联通有待完善,能源设施持续建设

海运:中东地区依托地理优势,海运基建基础好。中东地区多个国家位于“海上 丝绸之路”必经之处,部分国家海岸线较长,有多个关键港口和主要运河,中东国家 2021 年港口吞吐量总和超过 2.3 亿标箱,在世界范围内处于较高水平。其中, 阿联酋的港口以基础设施先进著称,杰贝阿里港是世界最大的人工港,2018 年吞 吐量为 2210 万标箱,目前集装箱吞吐量居世界前 10 位,是中东北非地区第一大 港;沙特阿拉伯 2020 年海运吞吐量超过 1350 万吨,在全球排名第 20 位;而以伊 拉克、约旦为例的内陆国家海岸线较短,且存在港口老化、港口数量不足的问题, 成为制约其经济发展的主要瓶颈之一。以人口为基数计算 2021 年港口吞吐量可判 断,大部分国家都保持港口的高效利用,但与新加坡、中国香港相比,中东地区 航运吞吐效率还有较大的优化扩张空间。

陆运:中东地区公路建设相对发达,部分国家具有改善需求。公路作为中东地区 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在发展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从发展现状来看,大多数 中东国家将公路作为最主要和最便利的运输方式,例如伊朗、阿联酋、沙特等国 的道路体系建设较为完善,在世界竞争力报告中,阿联酋的道路质量更是名列首 位。这些国家通过质量良好的公路连接与邻国实现互通互联,便利的公路交通在 促进地区间的发展和经济合作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然而,仍有部分国家公路设施有待改善:一方面,中东地区的公路网络尚未完全 覆盖整个地区,仍然存在一些偏远地区缺乏道路连接,以伊拉克为代表的国家目 前跨省公路尚且不能形成路网,存在较大的建设空间。另一方面,已具有相对发 达的公路网的国家也面临着公共交通系统建设不完善的难题,例如埃及目前交通 基础设施承载力存在超负荷现象,交通拥堵成为影响城市运行效率和居民生活出 行的突出问题,需要通过进一步投资建设来缓解交通拥堵问题。 铁路密度水平普遍较低,部分国家存在铁路缺失、老旧问题。根据世界银行披露 数据计算,截至 2021 年,除了以色列铁路密度为 779.3 公里/万平方公里的较高水 平,实现从南至北主要城市的连接,其他国家铁路密度都处于相对较低的水平。 具体来看,尽管土耳其铁路密度达到 134.3 公里/万平方公里,但老旧情况严重,75%属于非电力和无信号线,30%的铁路线服务期超过 27 年且处于闲置状态;埃 及、阿联酋与沙特阿拉伯铁路密度仅有 51.5/28.3/13.7 公里/万平方公里;约旦、埃 及等国家本身存在公路拥挤、公共交通系统建设不完善,而铁路布局不足、旧铁 路老化严重、铁路运载能力低等不同程度的问题;同时,如巴林、科威特等国家 截至 2020 年底境内还没有铁路布局。中东自古以来就是东西方交通枢纽,铁路的 建设可以促进中东地区成为亚欧贸易的重要物流运输节点,且产业结构转型下工 业产品与农产品的运输持续刺激中东地区对于铁路的需求,中东地区的铁路布局 仍有提升空间。

油气设施:油气运输以海运为主,管道应用相对不足。油气的洲际运输多采用海 运,陆上多用管道,短途运输有时也用铁路和公路。按照 2019 年至 2021 年这三 年的平均水平,全球范围内的跨境石油运输和贸易量约 21 亿吨中,约 5 亿吨是通 过陆上和水下(包括海底穿越)原油管道进行输送,约 16 亿吨是通过大中型油轮 的海运方式;全球范围内的天然气及液化天然气(LG)跨境运输和贸易量约 1.3 万亿立方米中,约 8000 亿立方米是通过陆海天然气管道进行输送,约 5000 亿立 方米是通过 LNG 运输船的海运方式进行。各种运输方式对比来看,管道运输有诸 多优势,有望继续得以建设应用:1)管道运输沿途城市均可受益,调峰能力更强; 2)受外界因素影响较小,密闭运输更为安全环保;3)管道运输耗能小且具有更 强的经济性,根据王志恒《大庆石油系统的油气管道运输研究》,以每年输送 300 亿立方米的天然气为例,需要投入约 150 亿美元建设七千公里的输气管道,而采 用水运的总投资达到 260 亿美元。 新建与更新修缮需求叠加,油气资源配套设施仍有发展空间。中东地区跨国输油 管道主要建成于 20 世纪三四十年代或者七八十年代,跨国输气管道主要建成于 2000 年以后,受建成时间久远、地区政治经济局势变化、战争及伊斯兰国恐怖袭 击的影响,多数跨国管道已经停输或者损毁。以沙特为例,受其工业本地化政策影响,未来管道运输领域产品本地化缺口较大,加之已有管道使用期限届满亟待 更换,该领域产能需求强烈。同时,OPEC 于 2023 年 2 月将 2023 年全球石油需 求增长预期上调 10 万桶/日,预计今年全球石油需求将增至 1.0187 亿桶/日,且根 据 OPEC 秘书长预计,到 2025 年全球石油需求将上调至 1.1 亿桶/日,因此在石 油储量与产量提升的背景下油气运输管道有望继续建设。

电力设施:中东电力基建水平差异较大,用电需求与清洁能源转型驱动电力基建。 中东各国电力建设情况与其经济与产业相关:1)油气资源较充足、经济发展较高 的国家,以阿联酋、沙特、卡塔尔、埃及等国为例,年发电量充足、装机容量大 但发电资源结构较为传统,仍以天然气与石化产品为主要燃料;2)经济较落后、 资源相对匮乏的国家,以科威特、约旦、伊拉克为例,在人口快速增长的基础上 电力需求增长迅速,而电力基建不足,城市配网有设施老化、维护不足等问题, 面临供不应求的困境。因此,电力水平较弱的国家亟待铺设电力基础设施,需要 建设更多的发电站与输电网络;而对传统电力基建较为完善的国家而言,在环保 产业驱动下,清洁能源替代为下一步发展目标,各国有望增加核电、风电、光伏 发电等新基建的布局需求。

网络基建:部分中东地区国家网络安全基础设施薄弱,存在网络安全升级需求。 中东国家中,塞浦路斯、土耳其、以色列网络安全基础较好,安全互联网服务器 水平超过 5000 台/百万人,而在其他国家,安全服务器数量则远低于其他发达国 家网络安全水平,可见通讯基础设施水平较为薄弱。网络安全是提高商贸的关键 基石,而低下的网络安全基建水平很可能成为电商等新兴产业在中东发展的阻碍, 因此网络安全建设需求紧迫,仍有较大的提升空间。

2 中国-中东结伴前行,友好互利合作共赢

2.1 经贸往来快速增长,工程投资不断升温

从经贸沟通来看,中国-中东贸易规模持续增长,2017-2022 年进出口贸易额 CAGR 达到 15.9%。继 2021 年创下 36.4%的增速新高后,2022 年中国同中东地区贸易额 达 5071.52 亿美元,规模是 2007 年的 4 倍左右。2022 年中国同中东地区贸易额同 比增长 27.1%,遥遥领先于中国同前三大贸易伙伴增速,即东盟(15%)、欧盟(5.6%) 和美国(3.7%)。2022 年中国对中东国家出口 2289 亿美元,进口 2782 亿美元, 同比分别增长 16.4%和 37.6%,延续近年来进出口双增长的良好势头。

从工程承包来看,中国在中东地区的对外承包工程发展势头强劲。从总量上来看, 中国在中东地区对外承包工程金额总体呈上升态势,从 2005 年的 50.4 亿美元增 长至 2019 年的 341.4 亿美元,翻了将近 7 倍。从结构上来看,沙特阿拉伯、阿联 酋、伊拉克是中国在中东国家主要的工程承包市场,其 2019 年工程承包新签合同 额占比分别为 33.1%/19.4%/15.8%。同时,中国在中东地区的对外承包工程也在不 断拓展市场,虽然 2019 年土耳其、科威特、卡塔尔等国家在中国对外承包工程市 场份额较小,但随着中东地区各国加大基础设施建设和经济多元化发展的力度, 这些国家未来有望成为中国的重要合作伙伴。

对外承包工程营业额整体提升,其中沙特阿拉伯、阿联酋、伊拉克为营业额排名 前三市场。2013 年到 2021 年,中国在中东地区的对外承包工程完成营业额总额 从 190.3 亿美元提升至 248 亿美元。在中东地区的各国中,从 2013-2021 年对外承 包工程营业额 CAGR 来看,以色列、巴林、巴勒斯坦、阿联酋、塞浦路斯是我国 拓 展 工 程 承 包 较 快 的 几 个 国 家 , 分 别 实 现 CAGR 为 54.0%/51.7%/27.9%/26.3%/20.2%。

从直接投资来看,中国对中东地区投资国家以富油国家为主。中东对中国资本的 重要性在不断提升,中国对中东地区的投资流量占“一带一路”国家投资总额的 比例不断提升,从 2017 年的 6%稳定提升至 2020 年的 16%,2021 年起受疫情与 国际政局因素影响有所回落。从结构来看,中国在中东直接投资流量最大的国家 是阿联酋、沙特阿拉伯、伊朗,在 2021 年对三个国家的直接投资流量分别占对中 东地区投资流量总额的 35.2%/20.3%/9.5%(仅考虑对外投资流量为正的地区)。

2.2 多方齐心协力,中国-中东有望深化合作

我们认为中东地区对于中国来说是具有互补互利优势的市场,主要有以下因素:

(1)营商环境趋于改善,各项协定保障合作关系: 中东国家涌动“和解潮”,共创合作共赢新局面。中东向来是大国角逐的舞台,长 期遭受大国地缘竞争的冲击和影响,是世界上热点问题最集中的地区之一。然而, 和平是经济发展的重要前提,因此中国始终是中东安全稳定的促进者、发展繁荣 的合作者、团结自强的推动者。2023 年 3 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沙特阿拉伯王国、 伊朗伊斯兰共和国三方共同发布了沙伊恢复外交关系的联合声明,中国发挥了大 国和平外交角色,促成“北京和解”。此次沙伊握手言和翻开了两国关系新的一页, 树立了通过对话协商化解矛盾分歧的典范,推动中东地区国家在消弭冲突、实现 和解的道路上不断迈出新步伐。此外,伊朗与海湾阿拉伯国家的关系同样不断升 温等一系列现象均表明,求和平、谋发展是人心所向与大势所趋,各项和平外交 事件为全球变局注入活力,有望开启合作新篇章。

中国-中东历来关系友好,战略合作持续深化。截至 2022 年,中国已同 12 个阿拉 伯国家建立全面战略伙伴关系或战略伙伴关系,并同 15 个中东国家签署“一带一 路”合作文件,且已有 11 个成为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成员国。“一带一路”倡 议可以促进投资与合作,推动发展基础设施,改善运输服务,建造商业物流中心。 此外,中阿合作项目将加强双方的商业、海关和金融联系,进而深化安全合作。

不断优化合作环境,多项协定促进贸易投资便捷化。中国对中东国家历年投资流 量变化大,主要受政局变化与投资便利度的影响,目前双方保持着良好的投资合 作关系,有 14 个中东国家相继与中国签署了双边投资协定,3 个中东国家与中国 签订了货币兑换协议。近年来,双方贸易投资便利化发展迅速,2021 年 3 月中国 与伊朗签署的《中伊 25 年全面合作协议》中指明将在石油贸易中采用人民币结 算;2022 年 12 月首届中国-阿拉伯国家峰会前夕,义乌和沙特完成首单跨境人民 币支付业务已成为生动案例;阿联酋、卡塔尔两个国家为了进一步发展与中国的 良好经贸合作关系,在本国成立了人民币清算中心,以上案例对中国下一步人民 币国际化和与中东的全方位合作都是十分积极的推动力量。

(2)合作模式较为新颖,资源互补友好共赢: 中东是中国至关重要的能源供应市场,长期占据中国原油进口的半壁江山。根据 英国石油公司(BP)的能源统计数据,2021 年中国的原油进口量约为 5.3 亿吨, 其中约 2.6 亿吨来自中东地区,其中沙特连续多年保持中国最大的进口原油来源 地,2021 年中国进口沙特原油占中国原油进口总量的 16.6%。同时,中国在中东 原油出口中的份额也大幅提升,2010 年中国仅占中东原油出口的 3.9%,2019 年 该比例提升至 31.2%。

能源与基建互换,带动中国对中东项目投资。2019 年,中国与伊拉克签订“石油 换重建”协议,达成一致伊拉克为中国每天提供 10 万桶石油,作为交换,中国帮 助伊拉克进行基础设施的重建工作。在此基础上,复旦大学绿色金融研究中心报 告称,2021 年伊拉克在“一带一路”基础设施倡议下获得了 105 亿美元(约合 703 亿元人民币)的投资;根据走出去平台,中国对伊拉克直接投资额也从 2018 年的 773 万美元增加到 2020 年的 4.14 亿美元。在此之后,中国与伊拉克的合作持续进 行。据伊拉克沙法齐通讯社报道,2021 年 12 月,伊拉克政府宣布与中国签署了 15 份合同,将在伊拉克建造 1000 所学校;2022 年,伊拉克表示希望在此前和中 国签订的“石油换重建”协议中加入更多的重要战略项目,包含道路、桥梁排水 系统、海水淡化系统、电力系统、公共设施建设等。

“石油换重建”模式在中东地区被借鉴,打开合作新思路。“石油换重建”模式对 于中东国家来说既能发挥自身所长、避开财政短板,又能获得民生造血工程的外 来援助;对于我国来说则既可获得所需石油产品,又可发挥大国基建能力对战后 国家施以援手,合作双方互惠互利。该模式后续在中东国家得以借鉴,例如我国 在 2021 年 3 月也和伊朗签订了 25 年的全面合作协议,伊朗向中方提供价格优惠 的石油,中方则帮助伊朗进行基建。由此可见,基于部分中东国家的基建需求, 中国与中东国家互惠互利的合作模式有望打造纵深发展的新格局。

(3)投资存在较大空间,成熟经验用于新兴市场: 阿拉伯国家存量投资来源主要为欧美发达国家及其他中东国家。阿拉伯国家的主 要投资来源是美国与其他欧洲发达国家,其中,美国常年投资额占比在 14%以上, 维持排名前二;英法德三国对阿拉伯国家的投资总和同样常年保持在 15%以上。 由于政治因素,过去中东国家整体与欧美市场关系较近,而近年来关系呈现转向 的趋势。对我国来说中东国家市场较为新兴,而如今全球处于政经关系变局时期, 在未来地区多元发展的趋势下,中东地区对我国来说存在较大的市场潜力与投资 机会。

我国在中东市场的基建已屡见硕果,有望持续推进“一带一路”框架下的合作。 “一带一路”框架下的中国与中东合作在传统领域扎实推进并取得丰硕成果,同 时亦不断向新领域拓展,丰富的工程经验有助于我国更好地抓住中东市场未来发 展机会。具体而言,目前成果主要体现在对于传统交通基建、油气工业产线、清 洁能源建设与数字经济基建四大方面。

1)打好互联互通基础,交通基建合作继续加深。“一带一路”倡议诞生 10 年来, 中国与中东国家在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合作不断加深,尤其是在陆运建设上体现 了中国的技术与速度优势。以阿联酋联邦铁路为例,阿联酋作为中东地区经济高 度发达的国家,在铁路建设方面仍有优化空间。该项目是中国铁建和当地企业共 同参与建设的项目,工程范围广、难度系数大、施工环境极为复杂。中国土木协 同铁建系统内兄弟单位,整合大量当地资源,在两年多的时间里如期完成各施工 节点目标,创下了单次浇筑混凝土破万方、单日铺轨 7.2 公里、422 天 9 座隧道全 部贯通等纪录。该项目的建成标志着阿布扎比、迪拜、沙迦、富吉拉和拉斯海马 五个酋长国实现铁路连接,激活了横贯阿联酋南北的交通运输的“大动脉”。

2)发挥工业技术优势,合理利用油气资源。中企在中国-中东的石油合作中发挥 示范引领作用,近年来合作业务逐步覆盖油气勘探开发、开采、炼化、储运等全 产业链,与中东多国建立了可靠的合作伙伴关系,取得了一大批重点合作项目落 地生根的丰硕成果。以阿联酋为例,2013 年起,中国石油与阿布扎比国家石油公 司(ADNOC)签署陆海项目协议而首次达成合作,多年来中国石油在阿联酋的合 作领域不断拓展,迄今为止深度参与到阿联酋 4 个项目的勘探开发和运营管理中, 为中东国家原油产量和销售额的双双突破做出了重大贡献。同时,中东地区丰富 的石油和天然气资源可作为工业化的能源与原料,因此中国可利用在基础建设和基础化工产品等方面的丰富经验、技术优势和规模优势,在工程建设、工业机电 制造等方面开展项目投资,实现优势互补。

3)共建“绿色丝绸之路”,清洁能源合作充满潜力。中东地区是全球主要的油气 蕴藏地和出口地,而对传统能源的长期依赖也使其面临着绿色转型的问题。中企 在中东地区积极进行能源转型工程合作,例如近年来中国电建在阿拉伯国家广泛 建立营销体系,其进行 EPC 承包的阿尔卡萨 800 兆瓦光伏电站建成后成为了中东 地区最大的光伏电站之一,对卡塔尔新能源产业的发展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共 建“绿色丝绸之路”一方面符合各国自身产业的发展规划,另一方面坚持节能减 排和低碳发展也将不断与国际水平开齐,有效建立“人与自然”的生命共同体。

4)打造“数字丝绸之路”,数字经济多面发展前景广阔。中国是世界第二大数字 经济体,而中东国家内部数字经济发展不均衡,这为中国与中东国家间展开不同 层次的数字经济合作提供了可能。2017 年,中国与沙特、埃及和阿联酋等中东国 家一道发起《“一带一路”数字经济国际合作倡议》。2018 年,首届阿拉伯数字经 济会议推出了《阿拉伯数字经济共同愿景》,为中阿共建“数字丝绸之路”奠定了 坚实的基础。2021 年,中国与阿拉伯国家更进一步宣布了《中阿数据安全合作倡 议》,为中阿参与全球数字治理协作搭建了合作框架,以沙特为首的海湾国家积极 主动加强对华 5G 合作。共建“数字丝绸之路”将有助于中国与中东国家“网络空 间命运共同体”的构建。

总体而言,新时代的中国-中东外交合作前景广阔。一方面,中国与中东通过共建 “一带一路”来打造不断走深走实的命运共同体;另一方面,以国际法治、人文 道义和新安全观为基石,在参与解决中东热点问题的过程中,中国与中东地区的 纽带进一步强化,为经贸投资等方面的合作打下坚实基础。

3 “一带一路”基建需求及相关标的

3.1 中东地区基建需求大,重点规划能源与交通基建

从交通运输基础设施投资来看,中东地区商用民用并举,海陆空运齐增。广泛有 效的基础设施对确保经济运行至关重要,有效的运输方式,包括高品质的公路、 铁路、港口和航空,能够让商品和服务安全及时地到达市场,并促进劳动力流向 最合适的部门和企业。中东大部分国家都存在路面交通建设不足的问题,因此大 部分国家都有大量建设公路、铁路与轨道交通的规划,打开了“一带一路”陆上 贸易通道,有利于促进地区内部贸易同时加强中东地区人民经济与文化往来,“设 施硬联通”的实现更能促进“贸易畅通”与“民心畅通”,给中东地区带来经济繁 荣和社会稳定性。同时,尽管机场和港口建设在中东各国已有一定基础,随着经 济发展,各国也在积极扩建机场与港口,有望通过提高货运吞吐量从而增加更多 贸易量、提供更多就业机会,形成正向的经济循环。 从能源基础设施建设来看,中东地区积极布局清洁能源产业新空间。众多中东国 家在积极进行绿色革命,推出一系列政策进行支持。沙特阿拉伯在“2030 愿景” 发展战略中宣布,到 2030 年可再生能源在该国能源结构中的占比将达到 50%,且 作为石化能源大国,其近年提出“绿色沙特”、“绿色中东”的倡议,为迈向后石油经济时代不断发力;阿联酋“2050 能源战略”的目标是到 2050 年将清洁能源 在总能源结构中的占比提高到 50%;埃及则计划到 2035 年将清洁能源发电量占 总发电量的比例提升至 40%。阿拉伯地区是全球太阳能和风能资源禀赋最好的地 区之一,发展清洁和可再生能源具有得天独厚的条件,全球能源监测组织今年 6 月发布报告显示,到 2030 年,中东和北非的阿拉伯国家计划新增 73GW 公用事 业规模的太阳能和风能项目装机容量,比当前装机容量增加 5 倍以上。

(本文仅供参考,不代表我们的任何投资建议。如需使用相关信息,请参阅报告原文。)



【本文地址】


今日新闻


推荐新闻


CopyRight 2018-2019 办公设备维修网 版权所有 豫ICP备15022753号-3